请选择 目标期刊

基于ABC-LS-SVM的工程项目成本估算与控制模型 下载:63 浏览:380

杜志达刘运鹄 《建筑与工程管理》 2020年9期

摘要:
准确的工程项目成本估算是分析工程价值的重要依据,也是实现高质量成本控制的基础。针对成本与其影响因素之间的高度非线性特征以及工程实践中小样本数据的情况,构建了基于ABC-LS-SVM的成本估算模型。该模型以LS-SVM算法为核心,采用人工蜂群算法调谐模型核心参数取值。实例表明:与其他估算模型相比,该模型实现了估算精度和建模效率的双重提高。在此基础上,依据成本估算值和测试集误差MAPE划定成本控制区间,建立成本控制模型,判断项目成本的状态和管理水平,保证项目实现预定的经济目标和社会效益,为实现项目成本的有效控制提供参考。

基于BIM的公共建筑能耗估算与模拟 下载:49 浏览:357

何立华1,2 崔萧1 胡清畅1 《建筑与工程管理》 2020年7期

摘要:
公共建筑是城市提供社会服务的主要场所,相比于住宅建筑能耗量所占比重较大,是建筑节能任务中最主要的关注目标。然而,传统的建筑能耗估算方法对能耗分析往往在数据的集成化、信息处理的可视化以及信息的即时性与准确性上存在不足。在对公共建筑能耗影响因素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公共建筑能耗估算体系,并借助BIM平台建立了建筑信息模型,通过能耗估算软件Ecotect与BIM软件的交互操作对该模型进行太阳辐射、日照遮挡等性能的分析,解决了传统能耗分析方法对能耗数据量化不准确的局限性问题,实现了信息处理的可视化。

基于SVR的工程建设项目快速投资估算方法研究 下载:59 浏览:365

陈小波1,2 张媛媛1,2 崔平3 《建筑与工程管理》 2020年1期

摘要:
在建设项目前期,如何快速而准确地估算工程项目的造价,对项目的投资决策具有很大的意义。针对传统造价估算方法的不足之处,采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进行工程造价指标的相关性分析及指标体系选取,将之作为输入变量,使用真实案例训练集样本训练SVR模型并进行仿真模拟预测。为了验证提出的SVR模型的有效性,引入BP人工神经网络来进行预测结果的对比验证。结果表明,SVR模型得到的预测值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约为5%,拟合优度R2高达0.97,远小于BPNN模型的预测误差14%,即提出的SVR估算模型要比BP人工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具有更良好的泛化能力,预测精度更高,因此其在工程项目前期投资估算实践中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基于灰关联的PSO-BP神经网络的高层住宅造价估算 下载:54 浏览:349

蒋红妍 白雨晴 《建筑与工程管理》 2019年5期

摘要:
针对高层住宅工程造价管理的难点及传统造价估算方法存在的不足,采用灰关联分析与粒子群优化的BP神经网络相结合的方法,以高层住宅工程特征指标为网络的输入向量,达到快速、准确地估算高层住宅工程造价的目标。借助文献回顾法与灰关联分析法系统地确定工程特征指标体系并作为神经网络的输入向量;引入PSO算法优化BP网络的权值及阈值,解决网络收敛速度慢、易陷入局部极小值等缺点。并通过实例验证构建的模型,提高了前期决策阶段造价估算的精确度,实现了快速估算。

东北地区坡耕地主要土种土壤可蚀性估算 下载:86 浏览:475

张天宇1,2 尚晨晨1,2 韩笑3 《中国土壤》 2020年5期

摘要:
土壤可蚀性(K)反映土壤对侵蚀的敏感程度。本研究旨在查明东北地区坡耕地主要土种K特征。共采集了70个土种的土样,利用土壤理化性质分析和USLE诺谟图获取了它们的K_n,分析了东北地区耕地土壤主要土种的可蚀性。结果表明:(1)K_n最小值为0.011,最大值为0.070,平均值为0.031,标准差为0.012。无论是沿纬度方向,还是经度方向,K_n没有持续递增或递减的趋势。(2)各土种之间K_n差异明显,极值比达到6.4;同一土类各土种之间K_n也存在一定差异;多数土类的K_n极值比超过了1.5;因此,土壤侵蚀预报应尽量使用土种的K_n。(3)随着侵蚀程度加重,吉林省黑土的K_n没有明显的变化趋势。(4)近6%土种的砾石盖度超过1.5%;如果不考虑砾石因素,它们的K_n平均被高估37%。对于侵蚀严重、砾石较多的山区土壤,应考虑砾石对K_n的影响。

基于高光谱的土壤游离铁随机森林模型估算研究 下载:72 浏览:480

秦倩如 齐雁冰 吴娟 杨玉春 刘梦云 《中国土壤》 2019年3期

摘要:
土壤游离铁反映了土壤成土过程的特点,常用作土壤风化发育程度的指标。本研究以陕西省西安市周边的21个干润淋溶土剖面的97个土壤样品为例,在测定土壤游离铁含量和采集350~2500 nm波段的反射光谱数据的基础上,对光谱数据进行反射率、反射率一阶微分和二阶微分以及连续统去除4种处理形式,分析了土壤游离铁含量与土壤光谱的关系,采用多元逐步线性回归(MLSR)和随机森林回归(RFR)算法建立了游离铁含量的估算模型,并分析不同形式光谱数据的建模估算效果。结果表明:原始光谱数据的二阶微分变化显著提高了土壤游离铁与土壤反射光谱的相关性,MLSR和RFR两种模型在游离铁含量估算中,RFR的估算精度相对较高;运用土壤反射光谱二阶微分变换的RFR模型可以较好地估算土壤游离铁含量。

利用旁压试验估算土的地基承载力和压缩模量 下载:67 浏览:479

伍钊源 廖广超 李杰 谢志斌 张李东 黎辉 《中国土木工程》 2019年8期

摘要:
首先介绍了旁压试验的原理和其构造;其次,通过对不同埋深条件下粉质黏土和淤泥质土的旁压曲线进行分析,并计算得出相应的地基承载力和压缩模量;最后,和静力初探试验中地基承载力和变形模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其旁压曲线主要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初始阶段受到成孔作用下土体受到扰动,致使土体快速压缩,第二阶段为弹性阶段,第三阶段为土体塑性变形阶段;通过旁压试验测得土体地基承载力可以乘以相应土体的折减系数;得到相应土体下压缩模量和变形模量之间的换算系数。

浅议滚动摩擦及轿车最大速度的估算 下载:68 浏览:275

邵云 窦瑾 《物理进展》 2020年12期

摘要:
文章依照等效功的思路由滚动摩擦力矩引入等效的"滚动摩擦力"的概念,并通过例题揭示出该"滚动摩擦力"与静摩擦力的本质差别;指出在通常的负载下可以忽略车轮的转动惯量而认为"滚动摩擦力"就等于从动轮的静摩擦力,即前者可以替代后者;介绍了滚动阻力因数与路面类型及车速的关系;利用"滚动摩擦力"和"牵引力"估算了普通轿车在良好路面上行驶时的最大速度,并指出传统教材中的不足之处;最后简要介绍了滚动摩擦的一般物理机制。文章为传统的力学教材中滚动摩擦这部分内容提供了有益的诠释与补充。

白炽灯灯丝的正常发光温度、长度及直径的估算 下载:65 浏览:294

邵云 《物理进展》 2019年6期

摘要:
文章通过焦耳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求出白炽灯钨丝长度与直径的完整的表达式,其中已考虑了钨丝的电阻率及钨丝表面的热辐射发射率随温度的变化,以及螺旋钨丝热辐射时的相互遮挡和灯泡内的气体向外界热传导的因素。指出钨丝的长度与直径是由灯泡的功率、电压、灯丝的发光温度、灯丝的结构和灯泡的充气类型等共同决定的,并非任意设置。利用求得的表达式结合灯泡光效的表达式分别求出在JJG 247—2008规定的基本光效下常见的40W、60W、100W普通充氮泡和充氩泡单螺旋灯丝的正常发光温度T、长度l和直径d。利用一种实践经验公式求出同样功率下实用充氩泡灯丝的T、l、d和灯泡光效ηl。对这3种灯泡的结果进行对比与分析,指出理论公式及其计算结果的准确性,指出理论公式的其他应用价值,同时纠正了两种错误的认识。文章可为相关内容的教学提供一些参考。

USLE/RUSLE中水土保持措施因子研究进展 下载:88 浏览:498

黄杰1 姚志宏1 查少翔2 肖培青3 王勃1 《水土保持与应用》 2020年7期

摘要:
通用土壤流失方程(USLE)及修正通用土壤流失方程(RUSLE)是目前世界上应用最为广泛的土壤侵蚀预报模型,水土保持措施因子(P)是USLE/RUSLE方程中的重要参数之一。依据国内外研究成果,归纳总结了5种估算P因子值的方法,包括小区和小流域资料法、美国农业部手册查询法、基于RS和GIS提取法、USLE/RUSLE方程反求法、经验模型方程法。分析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并对P因子的研究提出展望。

基于水损失新概念的海绵城市建设探讨 下载:83 浏览:488

张鸿 张进朝 宋承礼 朱云鹏 《水土保持与应用》 2019年1期

摘要:
水损失新概念补充了水土流失理论基础,契合并完善了海绵城市建设理念,对海绵城市建设起到了理论支持作用。介绍了水损失新概念、海绵城市建设理论及其关联性,提出海绵城市建设项目水损失量估算方法和水损失监测内容。将水损失的概念应用到海绵城市建设中来,希望进一步明确水损失治理标准,健全水土保持理论体系,为新形势下水土保持工作和海绵城市建设提供理论保障和智力支持。

基于高精度土壤数据库的福建省耕地磷储量估算研究 下载:76 浏览:392

沈金泉 《土壤研究》 2020年5期

摘要:
准确估算农田土壤磷密度及储量可为区域养分的科学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以位于我国亚热带地区的福建省耕地为研究区,分别在全省9个地级市分别选取1个典型县(厦门市同安区、泉州市安溪县、莆田市城厢区、漳州市龙海市、三明市三元梅列区、南平市的浦城县、宁德市蕉城区、龙岩市永定县和福州市连江县),利用这些县2008年农业部测土配方施肥项目29695个实测样点建立的1∶5万土壤数据库,以及利用尺度上推的方法估算了全省耕层土壤(0~15 cm)全磷和有效磷密度及储量。结果表明:福建省耕层土壤全磷储量达到2279 Gg(1 Gg=109g),密度为1140 g m-3,而有效磷储量达到92 Gg,密度为46 g m-3;其中,分布面积最广的水稻土全磷和有效磷储量最大,分别为2056 Gg和84 Gg,占全省耕地总储量的90%和91%。进一步的生态风险评估表明,福建省69%的水稻土已达到或超过磷素富集风险值(20~50 mg kg-1),流失负荷大,污染风险高,以潴育水稻土和渗育水稻土亚类最为明显。因此,今后将面积较大而磷含量高的潴育水稻土和渗育水稻土作为磷素生态风险重点防治对象,并适度降低磷肥施用强度是十分必要的。

融合多特征的城市不透水面覆盖率估算方法 下载:91 浏览:499

李方刚 李二珠 《测绘科学与技术》 2020年2期

摘要:
高分辨率遥感技术的发展为准确估算城市区域精确不透水面信息提供了有效可靠的数据源。为了利用高分遥感影像精确估算不透水面信息,提出了一种基于多特征的城市不透水面覆盖率(Impervious Surface Percentage,ISP)遥感估算模型。该方法利用Sentinel-2光学遥感数据和珞珈一号夜间灯光遥感数据,从多个角度提取了反映不透水面信息的指数特征,基于多元回归分析方法构建了多因子不透水面覆盖率估算模型。以南京市为研究区对该方法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多因子不透水面覆盖率估算模型可以有效融合多种遥感信息,明显提高了城市ISP估算精度。

基于CASA模型的云南省植被净初级生产力遥感估算 下载:61 浏览:454

王思云1 胡文英1,2,3 《地理研究进展》 2019年8期

摘要:
植被净初级生产力能够反映植被的生产能力、当地的生态资源及生态资源潜力。采用多时间序列MODIS的NDVI遥感数据和气象数据,利用CASA光能利用率模型在空间分析技术支持下反演估算云南省2015年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PP)。结果表明:(1)云南省2015年平均NPP值为804.904 2 gC/(m2·a-1),总值为0.317 212 745 PgC;(2)2015年云南省NPP的平均值1月至2月、5月至9月、10月至12月处于下降趋势,2月至4月、9月至10月处于上升趋势,一年中的最高值在5月份,最低值在9月份;(3)植被净初级生产力的高值位于云南省的南部和西部。

东北黑土区农业面源污染特征及防治对策 下载:65 浏览:489

阎百兴 欧洋祝惠 《可持续发展与创新》 2019年12期

摘要:
东北黑土区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季节性农业面源污染不容忽视。本文系统总结了东北黑土区农业面源污染物的输出特征,梳理了农业面源污染负荷估算与源解析的方法,有针对性地归纳了区域面源污染防治的实用新技术,提出今后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方面的建议。

统一电能质量调节器在新能源发电场的虚拟同步特性分析 下载:86 浏览:429

王帅1 荆龙1 吴学智1,2 李金科3 田若宁1 《电网技术研究》 2020年2期

摘要:
在可再生能源电场并网点处增设统一电能质量调节器(unified power quality conditioner,UPQC),能够在不改变新能源发电装置原有控制的前提下使其具备传统同步发电机的频率和电压支撑能力,可以认为是一种提高可再生能源并网稳定性的有效措施。为此,主要研究UPQC的虚拟同步发电机控制策略及特性,该方案仅需在可再生能源电场出口处进行外部改造。首先介绍了接入新能源场站的UPQC输电系统运行方案,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该系统的功率数学模型,设计了基于UPQC的虚拟同步发电机控制策略;然后阐述了不同工况下UPQC内部功率流动机理,探讨了影响串、并联变流器视在功率的限制因素,并进一步设计了在特定情况下的系统容量参数指标。最后,在Matlab/Simulink仿真平台搭建了UPQC的输电模型并进行验证,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控制策略可以实现UPQC的虚拟同步化控制。

雷达探测威力图估算方法研究 下载:61 浏览:433

饶艳 《计算机研究与应用》 2019年7期

摘要:
随着世界新军事变革的发展,战争已逐渐演化为"陆、海、空、天、电磁"五维一体的联合作战,复杂的电磁环境已经渗透到战场预警侦查、指挥控制、协同作战等方面。而雷达作为其中重要的作战单元,研究雷达的探测范围,分析雷达距离方程、雷达威力图估算模型,对电磁环境的仿真及工程实现具有指导意义。

基于估算的小学生数感培养路径研究 下载:35 浏览:368

张伟 《教学管理研究》 2020年8期

摘要:
数感是连接学生数学理论知识与现实生活的纽带,加强小学生的数感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研究基于估算教学的视角,指出了估算与数感的内在关联性,针对当前数感培养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其产生的根源,并就其培养路径进行了具体研讨。

浙江南部海域银姑鱼的生活史参数估算及资源评价 下载:65 浏览:459

任采妮1 麻秋云1,2,3,4 戴小杰1,2,3,4,5 叶深6 《水产研究进展》 2024年2期

摘要:
为了评估银姑鱼资源开发状态,实验根据2016年在浙江南部海域底拖网的调查数据,研究了银姑鱼的生活史参数,并基于单位补充量模型对其资源状态进行评价,进而探讨不同自然死亡系数和捕捞选择性对资源评价结果的影响。结果显示,银姑鱼渐近体长估计值为25.36cm,生长速率为0.32/年,当前开捕体长(13.52cm)远小于其初次性成熟体长(17.79cm);自然死亡系数估计值为0.74,总死亡系数为2.62,当前捕捞死亡系数为1.88。基于以上参数,构建了单位补充量渔获量YPR模型和单位补充量亲体生物量SSBR模型,随着F的增加,YPR先增大后减小,而SSBR则减少。银姑鱼生物学参考点F0.1为0.78,Fmax为3.43,F20%为0.66,F40%为0.33,可知当前捕捞强度远大于防止补充型过度捕捞警戒线F20%。敏感性分析结果显示,自然死亡系数的不确定性将明显影响单位补充量模型的研究结果和相关生物学参考点的估算值,而不同选择性系数,尤其是开捕体长,也直接影响单位补充量模型的结果。研究表明,当前浙江南部近海银姑鱼种群已处于补充型过度捕捞状态,为维持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建议适当减小开发力度,增大开捕体长;为提高资源状态评价的准确性,建议减小自然死亡系数的不确定性。本研究可为银姑鱼资源的养护和管理提供科学建议。

基于两段式模型研究口虾蛄体长-体质量关系及估算初次性成熟体长 下载:80 浏览:447

徐海龙1,2,3 薛薇1,4 谷德贤5 杨蕊1,4 于小涵1 《水产研究进展》 2022年4期

摘要:
为获取口虾蛄初次性成熟体长信息,实验以2018年4—8月渤海湾逐月拖网资源科学调查捕获的口虾蛄为对象,分别建立口虾蛄体长-体质量的幂函数关系式和两段式关系式,并基于两段式关系模型进行初次性成熟体长估算。结果显示,两段式关系模型较幂函数关系模型更适于表达口虾蛄的体长-体质量关系,基于Huxley’s传统的幂函数关系模型,口虾蛄存在明显的两个体长-体质量关系组,基于两段式体长-体质量关系模型估算,得到口虾蛄总体、雌性和雄性的初次性成熟体长分别为10.99、11.01和10.85 cm。研究表明,口虾蛄性成熟阶段,更多的能量被分配用于性成熟过程,更少的能量用于身体的生长,该现象在雌性口虾蛄群体更为明显。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