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借名买房的法律问题探究 下载:69 浏览:1229

关旭 《法学学报》 2024年10期

摘要: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房价一步步高涨,由于限制购买数量和购买自由,导致了大量“借名买房”的行为产生。通过对案例的梳理发现,借名买房纠纷的数量日益增多,但《民法典》及其相配套的最新司法解释均未对借名买房行为的效力及物权归属问题作出明确规定,司法实践中亦无统一的裁判思路与规则,导致“同案不同判”现象长期存在。现将对借名买房行为的效力认定与物权归属问题作出分析,探讨解决借名买房纠纷的最佳途径。

论借名购买保障性房屋的法律效果 下载:484 浏览:2691

赵斓姬 韩颖 《法学学报》 2022年11期

摘要:
近年来借名购买保障性房屋的案件频发,由于缺少统一明确的法律规则,各地法院针对该类合同效力以及诉争房屋归属的裁判结果差异很大。由于保障性房屋具有极强的社会福利性,借名购买保障性房屋损害了社会公共利益,应被认定为合同无效。在所有权归属问题上,学界主流的“物权说”有违物权法定原则,不应采取;“债权说”主张借名人依据协议享有的是债权而非物权,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减少借名买房现象的发生。若借名人已于诉讼时取得保障性房屋的购买资格,则法院应判决出名人协助借名人完成房屋权属转移登记,反之,则应驳回借名人的请求。

论借名买房合同的法律效力 下载:739 浏览:3842

邹卫东 《法学学报》 2021年8期

摘要:
随着经济与社会的不断发展,对房地产进行合理调控,出台了各项限购政策,要保障发展保障性住房的合理建设。在当前的新形势下,对借名买房合同的法律效力进行探讨,要意识到借名买房存在一定的风险,其不同于正常的购房行为。因此,本文阐述买房合同的相关概念及其产生的背景,明确借名买房合同的效力,在进行风险防范的过程中,明确具体纠纷的处理效果。与此同时,对于借名买房合同的各种情形进行详细的分析,涉及到规避资格限制、规避税费以及隐匿转移财产等三种情形,进行详细的分析才能更好地推动问题的解决,加强法律制度的完善。

“借名买房”中不动产登记法律问题探析 下载:861 浏览:3094

孙飞英 《法学学报》 2021年2期

摘要:
受到我国特殊国情影响,“借名买房”现象在日常生活中较为常见,但是“借名买房”中存在较多的不动产登记法律问题,增加了司法实践难度。本文重点对“借名买房”合同效力问题、“借名买房”不动产物权归属问题和异议登记法律效果问题进行了探析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