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民法典编纂视野下合同法第402条、第403条的存废 下载:84 浏览:478

方新军 《中国法学研究》 2019年2期

摘要:
合同法第402条、第403条的原初立法目的是为了解决外贸代理的特殊问题,在合同法立法过程中上述条文的体系位置和具体内容数易其稿。由于对所移植的制度的了解不彻底和本国特殊因素的刺激,上述条文的内容出现了严重异化。尤其是第402条,其既不属于大陆法系,也不属于英美法系。第402条将第403条代表的不公开本人代理制度对合同相对性的冲击放大了若干倍,对第三人的影响非常大。在原初的立法背景消失以后,第402条、第403条在司法实践中引发了诸多乱象。上述条文的存在不但没有起到简化法律关系的作用,反而被当事人频频用来逃避责任、规避法律。各级各地法院的判决经常出现理解不一和同案不同判的现象。民法典编纂中,应该将第402条彻底删除,第403条则可以通过改变体系位置和明确限制条件予以保留。这样一方面可以维持合同相对性原则不动摇,另一方面也可以弥补传统大陆法系在受托人破产时可能出现的不公平问题。

论基于“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的解雇 下载:49 浏览:402

王倩 《法学学报》 2019年4期

摘要:
我国《劳动合同法》第40条第3项规定的基于"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的解雇不应被解读为情事变更原则在劳动法中的适用,不论是从基于劳动合同作为继续性合同的本质考察,还是从关系契约理论的角度切入,对无过错解雇的限制尺度都应该适中。就解雇前变更劳动合同的要求,用人单位是需要与劳动者协商一致,还是拥有单方变更权,立法和司法存在明显的冲突,而制度安排过于刚性也易导致劳动关系破裂,不妨可考虑设置类似"变更解雇"制度加以解决。经济性裁员与基于"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的解雇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前者往往在实践中被"化整为零"为后者,为了避免经济性裁员规制目的落空,可考虑采用"分离"或"整合"的解决路径。

违反安保义务侵权补充责任的理论冲突与立法选择 下载:22 浏览:313

谢鸿飞1,2 《法学学报》 2019年4期

摘要:
安全保障义务人依《侵权责任法》第37条第2款承担的补充责任无法纳入多数人侵权之债的任何形态,颇具中国特色。补充责任兼具侵权责任成立要件和责任形态两种功能,在第三人可承担侵权责任时,补充责任违反了自己责任原理,也弱化了安保义务人恪尽义务的动机。补充责任及责任人的追偿权均无法用外部体系解释,而只能诉诸内部体系,需权衡的因素包括安保义务的准公法义务特性、补充责任中危险的程度、故意侵权强烈的反社会性、完全赔偿等。在立法论上,若维持补充责任,应将其限定为第三人故意侵权情形,同时承认补充责任人对故意侵权人的追偿权。但更理想的方案是故意侵权的第三人与安保义务人承担混合责任,即第三人对全部损害承担责任,并对安保义务人应承担的责任部分承担连带责任。立法无法提供补充责任和第三人侵权的一般规则,只能作类型规定。《侵权责任法》第37条第2款体现了立法者特殊的价值决断,应优于《合同法》第121条适用,后者应增加"法律另有规定"的但书,以明确私法内部规则的适用顺序;为避免无益的法律适用冲突,《合同法》第302条应予废除。

劳动合同法与民法适用关系的法教义学分析——以《劳动合同法》修改和民法典编纂为背景 下载:57 浏览:340

刘绍宇 《法学学报》 2018年5期

摘要:
民法能否适用在劳动合同法律关系中,是一个实务界和理论界都尚无定论的问题。理论上的争议与法制上的模糊造成司法实践中各地各级法院各行其是,严重减损了法律的确定性,对之确有必要尽快确立通说。无论劳动合同法如何定位,劳动合同都可以在一定限度内适用民法,只是不同定位下适用民法的模式有所不同。若将劳动合同法定位为民法,劳动合同适用民法则有事实与规范形式相适应而实质不相适应之虞,对此可通过客观目的的探究进行目的论限缩加以解决;若将劳动合同法定位为劳动法,劳动合同可以通过类比适用实现从劳动法到民法的跨部门法的法律适用。出于对官方法律部门划分的尊重和为避免带来不必要的转制成本,我国宜将劳动合同法定位为作为社会法组成部分的劳动法,并通过类比适用实现民法在劳动合同中的跨法律部门适用。在此基础上,有必要通过授权式类比和劳动法判例制度来控制法官的自由裁量进而夯实类比适用的确定性。此外,要真正实现民法在劳动合同中的妥当适用,我国应牢牢把握民法典编纂和《劳动合同法》修改之契机,对劳动法与民法关系进行体系性整合。

《劳动合同法》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 下载:82 浏览:1003

高敏 田盈盈 《争议解决研究》 2024年7期

摘要:
在当前企业发展的过程中,人力资源管理是制约企业发展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所以《劳动合同法》的实施也是对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发展而言一个重要的机遇,可以通过这样一个契机来有效地提升企业人才资源管理的业务水平,为企业的长远发展提供重要的基础条件,毕竟在新的时代人才对于企业的发展有着事关重要的影响作用。本文基于此,需要从几个角度简单分析《劳动合同法》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

劳动合同法视角下劳务派遣研究 下载:94 浏览:1335

徐一鸣 《争议解决研究》 2023年2期

摘要:
所谓的劳务派遣是一种劳动力的配置形式,其产生背景是就业多样化以及市场竞争的激烈化。在这种特定的背景下,劳务派遣与社会发展是相辅相成的,也造就了劳务派遣具有用工方式灵活多变的优势,以及用工形式不规范的缺点。在《劳动合同法》中充分体现了其社会保障功能,因此较为精准的规定了劳务派遣的相关情形,进一步引导着劳务派遣这种用工形式不断走向规范化的道路。本文以《劳动合同法》为全文的出发点,针对劳务派遣这一用工形式进行深度剖析,既包含了劳务派遣现存的一些问题,也对进一步改善这种配置形式作出了可行性建议,以此为《劳动合同法》的立法目的的进一步明确贡献绵薄之力。

细析工会在劳动合同法中的权利及作用 下载:125 浏览:1716

王涵 《争议解决研究》 2022年12期

摘要:
《劳动合同法》将工会权利和作用放在了突出的位置,力图通过工会权利的运用和工会作用的发挥使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的劳动合同关系达到权利与义务的平衡,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本文结合法理理论,重点结合《劳动合同法》法律条文的内容,深入细致分析工会的权利和作用以及实现的条件,进一步引导各方对工会社会地位的重视与思考。

浅谈劳动合同法中的劳动者违约责任制度 下载:158 浏览:2669

申文娟 《争议解决研究》 2021年6期

摘要:
劳动合同法作为我国劳动法律的核心制度,针对劳动关系中各方人员自身的权利与义务进行了明确划分,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劳动者自身的合法权益,在保障社会稳定的基础上,实现全面就业。对此,本文针对劳动合同法中的劳动者违约责任制度展开分析,明确各方在违约过程中相应承担的责任,实现劳动合同的公平、公正性,进而增强劳动者的责任感。

企业经济合同法律风险防范研究 下载:36 浏览:69

李文楚 吕婷婷 常松颖 《法学学报》 2025年3期

摘要:
经济合同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企业自身的发展和相关运营管理措施的合法性均有关键影响。企业经济合同法律风险在社会经济发展新时期尤为突出,其一方面与企业自身的经营发展规范扩展相关,另一方面在于不同企业之间越发紧密的合作生产关系。现阶段,企业之间的合作越发紧密,其合作管理的合法性对双方利益均有关键影响,为此,企业经济合同法律风险管理工作成为现阶段企业运营管理中的关键工作内容。企业管理部门应以提高企业经济合同风险抵抗能力为基础,科学选择风险防范措施,并提高此类风险管理措施的整体适应性。

供用电合同法律风险防范 下载:54 浏览:541

杨婉莹 王秋人 《法学学报》 2024年1期

摘要:
电力企业现阶段正处于深化改革的重要时期,要针对现有的管理体系进行完善和改进,供用电合同管理则是其需要重视的关键内容,如果供用电合同管理存在问题,则会影响到企业自身的权益。在供用电合同法律风险防范过程中还存在缺少扎实的合同管理基础,合同管理人员法律素养有待提高,缺少良好的风险防范意识等问题,影响了合同管理的质量水平。提升供用电合同法律风险防范策略,需要夯实合同管理工作基础,制定完善的合同管理制度,强化管理人员法律意识,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电力企业面临的竞争会愈发激烈,因此必须要重视对供用电合同进行有效管理,才能够为企业的发展提供重要保障。

论企业合同法律风险的来源与防范措施 下载:69 浏览:1041

刘浩涛 《法学学报》 2024年11期

摘要:
合同隐含法律风险关联性波及企业于执行合同执行过程中可能遭遇法律问题与挑战,此类风险可能引起并导致企业经济损失、信誉损失,甚至可能承担法律责任。该文旨在研究分析企业合约法理理念风险性的基本源头和实际高效的预防策略。通过对签订合同可能遭遇的法律问题分类以及原因开展透彻剖析,归纳出合同成立和履行、结束阶段可能产生的法律争议,涵盖了合同条款不清晰违约自动结束合同之际法律纠纷等。与此同时,本文提出了解决策略及若干应对手段,如强化合同条款规范化、执行合同风险管控体系、开展法务审查和合同法律培训等,以助力企业显著减少合同纠纷风险,确保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应用原理分析流程实例探讨,向企业在实践活动中给出了全面风险控制方案借鉴性意见。

绿色数智供应链背景下电网企业的合同法律风险与防范 下载:75 浏览:1007

刘健章 《法学学报》 2024年11期

摘要:
在绿色数智供应链背景下,电网企业面临复杂的合同法律风险,风险主要来自合同签订、合同履行、合同变更、合同解除等方面。为了有效防范这些风险,电网企业需采取一系列的有效措施,包括强化合同管理与审查、法律合规与风险控制、合同履行与监控以及员工培训与意识提升。这些措施的综合实施,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法律风险,确保合同履行的合规性和有效性。

区块链智能合约法律问题 下载:144 浏览:1976

裴安妮 《法学学报》 2024年3期

摘要:
随着比特币等虚拟货币的持续火爆,为其提供技术支持的区块链技术也备受关注。而智能合约作为智能时代的新兴事物,同样以区块链为底层技术,具有去中心化、信息共享等优点。但由于智能合约的应用时间尚短,其仍然存在一系列法律问题有待探讨,包括智能合约的法律属性、法律规制、合同法的适用以及其他的法律问题,本文将就区块链智能合约的法律问题进行归纳综述。

浅析烟草企业合同法律风险防控体系建设 下载:426 浏览:2384

孙翔 《法学学报》 2023年4期

摘要:
近年来,烟草行业响应国内外经济发展环境,提出了精益管理、高质量发展等问题,成效显著。在过去的五年中,税收和利润水平稳步提高。但是,在内部控制管理和风险防范方面还存在许多薄弱环节,合同管理就是其中之一。合同内容包括工程设计和材料采购等各个方面。近年来,许多检查和审计表明,烟草行业的企业在这些方面存在诚信风险和违规行为。合同管理的标准化是提高控制水平,避免诚信风险的重要措施。

电力建设项目合同法律风险识别与防控 下载:842 浏览:3095

曲媛 《法学学报》 2021年1期

摘要: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电力建设项目也日益增多,对于合同签订及法律规范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电力建设项目合同法律风险识别与防控体系的构建是否科学、合理体现了电力建设工程经营管理水平的高低。但在签订合同的过程中,也会相应的面临着一定的法律风险,为了规避和解决该问题,合同管理的法律风险防范已经成为了现代电力企业的关注重点之一。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