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纯针灸对比西药治疗卒中后失眠随机对照试验的Meta分析 下载:77 浏览:438
张霜梅1 吉晶2 邱朝阳3 祝维峰1 李衍滨4 《中国中医药》 2019年6期
摘要: 目的:探讨针灸疗法治疗卒中后失眠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以更好的服务于临床,使患者受益。为临床推广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中文数据库检索CNKI、万方、Sinomed等,同时英文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等数据库,纳入治疗卒中后失眠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 trials, RCTs)中使用单纯针灸对比单用西药干预方案的研究,用Cochrane评价方法进行风险偏倚评估,收集纳入研究的有效率、痊愈率、PQSI评分、肢体功能评分、中医症候评分、焦虑抑郁评分、不良反应与远期随访等资料,并进行Meta分析。分类和连续型变量分别用相对危险度(RR)和加权均数差(WMD)为合并效应量。结果:本研究共纳入34篇RCTs,总例数2698例,治疗组1361例,对照组1337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其西药相比,针灸可提高46%的临床有效率和75%的临床痊愈率,合并效应量RR=1.46, 95%CI[1.27, 1.68],P<0.01,RR=1.75, 95%CI[1.52,2.03],P<0.01。单独分析高质量文献结果与前结果意义一致。但针灸在改善肢体功能评分、中医症候评分和焦虑抑郁评分方面,与单纯西药对比,差异不明显,结果无统计学意义。在不良反应测评,单纯针灸相关疗法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6%)明显低于以西药治疗(39%),安全性较好。但远期疗效随访上根据分析,单纯针灸治疗在1个月与3个月随访时PQSI评分并不优于单纯西药治疗。结论:针灸治疗卒中后失眠临床疗效优于西药,有更好的疗效和安全性,适合临床推广使用,但在改善症候、肢体功能和远期疗效上仍有待验证,且纳入文献数目较少,质量较低,需要高质量的大样本双盲随机对照试验的支持。
健康教育与时间护理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应用分析 下载:83 浏览:844
摘要: 目的:探究针对精神分裂症的患者采用健康教育与时间护理干预措施所产生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围绕在我院接受治疗的5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展开临床实验对比,按照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每25例为一组的参照组以及观察组,给予不同的护理干预措施,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SDSS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护理之后的SDSS评分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针对精神分裂症的患者采用健康教育配合实践护理干预措施具有显著的临床应用价值。
![]() |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
![]() |
联系电话::400-188-5008 |
![]() |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
![]() |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