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作品名称的多重功能与多元保护——兼评反不正当竞争法第6条第3项 下载:86 浏览:486

彭学龙 《中国法学研究》 2018年11期

摘要:
作为文化创意领域重要的商业标志,作品名称发挥着微妙的标识作用,牵涉多重复杂的权利关系。申言之,如能发挥标示和区分特定作品的功能,作品名称宜受标题权保护;尚若实际起到标识作品出处的作用,作品名称又可纳入商标保护范围。而对于名作名篇,作品名称还具备宣传促销功能,其商品化权亦当受到法律调整。在反不正当竞争法修订之前,中国法律只能比照"知名商品特有名称"给予知名作品名称极为有限的保护,较之欧美法律尚存不小差距。这就决定了,一方面,在中国本土,作品名称难以得到有效保护;另一方面,在海外市场,中国企业维权和规避法律风险的能力又会明显不足。反不正当竞争法的修订在我国引入作品名称保护制度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虽然其第6条第3项最终只明确提及"域名主体部分、网站名称、网页",但其列举式立法模式和第4项兜底条款,为给予曾出现在修订草案中的"频道、节目、栏目的名称及标识"和图书、报刊、电影、软件、游戏名称和标识的适当保护预留了合理空间。就短期而言,可在后续司法实践的基础上进一步修订第6条第3项,建立更具针对性的作品名称保护制度;从长远考虑,则应同时修订反不正当竞争法和商标法,将作品名称纳入商标法的调整范围,正式确立标题权。

维特根斯坦与新指称理论——兼答欣提卡问题 下载:56 浏览:481

任远 《哲学研究进展》 2018年9期

摘要:
欣提卡主张,前期维特根斯坦的指称观与新指称理论高度相似,进而暗示新指称理论存在着重要理论缺陷。通过批判性地考察维特根斯坦前后期的指称观和分析《逻辑哲学论》中的名称和对象之关系,本文指出前期维特根斯坦与新指称理论迥然有别,从而对欣提卡的哲学问题给出了答复。通过对《哲学研究》中关于直接指称表达式讨论的分析,本文指出,后期维特根斯坦对指示词和专名的性质作出了区分,其指称关系主张具有消去论特征。本文还进一步批评了那种认为后期维特根斯坦是指称的描述主义者的流行观点,并指出语境原则是贯穿前后期维特根斯坦指称论述的基本思路。

素质教育下的高中历史教学的有效性研究 下载:29 浏览:432

商胜华 《历史教学研究》 2025年2期

摘要:
在中学的历史课堂上,仍然有许多的问题,因为历史学科的文字内容太多,所以学生们在学习的时候,会觉得很无聊,许多学生对历史失去了兴趣,学习的积极性也不高。因为一些老师的教学观念和方法的限制,他们的教学方法比较单一,教学模式比较死板,授课内容比较枯燥,这就造成了历史教学中长久以来缺少了生机和趣味性,学生们在课堂上的学习热情很低,对教学内容的吸收能力也很差,这使得教学的实践效果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是十分必要的。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中学历史课程实施的有效性问题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历史是一门文科性的科目,它不是让学生机械地记住,而是要在这个过程中,培养他们的核心历史素养,让他们主动地去学习,让他们能够更好地解决问题。本论文是针对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中学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

试论红色文化教育融入初中语文教学的具体措施 下载:81 浏览:846

唐凯 《哲学研究进展》 2024年7期

摘要:
语文是一门非常人性化的课程,修订后的初中语文课本也收录了许多关于“红色文化”的文本,文中的革命烈士,就好像是一部投影仪,可以让学生在自己的头脑里再现那段英勇的岁月,激发学生的爱国爱民族感情。与此同时,在新课程改革下,对初中阶段的语文素质教学也做出了明确的规定:“遵守语文教学的规则,力求提升学生的语文素质,在弘扬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创造力和凝聚力方面起到正面的推动作用,为学生们的终生发展打下坚实的根基。”从这一点可以看出,将红色文化融入语文课堂中,既符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又能提高学生的语言素质。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