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CGA的针对性护理对行PFNA手术的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功能康复及术后并发症的影响 下载:68 浏览:358
摘要: 探讨基于老年综合评估(CGA)的针对性护理对行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手术的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功能康复及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3月2017年9月收治的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104例,将其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基于CGA的针对性护理。比较两组股骨功能(Lysholm)评分、关节活动度(ROM)、疼痛程度(VAS)、步行功能(FAC)、运动功能评分(Fugl-Meyer)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后Lysholm评分、ROM高于对照组(P<0.05),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FAC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协调能力、活动能力、反射能力、运动速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CGA的针对性护理可改善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肢体功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护理效果较好。
基于用户体验视角的教师网络培训发展 下载:65 浏览:255
摘要: 在体验为王的体验经济时代,用户体验是决定用户是否喜欢某产品、并长期保持黏着度的核心因素;用户体验是产品存在的根基和永恒追求。为改善教师网络培训中体验感差的状况,教师培训机构在未来的发展中应该树立以用户体验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和发展战略。为提升教师学习体验效果,增加教师培训的实效性和愉悦感,教师网络培训需从内容、平台及服务三个维度去思考,创新改进相应的项目设计。
基于CGA的针对性护理对行PFNA手术的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功能康复及术后并发症的影响 下载:27 浏览:354
摘要: 目的:探讨基于老年综合评估(CGA)的针对性护理对行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手术的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功能康复及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3月2017年9月收治的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104例,将其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基于CGA的针对性护理。比较两组股骨功能(Lysholm)评分、关节活动度(ROM)、疼痛程度(VAS)、步行功能(FAC)、运动功能评分(Fugl-Meyer)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后Lysholm评分、ROM高于对照组(P<0.05),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FAC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协调能力、活动能力、反射能力、运动速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CGA的针对性护理可改善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肢体功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护理效果较好。
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核心能力评价指标及考核方式的研究 下载:12 浏览:425
李峥 汪健 李永刚 李树亚 周晓楠 周晨曦 李小雪 2018年4期
摘要: 了解国内专家对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核心能力评价指标及其考核方式的观点。方法参考国家政策,通过调研和文献分析形成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核心能力评价指标及考核方式。便利抽样,于2017年2月—4月对国内具备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经验的专家进行网络调查。结果 85名调查对象对核心能力的5个一级指标和17个二级指标的重要性评分均值均大于4.5分。核心能力指标考核方式排序前3位分别是:迷你临床评估、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和护理查房。建议临床护理能力和伦理决策能力主要在临床能力考核时考核,临床研究能力和临床教育能力主要在结课后考核,护理管理能力主要在临床轮转期间考核。建议临床护理能力、伦理决策能力和护理管理能力的考核主要依托临床带教教师,临床研究能力和临床教育能力的考核主要依靠导师组。结论本研究就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核心能力评价指标及各指标的考核方式初步形成了共识,可为今后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提供参考。
周晓虹教授从气调治功能性消化不良经验 下载:48 浏览:266
摘要: 通过跟随周晓虹教授抄方和收集周晓虹教授辨证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医案,归纳总结周晓虹教授治疗FD的理论思想、治则治法、选方用药,探索总结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经验。周晓虹教授认为FD的基本病机为气机升降失常,将调畅气机作为治疗FD的基本治则,同时注重审证求因、分虚实论治,在治疗中注重药对使用(枯梗-枳壳、苍术-白术、人参、槟榔,大黄-甘草,黄芩-干姜),并对患者进行饮食指导、情绪疏导,使气机调畅,疾病可除。
“以俞调枢”法对胃肠动力障碍模型大鼠消化道内Cajal间质细胞超微结构表达的影响 下载:73 浏览:483
陈峭1 谢胜2 周晓玲1 韦金秀1 《中国中医药》 2019年2期
摘要: 目的:通过观察"以俞调枢"法对胃肠动力障碍模型大鼠消化道内Cajal间质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探讨该疗法对Cajal间质细胞的调控效应机制,揭示其改善胃肠动力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选择SD大鼠120只,随机分为空白治疗组、空白对照组、模型治疗组和模型对照组各30只,空白治疗组、模型治疗组每日固定22 min,实施背俞指针治疗;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每日固定22 min,不实施背俞指针治疗。疗程均为14 d。观察并比较4组大鼠胃内残留率、小肠推进比及Cajal间质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1)空白对照组、空白治疗组、模型治疗组在胃内残留率、小肠推进比等方面无明显差异性(P>0.05);(2)模型对照组与空白对照组、空白治疗组、模型治疗组相比较,其胃内残留率显著升高,小肠推进比率显著降低(P<0.01);(3)空白对照组、空白治疗组、模型治疗组3组大鼠Cajal间质细胞的超微结构未见有明显差异性;(4)模型对照组与空白对照组、空白治疗组、模型治疗组相比较,其Cajal间质细胞超微结构发生明显的改变。结论:对Cajal间质细胞超微结构表达的调控效应可能是"以俞调枢"法改善胃肠动力的作用途径之一。
基于生活化的初中古诗词教学实践研究 下载:30 浏览:615
摘要: 古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由于古诗词的语言表达和时代背景与现代生活存在较大差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面临诸多困难。为了提高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和兴趣,教育者提出了生活化教学的理念,即将古诗词的教学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结合,使教学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本文将针对基于生活化的初中古诗词教学实践研究进行分析和探究。
攀枝花市2013年和2015年健康人群麻疹抗体水平监测分析 下载:96 浏览:490
黄小梅 蓝羲 周晓莉 魏雪雨 《预防医学杂志》 2018年1期
摘要: 目的了解攀枝花市近年来健康人群麻疹抗体水平情况,为评估麻疹疫情风险,调整免疫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定量检测攀枝花市健康人群麻疹IgG抗体水平,采用SPSS22.0进行检验。结果2013年和2015年分别采集有效血清样本706份和682份,麻疹IgG抗体阳性率分别是84.84%、87.24%;不同年龄段、不同接种情况人群抗体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013年和2015年各年龄组抗体阳性率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年间均是<1岁组、1岁~组抗体水平较低,且2015年15~岁组及≥20岁组抗体水平较低。2015年,全人群、15岁以下人群与3~15岁人群的麻疹疫苗接种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015年,全人群与15岁以下人群接种两剂次及以上麻疹疫苗的人群抗体阳性率均大于只接种一剂麻疹疫苗、未接种麻疹疫苗和接种记录不详的人群。结论抗体水平低的人群是麻疹发病的高危人群,低年龄组及成人麻疹抗体水平较低且麻疹高发,是攀枝花市麻疹防控的重点人群。
传统X线片与DR两种影像技术在肋骨骨折中的诊断效果 下载:79 浏览:830
摘要: 目的 探究在肋骨骨折患者的诊断中,给予其传统X线片技术与DR技术的效果。方法 抽取我院2020年2月-2023年2月期间收入的肋骨骨折患者40例,均进行传统X线片与DR影像技术检查,比较患者的骨折情况,对X线检查与DR检查的检出情况与漏诊情况进行分析,并比较两种检查方式的影像质量。结果 40例患者共出现64处肋骨骨折,其中第10-12肋占比最高,为28.13%,其次为第6-7肋,占比23.43%。X线的检出率与漏诊率均低于DR,P<0.05。DR检查的总合格率高达95.28,高于X线检查的80.15,P<0.05。结论 对肋骨骨折患者进行传统X线片与DR影像技术检查,能更好地检出肋骨骨折数目,最大程度地减少漏诊、误诊情况发生,能为肋骨骨折患者的诊断提供更多有效的信息。
解析建筑工程管理的重要性及创新方法 下载:62 浏览:680
摘要: 近年来,我国建筑工程市场日益规范。为了能够在市场竞争中获得更大的优势,建筑企业逐渐将工作重心转移到管理上来,这为提高我国建筑工程管理水平提供了良好的契机。然而,创新管理模式和管理方法并非一蹴而就,而是需要漫长的积累和沉淀。因此,我国建筑行业需要总结传统工程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和弊端,分析当前建筑工程管理模式的发展现状,并在此基础上学习国际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模式,创新我国的建筑工程管理模式,使其能够适应市场环境的变化,从而与国际建筑市场接轨,为我国建筑行业的国际化发展提供可靠支持。基于此,本篇文章对建筑工程管理的重要性及创新方法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飞机虚拟装配仿真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下载:247 浏览:1302
张睿1 郭岩2 周晓星1 《建模与系统仿真》 2023年12期
摘要: 本文介绍了公司研究开发的飞机虚拟装配仿真技术及其在飞机生产中的应用。该技术基于虚拟现实技术,利用数字化建模和仿真分析手段,实现了飞机生产装配全流程的虚拟仿真,包括工艺规划、零部件装配、系统联调等环节,有效提高了飞机生产的质量和效率。本文将详细介绍该技术的原理、特点、应用情况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旨在为飞机制造业的数字化转型提供借鉴和参考。
水下激光信号传输系统研究 下载:153 浏览:1604
邓健全 周晓燕 张新苗 殷一鸣 农宏庆 《信号处理与图像分析》 2023年10期
摘要: 水下激光技术触发了现代光学技术的巨大变革,与常规光源相比,激光具有方向性好、相干性好、亮度高的特点,并且在水下传输时,可靠性和数据传输速率表现十分突出。结合当前水下作业的实际需求,本文旨在能够解决无线电或声波在水下传输时时延大且衰减严重的问题的水下激光授时系统,为未来精准海下追踪以及为水下精准定位和授时提供一个可靠的参考依据。
核电站凝汽器钛管泄漏的原因及处理策略 下载:253 浏览:2505
摘要: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用电负荷正在增加。为了满足不断增长的电源需求,发电厂也正在以最大马力运行以进行生产。许多发电设备使用时间长,而高冷凝器是发电厂运行的重要设备。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极容易发生泄漏事故,不仅对生产造成很大影响,而且还可能引起安全事故。因此,在本文中,我将分析燃气轮机电厂冷凝器泄漏的原因,并提出有效的处理方法,以期有助于促进我国发电行业的发展。
基于数字化测量技术的飞机零部件检测方法研究 下载:139 浏览:2455
张睿1 刘广鑫2 周晓星1 《中国航空航天科学》 2021年7期
摘要: 近年来,飞机本身的结构在集成化、轻便化、紧凑化和精细化方面呈现出明显的趋势,具有复杂结构和表面特征的航空结构部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对航空结构部件精度的要求不断提高,装配要求也逐渐提高。因此,基于MBD的三维模型识别技术已成为飞机结构设计主要方法,更高效、更准确的检测技术也在不断提高。
飞机柔性装配自动化钻孔控制技术研究 下载:148 浏览:2499
史建巍1 吕海龙2 张睿3 李梅平4 周晓星5 《中国航空航天科学》 2021年7期
摘要: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科技的日益进步,国内航空制造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在此背景下,对于飞机制造行业来说,如何提高其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成为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而采用先进的数控设备来实现飞机零部件的自动装配是一种有效途径,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要有高质量的加工精度作为保障。因此,本文针对飞机装配过程中的钻孔环节进行分析与探讨,以期能够找到更加高效合理地解决方案。
基于知识的飞机装配工艺设计关键技术研究 下载:149 浏览:2546
邓洪亮1 周晓星2 费昺强3 《中国航空航天科学》 2021年6期
摘要: 飞机装配过程就是将飞机各个部件组装在一起。在装配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设计图纸进行装配,并辅以各种技术设备。在实际装配过程中,一般是由简单到复杂,将分散零件连接在一起,形成部件,并在此基础上组装成复杂部件,最后完成整机装配。本文主要分析了基于知识的飞机装配工艺设计与优化,并提出了几点建议,仅供参考。
核电厂蒸汽发生器液位控制研究 下载:256 浏览:2526
摘要: 蒸汽发生器是核电站中最重要的设备之一。它的作用等同于火力发电厂的锅炉。它可以被称为核电厂的命脉,因此控制其压力和液位特别重要。本文简要介绍了蒸汽发生器液位控制程序的功能,各种操作条件下蒸汽发生器液位变化的原因和后果,以及操作人员出于不同原因应采取的措施。及时处理可以避免不必要的停机时间。
大数据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研究 下载:42 浏览:1219
摘要: 随着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大数据技术开始在各个领域蓬勃发展,农业生产领域同样也不例外。本研究主要围绕大数据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进行了深入探讨。通过构建农业生产大数据采集、处理和分析的整体框架,对农业生产中各种数据进行了有效捕获和处理。研究结果表明,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提升农作物种植的效率、减少生产成本、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并有效支持农业生产的决策制定。此外,大数据还能帮助预测农作物病虫害的发生,提供科学的防治建议,从而大大减少病虫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总结来说,大数据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无论是在提高生产效率,还是在管理和防控农业风险方面,都表现出了巨大的优势,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探讨预防性压力性损伤护理在老年重症患者中的临床护理效果 下载:57 浏览:541
摘要: 目的:探讨预防性压力性损伤护理在老年重症患者中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8月-2020年8月收治的180例老年重症患者,按照随机抽签法将其分为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和观察组(采取预防性压力性损伤护理),每组各90例患者,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以及患者的互留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预防性压力性损伤护理在老年重症患者中的临床护理效果显著,能够有效避免患者住院期间出现不良反应,同时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电力工程变电站一次设备安装调试施工技术探究 下载:61 浏览:1216
摘要: 随着社会经济的腾飞和群众对生活质量的提升,电能的追求也日益加剧,从而推动了电力设施建设的迅猛发展。在各项电力基建中,变电站扮演着核心角色。确保电能的连续稳定供应,技术人员必须精准完成变电站一次设备的安装与调度工作,从而杜绝任何设备故障对供电系统的不利影响。在电力工程项目中,变电站作为连接发电厂和终端用户之间的关键枢纽,一次设备的性能直接关系到整个供电链的质量和效率。由于一次设备职能在整个电网中承担着转换、分配、控制和保护电力输出的核心任务,因而工程技术人员对其安装和调试的工艺技术要求极高。技术人员必须依据严格的施工规范和精细的操作流程,以确保设备在各种运行条件下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最大限度减少故障率,保障电力供应的安全连续。
![]() |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
![]() |
联系电话::400-188-5008 |
![]() |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
![]() |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