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LISA/MIST技术与早产儿呼吸系统疾病的预后 下载:42 浏览:431

朱佳骏 《中国儿科杂志》 2018年8期

摘要:
经细管肺表面活性物质注入技术[(less invasive surfactant administration,LISA)/(minimally invasive surfactant treatment,MIST)]是肺表面活性物质运用技术的创新,该技术以细管替代气管插管,通过患儿有效自主呼吸,完成外源性肺表面活性物质替代治疗。该技术降低气管插管对气管黏膜损伤的风险,避免了肺表面活性物质运用过程中正压通气过程。因此,该技术可视为早产儿肺保护策略的一部分。相关meta分析结果提示:LISA/MIST技术可减少早产儿机械通气时间,降低早产儿死亡率、36周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发生率。然而,该技术的细节操作流程并不十分统一,需要继续完善和标准化。研究目的明确、设计合理的多中心临床研究值得期待。

猪呼吸系统疾病的特点及防控措施 下载:10 浏览:422

郭宏梅 《当代畜牧兽医》 2018年11期

摘要:
猪呼吸系统疾病严重困扰着养猪业的发展,由于影响因素较多,发病症状呈现多样性,治疗较为困难,实践中治疗费用较高,收效甚微,为了有效的控制此类疾病的发生,本文从病因、症状、治疗措施做了针对性的阐述。

慢性呼吸系统疾病肺康复护理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 下载:98 浏览:944

韩琼毅 许红梅 李丹 《现代康复医学》 2024年10期

摘要:
目的:建立一套适合于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患者肺部康复护理工作的质量评估指标。方法:通过文献查阅,确立了慢性呼吸系统疾病肺康复护理服务质量评估的指标体系,并运用专家重要性评估和优序法确定各个指标的权重。结果:共23位护理专家参加了函询,他们都具有很高的积极性,权威系数0.876、 Kendall和谐系数分别为0.273和0.302,具有显著性(P<0.05);构建了2个1级指标、15个2级指标和110个3级指标。结论:该指标是可信的,经过检验后,可以作为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患者肺康复护理的质量评估方法。

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呼吸系统疾病的临床效果研究 下载:318 浏览:3266

马学金 《老龄研究进展》 2022年8期

摘要:
研究老年呼吸系统疾病患者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1月~ 2019年6月收治的98例呼吸系统疾病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 A组与B组,每组49例,A组患者使用西医治疗方法,B组患者在A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联合中医治疗方法,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B组患者较A组患者住院时间明显缩短,B组治疗有效率(95.70%)较A组(89.25 %)明显提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呼吸系统疾病老年患者的临床治疗中,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法能够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可以减轻和改善患者各项症状,缩短治疗时间,可临床推广。

儿科呼吸系统疾病治疗中开展家庭雾化吸入糖皮质激素的应用效果分析 下载:32 浏览:355

樊华 《中国医学研究》 2018年1期

摘要:
目的探究儿科呼吸系统疾病运用家庭雾化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22例呼吸系统疾病患儿,根据自愿原则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1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方式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取家庭雾化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4.9%,与对照组的3.3%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满意度为1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6.9%(P<0.05)。观察组患儿的生理症状、躯体症状、睡眠状况及心理症状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儿科呼吸系统疾病治疗中运用家庭雾化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可显著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满意度,改善患儿生存质量,且安全性好。

儿童呼吸系统疾病的“知”与“防” 下载:247 浏览:2387

何江龙 《中国儿科杂志》 2022年8期

摘要:
近些年来,许多儿童出现呼吸系统疾病,所以呼吸系统的问题逐渐得到人们的密切关注,研究人员对呼吸系统病的病因及治疗进行了许多方面的研究,且呼吸系统疾病有多种临床症状,其中,慢性咳嗽是呼吸系统疾病常见的临床病症之一。

药师开展用药指导对儿科呼吸系统疾病治疗中抗菌 药物的合理应用 下载:247 浏览:2573

李芬芳 《中国儿科杂志》 2022年2期

摘要:
探讨药师开展用药指导对儿科呼吸系统疾病治疗中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9月到2019年9月期间在我院儿科接受治疗的85例呼吸系统疾病的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利用奇偶方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患者分43例,进行药师开展用药指导,对照组患者分42例,进行常规用药指导,对两组患儿的数据进行分析。结果:研究组的总合理率93.02%与对照组的总合理率73.81%对比,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对两组患儿的消化系统及呼吸系统和神经系统以及肝肾系统对比,研究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4.65%明显低于对照组总发生率19.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科呼吸系统疾病治疗过程中应用药师开展用药指导,取得明显效果,有效的缩短了抗菌药物的应用时间,对患儿疾病康复起到重要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针灸干预对气管插管患者拔管后呼吸功能恢复的促进作用 下载:312 浏览:2570

颜昌昌 陈文泽 余占礼 赵小波 《中国中医药》 2023年6期

摘要:
本文综述了针灸干预对气管插管患者拔管后呼吸功能恢复的促进作用。气管插管在重症患者治疗中广泛应用,但拔管后患者常面临呼吸功能恢复的问题。针灸作为一种传统疗法,近年来在呼吸系统疾病治疗中显示出潜力。本文回顾了针灸在呼吸系统疾病治疗中的应用,特别关注了针灸干预对气管插管患者拔管后呼吸功能恢复的研究。研究发现,针灸可能通过调节呼吸系统和整体状况,促进拔管后呼吸功能的恢复。然而,现有研究仍存在一定局限性,未来需进一步探索优化针灸干预方案并开展大样本临床研究。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