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互联网+”商业模式创新法律规制机制研究 下载:76 浏览:417

单丽雪 《中国科学研究》 2018年10期

摘要:
随着我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互联网+"商业模式创新引发了各种社会矛盾,特别是与现行法规的冲突。本文基于互联网思维与国家创新驱动战略视角,探索互联网时代对商业模式创新进行法律规制机制的创新:在立法程序上,构建尊重改革者话语权的公开沟通机制;在法律关系处理上,构建鼓励创新的利益均衡机制;在执法上,构建允许试错的宽容规制机制。

新创企业如何进行商业模式创新?——基于内外部新知识的视角 下载:53 浏览:467

吴增源1 易荣华1 张育玮1 伍蓓2 《中国科学研究》 2018年8期

摘要:
针对"新创企业如何利用新知识进行商业模式创新"这一问题,从内外部新知识视角切入,探讨外部知识搜索和内部知识创造对商业模式创新的作用机制,研究内部知识创造的中介作用以及环境动荡性和管理注意力的调节作用。基于256家科技型新创企业的问卷数据,PLS结构方程模型分析表明:(1)外部知识搜索和内部知识创造对商业模式创新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2)外部知识搜索对商业模式创新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也通过内部知识创造间接影响商业模式创新;(3)环境动荡性和管理注意力对外部知识搜索、内部知识创造与商业模式创新的关系起显著的调节作用。

目标偏移视角下农村商业银行支农有效性研究——基于湖南省107家农村商业银行的数据 下载:68 浏览:426

阳烨 杨胜刚 《中国科学研究》 2018年6期

摘要:
农村商业银行在支持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将扮演至关重要的角色,研究其支农有效性有重要意义。基于2011-2015年湖南省107家农商行(含农信社)的经营数据,采用成本分析方法和面板分位数模型分析农商行的支农有效性。实证结果表明,涉农贷款业务不仅边际成本较高,潜在的风险成本也高,商业化后的农商行必然会抑制涉农贷款规模,发生目标偏移,支农性不足。因此,应充分发挥市场化的定价机制,从供给方给予涉农贷款合理的溢价,同时改革利息补贴模式,降低需求方的贷款使用成本,推动农商行与三农"共生"发展。

成都市商业中心区“智能体验式景观小品”创新设计与实施 下载:20 浏览:318

冯佳虹 唐莉英 《设计研究》 2019年9期

摘要:
随着物联网线上金融的发展,实体商业发展受到一定影响,城市商业区需要通过创新设计提升商圈活力。融入智能体验式景观小品,吸引消费者带动消费,创造出具有活力的商业消费环境。方法分析成都市春熙路商业区景观存在的现状问题,结合智能景观小品设计,总结商业中心区智能体验式景观小品设计方法。从智能视觉景观、智能听觉景观、智能触觉景观及历史情景去讨论中心商业区中"智能体验式景观小品"的设计策略,并具体给出实施智能体验式景观的技术原理。"智能技术+艺术设计"是建设智能体验式景观的可行之策,通过掌握智能技术原理实现智能体验式景观多元创新,给商业中心区注入新活力。

优先股与普通股的利益分配——基于信义义务的制度方法 下载:86 浏览:476

潘林 《中国法学研究》 2019年6期

摘要:
优先股跨越了股权与债权的边界。股债融合中股权与债权经济利益状态的趋同、组织法与合同法权利行使机制的交叉,带来了股东间复杂的利益竞争。优先股合同权利空间或是被组织挤压,或是在组织中膨胀,合同与组织陷入双重失序。优先股是股不是债,优先股合同权利的边界应在组织法的框架下划定。作为标准的信义义务制度匹配了金融工具创新以及公司法的授权性,其关键在于法官通过何种方法适用模糊的法律标准以及切入复杂的商事交易。通过董事决策程序引导、控制公司决策的公平性,是信义义务司法审查中首要与核心的方法论。结合证明责任的分配机制,优先股与普通股利益分配的公平性也可能通过计算分析和判断。由是,回应股债融合中的利益竞争,提升对信义义务制度的微观适应,一种可能的路径在于:程序层面,对公司治理中决策过程的认知从法律行为语境下的格式规范进化到商事交易语境下的程序公平;计算层面,在定量裁判思维下重新认识公司价值计算的意义。

电力线通信技术在照明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下载:46 浏览:359

赖宋红 《中国仪器》 2020年8期

摘要:
基于电力线通信技术开发一种低成本,适用于中小规模照明控制需求的控制器。控制器利用现有的电力线基础设施,无需挖沟和穿墙打洞,避免对建筑物的损坏;通过遍布学校教室、地下车库等场所的电源插座对照明系统联网,并通过网关与外部连接进行有效的远程控制,节约资源,通过功能扩展,还能利用永久连接的电力线构建楼宇的防火、防盗、防有毒气体泄漏的安防监控系统,保护人身安全。试验表明,该控制器能够满足中小规模照明的控制需求,并能够有效地进行功能扩展,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基于高情感的概念书店多维空间设计创新 下载:28 浏览:218

田映霞 《设计研究》 2020年4期

摘要:
后现代消费时代下,人们的消费已经由"物的消费"转化为了"符号的消费"。概念书店作为城市文化的符号载体,成为消费者的关注对象是市场进化的结果。文章从消费社会人们的认知倾向和价值判断变化切入,分析概括了多维空间设计的演变历程,进而提出了概念书店多维空间设计的要点:创造高情感的多重个性化体验空间是基础,空间建构下的跨文化认同为设计原则,空间资本属性的价值体现是终极目标。

“对赌协议”的裁判路径及政策选择——基于PE/VC与公司对赌场景的分析 下载:57 浏览:376

刘燕 《中国法学研究》 2020年3期

摘要:
PE/VC与目标公司对赌的司法裁判要点从合同效力转入合同可履行性后,需要面对两个层次的追问:一是以什么样的实体标准来判断履行障碍,二是由谁来判断是否存在履行障碍。华工案和"九民纪要"仅处理了第一个层次的问题,且主要以资本维持原则作为实体判断标准。然而,我国现行公司法资本维持原则过于粗疏,且缺乏"大分配"概念和底线规制的思路,导致"对赌协议"下的回购只能通过减资的途径,徒增成本。域外以清偿能力标准替代资本维持原则,体现了另一种以债权人利益为导向限制公司资产单向流出至股东的规制思路,但其商业逻辑上的合理性却无法掩盖更大的操作成本。就第二层次的判断主体而言,以美国特拉华州为代表,法官的商业判断逐渐让位于公司董事会的商业判断,却进一步凸显了公司、不同类别股东、债权人之间利益冲突的复杂状态。立法层面的价值判断与政策选择将最终决定司法裁判的走向,未来我国公司法的修订需要回应商业实践的诉求,同时PE/VC投资者也需要直面投资失败的风险承担。

基于高情感的概念书店多维空间设计创新 下载:39 浏览:358

田映霞 《设计研究》 2020年4期

摘要:
后现代消费时代下,人们的消费已经由"物的消费"转化为了"符号的消费"。概念书店作为城市文化的符号载体,成为消费者的关注对象是市场进化的结果。文章从消费社会人们的认知倾向和价值判断变化切入,分析概括了多维空间设计的演变历程,进而提出了概念书店多维空间设计的要点:创造高情感的多重个性化体验空间是基础,空间建构下的跨文化认同为设计原则,空间资本属性的价值体现是终极目标。

中国传统招幌设计研究综述 下载:36 浏览:251

张锐 陈旻瑾 《设计研究》 2020年3期

摘要:
总览传统招幌设计的研究现状,指出后续研究的趋势。使用文献研读的方法,整理中国知网近三十年内关于中国传统招幌的两百余篇文献资料,从文化内涵与审美价值、设计学视角、现代的延续等方面对中国传统招幌设计的研究成果进行分析梳理,概括中国传统招幌设计研究的特点。为传统招幌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对传统招幌在现代的延用与创新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大型工程项目对城市承载力影响评价指标研究 下载:60 浏览:354

郑丽霞1,2 《建筑与工程管理》 2019年8期

摘要:
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通过探索性案例研究,对大型工程项目对城市承载力影响评价指标体系进行初始识别;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收集数据,运用主成分分析、因子分析、相关分析等方法对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修正;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权重。研究确定了基于城市经济、社会、生态承载力3个维度,包含6个二级评价指标、23个具体评价指标的评价指标体系。不仅是对现有大型工程项目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的补充,而且能为评价大型工程项目的实施效果提供支持,为我国在国内外一系列大型工程项目投资决策提供依据。

基于市井文化述求的商业空间设计调查与分析 下载:32 浏览:192

夏晋 李紫含 《中国设计》 2020年8期

摘要:
为促进市井文化与现代商业物质空间更好调和,提高民众在商业空间中的参与感。以市井文化的"述求"为视角,对现代商业空间的市井述求表达载体,表达方式展开分析研究,总结了不同类型的商业空间中市井文化述求的设计方法。得出了基于市井文化述求下商业空间的设计方法。市井文化的回归是一种情感文化的注入,通过研究能为市井文化述求下的商业空间设计提供参考。

互联网时代的住宅装修模式研究 下载:62 浏览:385

项秋银 李忠富 《建筑与工程管理》 2018年9期

摘要:
随着传统住宅装修模式弊端的日益暴露以及互联网时代的快速发展,尤其是"互联网+"概念的提出,住宅装修行业与互联网的结合势在必行,互联网时代的住宅装修模式应运而生。但是我国目前的互联网家装行业属于新兴产业,各种模式尚处于探索发展阶段,装修业界的改革任重而道远。通过分析我国互联网家装行业的发展现状及其目前存在的问题,并着重对国内外住宅装修模式进行分析研究,提出其未来的发展趋势,对于互联网家装领域更加深入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基于设计思维的商业模式构建策略研究 下载:46 浏览:383

叶梦蝶 郑刚强 《设计研究》 2018年7期

摘要:
设计者应具备产业思维,设计思维可运用创新优势驱动商业模式构建。为探索基于设计思维的商业模式创新策略与方法,文章对商业模式与设计思维的基本理论进行分析对比,寻找出创新商业模式构建中蕴含的设计思维要点;并借共享单车等案例归纳其方法规律,提出基于设计思维的创新商业模式构建五步法:用户锁定-价值提炼-方案提出-模型测试-迭代评估;为构建商业模式提供了较为系统的思路与方法。

立体绿化在商业建筑中的应用研究 下载:35 浏览:270

刘昌辉 吴国荣 《中国设计》 2019年9期

摘要:
为获取上海地区商业建筑立体绿化的实施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分析了立体绿化的定义、分类和效益。结合调研的两座立体绿化商业建筑,分析两栋建筑立体绿化的灌溉系统、绿化模块、植物、铺装、土壤、屋顶绿化布局、设计特点等。通过分析得到:屋顶绿化形式简单;屋顶绿化对社会开放性不高;垂直绿化面积太少;植物类型单一且没有形成生态系统;后期维护力度不够。在设计之初就要将立体思维贯彻其中;加大立体绿化相关技术的研究;政府应完善立体绿化相关法律法规。

重庆市商业健身俱乐部研究现状分析 下载:44 浏览:309

安涛1 倪钊2 《体育研究》 2018年11期

摘要:
商业健身俱乐部是全民健身的重要场所之一。在全民健身已被提上国家层面的当今社会,研究重庆市商业俱乐部,对重庆市全民健身理念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采用文献资料和归纳分析等研究方法,基于我国全面健身相关政策,商业健身俱乐部等相关概念的界定,商业健身俱乐部的服务内容、经营模式与目标,对重庆市商业健身俱乐部的现状调查、存在的问题、发展对策等方面进行分析总结,旨在推动重庆市商业健身俱乐部的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与借鉴。

系统化设计理论在陶瓷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下载:49 浏览:365

黄茹1 白宗刚2 《中国设计》 2018年8期

摘要:
陶瓷是人类物质文明的产物,从古至今,它赋予人们无穷的想象与灵感,激发人们不懈地探索与追求。在陶瓷的制造与发展上,对于传统的陶瓷设计方法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不断更新设计观念,创造新的设计方法。本文通过对系统化设计在传统造物中的应用,系统化发展的历史背景,以及陶瓷设计的系统化设计方法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系统化设计理论在陶瓷设计中的应用,梳理出陶瓷设计的系统化方法,并通过一系列的案例分析,得出系统化设计方法广泛地应用在陶瓷设计中,具有切实的可行性和合理性。

当下中国艺术电影发展面临的困境与选择 下载:35 浏览:310

丁亚平 王婷 《中国艺术研究》 2020年2期

摘要:
近年来,无论是文本的拓展,还是形式的创新,中国艺术电影都有了长足的进展,成为一股新的力量,推动着中国电影前进的脚步。随着中国电影市场的日渐成熟,艺术电影开始进入大众的视野。从国产艺术电影的谱系出发,梳理其近年来的发展脉络,可以从中管窥中国艺术电影正在面临的多重困境。在当今日益发展和变化的新语境下,中国艺术电影如何被受众"看到"和"主动选择",如何更好地处理艺术电影、艺术电影观众和艺术影院的关系,以找寻到它面向未来的可行之路,是我们所要解决的问题。

跨境电子商务企业商业模式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下载:56 浏览:264

梁小晓 《中国经济》 2020年5期

摘要:
不同于传统内贸电商基本成型的市场结构和商业模式,跨境电商企业的商业模式依然处于不断迭代更新的阶段,激烈的市场竞争必然会淘汰一部分实力较弱的企业,同时促进各种商业模式的变革与创新。本文从商业模式理论出发,运用多案例研究的方法,对我国跨境进口电子商务企业商业模式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天猫国际的商业模式以效率为核心主题,亚马逊的商业模式以互补为核心主题,洋码头的商业模式以锁定为核心主题,而小红书的商业模式以创新为核心主题。基于各自的商业模式核心主题,跨境电商企业在交易结构、交易内容和交易管理上进行了相应的安排,各自构建了独特的跨越组织边界的商业模式。

云南京剧班社格局之变迁 下载:63 浏览:406

张俊卿 《中国艺术研究》 2019年8期

摘要:
京剧流入云南,经历了从众多班社市场竞争到形成以关肃霜为中心的格局,体现了政权的更迭引起的演出制度、戏剧观念、艺术生存环境一系列的急遽变化。云南京剧前后整体呈现出两种不同的格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京剧在云南开辟了市场,奠定了演员阵容,拥有了广泛的观众;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剧院的重组向外展示了云南京剧强大的实力,创造了时代的辉煌。但人为铲除商业化市场,以导演制全面代替提纲幕表制,以政治标准编演新戏取代大量传统剧目,无形中破坏了京剧生存的根基和环境,为后来的不景气埋下了隐患。
[1/19]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