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问题解决疗法对肾脏移植手术患者焦虑与抑郁的影响 下载:85 浏览:328

叶丽玉 陈楚楚 刘小涓 陈锷 《中国护理学报》 2019年3期

摘要:
探讨问题解决疗法对肾脏移植手术患者焦虑(SAS)、抑郁(SDS)的影响,为临床的诊断和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8年6月我院接受治疗的86例肾脏移植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1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问题解决疗法,1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的SAS,SDS量表评分以及希望水平评分。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前SAS,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P <0. 05);两组患者干预前希望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希望水平评分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问题解决疗法对缓解肾脏移植手术患者的负性情绪具有积极作用,能够提高患者的希望水平,临床应进一步推广应用。

网络视频健康教育对肾移植患者延续护理效果的影响 下载:75 浏览:434

梁小玲 苏翠玲 陈锷 《中国护理学报》 2019年2期

摘要:
探讨网络视频健康教育在肾移植延续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92例肾移植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所有患者等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常规的延续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网络视频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ESCA)评分、简明健康测量量表(SF-36)评分、血肌酐(Scr)、血清尿素氮(BUN)以及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ys C)值;比较两组患者依从性好、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ESCA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患者SF-36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患者Scr、BUN、CysC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患者依从性好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情况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网络视频健康教育应用于肾移植患者延续护理能够提高患者自我护理能力水平和生活质量,有利于临床指标的优化,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

问题解决疗法对肾脏移植手术患者焦虑与抑郁的影响 下载:27 浏览:184

叶丽玉 陈楚楚 刘小涓 陈锷 《临床医学杂志》 2019年3期

摘要:
目的探讨问题解决疗法对肾脏移植手术患者焦虑(SAS)、抑郁(SDS)的影响,为临床的诊断和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8年6月我院接受治疗的86例肾脏移植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1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问题解决疗法,1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的SAS,SDS量表评分以及希望水平评分。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前SAS,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P <0. 05);两组患者干预前希望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希望水平评分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问题解决疗法对缓解肾脏移植手术患者的负性情绪具有积极作用,能够提高患者的希望水平,临床应进一步推广应用。

网络视频健康教育对肾移植患者延续护理效果的影响 下载:55 浏览:340

梁小玲 苏翠玲 陈锷 《临床医学杂志》 2019年2期

摘要:
目的探讨网络视频健康教育在肾移植延续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92例肾移植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所有患者等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常规的延续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网络视频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ESCA)评分、简明健康测量量表(SF-36)评分、血肌酐(Scr)、血清尿素氮(BUN)以及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ys C)值;比较两组患者依从性好、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ESCA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患者SF-36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患者Scr、BUN、CysC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患者依从性好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情况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网络视频健康教育应用于肾移植患者延续护理能够提高患者自我护理能力水平和生活质量,有利于临床指标的优化,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

体外膜肺氧合应用在捐献器官植中的伦理学意义 下载:275 浏览:2939

郑琪 《国学研究》 2021年6期

摘要:
目的:观察并探讨供体器官移植捐献过程中体外膜肺氧合技术(ECMO)的应用伦理学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04月--2023年04月应用ECMO技术维护供体器官的11例脑死亡公民作为探讨对象,观察对比分析ECMO应用前后的肝功能、肾功能、血氧分压(PaO2)、心率、中心静脉压、多巴胺与去甲肾上腺素使用量。结果:ECMO应用后2h、4h、6h谷丙转氨酶、血肌酐、总胆红素明显好转,PaO2、心率、中心静脉压趋于稳定,多巴胺与去甲肾上腺素使用量逐步减少,与ECMO应用前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供体器官移植捐献过程中应用ECMO技术可以进一步提高器官供体维护效果,促使器官供体利用率最大化。

开展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移植伦理审查的经验与思考 下载:235 浏览:2688

王语嫣 《国学研究》 2021年5期

摘要:
本文旨在探讨我国公民在器官捐献与移植过程中的伦理审查,为医疗机构进行相关伦理审核工作提供借鉴。我国现行的器官捐献伦理审查制度尚有不足,应根据伦理四大基本原则完善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相关法律,建立合理、有效的伦理审查会议模式,建立健全合适的伦理委员会运行模式。

人体转基因异种器官移植的法律制度研究 下载:145 浏览:1897

姜雨 《法学学报》 2024年3期

摘要:
异种器官移植是保障终末期器官衰竭患者生命权的有效方案,但存在生物医学技术上的风险性和一系列伦理问题,所以应在获益大于风险的原则下,作为研究性医疗产品通过同情使用制度,使患者得到治疗,同时应通过法律手段来预防可预测的风险,并确定因手术造成损害后果的侵权责任,以保障我国公民生命健康事业的发展。

体外膜肺氧合应用在捐献器官植中的伦理学意义 下载:0 浏览:63

郑琪 郑琪 郑琪 2024年3期

摘要:
观察并探讨供体器官移植捐献过程中体外膜肺氧合技术(ECMO)的应用伦理学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04月--2023年04月应用ECMO技术维护供体器官的11例脑死亡公民作为探讨对象,观察对比分析ECMO应用前后的肝功能、肾功能、血氧分压(PaO2)、心率、中心静脉压、多巴胺与去甲肾上腺素使用量。结果:ECMO应用后2h、4h、6h谷丙转氨酶、血肌酐、总胆红素明显好转,PaO2、心率、中心静脉压趋于稳定,多巴胺与去甲肾上腺素使用量逐步减少,与ECMO应用前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供体器官移植捐献过程中应用ECMO技术可以进一步提高器官供体维护效果,促使器官供体利用率最大化。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