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诗化摇滚——论鲍勃·迪伦音乐作品特征与诗意表达 下载:26 浏览:311

唐进1,2 赵成明3,4 《中国音乐学报》 2020年6期

摘要:
鲍勃·迪伦(Bob Dylan)是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最具代表性的美国流行音乐人之一,他首创了民谣摇滚,将民谣与摇滚完美融合。鲍勃·迪伦早期和后期的音乐风格有很大区别,影响了许多欧美流行音乐人的职业发展和音乐思想。本文围绕鲍勃·迪伦作品诗化特点这一核心,对其人物特征、音乐特性进行梳理分析。

诗化摇滚——论鲍勃·迪伦音乐作品特征与诗意表达 下载:31 浏览:313

唐进1,2 赵成明3,4 《中国音乐学报》 2020年6期

摘要:
鲍勃·迪伦(Bob Dylan)是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最具代表性的美国流行音乐人之一,他首创了民谣摇滚,将民谣与摇滚完美融合。鲍勃·迪伦早期和后期的音乐风格有很大区别,影响了许多欧美流行音乐人的职业发展和音乐思想。本文围绕鲍勃·迪伦作品诗化特点这一核心,对其人物特征、音乐特性进行梳理分析。

高校音乐教育改革与传统音乐文化的发展探索 下载:56 浏览:804

杜巧 《中国音乐学报》 2024年2期

摘要:
近几年,经济社会如火如荼发展,现代教育事业不断深化改革,社会各界人士越来越重视传统文化教育,在高校教育中有机融入博大精深的民族传统文化是推动教育持续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基于新时期背景下,有机结合高校音乐教育和传统音乐文化不仅是当前教育发展的实际需要,还是音乐教育的历史性与民族性需求。鉴于此,本文主要阐述传统音乐文化发展目标,分析传统音乐文化与高校音乐教育改革的关系,探讨高校音乐教育改革与传统音乐文化的发展策略,以供相关人士参考和借鉴。

新时期高校中国古典舞教学改革策略研究 下载:142 浏览:1391

王辰辰 《中国教育研究》 2023年8期

摘要:
在我国的民族艺术中,古典舞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更是一块绮丽的瑰宝,古典舞是最为独特的舞蹈形式之一,也是民族文化精髓的重要表现方式。古典舞的教学体系趋于完善,但是新时期人们的审美能力有所提升,因此现有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够满足时代的发展要求。文章主要分析了新时期高校中国古典舞教学改革策略。

民族音乐文化传承与高校音乐教学策略 下载:542 浏览:2335

庞敏 《当代音乐研究》 2021年1期

摘要:
在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国家与地区间沟通往来日益密切的情况下,文化领域显现出多元文化交融碰撞的情形,也形成了多元文化背景。在这样的环境下,民族音乐文化受到了很大的冲击与挑战,其生存和发展空间也受到了威胁,只有真正意义上找到传承民族音乐文化的有效路径,才能够保持民族的文化根本,推动民族音乐文化可持续性发展。高校音乐教育在传承民族音乐文化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可以通过改革音乐教育和创新教学平台等方式,提高学生对民族音乐文化的认知水平,增强学生传承民族音乐文化的自觉性,为我国民族音乐文化的发展培养出诸多优秀人才。本文将重点就如何依托高校音乐教育传承民族音乐文化进行分析。

班克斯涂鸦作品中的“叛逆”精神 下载:81 浏览:2329

叶寅 《当代艺术》 2024年7期

摘要:
街头涂鸦开始于上世纪60年代中后期的美国,80年代开始流行[1]。涂鸦是在公共设施墙上进行的一种艺术形式。起初,涂鸦以地铁广告牌作为传播途径进行了快速的大众传播,而现在涂鸦更多的是作为一种具有独特意义的符号元素,在各个领域中都有了十分广泛的运用,当然,与此同时,他们的内容和形式也在不断进行完善与发展。其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是一位“神秘”的艺术家——班克斯。班克斯的“神秘”一是因为他至今没有露面,没有人知道他是什么样,他拒绝过很多媒体,艺术商,BBC提出要为他拍纪录片也没成功,至今媒体上可用的班克斯照片就是一张头上套着牛皮纸袋,双手交叉抱于前胸的“打码照片”。二是我们可以理解为他的反叛,不管是他的作品还是他的行为。本文通过探讨艺术家班克斯涂鸦作品及行为中的反叛精神在创作中对现实问题反思态度,这种精神特质分析可以更好的进入艺术家的内心世界,分析他涂鸦作品的艺术特点,对我们了解涂鸦文化精神有一定的帮助。

民办高校专业特色建设研究 —以四川文化艺术学院羌藏歌舞表演专业建设为例 下载:105 浏览:2333

王婷 《当代艺术》 2024年2期

摘要:
伴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民众文化艺术消费层次的提升,市场对艺术类人才的需求量日益增加,艺术教育进入快速发展通道。作为艺术教育的一支重要力量,各民办院校的艺术类专业也得到了迅速发展,四川文化艺术学院音乐表演(羌藏歌舞表演)专业迎来了重要的发展机遇期,但同时也面临着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为了走上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必须办出自己的专业特色。羌藏歌舞表演专业特色建设建设可从专业定位、人才培养目标、教学方式和手段、协同育人模式、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增强专业特色,从而培养复合型、应用型人才,提升民办高校的综合竞争力。

浅谈孔子教育理念对当今艺术教育的影响 下载:106 浏览:2137

赵婷媛 《当代艺术》 2024年1期

摘要:
艺术教育作为教育得一个分支,在中国必定受到传统文化教育得影响。孔子是中国历山是伟大的教育家,他的儒家思想除了在文化上对我们得教育事业影响颇深,在艺术上得影响力也不容小觑,本文将探讨孔子是如何影响艺术到当今得艺术教育的。

探究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课中的思政教育 下载:118 浏览:1341

崔泽朋 《中国艺术研究》 2024年11期

摘要:
当前,高等教育事业发展迅速,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受到广泛关注,社会对人格、道德、职业道德和整体人才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将思想政治课程纳入环境设计教育是必然的。本文探讨了将思政教育整合到环境艺术设计教育中的必要性,并详细分析了实现策略,为环境设计专业融入思政课程提供了参考。

浅析如何在环境艺术设计中有效渗透人文理念 下载:167 浏览:2373

崔泽朋 《当代艺术》 2023年2期

摘要:
随着全人类对生态环境的高度重视以及我国绿色发展理念的深入人心,其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作用日益明显,也更符合现代环境艺术设计的人文需求,包括设计本身对原生态的利用、设计创造对自然元素的使用、设计内容对自然环境的包容、设计作品对自然元素的尊崇等。随着人们对于城市居住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环境艺术设计也在不断地完善和发展,但无论环境艺术设计如何发展,遵循人文理念是其设计的基本原则。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满足人们的心理需求,符合人们的审美标准,并为人们创造更加舒适的居住环境。基于此,本文针对人文理念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有效渗透进行深入探讨。

浅谈民族声乐教育与歌剧表演艺术的相关衔接 下载:279 浏览:3244

马燕 《当代艺术》 2022年1期

摘要:
在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的时代背景之下,高校高度重视民族声乐教学,为了顺利实现进一步丰富、完善民族声乐教学内容,优化教育教学目标是,其应当注重实践锻炼。从另外一个层面来讲,歌剧实质上是声乐艺术的最高表演艺术形式,与普通文艺演出、演唱会等艺术形式相比较而言,歌剧具备一定的表演特性,无论是在服装搭配方面,还是在场景布置方面,均非常的丰富多彩,所以将其直接引入至民族生声乐教学活动之中,可以有效强化学生的理解能力、认知能力,并且还能够使声乐教学效率得到显著提升。

公共艺术介入乡村地方重塑探究 下载:261 浏览:2339

唐理觅 《中国艺术研究》 2022年12期

摘要:
公共艺术介入乡村建设已经成为我国社会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体系,逐渐呈现出多方面的现实意义与社会影响。艺术介入乡村,强化了农民作为乡村空间的主体地位,为重塑乡村文化提供了机遇,促进了乡村全面振兴。

论国内艺术类高校学生管理模式转变 下载:265 浏览:2329

赵娟 《中国艺术研究》 2022年7期

摘要:
国家的日益强大,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物质水平不断提高,国人家庭越来越重视教育,而高校教育的目的,应该是培养一个具有高素质、强体魄、能自律的人,而不是需要老师像“保姆”一样事必躬亲。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变,使越来越多的学生选择进入艺术类大学进行深造,在学习压力相对较小,学生自主学习时间较多的情况下,“千人千面”的学生的思政教育工作难度也在逐年加大。

从《冬之旅》看舒伯特艺术歌曲的悲剧风格 下载:301 浏览:2645

刘明辉 《中国艺术研究》 2021年9期

摘要:
弗朗茨.舒伯特是奥地利著名的作曲家,是西方音乐代表人物之一。舒伯特的音乐创作领域涉猎较广,艺术歌曲、交响曲、室内乐、钢琴作品等,其中艺术歌曲方面的贡献尤为显著,舒伯特是浪漫主义早期的代表作曲家,为当时德奥歌曲的繁荣发展起到了极强的促进作用。《冬之旅》是创作于1827年的声乐套曲,在舒伯特的众多作品中有着特殊意义,展现了他艺术创作的成熟以及悲剧风格的完善,这部套曲取材角度独特,达到了艺术歌曲的特定高度,不仅远超了当时艺术歌曲的水平,更是流传至今,充斥着现代感、艺术感。本文基于《冬之旅》进行了探讨分析,深度解析了舒伯特艺术歌曲的悲剧风格,并延伸了悲剧创作风格对浪漫主义音乐的意义。

民办艺术高校“课程思政”构建的困境与对策分析 下载:301 浏览:2947

陈嫒莉 《中国艺术研究》 2021年5期

摘要:
艺术类高校的目标是培养具备专业知识、能从事专业门类教育和实践的人才,在新时代背景下,培养优秀艺术人才是艺术类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主要途径,也是提高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需求。在当前互联网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面临意识形态价值观受冲击的风险,尤其是对艺术类高校大学生而言,其与普通大学生在接受教育、思想观念及专业技能等层面都存在较大差异,更具活跃性和创意性,也更易受到非主流价值观的影响。所以艺术类高校更应重视立德树人育人理念,在强化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同时,加快课程思政建设进程,使各类艺术专业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同向同行,协力发挥育人实效。

从学生终身体育思想审视民办艺术院校体育课的改革与发展 下载:302 浏览:2942

陈海龙 《中国艺术研究》 2021年4期

摘要:
体育始终是高校公共课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同样还可以磨炼学生的心理意志,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存在密切的关系。近些年来,教育部已经针对体育课程的建设作出了新一轮的探讨和分析,这一态势也推动了高校体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终身体育教学观已经获得了更加广泛的认可与肯定。

当代大学生生命教育的现状研究及对策分析 下载:215 浏览:2171

敖霞 《中国教育探索》 2022年8期

摘要:
本文研究的是当代中国大学生生命教育问题,通过梳理生命教育的发展历程和分析生命教育存在的问题,提出高校生命教育应包括的内容和达到的效果,并根据现实状况提出具体的改进措施。

传统文化教育视阈下“大学语文”课程改革新思路研究 下载:279 浏览:1904

​宋洁 《课程教育研究》 2023年1期

摘要:
大学语文是一门综合性的素质教育课程,它以古今中外优秀的文学作品为教学内容,这些作品中蕴涵了丰富的历史、政治、哲学、文化等知识,学生通过学习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对优秀文学作品的审美鉴赏能力,也可以使他们能够领悟文学作品中承载的文化意蕴,提升自身的文化修养,同时也为学生未来职业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鉴于此,本文分析了传统文化教育视阈下“大学语文”课程改革的有效策略,以供管阀相关人士参考。

高校中国近现代史教学中融入忧患意识教育的策略 下载:275 浏览:2786

李沛轩 《中国教育探索》 2021年11期

摘要:
对当代大学生进行忧患意识教育,既是继承中国优秀文化传统的需要,又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在当今多元化的社会,部分大学生忧患意识的缺乏虽有社会环境的因素,但是更为重要的是在培养学生忧患意识方面存在问题。因此,本文分析了高校中国近现代史教学中融入忧患意识教育的策略。

当代大学生恋爱观的挑战与社会影响 ——以长恨歌李杨为例 下载:90 浏览:1770

宋洁 《中国社会科学学报》 2023年8期

摘要:
随着时代的变迁,大学生对于爱情的看法和价值观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许多大学生更加注重个人的自由和权益,在爱情中表达自我,追求真挚的感情和平等的相处方式。然而,社会的影响和舆论压力往往会对他们的恋爱观产生一定的影响。本文将结合汉语言文学专业所学知识,分析长恨歌李杨二人的爱情故事,并将其与大学生恋爱观相结合,探讨当代大学生对于爱情的态度和挑战,以及社会对恋爱行为的影响。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