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改良三向瓣膜式中长导管在神经重症患者中的应用与护理 下载:54 浏览:491

屈媛媛 孙艳 《护理研究杂志》 2020年11期

摘要:
总结150例神经重症患者使用改良三向瓣膜式中长导管置管的方法、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改良三向瓣膜式中长导管在置管时使用B超引导下的塞丁格技术,日常维护时每日进行评估,严格遵循无菌原则,保证敷料清洁、干燥,使用正压接头并严格冲封管,治疗结束尽早拔除导管。其具有操作方便,留置时间长,并发症少的特点。能满足神经重症患者的治疗需求,可以为神经重症患者提供安全,有效、舒适的静脉通路。

经皮肺动脉血管成形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 下载:52 浏览:496

蒋亚辰 朱可佳 林梅 杨振文 李洪仕 《护理研究杂志》 2019年4期

摘要:
总结56例患者(110次)经皮肺动脉血管成形术的护理。术前做好患者评估,做好心理护理,完善肺动脉CT血管造影,术中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关注血氧饱和度变化,患者是否出现咳痰咯血,对肺动脉血管内膜撕裂,急性再灌注性肺水肿等并发症做到及早发现及时处理,术后预防伤口出血、肺水肿等并发症发生,加强对患者健康宣教,促进患者康复。

17例腔镜下保留大隐静脉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手术后患者的护理 下载:52 浏览:491

程蕊 康静 《护理研究杂志》 2019年1期

摘要:
总结17例阴茎癌患者行腔镜下保留大隐静脉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后的护理,术后病情观察,预防并发症,合理饮食、心理护理与出院指导是提高手术成功率、促进患者康复的重要护理措施。

系统性护理干预对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患者内分泌指标及妊娠率的影响 下载:56 浏览:494

刘燕萍1 张晓翠2 朱彩云2 《护理研究杂志》 2018年9期

摘要:
探讨系统性护理干预对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患者内分泌指标及妊娠率的影响。方法:选取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43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接受系统性护理干预,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内分泌指标及妊娠率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卵泡刺激激素、黄体生成素、睾酮、胰岛素抵抗指数等内分泌指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妊娠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系统性护理干预可改善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症不孕患者的内分泌指标,提高其妊娠率。

不同高度下肢垫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下载:56 浏览:474

王峥1 王思远2 《护理研究杂志》 2018年8期

摘要:
探讨不同高度下肢垫应用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DVT)患者的疗效。方法:将60例下肢DVT患者按照下肢抬高的程度随机分为高垫组与低垫组,比较两组患者在住院期间患肢膝上及膝下水肿缓解程度、疼痛情况、舒适度及是否发生肺栓塞。结果:使用不同高度下肢垫的患者患肢水肿缓解程度、发生肺栓塞的概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低垫组在治疗中期、出院时疼痛缓解情况及舒适度的生理维度均优于高垫组(P<0.05)。结论:使用高垫和低垫均可有效缓解下肢DVT患者患肢水肿、疼痛程度,使用低垫在减轻患者下肢疼痛、不舒适感中效果更佳。

心血管疾病患者焦虑和抑郁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下载:56 浏览:474

张怡然1 林梅2 《护理研究杂志》 2018年7期

摘要:
运用广泛性焦虑量表(GAD-7)和健康问卷抑郁症状群量表(PHQ-9)调查心内科患者焦虑抑郁情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选择138例心血管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使用GAD-7和PHQ-9对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进行调查和评估。结果:GAD-7评分(7.33±4.78)分,PHQ-9评分为(7.29±4.82)分;焦虑检出率为62.3%,抑郁检出率为58.0%;心内科住院患者的抑郁的影响因素为年龄、月收入、介入治疗次数。焦虑的影响因素为年龄、月收入。结论:心血管疾病住院患者的焦虑抑郁发生率偏高,影响因素为年龄、月收入、介入治疗次数,在住院期间应早期筛查,及时发现,及时干预。

冠状动脉支架置入后短期内行肺癌手术的护理 下载:56 浏览:485

石怡李 梅陶萌 《护理研究杂志》 2018年5期

摘要:
总结33例冠脉支架置入术后短期内行肺癌手术的患者护理,术前对患者进行围术期血栓及出血风险评估,进行呼吸道准备,术后监测凝血指标,严密观察出血的情况,合理选择抗凝及止血治疗;监测生命体征,指导有效咳嗽和深呼吸锻炼,心理护理支持及疼痛护理,促进呼吸功能恢复。

117例颅脑外伤患者合并肺部感染的原因分析及护理 下载:53 浏览:501

陈跃 《护理研究杂志》 2018年2期

摘要:
通过对117例颅脑外伤患者合并肺部感染的护理,分析发病原因与下列因素有关: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合并胸肺部损伤、呼吸道阻塞、误吸、自身因素、免疫力下降等。遵医嘱积极治疗原发病、加强气道湿化、促进痰液排出、减少误吸、治疗基础疾病、增加营养提高免疫力等。

10例老年帕金森病患者行脑深部电刺激术的护理 下载:61 浏览:502

郭连梅 《护理研究杂志》 2018年1期

摘要:
<正>帕金森病(Par Kinson,sdisease,PD)是一种多发于中老年期的中枢神经系统慢性变性疾病,以震颤、肌强直和运动迟缓为主要特征。该病一般在50~65岁开始发病,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增加,60岁发病率约为1‰,70岁发病率达3‰5‰,我国患病人群约250多万[1]。目前治疗帕金森病主要是左旋多巴类药物为首的内科替代治疗。对于顽固性帕金森病内科治疗存在治疗周期长、治疗效果不明显的特点。

心房颤动患者症状群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下载:31 浏览:419

葛红玥 林梅 许志英 2020年12期

摘要:
探讨心房颤动患者的症状群特征,并分析影响症状群的主要因素。方法采用社会人口学及临床特征问卷、多伦多心房颤动严重程度量表的症状分量表对天津市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心律失常门诊的203例心房颤动患者进行横断面调查,采用系统聚类分析提取症状群,并通过卡方检验和Kruskal-Wallis H秩和检验分析社会人口学因素及疾病特征对症状群分布情况的影响。结果该调查共回收有效问卷197份。心房颤动患者存在3个症状群:心脏症状群(心悸、胸痛)、疲劳症状群(休息时呼吸困难、疲乏、眩晕)和运动症状群(活动时呼吸困难、运动无耐力)。性别、心房颤动类型、BMI、血栓危险度评分、合并高血压、冠心病、心力衰竭是影响心房颤动患者症状群分布的主要因素。结论护士应加强女性、永久性心房颤动、合并疾病的心房颤动患者的症状识别,提供症状管理措施,改善疾病预后。

酸性肿瘤微环境对胶质瘤细胞侵袭迁移能力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 下载:82 浏览:489

​解杨 童鹿青 易立 刘沛东 李佳博 张亮 王旭亚 白宇 杨学军 《神经科学研究》 2019年6期

摘要:
探讨酸性肿瘤微环境对胶质瘤细胞侵袭迁移能力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1)采用酸碱滴定法调节培养基pH值,分别用pH值为6.4、7.4的培养基(酸性组、正常组)培养人胶质瘤细胞U87、U251,培养3 d后采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细胞缺氧诱导因子-2α(HIF-2α)、CD44蛋白的表达。采用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的迁移、侵袭能力,采用免疫荧光染色检测细胞CD44的表达。(2)分别取U87、U251细胞,分为小干扰RNA(siRNA)无义序列组、siRNA-CD44-1组,分别经Lipofectin-3000介导转染siRNA无义序列、siRNA-CD44-1干扰片段,转染后3 d采用Transwell实验检测2组细胞的迁移、侵袭能力。(3)取U87、U251细胞,分为酸性组(用pH值为6.4的培养基培养)、空白对照组、siRNA无义序列组、siRNA-CD44-1组、siRNA-CD44-2组,后4组细胞均用pH值为7.4的培养基培养。培养4 d后,siRNA无义序列组、siRNA-CD44-1组、siRNA-CD44-2组细胞分别转染siRNA无义序列、siRNA-CD44-1干扰片段、siRNA-CD44-2干扰片段。转染后3 d采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5组细胞CD44、N型钙黏素(N-Ca)、波形蛋白及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蛋白的表达。结果 (1)Western blotting检测显示:与正常组比较,酸性组U87、U251细胞HIF-2α、CD44蛋白的表达量明显增高。Transwell迁移和侵袭实验均显示酸性组穿膜细胞数明显多于正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荧光染色显示,酸性组细胞CD44的表达明显多于正常组。(2)Transwell迁移和侵袭实验均显示siRNA-CD44-1组穿膜细胞数明显少于siRNA无义序列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Western blotting检测显示:与酸性组比较,空白对照组、siRNA无义序列组、siRNA-CD44-1组、siRNA-CD44-2组U87、U251细胞CD44、N-Ca、波形蛋白、MMP-2的表达量降低。与siRNA无义序列组相比,siRNA-CD44-1组、siRNA-CD44-2组U87、U251细胞CD44、N-Ca、波形蛋白、MMP-2蛋白的表达量明显降低。结论 酸性肿瘤微环境可通过提高CD44的表达来提高胶质瘤细胞的侵袭、迁移能力。

星形胶质细胞来源微粒对脐静脉内皮细胞游离钙离子的影响 下载:82 浏览:508

​王计伟 李奇峰 武银刚 孙东东 周帅 杨梦晨 周源 张建宁 《神经科学研究》 2018年9期

摘要:
探讨星形胶质细胞来源的微粒对脐静脉内皮细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的影响。方法取新生24 h内SD大鼠,体外原代培养脑星形胶质细胞,加入钙离子超载剂A23187处理后分步离心法提取星形胶质细胞来源微粒并鉴定;将体外常规培养的脐静脉内皮细胞分为对照组、尼膜同组及低、中、高浓度微粒处理组,尼膜同组细胞加入10μL尼膜同(0.2mg/mL)预处理10min,后4组细胞分别加入1×10~8、0.5×10~8、1×10~8、2×10~8个/mL微粒,对照组加入等量培养基,继续孵育10min后负载钙离子荧光探针Fluo3-AM,分别应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流式细胞术观察脐静脉内皮细胞内游离钙离子的荧光强度。结果原代培养星形胶质细胞稳定可靠,分步离心法可提取其来源微粒;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显示对照组细胞内荧光强度最低,微粒刺激后细胞内荧光强度升高,且随着微粒浓度的升高,细胞内荧光强度也逐渐升高,加入尼膜同提前孵育可适度降低细胞内荧光强度,但仍高于对照组;流式细胞术检测显示:与对照组、尼膜同组比较,中、高浓度微粒处理组细胞内游离钙离子的荧光强度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星形胶质细胞来源的微粒可促进脐静脉内皮细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升高,尼膜同可阻断其钙内流作用。

RBD患者的睡眠结构及其与情绪状态、自主神经功能症状、睡眠质量的相关性 下载:94 浏览:515

​陈书丽1 王金莹1 崔林阳1 朱晓冬1 张美云2 程焱1 薛蓉1 《神经科学研究》 2018年2期

摘要:
探讨快速眼动期睡眠障碍(RBD)患者的睡眠结构,并进一步分析其与患者情绪状态、自主神经功能症状、睡眠质量的相关性。方法选取自2014年10月至2016年5月于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神经内科门诊就诊、主诉存在睡眠行为异常并经视频-多导睡眠图(v-PSG)检查确诊的22例RBD患者为病例组,募集性别、年龄、文化水平相匹配并经v-PSG检查排除RBD诊断的23例健康成人为对照组。对2组研究对象进行v-PSG监测,并应用流调用抑郁自评量表(CES-D)及淡漠症状评定量表(AES)、帕金森病患者自主神经功能症状评定量表(SCOPA-AUT)、帕金森病患者睡眠状况评定量表(SCOPA-SLEEP)进行情绪状态、自主神经功能症状、睡眠质量评估。采用统计学方法 ,分析病例组与对照组间睡眠结构及周期性腿动指数(PLMI)、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觉醒指数等相关参数的差异,分析病例组与对照组间情绪状态、自主神经功能症状、睡眠质量等量表评分的差异,分析病例组情绪状态、自主神经功能症状、睡眠质量等量表评分与睡眠结构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病例组非快速眼动期(NREM)-Ⅰ期睡眠增多,NREM-Ⅱ、NREM-Ⅲ期睡眠减少,PLMI增高,CES-D评分增高,SCOPA-AUT量表中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症状评分及总分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CES-D评分与NREM-Ⅰ期睡眠所占睡眠结构的百分比呈显著正相关关系(r=0.520,P-=0.000),SCOPA-SLEEP量表中夜间失眠(SLEEP-N)评分及总分(SLEEP-T)与PLMI呈显著正相关关系(r=0.465,P=0.029;r=0.444,P=0.039),SCOPA-SLEEP量表中日间嗜睡(SLEEP-D)评分与NREM-Ⅲ期睡眠所占睡眠结构的百分比呈显著负相关关系(r=-0.480,P=0.041),SCOPA-AUT量表中心血管系统症状评分与PLMI呈显著正相关关系(r=0.439,P=0.041)。结论 RBD患者客观存在睡眠结构紊乱,PLMI增加,及容易合并抑郁情绪,以及存在消化、泌尿系统等自主神经功能受损症状。RBD患者的心血管系统症状、夜间睡眠问题的发生与PLMI有关,抑郁情绪的出现或与NREM-Ⅰ期睡眠延长造成的神经递质紊乱尤其是5-羟色胺减少有关,日间嗜睡与NREM-Ⅲ期睡眠缩短相关。

SBAR沟通模式在急诊科患者护理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下载:85 浏览:913

沈世奇 《护理研究杂志》 2024年3期

摘要:
综述SBAR沟通模式在急诊科患者护理中的应用现状,分析应用中的优点与不足,在今后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需探索有效应用SBAR沟通模式的方法。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