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国内外生态补偿研究进展及实践 下载:43 浏览:454

王璟睿 陈龙 张燚 李光德 孙芳芳 《可持续发展与创新》 2019年9期

摘要:
生态补偿机制的建立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本研究从生态补偿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基础出发,梳理了国内外生态补偿的理论研究和具体实践,概述了国内外生态补偿研究及实践在补偿主客体、补偿方式、补偿标准、补偿绩效评价等方面的进展,提出我国生态补偿实施的相关建议,为国内生态补偿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

传染科护理人员职业暴露与防护措施补遗 下载:107 浏览:1073

王佳 孙芳芳 《预防医学杂志》 2024年10期

摘要:
目的:探讨医院感染科护士职业接触现状,并提出相应的预防对策。方法:在2020年1月到2022年1月间用调查表对我院感染科护士90人,进行了调查。结果:(1)职业性接触患病率为51.1%,主要包括乙肝病毒、丙肝病毒、乙肝病毒和丙肝病毒双暴露、艾滋病病毒、梅毒螺旋体等。(2)护士的工作疏忽是职业暴露的主要原因,其次是不规范的医疗垃圾处置和防护措施的执行度问题。(3)教育程度越高者,其职业接触的比例越小,而且自我保护意识越高。结论:在日常的工作中,护士需要不断地加强自我的学习,把有关的规章制度都按照标准要求去做,增强自己的保护意识,按照操作程序去做,做好传染病的防范工作,并逐渐增强自己的心理保护

介入护理在脑血管病患者介入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下载:73 浏览:796

孙芳芳 王佳 《护理研究杂志》 2025年5期

摘要:
目的:探讨介入性护理对脑血管疾病病人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21年1月~2022年12月住院的脑血管疾病病人70例,按随机分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实行介入治疗的脑血管疾病病人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了介入护理。比较两组病人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治疗依从性,负性情绪,生活质量等。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并发症均较对照组少,有显著性差异;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其生存质量得分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介入治疗过程中,对脑血管疾病进行干预,能提高病人的情绪和病人的生活质量,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

老年脑血管疾病患者中个性化护理的应用观察 下载:123 浏览:1528

王佳 孙芳芳 《国际护理学》 2023年1期

摘要:
目的:探讨个性化护理在老年脑血管疾病人护理中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1月~12月在本院接受常规护理的63名老年脑血管疾病人作为对照组,将2021年1月~12月在本院接受个性化护理的63名老年脑血管疾病人作为研究组,将两组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研究组 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显著性(P<0.05)。结论:实施个性化护理干预,可显著改善脑卒中病人的神经功能和血液流变学指标,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放射科护理风险管理的应用分析 下载:124 浏览:1554

孙芳芳 王佳 《国际护理学》 2023年1期

摘要:
目的:分析护理风险管理在放射科应用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12月在本院接受常规护理的124名病人作为对照组,将2021年1月~12月在本院接受护理风险管理的124名病人作为研究组,将两组的护理满意度、护理纠纷发生率与护理差错发生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病人护理总满意度达到了96.77%高于对照组的87.09%;研究组护理差错、护理纠纷发生率分别是0.80%、1.60%低于对照的10.40%、9.60%,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放射科实施护理风险管理,能有效地改善病人的护理满意度,减少护理差错和纠纷的发生,在临床上有一定的推广价值。为了保障病人的安全和医院的发展,我们在放射科开展了护理风险管理工作。

脑血管介入治疗患者中介入护理的应用观察 下载:177 浏览:2065

孙芳芳 王佳 《预防医学杂志》 2022年12期

摘要:
目的:探究对脑血管介入治疗患者加强介入护理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21年3月-2022年3月期间,共120名接受脑血管介入手术的病人,按随机分组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介入性护理。对两种护理方法的疗效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的总体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的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脑血管介入治疗病人的介入护理方法可有效地改善病人的护理满意度,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放射科护理存在的风险隐患以及应对措施分析 下载:80 浏览:742

孙芳芳 王佳 《中国护理学报》 2024年7期

摘要:
探讨放射科护理工作中常见的危险因素及应对对策,以期提高放射科护士的安全。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月90例影像科住院病人,按随机分组的原则,分成两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然后加强对观察组病人的风险管理。观察两组病人的护理危险事件及病人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病人的危险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病人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放射科的护理干预工作中,存在着许多潜在的危险因素,在平时的护理工作中,需要对各种危险因素进行正确的辨识,然后采取有针对性的预防和控制措施,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提高病人的满意度。

预见性护理在脑血管介入术中的应用分析 下载:130 浏览:1501

王佳 孙芳芳 《医学研究前沿》 2022年12期

摘要:
评价对脑血管病患者进行介入术治疗后预见性护理所起的作用。方法:将我院108例经血管造影或支架置入术的患者,按照住院时间先后分为观察组54例,对照组54例。对照组病人进行脑血管介入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的基础上进行预见性护理,并应用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对两组患者术前、术后的心理状态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患者 HAMA得分均较对照组显著下降,且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显著降低,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能减轻患者消极情绪,促进患者积极应对,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