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基于情感体验的智慧教室色彩设计 下载:75 浏览:435

周晨露 徐建东 《设计研究》 2018年11期

摘要:
智慧教室作为当前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重点,其设计的科学合理性至关重要。但目前建成的智慧教室大多只重视软件、硬件设备的配置,而忽视了学生情感体验的需求。心理学家发现,色彩对学生的情感调节有着意想不到的作用,因此文章基于情感化设计理论,提出了智慧教室色彩情感化"三层六维"设计原则及其设计流程,以期为智慧教室的构建提供参考借鉴。

基于情感体验的智慧教室色彩设计 下载:35 浏览:369

周晨露 徐建东 《设计研究》 2018年11期

摘要:
智慧教室作为当前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重点,其设计的科学合理性至关重要。但目前建成的智慧教室大多只重视软件、硬件设备的配置,而忽视了学生情感体验的需求。心理学家发现,色彩对学生的情感调节有着意想不到的作用,因此文章基于情感化设计理论,提出了智慧教室色彩情感化"三层六维"设计原则及其设计流程,以期为智慧教室的构建提供参考借鉴。

中小学劳动活动课程化:内涵、意义与实施路径 下载:71 浏览:472

纪世元1 韩嵩2 《中国教育探索》 2020年7期

摘要:
劳动活动课程化是学校课程运行的一种特殊形式,劳动课程化的重点和难点是如何将家庭、学校、社会中碎片化的劳动活动资源整合为科学系统的学校课程,在学校教学中实现劳动教育的目标。中小学劳动活动课程化是实现劳动教育育人价值的必然要求,是保障劳动课程科学性和序列性的应然体现,是促进劳动课程常态化的实然路径。基于学校课程体系要素间的关系,可从理念目标、学习领域、课程模块、实施评价等四个层面对劳动课程体系进行建构,为劳动教育课程化的开发提供有力的支撑。中小学劳动活动课程化的实施路径包括:基于校训引领劳动特色课程体系建设,整合课程资源确定劳动课程教学内容,把握劳动教育内涵科学构建课程模块,开展劳动课程实施与评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背景下区域高校创新联动策略探究 下载:68 浏览:455

陈慧星 《中国教育探索》 2019年11期

摘要:
长三角高校的联动,面临行政壁垒难以破除、组织机构内部动力不足和人才资源效用发挥不充分等问题。通过对长三角一体化背景下的区域高校创新联动的制度建设、组织机构运行和人才资源供给的分析,高校创新联动应采取"完善制度建设,提供创新发展保障;协调组织运行,构建创新发展系统;激活智力资源,增强创新发展活力"等策略。

产教融合背景下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路径研究 下载:87 浏览:496

韩嵩 张宝歌 《中国教育探索》 2019年2期

摘要:
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多样性与产教融合关系密切,高校高水平发展为产教融合提供支持力,高校特色发展为产教融合提供凝聚力,高校转型发展为产教融合提供驱动力。产教融合背景下的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一是人才培养抓质量,提高本科教学水平;二是学科建设重服务,支撑产业转型升级;三是校企合作建项目,落实产学协同育人;四是办学类型显特色,立足区域发展需求。

我国社区学习共同体研究文献综述 下载:67 浏览:508

刘泽琳 马启鹏 《中国教育学报》 2020年5期

摘要:
从年度发文量、研究机构、研究者队伍和研究高频关键词四个方面对我国社区学习共同体的研究成果进行数据统计和内容分析,发现当前有关社区学习共同体的研究存在研究视角切入点单一;研究领域集中,缺少多学科理论背景;研究内容同质性强;研究成果分散,没有形成独立的体系和理论系统等问题。今后的有关研究应重点关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多元学科融合;学习主体的参与动机、参与度、影响因素等主观因素研究。

中美高校师德制度建设的历程与特点比较 下载:45 浏览:407

王凌超 《国际教育论坛》 2019年12期

摘要:
师德不仅是一种道德观念,也是一种自觉的行为实践。在社会快速转型发展的新时期,高校师德水平需要进一步提高,高校的师德建设也应适应时代发展要求而不断改进。美国作为世界上高等教育相对发达的国家之一,重视高校师德的制度建设,教师专业伦理水平也普遍较高。从师德制度建设的角度出发,通过比较中美两国高校师德在制度建设上的历程与特点,借鉴美国师德制度建设的经验,反思我国高校师德制度建设过程中的问题,以促进我国高校师德建设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

教师语言暴力中的话语与权力关系探析 下载:70 浏览:389

王凌超 《国际教育论坛》 2018年5期

摘要: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文明、艺术的语言可以促进学生健康成长。近年来,中小学校园内教师体罚学生的现象有所减少,但教师语言暴力现象却屡见不鲜。教师凭借自身的权力和地位优势,用话语权来实现对学生的控制和支配,话语权的滥用而形成的语言暴力对师生关系产生了消极影响。因此,探析教师语言暴力中话语与权力的关系,构建平等、民主与和谐师生关系,值每一位教师为之努力。

教育均衡视角下城乡小学生课后服务的差异研究 下载:196 浏览:1939

毛梦真 《城镇建设与科学》 2022年2期

摘要:
课后服务是落实“减负”政策的有力举措,同时也更加关注教育公平。教育均衡视角下城乡小学课后服务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师资队伍建设、托管内容和监管制度等方面。因此,政府应加大对乡镇小学课后服务经费补贴力度,确保各课后服务主体协同合作;继续开拓线上优质课后服务课程资源,为乡镇小学课后服务提供必备的课程资源;完善监管政策体制,建立立体化的监督和评价体系。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