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试论中国古代“良史”观的发展 下载:63 浏览:285

胡楚清 《历史教学研究》 2018年10期

摘要:
"良史"是中国古代史学上经常提到的一个概念,历代学人关于"良史"的评论涉及史官以及史家的历史记载、历史撰述、历史评论和个人品德。综而观之,这也可以看作是"良史"观的种种表现。而"良史"观的发展经历了从对个体"良史"的具体评论到对史家群体的综合表述,再到从主客体的统一协调看待"良史"的发展过程。考察这一发展过程,可以全面地认识中国史学的面貌。

精神分析客体关系革命的折衷进路:英国独立学派评述 下载:63 浏览:241

王礼军1 郭本禹2 《心理学研究》 2019年8期

摘要:
自精神分析学诞生以来,其发展进路经历了自我革命、客体关系革命、自体革命、关系革命和神经科学革命。英国独立学派是客体关系革命的主要发起者和中间力量,它诞生于20世纪40年代英国精神分析学会内部的"论战",并在规模以及精神分析理论和技术方面都取得重大发展。独立学派的精神分析师以开放和折衷的态度批判性地汲取各种现存的精神分析观点,形成不同于克莱因学派的客体关系思想,并表现出独立性、开放性、关系性和真实性的内涵与特征。温尼科特、费尔贝恩和巴林特是独立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他们各自建构出独特的客体关系理论,促使精神分析范式从一元驱力模式转向二元客体关系模式,推动了客体关系理论的深入发展,奠定了后续精神分析发展的基石。

客体关系视角下的青年学生网络成瘾研究 下载:76 浏览:386

白瑄1 庄越2 《中国教育探索》 2020年8期

摘要:
青年学生为满足个体需求,不断寻求网络客体,成为网络成瘾的行为动力。从客体分析的角度重新审视青年学生网络成瘾危机事件,探究网络成瘾的五个递进阶段:潜在客体、寻求客体、依赖客体、客体成瘾和维持客体。分析诱发成瘾的客体关系机制,引导青年学生主动维持自客体的平衡状态,保持正确的内生动力。

关于价值评价的哲学思考 下载:132 浏览:1534

张欣蓓 《哲学研究进展》 2023年12期

摘要:
价值评价是价值哲学的一个重要内容,价值评价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中,在价值评价的过程中人们往往会受到理性和非理性因素的干扰,这样就催生出价值评价的标准问题,标准问题是评价赖以进行的逻辑前提,没有了标准,就不可能进行价值评价,另外,价值评价构成了价值理论到实践即创造价值的关键环节,对于人们如何把握价值以及价值的创造与实现都是以价值评价作为前提条件,所以,要把握价值评价就要了解评价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评价主体在一定的评价目的的指导下,以评价客体为对象,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灵活地运用评价手段,对价值客体进行价值评估,最终获得一定的评价结果。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在新时代日常生活中的实践与融入路径研究 下载:175 浏览:2173

朱兆香 《哲学研究进展》 2021年3期

摘要:
十八大以来,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普及和践行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然而,内生于日常生活的核心价值观,又外在于日常生活主体,内容上,核心价值观诉求与价值观多元化现实之间具有张力,仍存在形式单一、融入路径不畅通、实践活动形式化、实践效果不佳等问题。为更好地融入新时代日常生活,需要全面准确地分析新时代日常生活的实践变化、阻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日常生活的根本症结,进一步优化内容,创新方式,强化制度保障。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