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基于全域调查的赣闽粤客家地区传统村落类型体系构建和空间分布格局研究 下载:54 浏览:390

卓晓岚 陶金 肖大威 《中国城镇》 2020年7期

摘要:
客家民系的居住文化有着鲜明的民系特色,但既往研究尚缺少以整个赣闽粤客家核心地区为视域进行的村落整体形态的系统归纳和分析。本文提出在全域调查的基础上,通过构建客家传统村落和民居类型数据库,以建筑单元的组织逻辑和构成关系、村落与地形的依存拓展关系等为线索,构建客家传统村落分类体系,作为理解赣闽粤客家地区传统村落整体特性和形态生成机制的基础;并通过分析各种村落类型的空间分布差异,探索赣闽粤客家地区传统村落景观格局和发展规律。

基于多源数据的梅县区客家人口空间分布特征与成因研究 下载:77 浏览:480

邓昊键 熊永柱 朱长柏 《地理研究进展》 2018年9期

摘要:
基于DMSP/OLS的夜间平均灯光指数数据、Landsat8遥感影像数据和30 m数字高程数据,采用GIS空间分析与数理统计方法,研究了梅县区客家人口在地理空间分布特征及通过坡度、坡向、高程、河流等地理因子探究其分布成因。结果表明:(1)梅县区的客家人呈集聚模式分布在梅县区的中部、东北部、西南部地区;(2)梅县区中部客家人口分布密集,东北部、西南部客家人分布较密集;(3)梅县区客家人口主要分布在坡度小、海拔低、坡向为阳坡的地形因子适宜度指数较高的区域,97. 89%的客家人居住在坡度0. 5°~6°的区域内;(4)梅县区内客家居民点密度与河流密度成线性正相关关系,河流密度对客家人口分布的影响较为显著。

客家乡村聚落形态及其影响因子分析——以梅县区南口镇侨乡村为例 下载:90 浏览:504

魏少彬1 李航飞1,2 《地理研究进展》 2018年2期

摘要:
采用文献分析法、田野调查等方法分析侨乡村聚落形态和影响因子,探讨聚落形态的形成与作用机制。结果表明:(1)客家乡村聚落表现出显著的布局形态、空间形态、建筑形态、组织形态上特征。(2)地形地貌、气候条件、文化、经济、宗族意识、风水观念和历史环境是聚落形态的影响因子。自然环境在最初的聚落布局起到主要的作用,而在聚落形态的形成过程中,社会文化环境和历史环境所起作用逐渐凸显,三种环境共同推进了聚落形态的形成。聚落形态的形成离不开自然环境、社会文化环境和历史环境的综合作用。

基于听障生特点的客家点心制作职业教育课程模式研究 下载:143 浏览:1054

周锦花 《中国教育研究》 2024年8期

摘要:
本文旨在探讨基于听障生学习特点的客家点心制作职业教育课程模式,通过分析听障生在感知觉、注意力、语言发展等方面的特殊性,结合客家点心制作技艺的实际需求,设计出一套适合听障生的职业教育课程模式。该模式强调实践操作、视觉辅助与个性化教学,旨在提升听障生的职业技能,促进其更好地融入社会。

社会治理视角下陆川客家的教育精神与道德文化研究 下载:171 浏览:1765

张勉1 邓凤妮2 王永琴3 《交叉科学研究》 2024年6期

摘要:
在梳理乡村治理的历史脉络基础上,对客家教育精神与道德文化内涵进行阐述,并提出当前的客家教育精神和道德文化在促进社会治理中遇到的问题及成因,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出多元主体载体,如政府、镇、村委、学校、家族、祠堂、家训、族谱、新乡贤等多元主体或载体在乡村社会治理中的作用及可采取的有效对策,从而构建一种模式,机制,路径。

浅析客家文化融入幼儿园童玩课程的实践与研究 下载:362 浏览:2601

​李煌妹 《课程教育研究》 2022年7期

摘要:
福建三明市宁化县第二实验幼儿园立足于本土丰厚的客家文化教育资源,以审美与教学为主线,致力于客家文化建设课题的研究,从创设互动的教学环境、开展内容丰富的园本实际教学、开展多种多样的教学活动等方面着手,并通过开展丰富多元的教学活动,逐步建立独具客家特点的童玩课程体系,进一步完善和丰富幼儿园童玩教学资源体系和教育内涵,有效推动孩子的全面与身心健康发展。

建筑给排水设计中节水理念的运用研究 下载:247 浏览:2615

吕春曼 《中国设计》 2022年6期

摘要:
随着改革开放经济快速发展带动了国家经济和社会经济共同进步,然而建筑行业也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在发展过程中,人们对于建筑行业的需求越来越丰富,国家对于建筑行业的要求越来越严格,在排水方面得到了国家的重视。目前国家提倡节约用水理念,将节约用水理念贯彻到建筑行业排水设计中能够有效的降低对水资源的浪费,合理排水能够将水资源的使用率发挥最大效果,本文主要是针对建筑给排水设计中节水理念的运用进行深入分析,将节水理念贯穿到建筑施工中能够有效地促进建筑工程顺利开展,同时为建筑行业未来发展提供良好基础。

浅谈环境艺术设计中客家文化的融入研究 下载:128 浏览:1358

黄晓容 《中国环境保护》 2023年3期

摘要:
客家文化作为我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客家人在生产生活以及艺术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形成的,具有独特文化风格特色的文化。随着我国对于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客家文化也已经成为了广大人民群众所关注的重点内容。因此环境艺术设计需要明确设计要点,结合社会民众的精神文化需求,让环境艺术能够更具文化内涵,实现情感表达以及文化传承的设计效果。基于此,本文针对于环境艺术设计中客家文化的融入路径进行论述。

公园绿地酸碱性土壤的改良方法研究 下载:180 浏览:2528

张海燕 《水土保持与应用》 2021年7期

摘要:
伴随着城市的良好发展,不管是园林苗木品种的丰富程度还是苗木实际数目都有了明显的提升,不过在新栽苗木期间,存在着过度追求外表美观程度而忽视苗木生长环境调节的现象,尤其是对于土壤质量的培育而言。在苗木养护期间,管理力度不足,普遍受到人为因素的干扰,导致土壤性能下降。公园绿地土壤是植物生产的一项基础,当土壤质量降低的话,除了土壤养分供应能力降低之外,同时土壤物理以及化学等性能也将会降低,在这一因素干扰之下,形成了严峻的土壤病害问题。在本文中,主要研究了公园绿地酸碱性土壤改良方式的实际应用情况。

绿色建筑设计理念在建筑设计中的整合与运用研究 下载:226 浏览:1848

陈泽明 《设计研究》 2022年4期

摘要:
在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升的背景下,我国社会公众愈发重视环保工作的落实情况,在这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绿色建筑的发展,极大地提高了建筑行业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协调统一性。基于此,本文结合绿色建筑设计理念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原则,对绿色设计理念在建筑中的实际应用展开了分析,旨在有效促进我国绿色建筑设计行业的长远发展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