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等效零折射率材料微腔中均匀化腔场作用下的简正模劈裂现象 下载:49 浏览:324

徐小虎1 陈永强2 郭志伟3 孙勇3 苗向阳1 《现代物理学报》 2018年10期

摘要:
研究了零折射率材料微腔中人造原子与腔模的相干耦合现象.首先通过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了在二维光子晶体微腔中填充阻抗匹配的零折射率材料后腔模的场分布.结果表明零折射率材料的引入使得原本以驻波场形式存在的腔模分布在整个微腔中变得近似均匀且值最大.其次,将人造原子放入腔中的不同位置并与腔模耦合,结果从频谱上观察到腔模的劈裂与人造原子在腔中的位置无关.最后,利用微波实验,通过开口谐振环等效的人造原子与一维复合左右手传输线等效的零折射率材料微腔之间的耦合验证了仿真结果的准确性.该结果为腔量子电动力学中量子点对位难的问题提供了新的方案,同时零折射率材料微腔也为今后研究原子与光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提供了一个新的平台.

复垦类型对煤矸山土壤微生物功能菌的影响 下载:83 浏览:199

张蓉 于亚军 《土壤研究》 2018年7期

摘要:
土壤微生物功能菌的数量变化关系到土壤生态系统的维持与改善,因此研究其数量特征对查明复垦煤矸山土壤质量恢复状况具有重要意义。以山西省霍州市煤矸山复垦农田、果园和林地为研究对象,分析3种复垦类型土壤微生物功能菌数量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3种复垦样地农田土壤含水量、速效钾含量较高;果园土壤有机质和有效磷含量最高;林地p H值较低,但碱解氮、微生物量碳、氮含量最高。(2)3种复垦样地功能菌总量表现为林地>农田>果园,其中好氧固氮细菌表现为农田>林地>果园;氨化细菌为林地>果园>农田;好气纤维素分解菌林地>农田>果园;有机磷、无机磷细菌为果园>林地>农田。(3)相关分析表明,氨化细菌和好气纤维素分解菌受土壤性质的影响最大;主成分分析表明,土壤pH值和微生物量碳、氮含量对功能菌数量影响的贡献率最大。

论生态补偿立法体例 下载:43 浏览:410

韩卫平 《可持续发展与创新》 2018年3期

摘要:
生态补偿所涉利益范围的复杂性、生态补偿系统的整体性决定了生态补偿需要中央进行单独立法。生态补偿立法理想的模式是由全国人大常委会以《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补偿法》的形式制定出台。该立法体例有利于实现环境法律体系的和谐统一,也符合立法机关与行政机关立法权限的划分规则。

研学旅行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下载:72 浏览:461

郝琦蕾 王宁宁 《中国教育研究》 2020年2期

摘要:
研学旅行是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综合实践活动。教师是研学旅行的实施者,是学生安全的保障者,是带领学生进行探究性和体验性学习的专业人员。当前研学旅行实施中存在教师素养参差不齐、学校组织策划能力不足、讲解内容针对性较弱等问题,亟须采取提高学校或相关机构对研学旅行活动的策划能力、建立研学教师培训一体化平台、加大对研学教师的培训力度、创建"互联网+研学旅行"培训模式等措施,保障研学旅行的有效实施。

晋剧《打金枝》中郭暧的多重形象 下载:85 浏览:392

马素英 《当代音乐研究》 2020年8期

摘要:
作为晋剧的经典剧目,《打金枝》已经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关于《打金枝》的研究亦越来越受青睐,而作为其重要人物,郭暧这一形象却至今尚未有过单独研究。于驸马、臣子、儿子多重身份之下的郭暧,亦值得引起关注,其是孝顺与畏惧、遵从礼教与挑战礼教的矛盾统一体。

张雪门行为课程对农村幼儿园去“小学化”的启示 下载:79 浏览:444

郑玉田 张琴秀 《中国教育探索》 2020年6期

摘要:
张雪门的幼教思想在中国学前教育的发展中起到重要的引导作用。基于张雪门行为课程的基本思想,结合农村幼儿园重教学轻游戏、重结果轻过程等现状,提出行为课程对农村幼儿园纠正"小学化"倾向的借鉴意义:根植农村,发展农村幼儿园本土化课程;借助课程实施,帮助幼儿科学做好入学准备;重视教师培养,提升农村幼儿教师队伍水平。

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学生深度学习的引导策略 下载:58 浏览:387

黄雪丽1 郝倩倩2 《中国教育探索》 2019年10期

摘要:
为适应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改革的需要,转变高中生思想政治学习中思维层次总体水平不高、难以构建系统的知识体系、迁移能力较弱的现状,深入探讨如何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以促进学生进行深度学习。采取的引导措施有:确立高阶思维发展的教学目标,引导学生深度理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探究热情;整合意义联接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批判建构;创设促进深度学习的有效情境,引导学生积极体验;选择持续关注的评价方式,引导学生深度反思。

我国家庭教育指导需求研究:回顾与反思 下载:36 浏览:479

李海云 魏衍 《中国教育探索》 2019年9期

摘要:
当前,家长对家庭教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对家庭教育指导的需求也逐渐增加。从家庭教育指导总需求量、文献中各类儿童家长需求研究的文献比重、指导内容需求、指导方式与途径需求和指导师资需求等五个方面进行梳理与分析,发现存在研究缺乏理论支撑、范围偏小且侧重失衡、研究者与实践工作者沟通不畅、内容需求不合理、方式与途径需求单一与指导师资需求单一等方面不足。因此,加强家庭教育指导网络研究,推进家庭教育指导理论建设,扩大研究范围且平衡研究群体,促进研究者与实践工作者交流沟通,推动指导内容科学与高效,构建多样化的指导方式与途径,推进指导师资专业化,应是家庭教育指导需求研究与实践的未来走向。

中国高等教育学术研究的演变与发展趋势(1980-2019)——基于对六个CSSCI高等教育源刊的大数据分析 下载:58 浏览:501

赵志纯1 何齐宗1 安静1 陈富2 《教育研究与发展论坛》 2020年4期

摘要:
对六个影响力较高的高等教育类学术期刊40年来大数据的计量分析发现:我国高等教育学术研究的发展历经平稳初创期、激增发展期和调整重质期三个阶段,中国现已成为高等教育研究大国;研究质量不断提升,但学术相继性仍较弱,与国际相比有明显差距;研究的核心力量业已形成,呈占比小、分量重的特点;研究的合作协同性不断加强,学者合著已成主流,但跨机构合作较为薄弱;实证研究论文数量增长明显,但总量仍较少、占比小;研究知识团簇稳步增长且呈良好的聚焦性,既注重与国家方针政策相匹配,也注重学科的相对独立性。

大学课堂教学改革的理念与策略 下载:74 浏览:482

卫建国 《教育研究与发展论坛》 2018年7期

摘要:
课堂教学滞后是影响大学教育质量的重要原因,要提高学生培养质量,必须从改造课堂入手。大学课堂教学的本质和目的决定了大学教学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提升学生能力,使学生成为有修养的完整的人。大学课堂教学的特征决定了进行课堂教学改革应遵循的原则、方式和路径。山西师范大学以课堂教学改革为突破口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培养质量,也使教师对教学改革的态度、教师的教育理念、教学观念和学生观发生了积极改变,更使学生的学习观念和学习方式发生了较大的改变。

论大学非正式学习空间的创设 下载:44 浏览:486

闫建璋 孙姗姗 《教育研究与发展论坛》 2019年1期

摘要:
非正式学习空间是指学校除正式教学空间之外用于激发学生自主学习、自组织学习行为的空间环境。作为正式学习空间的有力补充,非正式学习空间可以提供个性化学习场域,促进协作交流,并有效利用闲置空间。为此,大学应当重视非正式学习空间的开发创设,在遵循成本原则、便利原则和舒适原则的基础上,依据其位置分布、服务人群及使用功能合理构建非正式学习空间。

工作角色与社会身份:教师职业认同的双重内涵及其价值审视 下载:84 浏览:503

张睆1,2 张晓辉3 胡卫平1 《教师教育与创新》 2018年12期

摘要:
教师职业认同作为教师发展研究领域的核心概念,在学界往往界定不清。这与以往研究者在概念结构分析中重"归纳"轻"演绎"、重"认同"轻"职业"有关。从职业社会学视角来看,教师职业既指教学情境中的工作角色,也指社会生活中的阶层身份。因此,教师职业认同包含了工作角色认同和社会身份认同双重内涵。区分教师职业认同的工作角色与社会身份内涵,有助于推动教师职业认同研究及教师教育实践的发展。

从苏轼《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的抒情逻辑谈起 下载:66 浏览:372

王以兴 王春玲 《语文教学与创新研究》 2018年12期

摘要:
苏轼《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所表达的旷达洒脱之人生态度固然容易理解,但其中事、情、理的叙述线索和因果思路却常被忽略。苏轼在政治上的沉浮使其明悟人生顺逆、荣辱、境遇的不可捉摸,从而滋生出一种穷达不困于心的从容优雅。谪居黄州时的一次春雨即晴的意外邂逅,真切印证了苏轼的人生感悟。

精英化招生:教师培养精英化的关键 下载:76 浏览:496

王换芳1 闫建璋2 《教师教育与创新》 2018年9期

摘要: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精英化教师教育是更具时代特色的教师教育观念和更高层次的教师教育模式,它已经成为当下国际教师教育发展的新趋势和我国教师教育发展的新诉求。精英化招生是实现教师教育精英化的前提条件,是开启提升教师教育质量大门的钥匙,在教师教育中起着基础而关键的作用。教师教育精英化招生主要回答的是"招谁""谁来招""怎么招"这三个问题,也就是要确定招生对象、明确招生主体、完善招生办法。这三个问题的有效解决,为提升教师教育质量、实现教师教育精英化提供了可能与条件。

教师资格考试的批判与改进——基于山西师范大学的调查研究 下载:66 浏览:488

张荣华1 陈富2 邵搏宇1 王可1 《教师教育与创新》 2019年8期

摘要:
教师资格考试是严格执行教师职业准入制度、保障教师队伍质量的关键环节,在教师专业化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本文基于山西师范大学的相关调查研究,结合国际上教师资格考试的经验,对我国教师资格考试的目的与影响进行分析与探讨。调查表明:目前我国现行教师资格考试的笔试注重初级认知目标,对较高层次的认知目标有所涉及,几乎不涉及高层次的认知目标;为了应对教师资格考试,师范生采取"应试学习"的策略;改革后的大学课程对师范生备战教师资格考试的影响程度小于培训机构出版的辅导资料。因此,改革教师资格考试迫在眉睫,需要拓展教师资格考试的多种功能,提升教师资格考试的测试目标层次,明确教师资格认证体系与教师培养体系之间的关系。

师范生学习满意度的影响因素及其改进策略——来自实证研究的启示 下载:84 浏览:447

陈富1 孙雁娥2 《教师教育与创新》 2020年5期

摘要:
学习满意度测评对于及时了解和评估大学生学习体验和收获、改进高校内部各项教学工作、推动高校内涵式发展等具有十分直观而重要的参考价值。采用专业测评工具对山西师范大学1 248名师范生的学习满意度进行了系统化测评。结果表明,师范生的整体学习满意度处于中等水平,其中部分测评指标评分均值严重偏低。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也已探明,既有来自师范大学内部可控的原因,也有来自学校外部的不可控的原因。以此作为主管部门的省级政府应积极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加大师范教育投入力度和加大对师范院校扶持力度的教育政策,师范院校应用好用足现有办学条件和资源,引导和支持更多教师积极开展教学改革,加强对学生学习经验和学生需求的调查评估,从而提升师范生的学习满意度和培养质量。

师范大学研究生批判性思维之现状考察与提升策略 下载:52 浏览:490

陈富1 杨晓丽1 张荣华2 《教师教育与创新》 2019年4期

摘要:
批判性思维是科学创新的前提,是研究生开启科学创新之门的钥匙,它与处理信息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习能力及全球意识一起被列为未来社会公民的五大技能。为了解硕士研究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整体水平和具体表现,本研究采用彭美慈等人修订的适合于我国本土文化的"批判性思维特质测量表",对来自湖北、陕西、广东和山西省4所师范大学(其中2所为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的2 660名硕士研究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现:(1)测查样本批判性思维特质的总体得分为274.6(小于280),明显偏低;(2)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的批判性思维特质得分显著高于省属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同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的批判性思维特质得分显著高于应用型硕士研究生;(3)硕士研究生的批判性思维特质在性别、年级和学科大类方面没有显著差异。为了提高研究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整体水平,首先,要真正确立批判性思维在研究生教育中的地位;其次,师范大学应优先将批判性思维训练课程化;最后,要加大对研究生批判性思维的研究和测查。

多源流框架下《乡村教师支持计划》政策议程解析 下载:95 浏览:315

许梅玉1 范晓东2 《国际教育论坛》 2018年1期

摘要:
基于金登的多源流理论分析框架,对《乡村教师支持计划》政策的确立机理进行分析。《计划》政策的问题流由检测指标的变化、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的困境和人大代表的提案、寻找最美乡村教师节目所引起的强烈反响汇聚而成;政策流由政府官员的表态、相关解决问题的政策措施和相关利益者的积极参与构成;政治流由强烈的国民情绪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共同发展的政治气候组成。在2015年6月这个关键时间点上,三大源流充分互动、积累、酝酿,进而促成《计划》政策议程的确立。

初三化学复习中提升学生思维能力的教学方法研究 下载:49 浏览:524

冯慧敏 《化学研究前沿》 2025年1期

摘要:
化学作为初中阶段的必修学科,一直以来都是教学关注的重点。为了进一步提高化学教学质量,教师应充分重视化学教学的复习环节,分析现阶段化学复习教学策略中存在的问题,优化化学复习思路,为学生设计高质量的化学复习方案,以此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实现培育学生化学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本文将围绕初三化学复习中提升学生思维能力的教学方法进行研究和分析。

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历史有效教学方法研究 下载:76 浏览:895

​贾锟儒 《历史研究进展》 2024年3期

摘要:
在当今时代背景下,教育的核心目标已经从简单的知识传授转变为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应具备的、能够支撑其终身发展和社会适应的关键能力和素质。这种转变要求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仅关注知识的传递,更要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和个性的发展。高中历史作为一门重要的人文社会科学学科,承载着传承文化、启迪思维、培养公民身份等多重使命。它不仅涉及对过去事件的记念和理解,更关乎对当下社会的洞察和对未来世界的展望。因此,将核心素养的理念融入高中历史教学实践,对于提升学生的历史文化意识、批判性思维能力以及社会责任感具有重大意义。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