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直肠癌术后随访及常见并发症的影像学评估进展 下载:26 浏览:243

邓慧媛 许泽艳 廖承德 《肿瘤研究》 2019年4期

摘要:
近年来随着外科技术的发展,直肠癌治疗的手术方式日趋繁多,术后解剖改变情况复杂,选择合理或最佳的影像学检查对直肠癌患者进行术后评估尤为重要。全文就接受不同手术方式的直肠癌患者术后随访、并发症及肿瘤复发的影像学特点及检查方法选择进行综述。

231例葡萄膜炎临床分析 下载:56 浏览:357

闫璐1 刘晓弟1 丁琳2 《中国眼科杂志》 2019年1期

摘要:
目的分析葡萄膜炎临床类型、病因及预后。方法对2012年1月至2017年9月我院诊治的231例(290只眼)葡萄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31例葡萄膜炎患者中,男性124例,女性107例,男女比例1. 16:l,患者平均年龄(43. 9±17. 5)岁;汉族93例(40. 26%),维吾尔族101例(43. 7%),其他37例(16. 01%)。按解剖位置分类,前葡萄膜炎138例(59. 74%),中间葡萄膜炎11例(4. 76%),后葡萄膜炎25例(10. 82%),全葡萄膜炎57例(24. 68%)。能够确定病因或归于特定类型的患者109例(47. 19%),其余为特发性葡萄膜炎122例(52. 81%)。结论葡萄膜炎多发于青壮年,男性整体上稍多于女性,少数民族整体多于汉族。就诊后很大一部分患者因伴随眼部并发症视力不理想。除特发性葡萄膜炎外,以强直性脊柱炎、VKH综合征、Behcet病所致的葡萄膜炎最为常见。

支撑喉镜下低温射频等离子手术在早期声门型喉癌术中的应用 下载:36 浏览:214

胡雪飞 张碧波 《肿瘤研究》 2018年11期

摘要:
[目的]探讨支撑喉镜下低温射频等离子手术在早期声门型喉癌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2年2月到2016年1月选择在我院诊治的早期声门型喉癌患者132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信封抽签原则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6例,对照组采用支撑喉镜下常规手术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支撑喉镜下低温射频等离子手术治疗,记录两组预后情况。[结果]两组均顺利完成手术,无术中严重并发症发生,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与术后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01,P=0.001)。观察组术后3个月的呼吸困难、黏膜水肿、发音功能损伤等并发症发生率为4.5%,对照组为19.7%,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χ2=4.882,P=0.001)。术后3个月观察组的基频微扰、振幅微扰值分别为0.28%±0.11%和1.43%±0.64%,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0.36%±0.21%和2.18%±0.19%(P均<0.001),同时两组术后值均明显低于术前(P均<0.001)。两组的复发率、生存情况、颈部淋巴结及远处转移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支撑喉镜下低温射频等离子手术在早期声门型喉癌术中的应用具有更好的微创性,能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发音功能的恢复。

32例脑膜瘤患者术后死亡原因分析 下载:22 浏览:206

武宏杰 李静 徐东晓 张谦生 崔涛 《肿瘤研究》 2018年10期

摘要:
[目的]探讨脑膜瘤患者术后的死亡原因。[方法]回顾性研究我院神经外科自2010年1月至2015年12月诊治的脑膜瘤患者共计1086例,其中术后住院期间死亡32例,对患者性别、年龄、肿瘤部位、肿瘤大小、术中并发症、术后并发症及治疗措施进行总结,分析影响死亡的原因。[结果]在32例死亡病例中,23例肿瘤位于颅底,占71.8%。其中术后脑血管痉挛11例,占22.92%,其他依次为术中出现失血性休克(8例)、术后颅内血肿(8例)、术后重度脑水肿(8例)、术中脑膨出(5例)、术中血管直接损伤(3例)等。[结论]颅底脑膜瘤患者死亡率最高;术后脑血管痉挛乃至脑梗死的患者死亡居多,术后失血性休克、颅内血肿、重度脑水肿及因术中脑膨出也是导致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

基于医疗知识图谱的并发症辅助诊断 下载:44 浏览:380

刘勘 张雅荃 《中文研究》 2020年3期

摘要:
为了实现文本描述中的快速并发症的准确预判,该文结合知识图谱、表示学习、深度神经网络等方法构建了一个并发症辅助诊断模型。该模型首先构建医疗领域的知识图谱,并通过知识表示模型对医疗领域知识进行编码,结合患者主诉文本获取患者症状实体的表示向量,再将患者主诉表示向量和指标表示向量通过CNN-DNN网络对并发症进行辅助诊断。实验选取了糖尿病的3种并发症:高血压、糖尿病肾病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作为测试。该文模型的准确率对比支持向量机、随机森林和单独的深度神经网络在高血压、糖尿病肾病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上分别提高了5%、5%、14%和27%、6%、9%,说明该文模型能够充分融合医疗知识图谱和深度学习技术,对提高并发症的诊断起到积极作用。

显微外科手术治疗颅脑肿瘤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 下载:50 浏览:217

陶治鹤 《诊断医学》 2020年10期

摘要:
目的探讨显微外科手术治疗颅脑肿瘤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对神经功能的影响,旨在为临床颅脑肿瘤手术提供安全、有效的方法。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5月我院收治的颅脑肿瘤患者83例,利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1例和和观察组42例。对照组开展传统开颅手术,观察组实施显微神经外科手术。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治疗效果、并发症、神经功能、生活质量。结果术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QOL评分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NFA评分、并发症发生率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颅脑肿瘤者开展显微外科手术能显著降低患者术后颅内感染、脑脊液漏等并发症的发生,有助于术后神经功能的恢复,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对促进疾病预后具有积极意义。

VEGF基因插入/缺失突变对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的影响 下载:71 浏览:475

郭辉 龙文 林程浩 盛杰 郑潇 李家俊 徐瑶 《生物技术研究》 2020年5期

摘要:
研究VEGF启动子区18-bp插入/缺失(Indel)位点对糖尿病肾病(DN)的影响。[方法]通过3%琼脂糖电泳,在DN和对照群体中检测基因型;根据分型结果统计分析基因型频率、风险值等,以及该Indel位点与DN临床指标的相关性;然后构建双荧光素酶报告载体检测VEGF的启动子活性; ELISA方法检测血浆中VEGF水平。[结果]与正常组相比,等位基因型D在DN群体中的分布显著高于Ⅰ; ID和DD基因型均为DN的风险指标(OR=1.14/OR=1.03); DD基因型患者的尿微量白蛋白水平极显著高于ID及Ⅱ(P <0.01); DD基因型的VEGF启动子活性是Ⅱ的2.71倍; DD基因型患者血浆中的VEGF含量显著高于ID和Ⅱ(P <0.05)。[结论]18-bp Indel位点的DD基因型能够将VEGF的启动子活性提高2.71倍,进而促进其表达,是DN的独立风险因素。

乳腺区段切除术治疗乳腺良性肿块的临床应用 下载:85 浏览:413

刘鹏 贾海全 梁凯 张泽帅 《诊断医学》 2020年2期

摘要:
目的探析对乳腺良性肿块患者应用乳腺区段切除术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18年7月收治的100例乳腺良性肿块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行常规乳腺区段切除术,观察组行改良乳腺区段切除术。比较两组手术效果。结果观察组切口愈合时间、疼痛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中用时及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乳房美观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乳腺区段切除术治疗乳腺良性肿块,可显著优化相关手术指标,提示乳房美观度,提高疗效。

经皮椎弓根钉微创手术治疗脊柱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 下载:82 浏览:405

葛文博 魏振侠 《诊断医学》 2020年2期

摘要:
目的观察脊柱骨折患者应用经皮椎弓根钉微创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12月我院收治的脊柱骨折患者6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开放内固定治疗,观察组予以经皮椎弓根钉微创手术,比较两组神经功能、影像学指标以及术后并发症。结果观察组神经功能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椎体前缘相对高度及椎间隙高度均高于治疗前,后凸Cobb角小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间影像学指标(椎体前缘相对高度、椎间隙高度及后凸Cobb角)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脊柱骨折患者,予以经皮椎弓根钉微创手术治疗效果确切,可优化影像学指标,明显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子宫压迫缝合术在产后出血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下载:85 浏览:483

董红艳 《诊断医学》 2020年1期

摘要:
目的探究子宫压迫缝合术治疗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产科2016年1月~2018年6月收治的出现产后出血分娩产妇150例,根据止血方法分对照组72例和观察组78例。对照组产妇接受保守止血处理,观察组产妇接受子宫压迫缝合术,对比两组的止血效果。结果观察组止血有效率为98.72%,高于对照组的81.94%,且观察组术后24h出血量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56%,低于对照组的12.5%,观察组子宫切除率0,低于对照组的9.72%,观察组产褥期恶露排净率为97.44%,低于对照组的86.1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压迫缝合术能有效促进产后出血的止血,并减轻对子宫创伤,减少术后并发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值得推广。

体位变化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机械通气患者临床效果及并发症的影响 下载:63 浏览:289

高海若 《诊断医学》 2019年9期

摘要:
目的分析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机械通气患者进行不同俯卧位翻身时间的效果及并发症情况。方法选择2016年2月~2018年2月我院诊治的ARDS机械通气患者94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7例。两组均进行俯卧位通气6h,对照组俯卧位2h后翻身为平卧位2h,后换回俯卧位,以此类推俯卧位翻身3次,研究组俯卧位3h后翻身为平卧位2h,俯卧位共翻身2次,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研究组Pmesn、MAP、PaO2、VT及HR水平相比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研究组眼睑水肿、胃内容物反流等并发症发生率相比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研究组生理维度(9.97±2.24)分、心理维度(19.64±3.67)分、GCQ总分(29.87±5.68)分,相比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不同俯卧位翻身时间对ARDS机械通气患者的效果相当,可适当减少翻身频率,延长翻身时长,以降低耗氧量,减轻治疗难度。

半髋关节置换治疗老年A2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及并发症观察 下载:74 浏览:330

柯懂贤 《诊断医学》 2018年8期

摘要:
目的探讨半髋关节置换治疗老年A2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及并发症。方法选取2015年10月2017年3月在我院就诊的老年A2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84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行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观察组予半髋关节置换术,比较两组术中和术后相关指标、髋关节功能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下地负重时间、术后卧床时间及手术时间均较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6个月髋关节功能优良率明显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略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可有效恢复老年A2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髋关节功能,缩短术后卧床时间及下地负重时间,且有一定的安全性。

改良三向瓣膜式中长导管在神经重症患者中的应用与护理 下载:54 浏览:499

屈媛媛 孙艳 《护理研究杂志》 2020年11期

摘要:
总结150例神经重症患者使用改良三向瓣膜式中长导管置管的方法、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改良三向瓣膜式中长导管在置管时使用B超引导下的塞丁格技术,日常维护时每日进行评估,严格遵循无菌原则,保证敷料清洁、干燥,使用正压接头并严格冲封管,治疗结束尽早拔除导管。其具有操作方便,留置时间长,并发症少的特点。能满足神经重症患者的治疗需求,可以为神经重症患者提供安全,有效、舒适的静脉通路。

“医患双达标”健康教育模式对糖尿病患者血糖管理及并发症的影响 下载:463 浏览:490

马燕 邹雪琴 《护理研究杂志》 2020年3期

摘要:
探讨"医患双达标"健康教育模式对糖尿病患者血糖管理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糖尿病患者92例,根据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行常规健康教育指导,观察组实施"医患双达标"健康教育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疾病管理能力、血糖控制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疾病管理总评分及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空腹血糖控制有效率及患者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而低血糖、高血糖、黎明现象、糖尿病足等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医患双达标"健康教育模式可有效提高糖尿病患者血糖管理能力,稳定患者血糖,降低相关并发症,提高患者治疗满意率。

30例脑动静脉畸形患者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下载:56 浏览:487

王耀娟 李天乐 沈佳燕 《护理研究杂志》 2019年12期

摘要:
总结30例脑动静脉畸形患者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做好正常灌注压突破综合征、脑灌注不足、癫痫、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的预防与护理,提高患者救治成功率。

Haddon伤害预防矩阵在辅助生殖技术并发症中的应用 下载:58 浏览:496

霍然 黄林芬 陈娘凛 陈学丽 《护理研究杂志》 2019年11期

摘要:
应用Haddon伤害预防矩阵分析辅助生殖中的并发症并评价其效果。方法:收集某医院生殖中心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发生的17例并发症。通过人员访谈、医疗记录审查、医疗制度流程执行情况、环境和场所检查以及设备耗材情况核查完成资料收集。采用Haddon伤害预防矩阵将并发症资料的定性分析结果转录和分类到宿主因素(患者和医疗工作者)、媒介因素(医疗相关行为和制度执行)以及环境因素(设备耗材和社会环境)。再利用矩阵数据进行并发症的根本原因分析,分析显示并发症在宿主、媒介和环境方面存在多种原因,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和改善计划。结果:实施干预措施后进行前后效果的比较。2017年8月至2018年8月期间进行治疗的2526例中发生8例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0.317%,较干预前发生率0.808%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3)。结论:应用Haddon伤害预防矩阵能清晰的阐明辅助生殖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并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腹腔镜超低位直肠癌经括约肌间切除术附加预防性末端回肠造口的护理 下载:52 浏览:494

王俊英 《护理研究杂志》 2019年1期

摘要:
总结23例腹腔镜超低位直肠癌经括约肌间切除行术中预防性末端回肠造口患者的护理。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做好体位护理、疼痛护理、便失禁护理和健康宣教。应用造口周围皮肤工具DET评分/AIM指南充分评估患者造口情况,并针对造口周围感染、造口粪水性皮炎,造口回缩、造口黏膜皮肤分离等并发症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患者术后恢复良好。

超声刀与高频电刀在甲状腺切除术中应用效果及安全性对比分析 下载:75 浏览:417

林振平 《医学研究前沿》 2020年3期

摘要:
目的:对比超声刀与高频电刀在甲状腺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8年12月-2019年10月于本院行甲状腺切除术治疗的98例甲状腺疾病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49例。对照组采用高频电刀治疗,观察组采用超声刀治疗。对比两组手术相关指标、生活质量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24 h引流量较少,术后2 d的VAS评分较低,观察组术后6个月简明健康调查量表(SF-36)评分较高,并发症发生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刀在甲状腺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优于高频电刀,能有效减轻患者疼痛,降低术后并发症,利于患者预后。

白蛋白联合呋塞米治疗肝硬化腹水患者的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分析 下载:74 浏览:422

柯建辉 《医学研究前沿》 2020年2期

摘要:
目的:研究肝硬化腹水给予白蛋白联合呋塞米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19年12月本院消化科收治的82例肝硬化腹水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通过患者入院治疗的奇偶顺序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1例。两组均进行常规治疗,对照组使用呋塞米药物治疗,试验组采用白蛋白联合呋塞米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症状消退时间、每日排尿量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试验组腹水减退时间、腹胀缓解时间均明显早于对照组,每日排尿量多于对照组,门静脉主干内径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白蛋白联合呋塞米治疗肝硬化腹水可以有效缩减患者临床症状消退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值得各医院广泛应用。

浅析高通量血液透析对老年慢性肾衰竭患者微炎症反应及肾功能的影响 下载:82 浏览:422

林夏阳 《医学研究前沿》 2020年2期

摘要:
目的:探讨高通量血液透析(high-flux hemodialysis,HFHD)对老年慢性肾衰竭患者微炎症反应及肾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2月-2020年1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74例老年慢性肾衰竭患者为观察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37,给予常规血液透析治疗)和研究组(n=37,给予HFHD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微炎症因子[白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降钙素原(PCT)]、肾功能变化情况[血肌酐(Scr)、β2-微球蛋白(β2-MG)、尿素氮(BUN)、血尿酸(UA)]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治疗后,研究组的IL-6、CRP、TNF-α、PCT水平及Scr、β2-MG、BUN、UA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且研究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HFHD治疗老年慢性肾衰竭可有效抑制患者机体微炎症反应,有助于改善患者肾功能,并且安全性较好。
[1/19]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