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新型雷电防护在线监测系统的研究与应用 下载:59 浏览:370

刘世宇1,2 高攀亮1,2 《中国仪器》 2019年9期

摘要:
为解决传统防雷不能有效地进行全方位雷电防护的弊端,对由雷电预警仪、接闪器发射井、接闪器自动并联放电、雷电流智能分析仪、SPD智能监测仪等组成的新型雷电防护在线监测系统技术进行了研究分析,并对系统内的智能终端设备进行了防雷电路设计和自身防雷能力试验,智能终端设备被验证均具有Imax(8/20μs)100kA的防雷能力,也给物联网终端产品设计工程师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系统多项核心技术来源于自有专利技术,代表着当前防雷行业最先进的防雷理念和技术水平,已在古建筑、国防军工、电力、化工等行业得到应用,市场前景广阔。

沿海区超宽斜拉桥并联后支点挂篮施工技术 下载:67 浏览:458

李震锟 《中国土木工程》 2018年12期

摘要:
针对桥址处于沿海高频风区,年均风力大,增加了悬臂主梁施工受风力影响施工的困难,且由本工程超宽桥面宽度为35 m近似长方形箱梁悬臂施工难题大的特点,为了在一定时间内完成主梁悬臂施工,通过采用沿海区超宽斜拉桥并联后支点挂篮施工技术,高效快速地完成了悬臂主梁的施工,对类似沿海区桥梁上部结构主梁施工起到示范作用。

一种浮动打磨头结构设计与运动仿真研究 下载:49 浏览:315

赵媛1,2 曹平国1 马婷婷1 刘海1,3 宋全军1 《中国机械研究》 2020年8期

摘要:
主要针对大型平板铸件打磨过程中调平精度低、操作性差等难题,提出一种自适应打磨头的设计方案。利用三自由度并联平台解决打磨表面自适应的难题。针对浮动自适应三自由度并联平台进行模型抽象及运动学逆解,并利用MATLAB进行并联平台2°范围内设计计算,得到解空间。运用ADAMS搭建三自由度并联模型,选取5种实际典型待打磨平板类铸件特征表面进行自适应仿真实验,验证了并联平台的理论有效性,也即验证了该类新型浮动打磨头的自适应能力能够满足平板类铸件的打磨需求。

风电网侧变流器并柜并联控制的实时以太网解决方案 下载:74 浏览:495

周宏林 《中国电气工程》 2020年7期

摘要:
随着风电机组单机功率的不断增加,风电变流器设计逐渐走向并柜并联方案。但是变流器的并柜并联的控制,特别是均流控制和环流抑制,一直以来都是一项技术难题。随着实时以太网技术的成熟,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实时以太网的控制解决方案,采用该实时以太网解决方案将极大简化变流器控制系统间的互联,并为所有子系统提供一个统一的通信接口。基于高速实时以太网的通信,变流器的主控制器将有能力完成包括电流环在内的高速控制,进而带来整体协调控制性能的提升。

长输管线输油泵设计选型 下载:65 浏览:360

任玉娜 《中国设备》 2020年8期

摘要:
管道输油是目前石油远距离输送的重要方式,输油泵是长输管道的核心设备,合理设计选型具有重要意义。从泵型、配置方式、串并联和调节方式等方面阐述长输管线输油泵的设计选型,为长输管线输油泵设计选型提供参考。

基于STM32的开关电源模块并联供电系统 下载:46 浏览:395

厉俊 郑佳蕙 《软件工程研究》 2020年7期

摘要:
本设计以STM32单片机为主控元件产生PWM脉冲,双向DC/DC电路为核心电路,利用以IR2103芯片为主的驱动电路控制双向DC/DC电路中场效应管的开关。电路采用闭环反馈控制,高精度的INA282作为采样电路核心芯片输出反馈信号,单片机根据反馈信号对PWM做出调整,对并联供电系统的输出电流电压进行稳定的步进调整,从而实现稳压输出及电流的不同比例分配。该系统的输出误差和负载调整率低,具有过流保护功能,经测试系统能输出稳定直流电压8V,电流误差绝对值小于2%,供电效率达到70%以上。

基于自适应滤波的并联逆变器谐振抑制策略 下载:73 浏览:494

陈来军1,2 黎立丰1 郑天文1,3 郭岩1 梅生伟1,2 《电网技术研究》 2020年1期

摘要:
逆变器是新能源发电系统的核心装置。然而,由于逆变器可能呈现负阻抗特性,并联逆变器系统存在较大的谐振风险。谐振现象不但严重影响并网的电能质量,还可能危及电网安全稳定运行。针对上述问题,首先建立了电压控制模式下逆变器的等效阻抗模型,分析了逆变器阻抗特性与控制延时间的解析表达和定量关系,指出其负阻抗特性会随着控制延时的减小而减弱。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自适应滤波算法的谐振抑制策略。该策略通过减小等效控制延时,重塑逆变器对外阻抗,实现了谐振抑制。最后,通过仿真及实验验证了所提谐振抑制策略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串并联多功能复合控制器拓扑结构研究 下载:80 浏览:481

尹靖元1 武文2 吴理心1 霍群海1 韦统振1 《电网技术研究》 2019年8期

摘要:
近年来,仿照交流FACTS的思想,提出了直流FACTS的概念,并系统地研究了直流电压补偿器、直流潮流控制器、直流故障限流器等直流FACTS装备及其在电网中的应用特性。为进一步提升直流FACTS装备的性价比,借鉴交流FACTS多功能复用的研究成果,提出了一种串并联接入直流线路的新型多功能复合控制器拓扑结构,使其同时具备电压补偿、潮流控制和故障限流阻断等多种功能。对多功能复合控制器的运行机理和主电路参数设计进行研究,同时仿真和实验验证了该拓扑在直流线路应用的可实现性。

750 kV磁控式可控并联电抗器本体保护研究 下载:66 浏览:411

苏光 熊再豹 石雨鑫 卢伟 布小红 《电气学报》 2018年12期

摘要:
可控高压并联电抗器是超/特高压系统中重要的无功调节设备,新疆与西北联网第二通道工程鱼卡开关站在国内首次应用750 kV磁控式可控并联电抗器(Magnetically Controlled Shunt Reactor,MCSR)。MCSR本体结构特殊,运行方式灵活,对继电保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分析了750kVMCSR的工作原理和结构,针对MCSR的本体保护关键技术进行研究,分析匝间保护、控制绕组和补偿绕组保护的关键技术,提出了MCSR本体保护配置以及智能化方案。

交流特高压输电线路行波差动保护研究 下载:17 浏览:167

刘新军1 方健美2 周仁才3 徐思敬2 《电气学报》 2020年9期

摘要:
为了有效解决传统行波电流差动保护无法满足带高压并联电抗器特高压输电线路应用要求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行波差动保护方法。通过计算三相电压、三相电流暂态量,经过相模解耦变换,得到行波电流模分量;然后以线路两端初始方向电流行波波头在前数十微秒内的积分作为特征值构成新的保护动作判据。该判据能够有效地躲过系统正常运行和区外故障引起的暂态不平衡差流,同时对区内各种故障都有较高的灵敏度。理论及仿真计算表明,该方法动作可靠,速度快,能够在现有的技术条件下实现,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直流固态变压器控制技术研究 下载:72 浏览:472

孙贺 张建成 付超 孙玉巍 《电网技术研究》 2018年6期

摘要:
为解决作为中压直流配网与低压直流微网互联设备的直流固态变压器(DC solid state transformer,DCSST)子模块均压均流问题,同时实现微网直流母线电压的稳定控制及灵活双向功率运行能力,提出了一种以DCSST输出电压稳定为主控制环,输入电压均衡为附加控制环的双环解耦控制策略。针对其输入串联输出并联(input-series output-parallel,ISOP)结构及隔离型双向DC/DC变换器(isolated bidirectional DC/DC converter,IBDC)移相控制原理,对DCSST进行统一建模,并通过对其小信号线性模型及传递函数的推导,分析了两控制环路之间的解耦条件。仿真与实验结果表明,在所提出的控制策略以及控制参数下,DCSST双向功率运行时输出电压稳定与输入电压均衡控制效果良好,同时,各IBDC模块采用交错控制可有效减小输出电流纹波。

电网电压不平衡情况下三相并联型PWM整流器的控制策略 下载:86 浏览:478

张学1 裴玮1 邓卫1 范士雄2 刘幸蔚2 孔力1 《电网技术研究》 2018年1期

摘要:
电网电压不平衡情况下的并联型PWM整流器控制策略是保证其安全稳定运行的关键技术。传统控制算法存在坐标变换运算量大、控制结构复杂、直流母线电压波动以及电网电流畸变等问题,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静止坐标系下的并联型PWM整流器控制策略,建立了电网电压不平衡情况下的数学模型,给出了抑制正序、负序和零序环流的基本原理,提出了直流电压外环采用比例积分谐振控制器和网侧电流内环采用比例反馈谐振控制器来消除直流母线电压波动和网侧电流谐波的控制方法,给出了PWM整流器并联运行的整体控制框图,设计了比例反馈谐振控制器参数。最后,通过仿真软件进行了仿真研究,仿真结果研究了所提出算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含有LuGre摩擦并联机械臂的自适应控制 下载:81 浏览:494

郭丁旭 姜乃晶 张舒 徐鉴 《动力技术研究》 2019年9期

摘要:
本文研究了含有LuGre摩擦的并联机械臂自适应控制问题.首先,在并联机械臂动力学模型中引入LuGre摩擦模型来描述伺服关节内部的摩擦行为;其次,构造含有动态摩擦补偿的自适应控制算法,并使用Lyapunov方法证明控制算法的有效性;最后,通过平面3-RRR并联机械臂数值算例,验证所提出控制算法的效果以及LuGre摩擦补偿的必要性.

高速铁路全并联AT供电牵引网短路故障仿真研究 下载:146 浏览:780

卢博 《建模与系统仿真》 2024年5期

摘要:
本文针对高速铁路全并联AT供电牵引网短路故障进行仿真研究。首先,介绍了全并联AT供电牵引网的基本原理和结构,分析了其优势和存在的问题。然后,详细阐述了短路故障的类型、特点和影响,以及现有的故障检测和保护方法。接着,建立了全并联AT供电牵引网的仿真模型,并采用Matlab/Simulink软件进行仿真实验。最后,分析了仿真实验结果,提出了改进措施和未来研究方向。

串、并联电路巧解 下载:320 浏览:2341

​张飞 《电路系统研究》 2022年12期

摘要:
初中物理与高中物理的关系是高中物理是初中物理的延伸和发展,是在初中物理基础上的进一步的学习。初中物理研究的问题相对独立,高中物理则有一个知识体系,高中物理把初中物理的独立研究变成了知识体系,对初中物理所学知识有了更加详细的介绍和应用。

P1P3串并联混合动力汽车的HCU控制策略设计 下载:385 浏览:3608

庞业升 《动力技术研究》 2022年11期

摘要:
通过分析P1P3串并联混合总成的工作模式及能量流动方向,结合阿特金森发动机的万有特性、耦合器速比、发电机及驱动电机的参数,得出各工作模式的特点;再综合目标车辆的基础参数及搭载的动力电池等零部件的特性,初步设计出适合这款混合动力MPV的HCU的控制策略。

并联直流电源系统及其可靠性研究 下载:175 浏览:2106

王峰 《电气学报》 2022年12期

摘要:
在电力系统中,现有的直流电源系统通常是以串联蓄电池的方式接入直流母线的,而串联直流电源系统存在维护难、可靠性低等问题,给直流系统的稳定运行带来了一定风险。阐述了直流电源并联方式的工作原理及其相关技术,对比分析直流电源串联方式与直流电源并联方式的可靠性。

基于高压电缆载流量的同相多根并联电缆布置方式研究与相序优化 下载:154 浏览:2060

崔凤杰 陈旭 《能源学报》 2022年4期

摘要:
本文基于高压电缆载流量这一基本前提,针对同相多根并联电缆布置方式以及相序优化策略进行了研究,并且得出一系列研究结论,希望所提出的观点与结论能够为大家带来有价值的参考与借鉴,推动我国电力事业的健康发展。

冗余UPS改双单机的研究与实施 下载:253 浏览:2659

颜廷阁 《中国电气工程》 2021年3期

摘要:
随着石油化工行业自动化水平的不断提高,UPS(不间断电源)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由于石化行业是一个高温高压、易燃易爆且连续生产的高危险性行业,所以UPS的运行可靠性显得尤为重要。我公司2009年以来采用了8台冗余UPS。但近几年,冗余并联UPS运行方式逐渐暴露出不足,影响了供电可靠性。我们认识到,冗余并联UPS不能从根本上解决UPS固有的弊端,只有从仪表系统运行方式进行冗余配置,才能真正提高仪表电源的可靠性。因此,在2019年大修期间,对四套冗余并联运行的UPS(共八台)改为双单机运行的方案进行了可行性研究,并实施了改造。

常规电力变压器与电子电力变压器的并联技术研究 下载:172 浏览:2564

李学成 《中国能源进展》 2021年4期

摘要:
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促使着人们逐渐加大对电力企业的重视力度,同时竞争激烈的经济社会也对电力企业提出了最新的要求,不仅要求电力企业能够实现稳定性的供电项目,而且还能够确保整个供电的质量。因此作为新时代的电力企业,要确保供电稳定性与有效性,就务必要深入地了解与掌握常规电力变压器与电子变压器的并联技术,并将其灵活运用至供电项目上,从而在完成供电的同时提升电力企业的技术水平,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