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木质素基生物质聚氨酯 下载:31 浏览:332

马晓振1,2 罗清1 秦冬冬1,3 陈景1 朱锦1 颜宁4 《应用化学学报》 2020年8期

摘要:
聚氨酯材料是由多元醇与异氰酸酯经过聚加成反应得到的一种多功能性的高分子材料,在涂料、弹性体、胶黏剂、泡沫等领域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但是多元醇与异氰酸酯都来源于石油,随着石油资源的消耗以及环境问题的加剧,寻求可再生原料成为研究热点。目前对于生物基聚氨酯的报道,大多都是针对多元醇的生物质替代,其中利用最多的是植物油和木质素。木质素作为储量丰富的天然有机碳资源,当前利用效率极低,大多被作为燃料而浪费。与植物油相比,在合成聚氨酯方面木质素不存在"与人争粮"问题并且相关产品性能优越,但是木质素的利用仍存在一定缺陷,如分离困难、均一性差、易聚集、位阻大和活性低等,这让木质素的直接利用或改性利用成为关键。本文主要介绍了木质素在生物基聚氨酯合成中的发展现状和最新研究进展。最后,在此基础上展望了木质素基聚氨酯材料在不同领域的发展前景。

木质素基生物质聚氨酯 下载:26 浏览:331

马晓振1,2 罗清1 秦冬冬1,3 陈景1 朱锦1 颜宁4 《应用化学学报》 2020年6期

摘要:
聚氨酯材料是由多元醇与异氰酸酯经过聚加成反应得到的一种多功能性的高分子材料,在涂料、弹性体、胶黏剂、泡沫等领域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但是多元醇与异氰酸酯都来源于石油,随着石油资源的消耗以及环境问题的加剧,寻求可再生原料成为研究热点。目前对于生物基聚氨酯的报道,大多都是针对多元醇的生物质替代,其中利用最多的是植物油和木质素。木质素作为储量丰富的天然有机碳资源,当前利用效率极低,大多被作为燃料而浪费。与植物油相比,在合成聚氨酯方面木质素不存在"与人争粮"问题并且相关产品性能优越,但是木质素的利用仍存在一定缺陷,如分离困难、均一性差、易聚集、位阻大和活性低等,这让木质素的直接利用或改性利用成为关键。本文主要介绍了木质素在生物基聚氨酯合成中的发展现状和最新研究进展。最后,在此基础上展望了木质素基聚氨酯材料在不同领域的发展前景。

锂-空气二次电池关键材料与器件的设计与制备 下载:57 浏览:405

刘清朝1,2 马诗喻1 徐吉静2 李中军1 张新波2 《应用化学学报》 2019年11期

摘要:
锂-空气二次电池因拥有超高的理论能量密度及巨大的应用潜力,有望替代锂离子电池成为下一代高性能化学电源.高效、稳定电极的制备以及新型锂-空气电池器件的开发是提升电池电化学性能,促进其应用的关键.针对以上问题,本文对空气正极材料的开发与设计、锂负极的修饰保护以及锂-空气二次电池器件进行了简要介绍,并对该领域进行总结展望.

多巴胺功能材料在水污染控制中的应用 下载:61 浏览:407

陈贺1 张帅其1 赵致雪1 刘萌1 张庆瑞1,2 《应用化学学报》 2019年5期

摘要:
多巴胺又名4-(2-乙氨基)-苯-1,2-二酚,具有官能团丰富,吸附位点多以及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等众多优势,近年来,利用多巴胺研制纳米复合功能材料及环境应用是重要研究方向之一。本文从多巴胺结构特性以及自聚组装机理入手,介绍了将聚多巴胺涂布于不同基底材料进行改性,总结性能优异的多巴胺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在污水处理方面的应用进展及应用前景。

基于可再生资源含呋喃环聚酯 下载:92 浏览:507

王国强 姜敏 张强 王瑞 曲小玲 周光远 《应用化学学报》 2018年11期

摘要:
2,5-呋喃二甲酸(2,5-FDCA)是基于可再生资源的二酸,来源广泛,可由果糖和半乳糖制得。近年来以2,5-呋喃二甲酸为起始原料合成聚合物的研究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本文对基于可再生资源含呋喃环均聚酯及共聚酯的合成、结构和性能等方面的研究作了综述,着重阐述了以2,5-呋喃二甲酸及其衍生物为起始原料制备聚酯的新进展,并讨论了基于可再生资源含呋喃聚酯的应用及发展前景。

基于可再生资源含呋喃环聚酯 下载:90 浏览:507

王国强 姜敏 张强 王瑞 曲小玲 周光远 《应用化学学报》 2018年10期

摘要:
2,5-呋喃二甲酸(2,5-FDCA)是基于可再生资源的二酸,来源广泛,可由果糖和半乳糖制得。近年来以2,5-呋喃二甲酸为起始原料合成聚合物的研究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本文对基于可再生资源含呋喃环均聚酯及共聚酯的合成、结构和性能等方面的研究作了综述,着重阐述了以2,5-呋喃二甲酸及其衍生物为起始原料制备聚酯的新进展,并讨论了基于可再生资源含呋喃聚酯的应用及发展前景。

柔性锂硫电池材料:综述 下载:87 浏览:422

刘建伟1 王嘉楠1,2 朱蕾1 延卫1 《新材料》 2020年1期

摘要:
近年来,随着可穿戴和便携式产品的快速发展,对柔性电子设备的需求日益增加。柔性电池作为其关键部件,得到了越来越多的研究和关注,开发具有高能量密度的柔性电池,对柔性电子设备的未来发展意义重大。锂硫电池具有较高的理论容量和能量密度,且成本低廉,是未来储能领域发展的重要前沿方向。因此,开发高性能的柔性锂硫电池更能满足未来柔性可穿戴电子器件的需求。但是,传统锂硫电池很难实现较高的柔韧性,因为其电极材料多为刚性材料,不易或不能弯曲;电解液为液态,弯曲过程中,容易发生泄漏;电池结构多为传统物理组装,材料界面结合较差。电池弯曲变形后,将丧失原有性能,或发生性能的快速衰退。鉴于此,适用于柔性锂硫电池的电极材料、固态电解质的开发及电池结构设计创新成为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目前,柔性电极主要采用碳纳米管、石墨烯、碳布、碳纸等碳基材料或高分子材料,在此基础上的改性材料也被广泛应用。这些材料不仅可满足设备对于机械柔性的要求,同时其多孔及大比表面积等性质有助于离子快速的迁移及界面阻抗的降低等,提高了电池整体性能。固态电解质则多采用凝胶电解质、聚合物固态电解质及无机固态电解质,其化学稳定性优良,安全性高,具有较好的柔性和可塑性。同时,根据拓扑原理,可以设计新的电池结构,如纸张叠层型、线缆型、可编织型等,降低形变过程中电池内部结构的应力变化,以满足电池的柔性要求。本文从电极材料、固态电解质及电池结构设计三方面阐述了锂硫电池柔性化研究的相关成果,分析探讨了面临的问题及未来发展方向。

由混合配体构筑的三维铽金属有机框架的晶体结构及分子识别性能 下载:32 浏览:335

杨轶1 唐静1 华雪2 朱永朝2 毛国帅1 黄秋颖1 《化学研究前沿》 2019年11期

摘要:
本文采用两种多功能有机羧酸配体:2-(对溴)苯基-4,5-咪唑二羧酸(p-BrPhH3IDC)和对苯二甲酸(H2DCB)为混合配体与六水合硝酸铽,通过溶剂热反应,成功制备了一个含有一维孔道的复杂三维金属有机框架{[Tb(p-BrPhHIDC)(DCB)0.5H2O]·H2O}_n。采用红外光谱、元素分析以及单晶X射线衍射测试了其分子结构。发现所采用的两种羧酸配体均与中心金属Tb(Ⅲ)离子配位进而桥联邻近的金属离子构成了三维框架。采用X-射线粉末衍射技术测试了晶体纯度。热分析表明该金属有机框架显示出比较好的热稳定性。固体荧光测试以及小分子识别研究表明该配合物显示出强的特征荧光发射和一定的乙腈识别能力。

绿色环保型联四唑铋盐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下载:41 浏览:434

李萍1 范杰2 《化学研究前沿》 2018年3期

摘要:
本文以二氯乙二肟、二甲基甲酰胺(DMF)、叠氮化钠、盐酸羟胺和硝酸铋等为原料,合成了绿色环保型联四唑铋盐(Bi-BHT)。并且用Ozawa法和Kissinger法研究了其热分解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Bi-BHT热分解峰温度为532.57 K,说明其热稳定性良好。此外,还得到了热分解的机理函数。并且通过GJB772A-97标准方法,研究了Bi-BHT的机械感度性能,研究表明Bi-BHT摩擦爆炸概率为20%,特性落高为125.9 cm,这表明其对机械撞击不敏感。

反应型有机修饰剂对环氧树脂/粘土纳米复合材料热/机械性能的影响 下载:81 浏览:478

陈斌1 裴鑫鹏1 徐扬1 张英2 《材料科学研究》 2020年5期

摘要:
使带有环氧基团的三缩水甘油基对氨基苯酚(TGPAP)分别与溴代正丁烷(BB)、2-溴乙醇(BE)反应,合成了反应型粘土有机修饰剂溴化(正定烷基)双环氧基(4-环氧醚基)铵(TGPAPB)和溴化(2-羟乙基)双环氧基(4-环氧醚基)铵(TGPAPE)。用这两种修饰剂改性粘土,分别制备出具有相同反应官能团但与环氧树脂的相容性略有不同的两种有机化粘土(B-Clay和E-Clay)。再用"粘土淤浆复合法"制备出两种环氧树脂/粘土纳米复合材料,研究了两种反应型有机修饰剂对纳米复合材料的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带有羟基的E-Clay以高度无规剥离形式均匀分布在环氧树脂基体中;而B-Clay则形成了无规剥离/插层混合结构。两种粘土均参与固化反应在环氧树脂基体和粘土片层间产生了较强的界面作用力,从而显著提高了纳米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粘土质量分数为3%的两种纳米复合材料,其拉伸强度分别达到32.4 MPa(E-Clay)和28.0 MPa(B-Clay),比对应的纯环氧树脂聚合物分别提高了76.47%和52.51%。同时,这两种纳米复合材料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也略有提高。

纳米α-Fe2O3制备的研究进展 下载:88 浏览:482

张兆志1 魏雨2 《纳米技术研究》 2023年4期

摘要:
综述了近期常用的几种纳米α-Fe2O3制备方法的进展,分类评述了各种方法的优势及存在的问题,指出了发展可控产物粒径和形貌的新途径,揭示了反应的实质,便于其指导并实现大规模工业生产。

新型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在燃料电池中的应用研究 下载:56 浏览:423

庞维强 张教强 《纳米技术研究》 2019年6期

摘要:
催化剂和碳纳米管是燃料电池最制备方法,分析了纳米催化剂和碳纳米管在燃料电池中的应用状况.认为,随着纳米技术的发展,先进的纳米材料必将会推动燃料电池的迅猛发展。

不饱和聚酯纳米复合材料研究进展 下载:94 浏览:515

​周文英 齐暑华 涂春潮 赵维 《纳米技术研究》 2021年1期

摘要:
纳米粒子改性不饱和聚酯不但能实现同时增强增韧,提高树脂综合力学性能,而且能改善树脂的热学、耐水和耐化学腐蚀等性能.综述了当前纳米蒙脱土、SiO2、TiO2等纳米不饱和聚酯复合材料研究进展情况,详细探讨了纳米用量、粒子尺寸、表面形态、表面改性处理、相界面等因素对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及纳米粒子增韧增强的机理。

纳米二氧化钛光催化剂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 下载:85 浏览:495

​尹晓敏 程永清 《纳米技术研究》 2020年4期

摘要:
纳米二氧化钛光催化氧化方法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新型水处理技术,具有绿色环保、适用面广、催化效率高等优点.文中主要综述了纳米二氧化钛光催化氧化技术在废水处理应用领域中所取得的研究成果,介绍了其光催化原理及技术特点,并对光催化技术的发展前景作了展望。

纳米粒子增强EAM树脂力学性能的研究 下载:87 浏览:509

​魏伯荣1 张文云2 肖琰1 杨海涛1 闫刚1 《纳米技术研究》 2020年4期

摘要:
为了增强、增刚、增韧齿科材料基体树脂,研究了SiO2、TiO2、Al2O3三种纳米粒子及含量对改性的环氧-甲基丙烯酸酯(EAM)树脂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纳米粒子及含量对EAM树脂性能影响不同,SiO2与TiO2增强增韧效果显著;SiO2含量为3%时,EAM树脂综合性能最佳。

21世纪纳米技术在固体推进剂中的应用研究 下载:87 浏览:513

​庞维强 张教强 国际英 张琼方 《纳米技术研究》 2020年2期

摘要:
介绍了纳米催化剂、纳米金属在改善固体推进剂性能方面的应用研究现状,总结了纳米材料在制备中存在的问题,展望了纳米材料在固体推进剂领域的应用前景。

创新创业教育与应用化学专业课程深度融合策略初探 下载:154 浏览:1594

范洪琼 《应用化学学报》 2024年7期

摘要:
近年来,我国对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在此背景下,如何培养应用化学专业人才是个重要课题。化学综合设计实验课程是应用化学专业培养学生运用理论知识、熟练实验操作、解决实际问题和提高创新等方面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本文首先分析“产联研训赛”协同育人模式构建,其次探讨创新创业教育与应用化学专业课程深度融合策略,研究成果为相关高职院校应用化学专业类似课程的开设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参考。

应用化学平衡移动原理改进实验室制取氨气的方法 下载:357 浏览:3239

彭荣 《应用化学学报》 2021年7期

摘要:
利用勒夏特列原理将氨气的制取方法进行了改进 , 改进后的实验,操作方便可控。同时增强了学生对化学平衡原理的理解和应用。

应用化学实验教学体系改革与创新型人才培养 下载:387 浏览:3246

刘云1 李杰2 刘英杰2 《应用化学学报》 2021年6期

摘要:
本文通过完善实验教学计划,优化实验内容;精选实验题目增加大型实验项目;培养学生实验方案设计能力;加强实验技术队伍建设的方法来培养创新型人才。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