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利用领域外数据对口语风格短文本的相近语种识别研究 下载:41 浏览:497

何峻青1,2 黄娴3 赵学敏1 张克亮3 《当代中文学刊》 2019年8期

摘要:
该文以维吾尔语和哈萨克语这一组相近语言为例,在哈语语料受限的情况下,使用领域外语料增补原始语料,经同化后提高了在口语风格短文本上进行语种识别的精确度。该文分析了维、哈两种语言的词形学特点,设计了多种特征,构建了一个最大熵分类器,在测试集上识别维语和哈语口语风格短文本的精确度达到95.7%,而CNN分类器的精确度仅为69.1%。实验结果证明该系统对其他语种口语风格短文本的语种识别亦具有适用性。

基于稳健词素序列和LSTM的维吾尔语短文本分类 下载:56 浏览:375

沙尔旦尔·帕尔哈提米吉提·阿不里米提艾斯卡尔·艾木都拉 《当代中文学刊》 2020年2期

摘要:
维吾尔语是一种派生类语言,其词是由词干和词缀连接而成的。其中,词干是有实际意义的词汇单元,词缀提供语法功能。该文提出了基于词干单元和长短期记忆(LSTM)网络的维吾尔语短文本分类技术。用基于词-词素平行训练语料的稳健词素切分和词干提取方法,从互联网下载的文本中提取其词干,以此构建词干序列文本语料库,并通过Word2Vec算法映射到实数向量空间。然后用LSTM网络作为特征选择和文本分类算法进行维吾尔语短文本分类实验,并得到95.48%的分类准确率。从实验结果看,对于维吾尔语等派生类语言而言,特别是对于带噪声的文本,基于词干的分类方法有更多优异的性能。

基于图像处理的蚂蚁计数方法研究 下载:75 浏览:471

张震 肖冰冰 《软件工程研究》 2018年12期

摘要:
针对目前人工蚂蚁计数的困难性,本文选择图像处理的方法实现蚂蚁图像的自动计数。首先对所采集到的图像进行图像灰度化、图像锐化、图像二值化、形态学处理等一系列预处理,达到减少图像复杂度,以及图像优化的目的,为最后的图像准确计数奠定基础;在图像计数时采用连通域标记的方法对处理后的图像进行标记和计数,并将结果显示在对话框内。结果表明该方法计数准确率较高,具有良好的效果。

河南山坡土壤中三种葡萄穗霉科真菌鉴定 下载:76 浏览:360

翟妮平 李光宇 徐超 李田田 耿月华 张猛 《土壤研究》 2019年9期

摘要:
葡萄穗霉属(Stachybotrys)及其近似属隶属于葡萄穗霉科(Stachybotryaceae)。此类真菌多为腐生,在土壤中普遍存在,潮湿的室内环境中也较为常见。有报道此类真菌为室内污染菌,可引发人类的多种疾病,也是多种植物的致病菌。然而,该属的一些真菌也可产生有益的次生代谢物质,具有很大的开发价值。本研究我们对河南省平顶山市鲁山县的32份土样进行分离纯化,获得了2株无色穗孢属(Achroiostachys)和1株葡萄穗霉属(Stachybotrys)真菌。通过对所分离到的葡萄穗霉科物种展开5个基因(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 region,beta-tubulin,Translation elongation factor 1-alpha,Calmodulin,RNA polymeraseⅡlargest subunit 2)测序、比对,构建了分子系统树并对葡萄穗霉属及其近似属进行系统发育分析。在形态上,Achroiostachys属也以其透明、光滑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与Stachybotrys属区分。在系统发育树上Achroiostachys与Stachybotrys两属也明显的分为了两大分枝。结合形态描述和系统发育数据确定这三株真菌的分类地位,分别为:光亮无色穗孢(Achroiostachys levigata),桦树无色穗孢(Achroiostachys betulicola)和纸葡萄穗霉(Stachybotrys chartarum)。无色穗孢属(Achroiostachys)真菌在我国是首次报道。

生物炭对镉胁迫下花生根系形态学特性及根镉含量的影响 下载:46 浏览:372

曹莹 周国驰 王晓旭 于慧佳 《土壤研究》 2018年4期

摘要:
试验采用盆栽方式,在3种不同镉(Cd)污染土壤中分别施用4种用量生物炭(C),探讨生物炭对镉胁迫下花生根长、根直径、根体积、侧根数、根系生物量和根镉含量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花生同一生长时期,相同镉处理条件下,花生的各项根系指标随着生物炭施入量的加大而逐渐增加,且这种趋势随着生育时期的延长变得更明显。在C100、C150处理下,苗期花生的根直径、侧根数和根系生物量随着Cd浓度的增加呈现Cd1>Cd10>Cd0的趋势,表明生物炭的施入,增加了花生苗期的镉耐性;而花生结荚期,不同生物炭施入处理下,花生各形态学指标均呈现Cd0>Cd1>Cd10的趋势,显示出在花生生殖后期,前期低浓度镉产生的刺激作用逐渐消失,生物炭对镉胁迫的缓解作用与花生发育时期有关。花生根镉含量与生物炭施用量之间存在极显著负相关关系,相关系数范围在-0.988至-0.922之间。灰色关联度分析显示,在花生苗期和花针期,侧根数、根系生物量是影响根镉含量的主要因素。研究未发现过多的生物炭施入对作物根系形态学指标的抑制作用。

局部自适应阈值算法在LED晶粒计数中的应用 下载:63 浏览:397

王想实1 周薇1 彭力2 《光电子进展》 2019年5期

摘要:
依据LED芯片图像构图单一,灰度不均匀的基本特征,提出了一种针对这类图像的新的局部自适应阈值分割算法,实现晶粒分割与计数统计。在阈值的设计中,一方面考虑了图像整体区域灰度特征,同时利用区域与区域中心对比度不同,设计了区域对比率来表示这一特性,通过局部均值和中心点区域对比率来自适应调整阈值的大小,识别出晶粒的准确位置。为了剔除不合格晶粒和噪音干扰,应用基于腐蚀和膨胀操作的图像形态学方法对分割后晶粒进行滤波处理,通过晶粒面积来确定有效晶粒个数。实验结果表明,本算法在晶粒计数效率和精度方面,取得了较好的结果。

基于卫星图像的北极冰间水道形态学特征分析 下载:48 浏览:430

王玉出 马玉贤 陈元 陈伟斌 《海洋研究》 2020年5期

摘要: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北极海冰面积逐渐减小,冰厚逐渐变薄,海冰在海浪的影响下会变得很脆弱,容易断裂形成裂缝,更易形成冰间水道,有助于北极航道的通航。同时,冰间水道是极地地区海洋与大气之间热量与动量交换的重要通道之一,因此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分析冰间水道的形态学特征,对于研究北极海区的动量和热量收支以及预测航道通航具有重要意义。文中利用Hilditch的冰间水道骨架技术,基于Landsat8的图像数据,分析了9月楚科奇海和波弗特海附近冰间水道倾角、长度和冰间水道距离等冰间水道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此时冰间水道倾角的分布集中在74°~114°之间,冰间水道长度和距离变化范围较大,分别在2~3 km和50~220 m之间。

温通针法治疗血管性痴呆大鼠实验研究进展 下载:59 浏览:434

崔道宁 党晓娟 《现代康复医学》 2018年6期

摘要:
血管性痴呆的病因明确,血管性痴呆是导致老年痴呆症的最常见的原因之一,其发病是一个逐渐恶化的过程。温通针法是名老中医郑魁山所创经典针刺手法,该手法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因此针对血管性痴呆的实验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参考已发表学术论文,对温通针法对于血管性痴呆的实验研究取得的进展进行综述。

帕金森病伴发睡眠障碍的脑结构形态学分析 下载:84 浏览:496

​李晓昶 杨改清 祁萌萌 徐志强 《神经科学研究》 2020年8期

摘要:
探讨帕金森病(PD)伴发睡眠障碍的脑结构形态学特征。方法对30例PD患者(PD组)进行睡眠障碍的PD睡眠量表评估和头颅MRI检查。以30名年龄和性别相匹配的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利用FreeSurfer软件实现了基于体素的图像自动分析。结果 PD组两侧扣带回后部及左侧中央前回皮质厚度较对照组减小,右侧侧脑室较对照组增大,两侧海马体积较对照组减小,两侧额极皮质表面积较对照组减少(均P<0.05)。PD组中睡眠障碍者(PDSD组)左额中回后部、两侧扣带回后部、两侧中央前回及右侧颞叶内侧皮质厚度均较无睡眠障碍者(PDnSD组)减小,两侧海马体积较PDnSD组减小,两侧额及皮质表面积较PDnSD组减少(均P<0.05)。结论 PD睡眠障碍可能与认知及躯体运动相关脑区(左侧额中回后部、中央前回,右侧颞叶内侧区)体积减小有关,PD认知及运动障碍与睡眠障碍有一定解剖联系。

四川华吸鳅和汉水后平鳅消化系统形态组织结构 下载:10 浏览:218

宋霖 陈小江 高鹏符 江涵 《中国水产学报》 2024年6期

摘要:
为探究四川华吸鳅和汉水后平鳅消化系统特征并比较各部分功能及食性异同,采用解剖、石蜡切片和阿利新蓝-过碘酸染色方法对体长(5.18±0.11) cm的四川华吸鳅和体长(4.96±0.25) cm的汉水后平鳅消化系统形态组织结构进行观察。观察结果显示:(1)二者消化道分为口咽腔、食道、胃和肠道。口裂小,胃U型。四川华吸鳅肠道折叠2回,比肠长1.43±0.08;汉水后平鳅肠道呈螺旋状盘旋,比肠长2.46±0.21,差异显著。胰腺分布于肝脏中。消化系统均符合杂食性鱼类特征。(2)口咽腔均分布4种黏液细胞;食道黏膜上皮中堆叠Ⅰ、Ⅲ型黏液细胞多层;胃仅贲门部具胃腺,胃黏膜中无杯状细胞,黏液细胞以Ⅲ型为主;自前肠至后肠,黏膜褶高度、纹状缘厚度、柱状细胞高度均逐渐变小,杯状细胞密度逐渐增大,前肠具4种黏液细胞,中、后肠未见Ⅰ型黏液细胞。(3)二者相比,四川华吸鳅胃腺较发达,胃部黏液细胞丰富,口咽腔4种黏液细胞密度,盲囊和幽门Ⅲ型黏液细胞密度,幽门肌层及后肠黏膜下层厚度均显著大于汉水后平鳅,肝组织肝门管区明显;汉水后平鳅后肠杯状细胞密度显著大于四川华吸鳅。推测四川华吸鳅具备摄食动物性饵料的能力,汉水后平鳅则表现为杂食性更偏植食性。

尿液细胞形态学检查在膀胱癌诊断中的应用 下载:85 浏览:508

潘雪 陶慧娟 周道银 徐健 陈燕 《国际检验医学》 2020年1期

摘要:
<正>膀胱癌(bladder cancer,BC)是泌尿系统最为常见的恶性肿瘤。膀胱镜检查结合病理活检或传统尿脱落细胞检查一直是诊断BC的常规方法[1],由于前者为有创性,同时受病变体积、位置、环境和时间的限制,对BC筛查有一定的局限性。尿液细胞形态学作为一种非侵入性检查方法,操作简便且费用低廉,在早期诊断BC中起着重要作用[3]。本研究报道1例根据尿液细胞形态学检查结果,辅助诊断BC的病例。

鳡和翘嘴鲌精子诱导彭泽鲫雌核发育子代的异精效应研究 下载:71 浏览:487

操文杰 张静蓉 张庆飞 赵玉华 王卫民 《水产研究进展》 2023年1期

摘要:
为探究鳡和翘嘴鲌精子在诱导彭泽鲫雌核发育子代中的异精效应,实验分别以鳡和翘嘴鲌精子激活彭泽鲫卵的胚胎发育获得子二代(F2)群体:P×G (彭泽鲫♀×鳡♂)和P×Q(彭泽鲫♀×翘嘴鲌♂),以P×P (彭泽鲫♀×彭泽鲫♂)F2为对照,比较各群体的染色体核型、DNA含量、形态学特征以及生长等。结果显示,P×G、P×Q和P×P的核型分别为3n=150=45m+66sm+27st+12t、3n=150=54m+51sm+39st+6t和3n=150=51m+48sm+45st+6t,与父本鳡的核型(2n=48=10m+24sm+12st+2t)和翘嘴鲌的核型(2n=48=16m+26sm+6st)明显不同;P×G和P×Q的DNA含量与P×P比值在95%的置信区间内(均为0.97);上述结果表明,P×G和P×Q的F2群体均为雌核发育子代。基于形态学参数的主成分分析显示,P×G和P×Q与P×P散点分布区域基本无重叠;P×G和P×Q与P×P间能通过判别函数进行初步判别(准确率达97.8%),即存在显著的形态学差异;这表明P×Q和P×G子代存在异精效应。与P×P相比,P×G和P×Q的F2群体各日龄的平均体重、平均体长、增重率和增长率均表现出优势,且P×G优势显著。综上所述,鳡和翘嘴鲌精子均能诱导彭泽鲫卵的雌核发育,且不同的精子源诱导对雌核发育子代的影响不同,存在典型的“异精效应”。

中国沿海鱼类新记录种——暗康吉鳗 下载:41 浏览:280

闫龙1,2 孔业富1,2 洪靖岩1,3 赵静4 迟庆宏5 郭栋1,2 《中国水产学报》 2023年4期

摘要:
为确认2021年在辽宁省大连市獐子岛海域采集到的1尾全长为168.50 cm的康吉鳗属(Conger Cuvier, 1817)鱼类种类,运用形态学和遗传学方法对其进行了物种鉴定,并对其胃含物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标本符合Jordan和Snyder在1901年定名的暗康吉鳗(Conger erebennus)形态特征,背鳍起点始于胸鳍末端后缘正上方及眼后无感觉孔是其最重要的形态特点;该标本的线粒体16S rRNA基因序列(NC0623731)与NCBI中已发布的暗康吉鳗同源序列高度相似,系统发育树上该序列与已发布的暗康吉鳗16S rRNA聚为一支,且其16S rRNA和COⅠ序列与康吉鳗属其他种鱼类的遗传差异已达到种上水平;该标本的胃含物主要包括鱼类(舌鳎、鱼銜、平鲉)、头足类(乌贼、章鱼)、棘皮类(海参)和甲壳类(鼓虾、虾蛄);形态学和遗传学分析均显示,该标本是暗康吉鳗,且为中国沿海鱼类新记录种,推测其可能分布于中国黄海北部深水区域,属于底层大型凶猛性鱼类,主要对底栖鱼类、甲壳类、棘皮类和头足类等渔业资源的生存构成巨大威胁。研究表明,采用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准确鉴定出一种中国鱼类新记录种——暗康吉鳗,且初步掌握了其在中国的分布范围和食性,研究结果可为康吉鳗属鱼类的系统发育研究提供了基础资料。

混合表型急性白血病患者骨髓细胞形态学与流式免疫表型特点 下载:97 浏览:506

王霞 张斌 《国际检验医学》 2019年8期

摘要:
目的探讨混合表型急性白血病(MPAL)患者骨髓细胞形态学与流式免疫表型特点,为血液病诊断提供参考。方法收集9例MPAL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骨髓细胞形态学与流式免疫表型特点进行分析。结果9例MPAL患者CD34阳性表达率为77.78%,同期入院的急性髓系单一表型白血病与急性淋系单一表型白血病患者CD34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1.74%、60.00%。免疫表型以cMPO、cCD79a、CD3为主。结论 MPAL特点极其复杂,应结合骨髓细胞形态学与流式免疫表型检测结果加以分析,以提高MPAL诊断的准确率。

肥大细胞白血病临床和实验室检查回顾分析 下载:93 浏览:512

孙烨1 郭平2 熊树民3 吴蓉1 康向东1 《国际检验医学》 2019年4期

摘要:
目的回顾分析1例肥大细胞白血病(MCL)患者的临床及实验室检查特点,以提高临床及实验室技术人员对该病的认知。方法对MCL患者行血细胞分析、细胞形态学分析、流式细胞术免疫表型分析、染色体核型分析及白血病突变基因检查,结合相关文献分析该病临床及实验室检查特点。结果患者以反复腹泻、乏力、皮疹、消瘦、脾大为主要临床表现,外周血及骨髓中肥大细胞(MC)分别占42%和79%。流式细胞术免疫表型为CD45+、CD117++、CD33++、CD13+、CD11b-、CD2++、CD9++、CD123-、CD25部分+、CD34-、CD38-、HLADR-、CD64-、CD15-。细胞遗传学检查未见明显异常。分子生物学检查发现KIT基因F522C突变,最终确诊为MCL。结论 MCL是一种罕见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具有独特的临床和实验室表现,细胞形态上需注意与相似细胞的鉴别,同时应重点完善分子生物学检查以指导治疗。

特发性少弱畸形精子症患者精子形态学参数的相关性探讨 下载:102 浏览:493

刘鹏1 练锋2 倪晨1 孙建明1 《国际检验医学》 2018年7期

摘要:
目的分析特发性少弱畸形精子症患者精子形态学参数的相关性。方法选取113例特发性少弱畸形精子症患者(观察组)及39例特发性少弱精子症患者(对照组),利用计算机辅助精子分析系统分析精液质量,精子形态分析软件及Diff-Quik染色法分析精子形态、多重异常指数(MAI)、畸形精子指数(TZI)、精子畸形指数(SDI),利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精浆α-葡糖苷酶活性(速率法)和锌含量[1-(2-吡啶偶氮)-2-荼酚法]。结果观察组精浆α-葡糖苷酶活性、精子头部异常百分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余指标2个组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特发性少弱畸形精子症患者MAI、TZI、SDI均与精子颈部和中段、尾部异常百分率及过量残留胞浆(ERC)百分率呈正相关(P<0.01),而与精子头部异常百分率和正常形态精子百分率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特发性少弱畸形精子症患者精浆α-葡糖苷酶活性低于特发性少弱精子症患者,且精子异常头部、颈部和中段、尾部及ERC都有可能是导致体内生育力下降和体外受精失败的原因。

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与血细胞形态学检验在血常规检验中的应用价值 下载:12 浏览:150

曹慧 《中国医学研究》 2020年8期

摘要:
目的比较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和血细胞形态学检验在血常规检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9年6月至2019年7月在本院进行血常规检验的3 0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的样本均分为A、B两份,分别采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和全自动血细胞形态学数字图像分析仪检查。以人工显微镜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比较两种检验方式的白细胞异常检测结果。结果 A组检测结果显示,3 000例患者样本的阳性率为3.67%,灵敏度为90.99%,特异度为99.69%;B组检测结果显示,3 000例患者样本的阳性率为3.67%,灵敏度为97.30%,特异度为99.93%。B组检测的灵敏度高于A组(P<0.05)。结论全自动血细胞形态学数字图像分析仪在白细胞异常检测中的灵敏度高于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具有效率高、速度快的优势,但仍不能替代人工镜检。

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联合血涂片细胞形态学在血常规检验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下载:265 浏览:1997

姜竹君 《医学研究杂志》 2022年1期

摘要:
目的:研究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联合血涂片细胞形态学在血常规检验中的应用效果分析。方法:选取2021年3月~2022年2月这期间我院收治的感染患者300例作为试验对象,分析单一使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方法与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联合血涂片细胞形态学的检出率以及诊断时间。结果: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联合血涂片细胞形态学高于单一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方法,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联合血涂片细胞形态学时间更长,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血常规检验中应用血涂片细胞形态学联合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进行测定具有良好的临床指导价值,效果显著。

临床微生物形态学检验在感染性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下载:77 浏览:845

​赵敏 《生物技术研究》 2024年9期

摘要:
目的:观察临床微生物形态学检验在感染性疾病诊断中的应用。方法:选择入院就诊的感染性疾病患者80例,分为两组,对照组中不做微生物形态学检查,实验组中使用临床微生物形态学检验。结果:实验组的轻度感染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中重度感染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感染性疾病患者中使用临床微生物形态学检验,可减少中重度感染率。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