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论中国慈善史学科成立的条件及其体系与功能 下载:125 浏览:175

周秋光 黄均霞 《历史研究进展》 2020年3期

摘要:
中国慈善史属于中国社会史中社会功能的重要类项。随着国内外慈善事业研究的推进,慈善史研究成果不断涌现。但中国慈善史能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需要有一定的理论依据。笔者认为,中国慈善史研究已有专业的学科概念、明确的研究对象、丰硕的研究成果、相应的研究队伍,以及广泛的社会需求,业已具备成为独立学科的条件。从社会史、慈善学与其他相邻学科的比较中,中国慈善史的学科知识体系更加明晰。其认识功能、实践功能和教化功能已能促使其发挥作为一门学科应有的效用。

有关近代中国养老院的三个问题 下载:57 浏览:305

苏全有 《历史研究进展》 2019年9期

摘要:
近代中国养老院问题,乃学术界研究的缺失所在。养老院在近代中国的发展,一方面有历史的沿承,另一方面,则与西方国家的榜示有关。养老院的经费,既有政府拨款,亦有民间慈善商家的赞助,以及侨资、外资、教会所筹等。经费来源的多元化,从一个侧面佐证了养老院的民间化趋向。养老院在管理方面,存在严重缺失,如虐待老人、压迫佃农、管理规制的限制,导致风波冲突不断;在经营方面,经费短缺问题突出。近代中国养老院的发展历程,对今天我国解决养老问题,颇多资鉴价值。

中世纪晚期英格兰世俗慈善救济权威建立中的传承与超越——以威克里夫和罗拉德派为例 下载:61 浏览:308

陶芳 《历史研究进展》 2019年2期

摘要:
世俗慈善救济权威的建立,是指世俗之人在此事业上不断发声、不断争得一席之地的进程。在中世纪晚期的英格兰,这一进程在思想领域最为突出的体现就是为慈善救济注入了更多世俗性和宗教个人主义的色彩。具体而言,一是主张者身份的世俗性,代表人物为威克里夫和他的追随者罗拉德派;二是涉及慈善救济管理权和使用权内容上的反教权、反托钵僧、反代祷以及强调世俗力量的倾向。这些特点正是将慈善救济事业与社会环境变化进行整合的结果,也正因如此对慈善救济的探讨有时会杂糅在那个时代的信仰和政治需求中,涉及其本身的一些重要问题尚被忽略,慈善救济去魅化尚未实现。

从大众慈善到金融市场:19世纪英国信托储蓄银行的发展 下载:21 浏览:187

叶璐 《历史教学研究》 2020年11期

摘要:
19世纪英国低收入群体储蓄需求的增长以及资本市场的蓬勃发展,推动了英国信托储蓄银行数量的显著增长。储蓄银行的创办初衷是鼓励工人阶层养成节俭、储蓄的良好习惯,最终实现"自助"的目标,减轻政府救济负担。但随着存款数额的增长,这笔积少成多的资金也开始流入资本市场寻求更高收益。从早期统一购买国债到19世纪下半叶投资渠道的放宽,储蓄银行从对低收入群体的单向"输血",发展为连接低收入群体与资本市场的双向通道,其慈善性质的淡化实际上反映出英国社会各阶层在19世纪金融市场发展过程中的一种普遍受益趋势。

企业慈善捐赠与税收规避——基于企业社会责任文化统一性视角 下载:66 浏览:317

沈弋1,2 徐光华1,2 吕明晗1 钱明3 《当代管理》 2020年4期

摘要:
本研究基于企业社会责任文化的统一性视角,考察了企业在履行不同类型社会责任时所表现出的一致性。具体而言,研究发现,由于存在一个统一的社会责任文化,更多承担捐赠责任的企业同时也会承担更多的税收责任。在进一步的研究中,发现政治导向中所包含的社会责任文化因素也会通过制度和个人两个渠道影响企业决策。上述研究结论拓展了企业社会责任前置因素在文化层面的探索,对理解企业社会责任行为特征有较好的启发意义。

“捐还是不捐?”——如何提高个体慈善捐助行为 下载:24 浏览:426

沈靓 《管理与科学》 2020年4期

摘要:
慈善捐助行为指个体通过捐赠金钱、时间或物资等方式帮助有需要的群体或慈善组织。个人的慈善捐助行为能够促进社会资源再分配,提高社会整体福祉。因此,如何科学地对慈善活动进行宣传、吸引更多个体参与捐助,对于营销学者而言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话题。一次捐助包括捐助者、捐助资源、受助者以及社会和文化四个方面,这四个方面的因素既可以单独影响消费者的慈善捐助行为,又可以相互影响对慈善捐助行为产生交互作用。由此可见,个体的慈善捐助行为是十分复杂的,将通过对这四方面因素的梳理以提高我国公益组织对个体捐助行为的理解,进而采取有效的宣传以募集更多的捐助。

慈善捐赠、研发投入与财务资源的调节作用——基于战略间互动视角 下载:39 浏览:248

沈弋 徐光华 钱明 《当代管理》 2018年4期

摘要:
慈善捐赠带来的社会性资本,以及通过研发投入而取得的专业性资本都对企业的发展有重要影响。本文利用中国高科技产业上市公司2008-2013年数据,基于战略间互动视角,探索了公司慈善捐赠与研发投入之间的相关关系,以及财务资源对这一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由于不同战略之间对资源的竞争,高科技产业公司慈善捐赠与研发投入之间存在显著的挤出效应。本文进一步分析了财务资源对于战略间竞争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在财务资源冗余程度较高的公司里,战略间竞争更为激烈,挤出效应更加明显。最后,在考虑了慈善捐赠与研发间可能存在的滞后效应、内生性问题以及融资约束条件对财务资源冗余潜在的可替代性之后,以上关系依然成立。

党组织参与治理对上市公司慈善捐赠的影响 下载:55 浏览:392

程海艳1,2 李明辉1 《经济与管理学报》 2020年7期

摘要:
利用我国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2008—2017年数据,采用"双向进入""交叉任职"两个指标衡量党组织参与企业治理的情况,实证检验其对企业慈善捐赠行为的影响。结果发现,党组织"双向进入"和"交叉任职"与企业是否捐赠、捐赠水平均呈显著正向关系。此外,上述作用在国有企业与非国有企业中均存在,但与中央国有企业相比,党组织参与治理对企业捐赠的促进效应在地方国有企业中更为明显。研究还发现,党组织参与治理对企业慈善捐赠的促进作用并不以损害企业价值为代价,反而会提高公司经营绩效和价值,并且党组织参与治理对企业捐赠的促进作用并非以获取更多的政府补贴为目的。研究表明,党组织参与治理促进了企业的捐赠行为,这一结论有助于进一步理解党组织在公司治理中的地位与作用。

受捐赠人特定型网络募捐的法律认可与合理规制——兼论与证券公开发行行为的比较分析 下载:46 浏览:333

蒋辉宇 《经济与管理学报》 2019年10期

摘要:
受捐赠人特定型网络募捐是社会主体通过网络向不特定社会公众募集资金,且将所募集资金用于特定受捐赠人的新型募捐模式。《慈善法》目前未将此类募捐行为纳入其调整与规范范围。通过对与受捐赠人特定型网络募捐有较多类比因素的证券公开发行行为进行比较分析可见,在各国立法长期认可后者的基础上,我国法律认可前者也具有较强的合理性。事实上,网络募捐的市场理性和市场调节的自发规制、网络募捐整体社会收益远大于募捐成本以及立法对慈善组织的良好假设经不起实践检验等因素的存在,都是我国立法认可受捐赠人特定型网络募捐行为的具体原因。我国立法可通过各种制度措施对受捐赠人特定型网络募捐行为进行合理适度的有效规制。

“原罪”嫌疑、制度环境与民营企业慈善捐赠 下载:88 浏览:498

李雪 罗进辉 黄泽悦 《会计研究杂志》 2020年1期

摘要:
2018年11月1日,习近平同志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的讲话指出,要落实按照罪刑法定、疑罪从无的原则,切实保护民营企业家的人身和财产安全,这是因为"原罪"嫌疑是中国民营企业发展史上无法回避的一个重要问题,长期使得企业家面临企业合法性地位能否获得政府与社会公众认可的担忧,产生了诸多的微观经济后果。本文以2004-2016年间中国A股民营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根据企业初始产权获取过程中是否涉及公有产权到私有产权的转变作为对民营企业"原罪"嫌疑的度量,实证检验了"原罪"嫌疑是否以及如何影响民营企业的慈善捐赠行为。结果发现,由于"原罪"嫌疑所引致的民营企业合法性得不到正式认可与保护的威胁,背负"原罪"嫌疑的民营企业有动机通过慈善捐赠来讨好政府和社会公众以便降低这种威胁,而且这一正向影响关系随着企业所在省市的制度环境的完善而减弱。进一步本文还发现,"原罪"嫌疑对民营企业慈善捐赠水平的正向影响关系在不存在政治联系的企业以及实际控制人登上富豪榜后表现得更为明显。

国家级新区义务教育资源供需矛盾及消解路径——基于N市J区12345政务热线数据分析 下载:59 浏览:495

任贵州1 杨晓霞2 《教师教育与创新》 2019年8期

摘要:
成立国家级新区对迅速改善欠发达地区经济环境、改变落后的民生状态进而促进城市区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国家级新区应努力推动社会公共服务体系与产业发展体系协同共进。义务教育资源是社会公共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容忽视。国家级新区在初创的关键时期需要打好义务教育资源均衡分配的基础,为后续义务教育资源的优化升级提供坚实保障。本文以N市J区为例,通过对12345政务热线服务平台的数据分析和对关键人物的访谈,探讨国家级新区初创期义务教育资源需求特征,同时发现实际存在着义务教育资源供不应求、供需脱节、配置失衡、提质升级乏力等供需矛盾,并依据新区初创阶段的实际需求,从制定规划、资金支持、供需互动、创新升级等方面进一步探讨国家级新区义务教育资源供需矛盾的消解路径。

营养支持及免疫调节治疗老年慢阻肺急性发作的疗效 下载:93 浏览:1050

李莲 《中国食品与营养》 2024年2期

摘要:
目的:探讨营养支持及免疫调节治疗老年慢阻肺急性发作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7月至2023年8月间我院收治的76例老年慢阻肺急性发作患者为研究目标,根据治疗方式分为参照组(营养支持治疗)38例和研究组(营养支持与免疫调节联合治疗)38例。对比组间免疫调节指标、营养水平、血气指标、肺功能。结果:本研究中,经临床治疗后,研究组较参照组的营养水平、血气指标及肺功能指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营养支持与免疫调节联合治疗老年慢阻肺急性发作患者的效果确切,可切实改善营养水平、血气指标和肺功能,推荐应用。

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治疗老年糖尿病的临床效果 下载:153 浏览:1220

李莲 《临床医学杂志》 2023年11期

摘要:
目的: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治疗老年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2年12月本院收治的老年糖尿病(DM)患者90例为观察对象,采用数字表法观察组、对照组,均45例。对照组应用阿卡波糖,观察组应用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比较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血糖水平优于对照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糖显著改善时间、低血糖发生率优于对照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有利于患者治疗,且安全性较高,有推广价值。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