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基于多级可拓的绿色公建项目技术经济性评价 下载:53 浏览:363

李辉山 穆超 《建筑与工程管理》 2020年7期

摘要:
为有效促进我国西部地区资源节约在绿色公共建筑中的应用,从4个方面细分,对17项技术措施进行分析,选择投资回收期、增量成本与增量效益作为经济评价指标,通过定性信息定量化的方式,构建经济评价指标体系,交叉利用区间层次分析法和物元可拓理论,建立绿色公共建筑项目资源节约的经济评价模型。使用区间层次分析法测算出评价指标的综合权重,运用多级可拓法对评价指标的经典域、节域和待评价物元综合分析,构建关联函数,客观全面地得出绿色公共建筑资源节约技术经济评价等级,并在实际案例对该模型的可行性和实用性进行验证。

俄罗斯国家科学中心协同创新机制研究 下载:68 浏览:383

王振1 李斌1 梁正2 《国际科技论坛》 2020年11期

摘要:
俄罗斯国家科学中心在推动国防科技和武器装备发展、提升国防工业能力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积极推进协同创新是其保持发展潜力和技术优势的重要手段。本文深入分析俄罗斯国家科学中心与国内外大学、企业、科研机构等不同主体间协同合作方面的主要经验和做法,提出关于我国开展相关工作的启示与建议。

多站融合项目中的地源热泵系统经济性分析 下载:29 浏览:322

丁荣 周波 钱永娟 《中国电力技术》 2020年9期

摘要:
国家电网公司依托广泛布局的变电站开展多站融合模式的能源综合体建设是实现泛在电力物联网的重要路径。地源热泵技术作为一种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具备优良的节能减排效果,在变电站建设地源热泵系统提供供冷/供热服务,具备良好的推广前景。但是目前关于变电站建设地源热泵系统的经济效益尚无深入研究,论文在梳理总结地源热泵经济性相关研究的基础上,立足于变电站建设地源热泵系统的成本分析,对热泵项目的经济性进行了量化建模,并选择河北某"多站融合"项目的热泵系统进行了实证分析测算及敏感性分析,结合测算结果,对我国未来多站融合项目的地源热泵系统建设运营提出了合理化建议。

人工智能、机器人的就业效应及对策建议 下载:54 浏览:392

张于喆 《中国科学与管理》 2019年4期

摘要:
从影响的领域、受众和整体评估等3个角度,探索人工智能、机器人等技术对就业的影响,总体而言,技术进步所带来的改变并不是线性的。技术发展的最大受益者是智力和实物资本提供者,潜在受损者将是从事中低技能工作的人群。对我国而言,短期内,更多负面影响将来自于机器人对从事中低技能工作人群的冲击;长期看,当人工智能技术进入应用扩散阶段,很有可能会引发链式反应并导致我们无法预测和控制的复杂困局。

煤气化、生物质气化制氢与电解水制氢的技术经济性比较 下载:66 浏览:505

谭静 《中国电气工程》 2020年9期

摘要:
氢气作为一种理想的清洁能源,是目前新能源研究的热点之一。氢气的来源和价格,对氢气的使用有着巨大影响。本文对煤气化制氢、生物质气化制氢和电解水制氢进行了等技术发展现状进行了详细分析,研究对比了这几种制氢技术的生产成本与经济性。目前,煤气化制氢最具有资源成本优势,但生物质制氢、可再生能源发电制氢是未来的趋势,未来氢能产业必将是化石原料制氢与电解水制氢、可再生能源制氢多种方式共存、多元化发展的供给格局。

基于模糊DEMATEL-ISM太湖流域氮减排影响因素研究 下载:71 浏览:398

席轩1 张骥骧1,2 《中国环境保护》 2020年7期

摘要:
针对目前流域氮污染问题的持续恶化,文章首先在文献分析和专家调研的基础上建立了流域氮减排的影响因素体系,通过模糊DEMATEL法对各因素进行梳理得到关键因素,然后利用改进的ISM构建各因素的递阶解释结构模型,最后进行复杂网络结构分析。结果表明,关键因素大部分来自于政府和技术层面并且位于系统结构的较高层次,同时单位氮减排成本和排污权交易价格虽位于较低层次但易受到较多高层次因素的影响。此外,该系统的复杂网络结构的最大度较大以及平均路径短,因此各关键因素联系紧密复杂、传递迅速,容易导致流域氮污染进一步的恶化。

区块链技术在技术成果交易领域应用探索 下载:38 浏览:217

李妃养1,2,3 黄何2 张宏丽2 《中国科学与管理》 2020年10期

摘要:
区块链技术应用已延伸到数字金融、物联网、智能制造、供应链管理、数字资产交易等多个领域。技术成果信息保密性、信息不对称性等特征极大影响了技术成果的交易。区块链恰恰在解决这些问题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区块链在技术交易领域的运用有望成为现实。在分析区块链技术的优势、技术交易市场的特征与问题的基础上,探索区块链技术如何实现在技术成果交易领域的应用,并提出了建立技术成果交易联盟链的设想、思路与重点,以及相关政策建议,为相关理论探索和实践应用提供启示与参考。

科技型中小企业全生命周期金融支持研究——基于风险特征的分析视角 下载:73 浏览:433

徐海龙1 王宏伟2 《中国科学与管理》 2018年7期

摘要:
基于科技型中小企业生命周期各阶段技术创新特点,融资需求和风险特征,分析金融支持方式的风险偏好。发现科技型中小企业金融支持体系各融资渠道存在的问题,并结合我国现阶段科技金融的发展现状,给出完善金融支持体系的政策建议。

欧盟人才流动政策对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启示 下载:73 浏览:439

曾凯华 《中国科学与管理》 2018年5期

摘要:
促进创新要素自由流动,有助于推动地区协同创新发展。粤港澳大湾区涉及珠三角9市、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保证人才在粤港澳大湾区自由流动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过程中需重点考虑的问题。欧盟涉及多个主权国家,欧盟一体化进程中消除人才流动障碍的经验做法对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有一定的借鉴意义。研究欧盟促进人才自由流动的政策措施,总结和分析其特点,在此基础上提出对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启示建议。

当前我国汽车产业发展形势变化及2020年展望 下载:64 浏览:433

徐建伟 《现代经济研究进展》 2020年8期

摘要:
当前,我国汽车产业震荡调整是长短期变化叠加导致的,既关乎总量和速度变化,也关乎产品和技术结构调整。从长期来看,我国汽车产业已经进入从规模扩张的增量市场向品质提升的"增量+存量"市场转变的新阶段。从短期来看,汽车产业面临宏观经济下行压力大、产业政策大幅调整、经贸摩擦冲突加剧、新冠肺炎疫情冲击等新变化。长短结合来看,2019年和2020年汽车产业发展同处一个阶段变化,在趋势上具有很强的连贯性和接续性,一些趋势性变化仍将延续,一些苗头性变化可能更加清晰,一些隐忧问题将会进一步暴露。

卡尔多炉处理复杂物料工艺的研究 下载:66 浏览:478

刘益民 《冶金学报》 2020年9期

摘要:
针对卡尔多炉在处理复杂物料时存在的熔炼渣渣含金银高,返料增多,熔炼吹炼效率不高等问题,通过对渣型研究,探索最佳物料配比及试剂配比;对氧枪枪头和吹炼枪枪头的改进,缩短熔炼周期及吹炼周期。对工艺进行优化及设备进行改进后,实现了生产的平稳运行,确保了产品质量。

雄县地热水供暖模式推广建议 下载:85 浏览:388

刘晓敏1,2 洪帅1,2 《水资源研究进展》 2020年8期

摘要:
我国地热资源丰富,地热水供暖对我国冬季空气污染治理有重要意义。雄县地热水供暖已形成了成熟的模式,经研究发现,雄县地热水供暖模式技术先进,提高了用热效率,避免了地热水供暖对地面造成的污染。雄县地热水供暖模式具有经济上成本分担方式合理、运行机制可行、供暖效果好等优点,据此提出雄县地热水供暖模式适合在全国地热水资源区楼房集中地区推广使用的建议。

创新要素流动新趋势研究 下载:70 浏览:478

程都 《现代经济研究进展》 2019年7期

摘要:
本文界定了创新要素的内涵,从多个角度描绘了当前创新要素从传统发达国家向全球新兴国家流动,从一线城市向新兴城市流动,从远郊科学园区向城市中心流动,从传统产业向新兴产业流动的新趋势,并揭示了创新要素流动的驱动因素。最后提出了进一步促进创新要素向我国流动的政策建议。

基于生态效益定量分析的公路边坡生态防护技术经济评价 下载:72 浏览:467

杨桦楠1 李金路1 高柳威2 李伟超1 赵廷宁2 冀晓东2 《水土保持与应用》 2020年5期

摘要:
随着生态防护技术在公路边坡的广泛应用,生态护坡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但由于对生态护坡缺乏系统的经济评价体系,其价值及优势没能更直观地体现出来,影响了边坡生态防护技术的进一步推广。从生态效益的角度对生态边坡带来的经济效益进行量化,分别以吸收CO2释放O2、吸收SO2、滞尘、涵养水源、景观提升等方面的价值估算,结合工程原材料制作释放CO2造成的污染,并考虑工程的建设成本和维护成本,对生态护坡进行经济评价,利用经济学基本原理,提出具体的定量估算方法。实例分析表明,当条件适合时,生态护坡有较好的经济效益,不同形式的生态护坡模式之间经济效益存在差别。

热能与动力工程中的节能技术探讨 下载:66 浏览:337

余冯坚 陈凯 《能源学报》 2019年10期

摘要:
伴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自然环境遭到了严重破坏,气候变暖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我国提出可持续发展战略,提倡节能降耗,各行业重视能源的利用率,纷纷引进低能耗低污染的先进设备,而加强热能与动力工程中的节能技术应用,可以有效提高能源的利用率。文中论述了热能与动力工程发展情况,分析了节能技术的应用和发展。

大牛地气田乙烷回收工程技术经济分析 下载:58 浏览:479

田绘杰 季永强 李海林 彭杰 《天然气进展》 2020年5期

摘要:
鄂尔多斯盆地大牛地气田是中国石化重要的天然气生产基地,目前已建成超50×10~8m3/a规模的天然气地面集输系统。鉴于其集输过程中通过脱水脱烃站处理天然气时仅对部分C3+组分回收,而未对乙烷进行回收处理的情况,因此有必要研究是否进行乙烷回收工程投资增加具有高附加值的乙烷等产品的产量,提高油气资源整体利用率,增加气田生产的经济效益。研究结果表明:①通过对大牛地气田乙烷含量规律的研究分析,预测大牛地气田在乙烷产量方面具有资源潜力;②通过对乙烷回收工程工艺方案的论证,确定了大牛地气田乙烷回收工艺采用部分干气循环工艺并确定主要设备选型;③依据工程投资和运行成本的测算数据,通过软件模拟计算,证明大牛地气田乙烷回收工程可以较大地增加气田经济效益。结论认为,大牛地气田天然气乙烷回收工程在技术和经济上均可行,但是针对销路环节面临的风险需要提前协商论证。

对某办公大楼供冷热方案的分析 下载:82 浏览:417

王建伟 《能源学报》 2019年2期

摘要:
通过对某办公大楼的负荷分析和供能方案对比,确定了适合该办公大楼的供能方式,并核算了相应的技术经济指标,证明了该供能方案的合理性。

天然气产业技术经济评价体系及指标设计 下载:56 浏览:449

姚莉 罗旻海 肖君 李林洪 王俊 敬代骄 《天然气进展》 2019年1期

摘要:
为了建立综合全面的技术经济评价体系,满足天然气产业各环节投资主体对投资回报的要求,采用全生命周期和后评价理论方法,以天然气产业链各环节投入产出为主线,建立了天然气产业技术经济评价体系,并设计了相应的评价指标,通过纵向和横向对比,查找天然气产业全过程薄弱环节,总结经验教训,为投资决策层提供有力支撑。研究结论表明:(1)天然气产业技术经济评价体系应包括目标评价、投入指标评价、产出成果评价、生产经营评价、综合效益评价;(2)评价指标包括探明地质储量、二维、三维地震、产能建设、开发井数、进尺、新建生产能力、库容、输气压力、产能到位率、亿方储量投资、亿方产能建设投资等指标;(3)通过对体系的建立和评价指标的梳理,能科学有效地指导评价人员开展技术经济评价工作,并进一步提升投资管理成效和投资决策水平。

山东LNG接收站冷能空分方案技术经济可行性分析 下载:54 浏览:347

张大伟 胡超 王敏 田东 《天然气进展》 2018年8期

摘要:
LNG蕴含大量高品质的冷能,在LNG接收站中将其直接释放到海水中会造成冷能严重浪费。为实现冷能充分利用、经济利益最大化的目的,认为山东LNG接收站应充分利用LNG冷能建设冷能空分装置。通过对国内外冷能空分装置情况的简要介绍,充分对青岛及其周边地区进行市场供需、投资、价格、产品竞争力风险分析,认为建设冷能空分装置的方案在技术经济上是可行的、风险是可控的,符合国家节能减排、循环经济政策,并对建设冷能空分装置的技术方案及工艺流程作了详细的阐述。

提升中国能源效率的产业空间重点 下载:85 浏览:434

胡安俊1 孙久文2 《能源学报》 2018年4期

摘要:
提高能源效率是中国建设生态文明、实现巴黎协定的关键举措。本文首先分析了产业和区域两个尺度上能源消费的结构与效率特征,在此基础上,通过比较分析,筛选出能源消耗大、利用率低的产业和区域,作为提高能源效率的重点。从产业看,黑色金属冶炼和延压加工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造纸和纸制品业等6大产业能耗较大、效率较低,是提高能源效率的重点产业。从区域看,河北、山西、内蒙古、新疆的能源消耗量大,而且利用效率较低,是提高能源效率的重点区域。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