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模糊综合评价法在养老社区项目社会效益评价中的应用 下载:52 浏览:363

解维锋 刘秦南 刘艳慧 王勇胜 《建筑与工程管理》 2018年1期

摘要:
由于我国人口老龄化形势严峻,传统的养老模式已经受到挑战,养老社区作为结合了家庭养老与社区养老的新型养老模式开始逐渐崭露头角。但目前我国对养老社区项目社会效益评价的指标体系和方法还不成熟,企业往往对养老项目进行财务评价和国民经济评价却忽略了对项目进行社会效益评价,这使得无法充分认识养老社区项目的价值。针对养老社区项目社会效益显著的特点,构建一套能够合理衡量养老社区项目社会效益的指标体系,结合养老社区社会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以具体的养老社区项目为例,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进行了社会效益综合评价。

新疆阿克陶县田间高效节水建设项目经济效益评价及环境保护分析 下载:57 浏览:395

艾克拜尔·热合木吐拉 《水资源科学研究》 2020年1期

摘要:
阿克陶县水资源紧缺,农业灌溉耗水量大,发展高效节水灌溉迫在眉睫。为加快阿克陶县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建设步伐,改善全县的灌溉条件,完善水资源的利用和控制手段,全县规划发展高效节水灌溉面积1.0万亩。本文以新疆阿克陶县典型研究区为例,通过2018年田间高效节水建设项目的实践,定量评价阿克陶县高效节水工作的经济效应,以期为新疆其他县市的高效节水经济效益评价提供参考和有益信息。

长汀县水土保持效益评价研究 下载:76 浏览:502

林强 《水土保持与应用》 2020年12期

摘要:
以南方红壤侵蚀区水土流失较为严重的长汀县为研究区,采用遥感、径流小区、野外调查等方法,分析其水土流失变化,并分别从生态、经济、社会3个方面进行了水土保持综合效益评价。结果表明:2010—2017年长汀县水土流失面积总体减少了77.16 km2,水土流失率下降了2.49百分点;中度、强烈、极强烈及剧烈等级的水土流失面积存在不同程度的降低;研究区植被-土壤系统顺向演替,水土保持综合效益显著,有效地减轻了水土流失区自然灾害并促进了社会进步。

公路安全保障工程经济效益评价初探 下载:29 浏览:386

俞迪 《交通技术研究》 2019年10期

摘要:
为完善公路安全保障工程评价指标体系,从经济效益的角度,选取人员损失、财产损失、时间成本、油耗等指标建立量化模型。分析实施该工程后产生的直接和间接经济效益。并比较了层次分析法、模糊评价法、灰色评价法三种经济效益评价方法的优缺点,提出将层次分析法和模糊评价法结合起来进行安保工程综合评价。

生态清洁小流域综合效益评价研究进展 下载:84 浏览:490

肖娟花 于兴修 马方正 李明蔚 《水土保持与应用》 2020年6期

摘要:
生态清洁小流域综合效益评价是检验与衡量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成果的有效手段。在分析生态清洁小流域综合效益内涵的基础上,从综合效益评价方法、评价指标体系、确定指标权重的方法等方面介绍了我国生态清洁小流域综合效益评价研究与实践进展,指出了当前研究存在的问题,并从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目标的分类、效益内涵、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指标权重确定方法几个方面,对未来生态清洁小流域的综合效益评价研究进行了展望,以期提高生态清洁小流域综合效益评价研究水平,促进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健康发展。

区域效益评价指标体系中指标的设计与研究 下载:85 浏览:484

李悦 《水资源研究进展》 2018年6期

摘要:
本文以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区域效益评价指标体系为例,主要探讨了区域评价指标设计的原则和特点,阐述了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区域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的构成,并对评价指标逐一进行了解释说明。该指标体系的构建将有利于今后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区域效益评价工作的开展,对其他区域效益评价工作也可以起到借鉴作用。

基于组合权重TOPSIS模型的温室西瓜调亏灌溉综合效益评价 下载:59 浏览:480

魏光辉 《水资源研究进展》 2018年2期

摘要:
本文以温室西瓜为例,为节约灌溉用水,提高西瓜水分利用效率,研究西瓜旱作栽培技术,建立了包括其生长性状、果实品质与水分利用3个方面17项指标的调亏灌溉综合效益评价模型,引入熵权法和层次分析法确定评价指标权重,得到不同灌溉方案的优劣排序。研究结果为干旱区作物调亏灌溉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参考。

我国沙障固沙技术研究进展及展望 下载:87 浏览:485

丁新辉1,2 刘孝盈1,2 刘广全1,2 《水土保持与应用》 2019年2期

摘要:
利用文献荟萃法,对我国沙障的类型及其固沙技术进行了研究。目前,沙障固沙技术的理论尚有待完善,沙障的规格、材料选取没有相应的规范,沙障固沙体系布局不合理,沙障对沙地生态系统的影响研究不充分,重大工程中的沙障效益评价困难。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材料科学的发展,我国沙障治沙技术研究趋势为:(1)重大工程沙障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研究;(2)在现有沙障设施内,开展沙障—沙生植物—微生物相互作用的研究;(3)防风固沙体系模式的优化研究。

寻乌县稀土尾砂地植被修复效益综合评价 下载:87 浏览:498

胡根华1 鲁向晖2 刘明兰1 《水土保持与应用》 2018年12期

摘要:
稀土是我国的一种重要矿产资源,但稀土采选会产生大量的尾砂,严重影响生态环境。桉树是江西省稀土矿区尾砂地植被恢复常用的树种,为科学认识桉树在稀土尾砂地生态修复中的作用,以寻乌县稀土矿区为研究对象,在详细调查和专家打分的基础上,选取了26个反映桉树生长对稀土尾砂地修复影响的指标,利用层次分析与模糊数学方法,建立综合评价模型,对桉树修复稀土尾砂的综合效益进行了评价。评价结果显示:桉树种植修复稀土尾砂的生态效益为中、社会效益为良、经济效益为中、综合效益为中;总体评估态势为:17%为优,28%为良,30%为中,21%为差,4%为劣。研究结果表明,当前选用桉树对稀土尾砂进行植被修复是可行的。同时,对桉树在生长过程中存在的潜在问题给出了建议。

“三位一体”崩岗综合防治模式及其生态效益评价 下载:88 浏览:476

刘洪光 段剑 肖胜生 《水土保持与应用》 2018年3期

摘要:
崩岗侵蚀是我国南方最严重的土壤侵蚀类型,对红壤丘陵山区的生态、粮食生产、防洪和人居安全构成极大威胁。以江西省赣州市赣县区白鹭乡上塘小流域为研究对象,提出了治坡、降坡和稳坡"三位一体"的综合防治模式,并测定了治理前后崩头、沟道和冲积扇的土壤肥力指标,对比了崩岗3个区域治理后的植被情况。结果表明:采用"三位一体"崩岗综合防治模式显著提高了崩岗3个区域的土壤肥力,冲积扇肥力的提升效果最为明显,与治理前相比,有机质、全氮、碱解氮、全磷和速效磷含量分别提高1.2、3.7、2.9、0.5和5.7倍;治理后植被情况得到很大改善,物种数和多样性指数均较对照有所提高。对"三位一体"崩岗防治模式的效益评价结果表明,该模式适合江西地区的崩岗特点,具有较大的推广价值。

基于未确知理论的绿色建筑技术成本效益评价 下载:68 浏览:405

王沨枫 周海珠 魏慧娇 《建筑技术学报》 2020年5期

摘要:
建立了绿色建筑典型技术成本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基于博弈论的主客观组合赋权法确定指标权重。对不同气候区10栋建筑的排风热回收技术、节能灯具与智能照明技术的成本效益进行调研分析。基于调研获得的有限样本,利用未确知理论求解评价指标基线,并提出分级评价方法。对调研绿色建筑所用技术的成本效益进行分级评价,结果表明:调研数据可信度较好;排风热回收性价受气候区影响较节能灯具与智能照明显著。利用提出的分级评价方法对各地、各类型建筑绿色建筑技术性价水平进行量化对比分析,可为绿色建筑技术的选用提供参考。

2000年以来漳州市土地利用效益的动态变化 下载:60 浏览:466

魏燕茹 陈松林 《地理研究进展》 2019年7期

摘要:
基于漳州市2000-2017年的土地利用现状及相关经济数据,通过建立土地利用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确定20个评价因子作为对应评价目标的指标层,并采用变异系数法确定各项指标的权重,运用TOPSIS评价模型对漳州市土地利用效益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漳州市土地利用综合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自2000年以来大体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但各年间土地利用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接近度增长速度差距大,且生态效益波动较大,社会效益曾出现阶段性递减,不利于土地利用整体效益的提高。针对土地利用当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提高土地利用效益的对策建议。

体育文化旅游融合的效益与影响评价研究 下载:44 浏览:448

廖基胜 《中国体育科学》 2025年1期

摘要:
本研究旨在探讨体育文化与旅游融合的效益与影响,以深入了解这一趋势对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影响。通过文献综述和实地调研,分析了体育文化旅游融合对地方经济发展、社区凝聚力以及文化传承的积极影响。研究发现,体育文化旅游融合不仅提升了地方的知名度和吸引力,也促进了当地特色产业的发展,并且增进了不同地域间的文化交流与理解。本研究为深入探讨体育文化旅游融合带来的多方面效益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

土地整治项目中农田水利工程效益评价 下载:277 浏览:2873

贺普春 《土壤研究》 2023年10期

摘要:
土地整治项目中,农田水利工程承担着提升农业生产能力和优化资源利用的重要任务。本文通过分析土地整治和农田水利工程的现状,指出当前面临的资金投入不足与管理机制欠缺等挑战。文章构建了以经济、社会、环境三个维度为核心的农田水利工程效益评价指标体系,旨在为政策制定者提供参考。通过加强政策支持、完善管理体系、增强公众参与和促进跨部门协作等措施,提升农田水利工程的整体效益,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效益评价进展分析 下载:235 浏览:2307

李束 余蕊 刘晓 《中国土壤》 2022年5期

摘要:
伴随着近年来我国国力的快速增长,水土保持工作也得到较为长远的发展。这是因为,各地政府在不同程度上,均强化了对水土保持工作的人力、物力投入。这就使得,许多地方的水土保持建设工程得以迅速展开。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运用良好的效益评价机制,对水土保持工作的生态、社会、经济效益进行评价,便成为了当下的一个重中之重。基于此,本文将以水土保持效益评价的研究进展为切入点,进而围绕着其展开分析论述。

一体化提液降耗技术分析及应用 下载:436 浏览:3236

隋爱妮 刘金辉 孙文海 《天然气进展》 2021年5期

摘要:
多年来,一方面由于受油藏类型、开发阶段、配套能力等因素的影响,油田各开发单位的合理提液能耗客观上是不一样的,而传统的以机采系统效率和百米吨液耗电为主要指标的考核评价,又反映不出其真实能耗水平和管理水平的高低,如何挖掘油田提液系统降低电耗的潜力,推广应用油井人工举升工艺新技术和节能降耗新技术,降低油气开采成本,已成为各油田开发企业重要的研究课题。另一方面,面对低油价新常态以及油田节能减排工作的需要,油田开发企业从系统优化调整高度出发,以注采结构一体化调整为原则,提出实施注采开发单元一体化调整优化节能项目,通过限提并举调整单元产液结构,限制无效产液、提升有效产液,达到控水稳油,减缓递减的目的,配套更新地面拖动电动机设备,以达到节能降耗和提质增效的目的。

低效油井治理效益评价及潜力分析 下载:899 浏览:3253

夏方礼 《天然气进展》 2021年4期

摘要:
随着油田开发的不断进行,油井含水率上升、产液量低、复产措施投入大等诸多问题影响着油田开发的正常进行,导致许多油井的效益低下,难以开采,对油田经济效益产生不利影响。但随着油田开发的深入,稳产难度的加大,产量和效益任务繁重,势必要对低效井进行综合治理。如何优选低效井,保证治理有效益,是老油田开发面临的主要问题。

气象服务效益评价研究进展 下载:278 浏览:2934

​范林林 王健洋 王太然 《气候变化研究》 2021年8期

摘要:
气象服务效益评价是气象事业发展的重要构成,对气象事业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提升气象服务,推动气象事业发展,气象服务效益评价工作方法应当更加的科学合理。文章将围绕气象服务效益评价研究进展展开论述,旨在为今后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某岛镇天然气分布式能源项目可行性研究 下载:196 浏览:2570

潘国仁 《能源学报》 2021年8期

摘要:
浙江沿海很多岛屿城镇人口集中、经济基础好,但也是能源消耗多的地区,通过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和能源智能微网(DIEM)等方式,实现传统能源与风能、太阳能、地热能、生物质能等能源的多能互补和协同供应,可以极大缓解这些地区的能源消耗需求,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分布式能源是一种建在用户端的能源供应方式,可独立运行,也可并网运行,是以资源、环境效益最大化确定方式和容量的系统,将用户多种能源需求,以及资源配置状况进行系统整合优化,采用需求应对式设计和模块化配置的新型能源系统,是相对于集中供能的分散式供能方式。本文基于洞头区大门镇选址建设分布式能源项目为背景,论述了方案的可行性、建设的重要性,给出了建设的效益评价与相关建议。

基于EPC模式的装配式建筑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下载:94 浏览:934

​李堃 《现代经济研究进展》 2024年2期

摘要:
近年来,我国各个地区装配式改革不断推陈出新,EPC总承包模式与装配式的融合引起业内的高度重视。文章主要阐述EPC模式下装配式建筑管理发展现状,梳理EPC模式下装配式建筑的管理阶段,旨在构建EPC管理模式下的装配式建筑经济评价指标体系模型,实证分析EPC模式下的装配式建筑项目的经济效益。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