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基于数字新能源技术在综合能源领域的应用及探索 下载:67 浏览:621

王萌 《能源学报》 2025年4期

摘要:
数字新能源技术,作为21世纪能源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正以其独特的融合优势,重塑着全球能源格局。它将尖端的数字信息技术与可再生能源技术紧密结合,不仅提升了能源的生产效率和使用效能,更为实现能源的绿色转型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随着全球对清洁能源需求的日益增长,数字新能源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已成为推动能源行业进步的重要引擎,预示着一个更加智能、互联、低碳的能源未来。

锂离子电池正极界面修饰用电解液添加剂 下载:61 浏览:411

蒋志敏1 王莉2 沈旻1 陈慧闯1 马国强1 何向明2 《应用化学学报》 2019年7期

摘要:
提高电压是提高锂离子电池比能量的重要途径之一。例如,LiNi0.5Mn1.5O4(4.7V)、LiNiPO4(5.1V)和富锂锰基等电极材料在较高的充电截止电压下表现出较高的能量密度和较低的成本,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另外,提高LiCoO2和三元电池体系的充电截止电压是提升电池能量密度的简单有效措施。但是,当电池充电截止电压提高时,不仅会造成电解液在正极/电解液界面的氧化分解,还会加速正极中金属阳离子在电解液中的溶解,造成电池循环性能和安全性下降。采用不同的正极界面修饰用电解液添加剂,既可以有效钝化正极/电解液界面,抑制电解液的分解,还可以有效抑制正极结构的破坏。本文从添加剂的分子结构出发,介绍了磺酸酯、硼酸酯、磷酸酯、氟代碳酸酯、腈类、酸酐和锂盐等添加剂在正极界面的相关研究成果,并对不同添加剂的作用机理进行了详细的解释和归纳;另外,介绍了添加剂的联用技术在不同电池体系中的最新研究成果;最后,对新型正极界面修饰用电解液添加剂的开发进行了展望。

CTBT大气放射性氙监测技术进展 下载:65 浏览:488

陈占营1,2 黑东炜3 王建龙2 《物理进展》 2018年5期

摘要:
介绍了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CTBT)中涉及的放射性氙同位素及其来源、核爆炸产生放射性氙同位素特征和CTBT大气放射性氙监测技术,重点总结了CTBT中大气放射性氙的取样、测量、事件性质识别和源项解析等技术的最新进展。在氙监测设备方面,已有3套商业化的氙监测系统可供采购,且氙同位素取样效率和探测灵敏度已远超临时技术秘书处设定的技术指标要求;在放射性氙同位素活度测量与能谱分析方面,Si-PIN新型探测器研究取得较大进展,建立了放射性氙数据分析软件;在氙监测事件性质识别方面,建立了Kalinowski判据模型;在大气输运模拟研究与应用方面,基于FLEXPART模型开发了Web-Grape和WebGrape IBS软件。但从实际监测效果看,有效获取敏感核素对及核素比,并依此提供确凿核爆炸证据的能力尚显不足。下一步工作应聚焦在氙同位素探测灵敏度提升、氙监测事件识别及溯源等研究上。

截断总体最小二乘变分核事故源项反演数值研究 下载:65 浏览:286

刘蕴1 刘新建1 李红2 方晟2 毛亚蔚1 曲静原2 《核工业与技术》 2019年3期

摘要:
放射性释放源项是核事故应急与事故后果评价的基础。核事故源项反演方法利用事故期间辐射环境监测数据估计事故释放源项。由于其不依赖电厂状态参数,在福岛核事故后被广泛重视。变分核事故源项反演模型(VAR)对释放源项的求解为全局最优,但受大气扩散模型误差的影响较大。为降低大气扩散模型误差对源项估计结果的影响,建立了截断总体最小二乘变分核事故源项反演数值计算模型(TTLS-VAR)。该模型可对扩散模型算子与监测向量进行修正,以提高源项反演的准确性。基于风洞实验数据对TTLS-VAR模型进行验证,结果显示:TTLS-VAR模型对释放源项估计结果的准确性较VAR模型有所提高。

熔盐球床堆径向流堆芯的热工水力分析 下载:90 浏览:495

薛春辉 董玉杰 《核工业与技术》 2018年7期

摘要:
核热泉(NHS)堆是一种新型熔盐球床概念设计堆,其冷却剂径向流过堆芯,具有满功率自然循环特性。基于多孔介质局部非热平衡模型,利用计算流体力学(CFD)通用软件Fluent计算核热泉堆径向流堆芯的热工水力特性,并比较了不同的内、外孔板开孔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内孔板开孔率对冷却剂流量分布影响较大;燃料中心温度具有相当的安全裕量,冷却剂横向流过堆芯的阻力远低于浮升力,能够实现全回路的自然循环。

冷/热芯偏移对自然循环回路驱动力的影响 下载:46 浏览:446

彭银波 张亚军 贾海军 吴磊 刘洋 《核工业与技术》 2018年6期

摘要:
以一体化布置的中高压自然循环反应堆模拟实验装置为基础,从实验和理论分析两方面研究了上升段和下降段之间的传热以及堆芯和主换热器内温度变化对稳态自然循环能力造成的影响。实际测得了上升段进出口温差和套管式换热器一次侧水温在轴向的非线性分布,并推导得到了上升段与下降段之间的传热以及热源和热阱中温度分布对自然循环能力影响的表达式。研究表明,当上升段和下降段之间传热造成温度变化1~20℃,热源和热阱均为抛物线温度分布时,自然循环能力减小约0.2%4%。

制备HTGR凝胶球的外凝胶工艺工程化问题研究 下载:55 浏览:292

胡凤岐1 牛小平1 邓长生2 马景陶2 郝少昌2 《核工业与技术》 2018年4期

摘要:
中核北方核燃料元件有限公司(CNNC)建造的高温气冷堆(HTGR)核燃料元件生产线在采用外凝胶(EGU)工艺制备UO2核芯时,存在煮胶液沉淀、分散-胶凝过程中胶液流量无法实现精准控制和凝胶球裂口等问题。为解决这些工程化问题,对凝胶球制备工艺和设备进行了优化和改造,并试生产了10批次的UO2核芯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改进后的生产线可连续稳定的实现工业化生产,UO2核芯产品合格率超80%。

考虑分布式电源影响的分层分区精细化切负荷方法 下载:77 浏览:496

张宇超1 吴文传1,2 李正烁1 袁宇波3 王黎明1,4 《电网技术研究》 2019年12期

摘要:
直流输电故障或失去大电源时,需要快速切除部分负荷以保持受端系统稳定。传统紧急切负荷策略比较粗放,同时受端系统可能存在大量分布式电源,不恰当的切负荷控制会引起配电网过电压导致分布式电源脱网,从而引起更大停电风险。提出了一种分层分区的紧急切负荷系统架构,将待切负荷配电网划分成若干个分区。针对每个分区,通过本地测量辨识外网等值的模型参数,并建立考虑外网等值的切负荷优化模型。利用二阶锥松弛技术将该模型转化为可被有效求解的二阶锥规划模型。

新能源技术的发展与应用探讨 下载:55 浏览:566

曹明帅 《中国能源进展》 2025年4期

摘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能源消耗和社会生产的矛盾更加突出,新能源成为世界各个国家探索的重要领域,新能源具有清洁环保、可再生等优势,符合建设生态型社会理念,对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高功率锂离子电池负极硬碳材料的研究 下载:53 浏览:612

李海望1 王新龙2 李埃荣3 《材料科学研究》 2025年2期

摘要:
碳负极材料是锂离子电池的最佳负极材料。通过碳材料微观结构的设计,可以显著提高锂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功率密度和循环寿命,满足新能源汽车对动力电池的要求。与传统石墨阳极材料相比,硬质碳具有锂容量高、倍率性能好、循环寿命长等优点。通过改变碳源和优化制备工艺,研究人员先后制备了一系列结构独特、性能优异的硬碳材料。在综述硬碳基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最新研究进展的基础上,总结了不同碳源制备硬碳材料的研究工作,并简要分析了硬碳微观结构对锂离子电池材料性能的影响。最后,总结并指出了该领域需要解决的问题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新能源技术在现代建筑与电力工程中的应用 下载:65 浏览:562

卢明 赵倩倩 《能源学报》 2025年2期

摘要:
随着全球对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关注加剧,新能源技术成为现代建筑和电力工程领域内关键的发展方向。文章从新能源技术在建筑和电力工程的实际应用出发,分析了这些技术如何优化能源使用、降低环境影响,并推动经济效益的提升。文章详细探讨了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技术在不同项目中的应用实例,并分析了在推广这些技术过程中所面临的技术挑战与市场障碍。通过案例分析和理论研究,文章旨在展示新能源技术的潜力与影响,提出针对当前技术和策略的改进建议,以期达到更高的能效标准和更广泛的应用范围。研究还探讨了新能源技术未来的发展趋势,旨在为相关领域的决策者和实践者提供决策支持和实践指导。

建筑电气节能中光伏新能源技术的运用 下载:67 浏览:559

张志刚 《能源学报》 2025年1期

摘要: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节能减排已成为全球议题,其中,建筑电气节能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光伏新能源技术作为一种绿色、可再生的新型能源,其在建筑电气节能中的运用受到了广泛关注。本文首先介绍了光伏新能源技术及其在建筑电气节能中的重要性,然后探讨了光伏新能源技术在建筑电气节能中的运用方式,包括光伏发电系统的设计与安装、光伏新能源与传统能源的互补使用、以及光伏新能源管理系统的设计与运行等。研究发现,光伏新能源技术能有效改善建筑电气的能效,降低碳排放,有着巨大的节能潜力。但是,光伏新能源技术的普及和应用还面临一些挑战,如成本高、技术复杂等。将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政策的推动,光伏新能源技术在建筑电气节能方面的应用将取得更大的突破。总体来说,光伏新能源技术在建筑电气节能中的运用,步入切实可行总体方向。

新能源技术在油田环境保护中的作用探讨 下载:65 浏览:552

庄文丰 《能源学报》 2025年1期

摘要:
随着社会对于环保意识的逐渐提高,新能源技术在油田环境保护中的作用日益凸显。本文通过对新能源技术的深入研究和应用实践,在油田环境保护的背景下,探讨了新能源技术在减少污染、降低能耗、提高能源利用率等方面的重要作用。运用新能源技术,可以从源头上减少标准石油产业对环境的影响,打造更加绿色、可持续的油田生态环境。结果表明,节能、减排和环保的新能源技术能有效地改善油田的环境问题,降低能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实现油田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推动新能源技术在油田环境保护中的应用,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远-reaching发展前景。

建筑电气节能设计中光伏新能源技术的应用 下载:85 浏览:751

申双 《低碳研究》 2024年9期

摘要:
将光伏新能源技术应用于建筑电气节能设计,无污染,能源浪费少,可以提高供电设施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减少电气设备的占地面积,对促进建筑电气工程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对光伏新能源技术的研究,发现该技术具有供电可靠、高效节能、低碳环保等价值,推动了我国建筑行业可持续发展。

建筑电气节能中运用光伏新能源技术的优势 下载:128 浏览:1125

杨文志 韩少然 《低碳研究》 2023年3期

摘要:
将新能源光伏发电合理应用于建筑电气工程,可以有效地帮助实现建筑电气节能减排的目标。相关建设工程部门应正确认识光伏发电的重要价值和优势,并将其合理应用于建筑工程,以降低能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提高能源效率和效益,使中国的能源和环境得到更有效的保护,促进建筑业健康绿色发展,为实现中国建筑业和光伏产业可持续发展目标奠定坚实基础。基于此,本文就建筑电气节能中运用光伏新能源技术的优势进行相关探究,以便于为后续相关工作开展提供有效支持参考。

光伏新能源技术在建筑电气节能中的运用探讨 下载:193 浏览:1765

马浦庭 《低碳研究》 2022年11期

摘要:
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人们对新能源的需求不断增加,尤其是建筑电气方面。目前,建筑电气工程对光伏新能源的使用量增加,但在具体应用中,光伏新能源并没有得到合理利用与分配。文章结合自身的工作经验以及专业知识,就光伏新能源技术在建筑电气节能设计中的有效运用进行分析,有助于提升大众对新能源的认识。

建筑节能设计策略与新能源技术融合应用研究 下载:103 浏览:1057

梁靖林 《能源学报》 2024年10期

摘要:
随着能源消耗和环境问题日益严峻,建筑节能设计与新能源技术的融合应用成为当前建筑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本研究探讨了建筑节能设计策略与新能源技术的结合途径,分析了被动式节能设计、主动式节能系统以及新能源技术在建筑中的应用,通过案例分析总结了融合应用的关键技术和实施策略,为建筑节能与新能源技术的深度融合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推动建筑行业向低碳、节能、可持续方向发展。

大数据时代电力企业档案管理创新的探索 下载:527 浏览:2633

乔中贤 《管理与科学》 2021年9期

摘要:
在现代档案管理模式下,大多数电力企业都把传统的纸面档案转变为便于存储和查询的电子档案。降低了档案管理员收集、整理、保存的工作量。与此同时,数字化档案管理平台打破了查询、修改的时空限制,更便于使用。大数据是一把“双刃剑”,它不仅使档案归档更加简单,同时也会对档案进行更严格的测试。在新形势下,如何存储大量的电子数据,如何保证数据的安全,使文件服务质量更好地适应新形势下文件管理人员的需要。伴随着电力企业改革的深入和社会的发展,档案管理也必须与时俱进。

电力工程中的新能源技术应用研究 下载:95 浏览:1051

刘桐硕 《能源学报》 2024年7期

摘要:
本文通过对电力工程中新能源技术的应用进行研究和分析,探讨了新能源技术在电力工程领域的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首先介绍了新能源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分类,然后分析了新能源技术在电力工程中的应用现状,包括太阳能、风能、水能等多种新能源技术的应用情况。接着探讨了新能源技术在提高电力工程效率、减少能源消耗、保护环境等方面的作用。最后,对新能源技术在电力工程中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措施。

光伏新能源技术风险管控分析 下载:137 浏览:1557

孙扬 《能源学报》 2023年10期

摘要: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进步,各行业各领域都呈现出突飞猛进的态势。文章将通过对外部环境在电力工程大型光伏发电项目中的风险问题进行探究,提出几点管控建议,以望促进光伏新能源技术发电项目建设的规范化开展。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