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证明责任制度本质重述 下载:86 浏览:492

胡学军 《中国法学研究》 2020年10期

摘要:
证明责任概念本质所指为客观证明责任,主观抽象证明责任为客观证明责任之表象,而具体举证责任实为证明责任之假象。在"规范说"的方法论下,证明责任既非事实问题,也非纯粹的法律问题,而属将事实与法律连结的"法律适用"问题。证明责任规范应直接来自实体法规范,其本质是一个实体法规范要件的补充规范。现代证明责任是一种作为案件事实真伪不明情形下的一般性克服方法的形式理性制度,其最深层的本质就是以法律价值权衡化解事实认知模糊状态,化消极无解之事实判断为积极的法律价值引导,其性质属于"实质司法权"。

注意义务的规范本质与判断标准 下载:84 浏览:477

陈璇 《中国法学研究》 2019年1期

摘要:
注意义务本质上是能力维持规范,其机能在于将行为人遵守行为规范的能力维持在一定的水平之上。因此,注意义务概念以行为人有遵守行为规范之心却无遵守行为规范之力为适用前提。从刑法目的、理论思维以及政策效果等方面综合分析,注意义务"标准人"的设定,只能以行为人本人的能力为基础。通过填充规范可以类型性地推断注意义务,也可以划定被容许的风险的边界,但行为人的能力始终是业务过失犯中判断注意义务违反性的"压舱石"。一方面,司法者需要借助个人能力关联性标准对填充规范加以甄别;另一方面,被容许的风险的成立,除了要求行为须符合填充规范,还要求行为人在实施行为时现实地处于欠缺结果避免能力的状态。

构成要件错误的本质:故意行为危险的偏离 下载:86 浏览:487

柏浪涛 《中国法学研究》 2018年6期

摘要:
关于构成要件错误,法定符合说与具体符合说的分析视角是效果论,通过比对预想结果与实际结果来决定结果归属,然而这一分析路径并不能为结果归属提供实质根据。相反,考察危险发生机理的机理论能够揭示错误的本质,为结果归属提供实质根据。例如就打击错误而言,行为人的一个行为同时制造了故意行为危险和过失行为危险;前者具有目的性与支配性,后者具有盲目性与任意性,对二者不能等同视之,认为故意行为危险与过失行为危险具有同一性的观点难以成立。若结果不是故意行为危险的实现,而是过失行为危险的实现,亦即危险发生了实质偏离,则结果不能归属于故意。关于结果归属的判断,罗克辛的计划实现理论、弗里施的风险理论、普珀的故意危险理论均存在不足,而故意行为危险的实现标准具有合理性。依此判断,故意行为危险在对象错误中并未发生偏离,在打击错误中发生了偏离;而在各种因果关系错误中,是否发生偏离需作具体分析。

从现象到本质——黔东南苗族打籽绣的图案意蕴 下载:67 浏览:382

曹雪 王群山 《中国设计》 2018年8期

摘要:
黔东南地区苗族的打籽绣是一件将技艺完美结合的艺术品,它所表现的图案是一种记载苗族历史的符号,不仅向后人们传递了苗族的文化史实,也给观赏者们带来了视觉冲击力以及符号背后的深层含义。文章通过描述其图案内容、阐述其纹样形式,从而诠释其图案的审美意境,以及蕴含的苗族人民内心最初的向往与愿望。

确立中国民族音乐学深耕研究意识与内涵 下载:63 浏览:415

马琦玥 《中国艺术研究》 2019年3期

摘要:
中国当前的民族音乐学研究需要在认识论上确立"深耕研究意识"这个观念,尤其落实到具体解决"音乐事象"与"理论阐释"的关系问题上,更是需要确立"民族音乐学深耕研究意识"。"实践深耕"实现的方法是在田野作业过程中,注重"解题""不放过与不轻信""抽离≠脱离"三组"关键主题词"的理解和运用。发现音乐事象背后的族群音乐特质及其文化内涵本质是"实践深耕"的目的,也是"音乐事象"要揭示的本质。实现"理论深耕"的方法是确立学术研究要有具体理论支持的观念、要细读理论、寻求理论建构。发现借用和建构的某一理论的指向空间和生成可能是"理论深耕"的目的,也是"理论阐释"要探究的本质。总之,谋求最终获得"音乐事象"和"理论阐释"两个本质的契合点,是解决二者"两张皮"问题的关键所在,也是民族音乐学具体议题达成深耕研究目标的标识。

职业教育的现象学研究 下载:26 浏览:311

荣司平 《中国职业教育》 2020年5期

摘要:
现象学是20世纪影响巨大的哲学运动,其基本精神是"面向事情本身",其根本任务是洞察事物的本质。职业教育的现象学是关于职业教育的哲学,其主旨是探究职业教育的本质。职业教育的本质在两个层面上呈现,一个层面是作为"目的论"的职业教育,另一个层面是作为"形式论"的职业教育。

游戏本质的回归与发展——篮球教学中游戏的积极效应研究 下载:97 浏览:493

张磊 《中国体育科学》 2018年3期

摘要:
伴随着素质教育的进程加快,篮球运动作为体育学科的组成环节,如何在开展篮球教学中提高教学实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成为需要关注的焦点问题。在开展篮球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坚持一个循序渐进的原则,单一持久性的提高阶段要保证游戏教学法的具体运用,从而使得游戏可以回归本质。本次研究则以篮球教学中游戏运用的积极效应和具体创新运用路径展开分析,为篮球教学的全面、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确定性思维视域下的西方民主话语:表象、本质及其批判 下载:41 浏览:422

亓光 《社会科学研究进展》 2018年11期

摘要:
深刻反思西方民主话语,既要从话语结构层面揭示它的虚幻性,又要从话语本质层面揭示它的内在逻辑。近代以降,随着近代自由主义的发展,民主话语被赋予以资产阶级政治话语为核心的正确性与真理性。现时代,西方社会对西方民主的笃定并非仅是意识形态的现实选择,更是西方思想传统中确定性思维的必然结果。因此,仅从民主的本质与历史揭示西方民主话语的真实性,并不能彻底批判它的虚伪性。只有在审省西方民主话语确定性思维的基础上,才能揭示其模糊性本质及其广泛传播的现实路径,进而阐明模糊性在民主话语的体系构建与话语传播过程中的真实性、正当性与比较优势。深刻反思西方民主话语的确定性思维,是批判西方民主话语和破解西方民主转型思维的有效切入点,有助于增强当代中国的民主话语自信。

确定性思维视域下的西方民主话语:表象、本质及其批判 下载:399 浏览:401

亓光 《社会科学研究进展》 2018年11期

摘要:
深刻反思西方民主话语,既要从话语结构层面揭示它的虚幻性,又要从话语本质层面揭示它的内在逻辑。近代以降,随着近代自由主义的发展,民主话语被赋予以资产阶级政治话语为核心的正确性与真理性。现时代,西方社会对西方民主的笃定并非仅是意识形态的现实选择,更是西方思想传统中确定性思维的必然结果。因此,仅从民主的本质与历史揭示西方民主话语的真实性,并不能彻底批判它的虚伪性。只有在审省西方民主话语确定性思维的基础上,才能揭示其模糊性本质及其广泛传播的现实路径,进而阐明模糊性在民主话语的体系构建与话语传播过程中的真实性、正当性与比较优势。深刻反思西方民主话语的确定性思维,是批判西方民主话语和破解西方民主转型思维的有效切入点,有助于增强当代中国的民主话语自信。

也论印象派绘画的现象学意义 下载:61 浏览:389

张晓东 《当代艺术》 2020年5期

摘要:
把印象派绘画与胡塞尔现象学联系起来,从哲学的角度解读印象派绘画的意义,能够为理解印象派绘画的文化意蕴提供一种有益的路径。但是,不能简单地把印象派绘画理解为现象学哲学在绘画领域的翻版。现象学推崇的本质直观并非印象派践行的感性直观。实际上,印象派画家的创作理念更接近经验主义和印象主义,而非现象学。

“美,是舞蹈艺术最本质的特征”吗 下载:76 浏览:404

吕艺生 《当代艺术》 2020年3期

摘要:
"美,是舞蹈艺术最本质的特征"是20世纪80年代出现的一个命题,今天虽已不再提,然而,对部分舞蹈编导、教师甚至个别理论工作者而言,它仍如幽灵一般纠缠着他们。无论是在舞蹈创作实践、舞蹈教育教学中,还是在美育工作中,对舞蹈本质认识的模糊致使滥用"唯美"和"美育"概念,将美和美育仅仅停留在外在形式和人为美的修饰上。这不但会把舞蹈实践、舞蹈教育引向歧路,也使舞蹈美学蒙受误解。事实上,在有些创作者理直气壮地谈着浮浅的"唯美"时,实际否定了思想性的重要;而停留在浮浅的外在美的所谓"美育",偏离了美育轨道,人们对此却没有察觉。因此,今天如何认识舞蹈的本质特征仍是十分重要的基础理论问题。

理性认知 风韵交错——重构民歌视唱教学之本 下载:63 浏览:438

肖楠楠 《当代艺术》 2018年7期

摘要:
视唱练耳在我国专业音乐教学的发展历程中,扮演着重要的基础性角色。然而,中国传统民歌视唱教学大多仅停留在将孤立的要素训练作为教学主干内容的层面,始终没有上升到对完整音乐要素架构下形成的音乐作品风格的理性认知层面,以实现由理性读谱指导视唱实践的高级目标。民歌视唱应警惕教学本质的偏离现象,以准确的音乐要素表达为基础,以民歌理性风格认知为高级目标,选编优秀教材,通过各种风格民歌中具有代表性的视唱曲目、改编曲目和准确的表现形式,实现风韵交错的民歌视唱演绎,实现民歌视唱教学本质的回归。

从国家到市民社会——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的思想转向 下载:85 浏览:441

程广云 《哲学研究进展》 2018年4期

摘要:
马克思的《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从国家转向市民社会,从法哲学批判转向政治经济学批判,由此从政治解放转向人的解放,从政治革命转向社会革命。马克思从总体上揭示了现代性所建构的现代社会-政治基本结构,决定人的双重生活方式、双重存在方式,决定人的双重本质。马克思在结构多维、过程流动的人类社会历史中把握人的本质。人的解放就是人的双重本质合一,亦即人的双重存在方式、双重生活方式合一,这就必须改变现代社会-政治基本结构,重新建立社会和国家的统一,国家(非政治国家)复归于社会(非市民社会)。这就是社会革命,也就是马克思提出的解构现代性的原则和方法。

我的国外研究生经历印象——应清华大学物理系“基科班20年·学堂班10年纪念活动”而写 下载:67 浏览:456

吴国祯 《物理进展》 2019年4期

摘要:
本文介绍作者在国外研究生学习时的所遇、所见。主要阐述国外研究生培养的氛围,重视学术的本质追求,谨供读者参考。

在科学教学中明确“社会文化”对科学的影响 下载:83 浏览:490

李诺1 黄丹2 刘恩山1 《生物学报》 2019年4期

摘要:
《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强调,科学本质观对于目标的达成起到重要的帮助作用。其中,理解科学会受到社会和文化的影响是科学本质对生物学教学提出的建议之一。在科学发展历程中,社会文化与科学密切交织,互相影响,同时也改变着生物学课程教育的发展轨迹。通过融入科学史教学、参与社会性科学议题讨论,以及在课程中融入技术与工程学等方法,教师可帮助学生明确社会文化对科学的影响作用,进而更好地理解科学本质,促进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达成。

仰望会计星空 静思会计发展 下载:75 浏览:501

杨雄胜1 缪艳娟2 陈丽花1 时现3 李翔3 《会计研究杂志》 2020年3期

摘要:
会计理论需要脚踏实地,更要仰望星空。仰望会计星空,时刻不忘会计本性,可以对会计理论与实践发挥动态矫正作用。会计如何切实履行人类经济文明进步导航仪与守护神的历史使命,东西方已有的会计实践已积累的丰富的经验与教训。认真面对并冷静分析现代会计发展至今的历史,审视中国传统会计所体现的独特风格,从而沉着应对信息化崭新社会、技术环境对会计发展形成的现实挑战。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践中实现中国"会计强国"之梦,必须虔诚仰望会计星空,方能赢得中国会计发展的大政方略共识。

《算法分析》教学方法探索 下载:83 浏览:478

张本群 《计算机研究与应用》 2020年6期

摘要:
学习《算法分析》这门课程,主要目的是针对一个具体的问题,设计出时间复杂度尽量小的算法,如何让学生理解问题、分析问题,写出更优或最优的算法。这里以求欧拉函数为例,可以直接讲最优的算法,也可以通过问题的描述、理解和分析,算法的数学推导,算法的设计和几个步骤来讲。通过比较,后一种方法学生更容易接受,也更容易掌握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让学生真正理解学习该门课程的意义。

社会交往视域下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三重挑战与应对 下载:39 浏览:375

龙丽霞 《中国社会科学学报》 2025年4期

摘要: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明确指出,必须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马克思从现实的人出发,提出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本文主要从大学生与国家、社会、家庭三大关系出发,探讨新时代大学生三大关系面临的挑战,围绕“两个结合”浅析新时代大学生三大关系的应对策略,从“国家认同”、“五常”“孝文化”着手来提高新时代大学生处理社会关系的能力。

立足儿童视野,凸显数学本质——以苏教版五年级上册“复式统计表”为例 下载:48 浏览:488

张文颖 《数学教学与研究》 2018年5期

摘要:
为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立足儿童视野,凸显数学本质,笔者以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复式统计表"一课为例,希望通过在情境中比较引发学习矛盾、在合作中认识复式统计表、在实践中体会数学学习价值等途径,和谐处理好儿童与数学本质之间的关系。

论大学的本质属性——一个永恒不变的属性体系 下载:92 浏览:514

林杰 《中国教育探索》 2018年9期

摘要:
大学的本质属性不是单一的,而是一个由教育属性、学术属性以及文化属性共同构成的、永恒不变的属性体系。大学的教育属性、学术属性以及文化属性等三者之间是三重螺旋的超循环关系,它们彼此之间是互相影响、互依共存的,三者共同构成并决定着大学的本质,使大学区别于其他社会组织机构。缺少教育属性、学术属性和文化属性等三者中任何一个的组织机构都不是大学,脱离三个属性中任何一个的大学都将异化为"非大学"。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