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婚姻缔结行为的效力瑕疵——兼评民法典婚姻家庭编草案的相关规定 下载:78 浏览:484

李昊1 王文娜2 《中国法学研究》 2019年8期

摘要:
婚姻缔结行为指的是男女双方当事人在婚姻登记机关旨在通过缔结婚姻的意思表示取得结婚法律效果的法律行为。民法典婚姻家庭编对婚姻缔结行为的调整应与民法总则规定的法律行为体系相协调。民法典婚姻家庭编草案确立了婚姻无效和婚姻可撤销的二元效力瑕疵体系,这不同于德国民法典创设的面向未来无效的婚姻可废止制度。从具体的效力瑕疵事由来看,"二审稿"以封闭性规范明确了导致婚姻无效的事由,以开放模式规定了导致婚姻可撤销的事由,但仍存在与民法总则进一步协调的空间。在导致婚姻无效的事由方面,应删除"二审稿"第828条第4项规定的婚姻无效情形,增加通谋虚伪"假结婚"导致婚姻无效的规定。在导致婚姻可撤销的事由方面,民法总则有关欺诈、胁迫的规定可适用于婚姻缔结行为,应删除"二审稿"第829条和第830条的重复性规定,而民法总则规定的重大误解和显失公平不构成婚姻可撤销事由,需要在婚姻家庭编中明确规定其不予适用。婚姻家庭编还需明确存在形式瑕疵的婚姻亦为可撤销婚姻。

减氮配施有机肥对夏玉米——冬小麦土壤硝态氮及氮肥利用的影响 下载:76 浏览:512

李银坤1,2 郝卫平1 龚道枝1 夏旭1 李昊儒1 《中国土壤》 2019年12期

摘要:
为实现华北平原夏玉米—冬小麦的高产及氮肥的高效利用,采用田间小区试验方法,研究了氮肥减量及其与有机肥配施对夏玉米—冬小麦轮作体系内土壤硝态氮分布及氮肥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不施氮处理(CK)相比,施用氮肥增加了冬小麦和夏玉米的生物量和产量,而在农民习惯施氮基础上减量1/3不会显著影响到生物量和产量。其中减氮配施有机肥(ONM)处理的周年总产最高,相比习惯施氮(CN)和减氮处理(ON)分别提高了1.85%和3.78%。处理CN的0~180 cm土壤硝态氮累积量的周年变化均值达502.7 kg hm-2,分别是处理CK、ONM、ON的2.95、2.17、1.56倍。与处理CN相比,处理ONM显著降低了剖面(0~180 cm)土壤中的硝态氮含量,其中在夏玉米季和冬小麦季的降低幅度分别为18.1%~66.7%和37.3%~87.2%。处理ON和ONM相比处理CN,植株周年总吸氮量无显著性差异,氮肥利用率却得到了显著提高。其中处理ONM的周年氮肥利用最高,比处理CN提高了36.9%。综合分析,减氮与有机肥配施不仅显著降低了0~180 cm土壤硝态氮含量,大幅度提高了氮肥利用率,且有助于增加冬小麦和夏玉米的生物量及产量。

去应力退火对焊接结构件残余应力与力学性能的影响与分析 下载:54 浏览:304

王小博 张旭东 李昊丞 《中国航空航天科学》 2019年10期

摘要:
针对5A06铝合金圆筒形焊接结构件,对其去应力退火热处理,分别研究了去应力退火对其焊缝及焊缝附近表面横向残余应力、5A06铝合金抗拉强度和焊缝抗拉强度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120℃去应力退火和180℃去应力退火对焊缝及焊缝附近的表面横向残余应力和5A06铝合金抗拉强度有降低效果,但对焊缝的抗拉强度却基本没有影响。

损害概念的变迁及类型建构——以民法典侵权责任编的编纂为视角 下载:78 浏览:359

李昊 《法学学报》 2019年4期

摘要:
我国现行法上的损害概念是在具体损害项目的累积中构建起来的,目前的民法典编纂应当在财产损害领域构建统一的损害概念,精神损害则由于非财产损害赔偿法定、数额酌定的特点无需进一步抽象化。统一的损害概念仍应坚持传统的"差额说"并加以改进,以损害事件发生后的现实状态与假如没有损害事件发生时的应有状态之间的"状态差额"作为其概念基础。这种统一财产损害概念的形成具有统合力和创造力,既可以整合现有的损害赔偿规则并促进其完善,还能解决交易性贬值、物的使用可能性丧失等特殊损害类型的难题。同时,在我国以法定损害项目作为损害额的裁判标准,财产损害的赔偿范围逐渐固化的背景下,创设统一的损害概念也可以更好地应对未来产生的损害新类型。生态损害的概念也可以通过增加拟制条款的方式纳入民法典统一的损害概念中。此外,从民法典的外部体系看,在民法典不设债法总则的背景下,统一的损害概念可以为侵权责任编与合同编损害赔偿规则的统一配置提供基础。

滨水旅游公路的景观设计方法——以苏州环太湖公路(度假区段)景观工程设计为例 下载:37 浏览:363

孙国宝1 李昊2 王羽佳3 《交通技术研究》 2020年3期

摘要:
旅游景观公路作为独特而重要的公共空间,景观设计应具有独特性。以旅游景观公路定义为出发点,分析旅游景观公路设计的瓶颈为落脚点,提出滨水旅游景观公路设计的三大策略,通过苏州环太湖公路(度假区段)景观工程设计实例,阐述滨水景观旅游公路设计景观的自然生态性、地域文化性及场地的人性化设计。

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动态监管信息共享平台建设及应用 下载:83 浏览:491

赵洁1 边峰1 陈培2 李昊1 杜卿1 《水土保持与应用》 2020年5期

摘要:
随着信息化技术和手段的不断发展,各行各业深入应用信息化技术势在必行。在分析如何更好地落实水利部提出的"水利行业强监管"总要求,实现监管"全覆盖"的基础上,介绍了信息共享平台在晋陕蒙接壤地区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督管理中的应用,为提升生产建设项目集中区动态监管信息化水平提供新的借鉴。

柿单宁-还原型氧化石墨烯-Pt-Pd无酶血糖传感器研究 下载:10 浏览:410

薛叶薇 曾俊祥 赵乐 李昊远 黄勇 李桂银 《传感器研究》 2019年11期

摘要:
以柿单宁(PT)为原料,利用抗坏血酸还原法制备了柿单宁-还原型氧化石墨烯-铂-钯合金(PT-RGO-Pt-Pd)纳米复合材料。然后用滴涂法将PT-RGO-Pt-Pd修饰到金电极表面,构建了基于PT-RGO-Pt-Pd纳米复合材料的新型无酶血糖传感器。该传感器对葡萄糖氧化有出色的催化能力,具有0.01~0.40 mol/L(R=0.998 73)的宽线性范围,其检测限(S/N=3)为1.43μmol以及具有稳定性高、快速响应时间(<3 s)以及抗干扰能力强等优点。构建的新型无酶葡萄糖传感器有用于临床血糖检测的潜力,可为糖尿病中的血糖检测提供高灵敏度、高选择性的快速检测方法。

无地方蔓延下的呈贡新城地方感:居民日常生活的空间实践视角 下载:40 浏览:405

李昊1 周扬1,2 《地理研究进展》 2020年8期

摘要:
以呈贡新城为例,基于地方感的"经验诠释"路径,采取参与式观察与半结构访谈法获得新城居民日常生活及空间实践特点,试图解释新城地方感的特征与形成机制。结果表明:(1)呈贡新城以"无地方"的现代主义空间、设施和现代经济生活所细密安排的作息重构居民的生活习惯、空间实践,居民将其内化为人地情感联结;(2)虚拟媒介参与地方感的构建过程,将新城现实空间转录,成为居民开展空间实践的素材来源。媒介通过图像等方式传递"锚定"在故乡的地方感,平衡新城与故乡之间的地方感张力;(3)新城更突出经济生活功能,相比于乡村和老城,在地方文脉、熟人社交网络和邻里关系上有所欠缺,当居民的经济生活发生变故时往往因地方感快速减弱而选择告别新城回家乡发展;(4)与现代生活流动性相伴随的是新城居民对不可预知因素的焦虑,不稳定的地方感构成了新城无地方性蔓延之下的特殊地方意义。

语义自编码结合关系网络的零样本图像识别算法 下载:76 浏览:410

林克正 李昊天 白婧轩 李骜 《人工智能研究》 2019年7期

摘要:
为了解决零样本图像识别中传统模型容易出现投影域移位问题以及提高距离相似度度量的鲁棒性,提出关系网络改进语义自编码器的零样本识别算法.基于语义自编码器构建图像视觉特征和语义向量之间的特征映射,并将重构向量与对应向量真值进行级联后送入神经网络,最终利用输出的标量给出预测类别.实验表明,相比传统距离度量方法,文中算法在AWA、CUB和Image Net-2数据集上的识别率均有所提高,在某些数据集上语义-视觉的投影效果优于反向投影.

水平圆管临界热流密度实验研究 下载:58 浏览:294

李昊翔1 彭传新2 昝元锋2 《核工业与技术》 2018年6期

摘要:
对水平圆管内低质量流速临界热流密度(CHF)进行了实验研究和分析。实验研究发现,水平流动圆管沸腾临界发生在圆管加热壁面顶部。通过对沸腾临界发生时圆管出口的质量含汽率和流型进行分析发现,本文研究的参数范围内沸腾临界时的出口含汽率高,流型为环状流,沸腾临界类型为干涸型(Dryout)。将经验公式预测值与实验结果进行比较发现,Bowring公式和Lookup table的预测值远大于CHF的实验值。导致此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为:Bowring公式和Lookup table是基于竖直流动CHF实验数据开发的模型,水平流动时在重力的作用下环状流液膜呈非均匀分布,顶部液膜干涸提前触发沸腾临界造成CHF值降低。

基于DVI管失水事故试验的CATHARE程序模拟评价 下载:47 浏览:404

彭传新1 李昊翔2 昝元锋1 闫晓1 《核工业与技术》 2018年5期

摘要:
采用CATHARE程序对直接注入(DVI)管失水事故(LOCA)试验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发现:DVI管LOCA中系统卸压、非能动安注、堆芯冷却等主要过程和物理现象得到了较好的模拟。一回路系统压力、堆芯补水箱(CMT)安注流量、安注箱(ACC)安注流量、内置换料水箱(IRWST)安注流量以及堆芯流体温度等参数的计算结果和试验数据符合较好。研究结果表明,CATHARE程序可以用于失水事故下非能动安注系统瞬态特性模拟分析。

海岛风电扩容工程并网接入的分析与设计 下载:58 浏览:477

李懿 何旭涛 李昊 沈远飞 严凯力 《电力技术学报》 2020年8期

摘要:
为开展海岛风电工程并网接入的探讨研究,强化过程管控,提高工程设计质量,选取浙江衢山岛为对象,结合海岛电力发展特点,通过系统分析,确定某风电场扩容工程并网接入方案。提出海岛风电接入设计应以源网协调发展和系统安全稳定为前提,既要借鉴陆地风电工程经验,又要根据建设环境不同,做出差异化处理,统筹兼顾。通过实例计算,所提出的设计方案和解决措施为未来海岛风电工程的规划与建设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铜铝过渡线夹故障探究与防范 下载:95 浏览:515

郑研 崔姝 李昊 董懿锋 吴琼 《电力技术学报》 2018年2期

摘要:
铜铝过渡线夹是输电架空线路与电缆连接点常见的过渡金具,由于多用作接点过渡,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近年来,输电设备铜铝过渡线夹熔断、松脱等故障频发,对输电设备运维工作和高压电缆运维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以大连地区多起电缆终端塔引线接点铜铝过渡线夹故障为例,着重分析了铜铝过渡线夹故障的各种原因,并针对生产实际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为同类型设备故障提供参考。

考虑风电扩建不确定性的电网规划方案概率化评价指标及方法 下载:76 浏览:505

司大军1 钱迎春1 李昊2 鲁宗相2 乔颖2 《电力研究》 2020年6期

摘要:
风电项目建设地点和启动时间受自然、人为因素影响,存在较大不确定性,对电网规划产生重要影响。针对风电扩建的不确定性提出了电网规划方案概率化评价指标与方法。分析了风电扩建不确定性,然后提出电网扩建概率、电网扩建成本期望、规划方案对风电建设适应性等指标,并提出了基于电网扩展双层随机规划模型的概率化适应性评价方法。算例验证了所提指标及方法的有效性。

结合城市设计的城市热岛效应评价方法研究 下载:91 浏览:513

韩冰1 李昊2 贾杨1 《中国建筑》 2019年3期

摘要:
该文通过分析城市热岛效应的概念及其形成机理,阐述其与城市设计的关系,对比分析了国内外相关标准中对热岛效应的评价方法及防治技术措施,从热岛效应的所属范畴、评估指标和评估尺度等三个方面提出了目前城市设计的热岛效应评价所存在的问题。提出在城市设计中应该从减少人为热释放量、降低室外环境的壁面辐射、提高室外潜热交换量入手,缓解热岛效应;对热岛效应的评价也应该从这些方面对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进行设计。

林业种植技术及其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下载:63 浏览:641

李昊根 《林业研究》 2025年4期

摘要:
要切实提高林业产业的质量,保证林业产业的良性发展,就必须从林业生产各个环节着手,建立先进的林业生产观念,掌握科学的营林技术。但是,从目前我国林业生产的现状来看,尽管在国家的大力支持和推动下,林业生产的效率和质量都有了很大提高。但是,与一些国外的一些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林业营林工作才刚刚开始,在林业营林实践方面的研究还比较薄弱,因而在实际运用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这就使得森林资源的功能没有得到很好地发挥,从而限制了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临终关怀护理在晚期癌症患者中的应用进展 下载:90 浏览:889

徐小胶 王微 梁肃 桑树林 李昊阳 《肿瘤研究》 2024年5期

摘要:
最近几年,在医学治疗领域,尤其是对于晚期肿瘤病人,临终关怀的作用日益突出。本文章通过探讨一些有关临终关怀的相关文献对临终关怀护理,国内国外临终关怀服务模式逐步发展的现状以及临终关怀在晚期癌症患者中的应用进行综述,发现了临终关怀护理的影响因素包括人们陈旧的思想等传统观念的束缚,缺乏相关国家法律等制度的不健全,护理相关知识、设施资源、人力资源等相关社会资源,以及临终关怀服务的角色缺失。

土地工程中的土壤修复材料探究 下载:196 浏览:1918

李昊 《中国土壤》 2022年11期

摘要:
土壤是地球上最重要的自然资源之一,对生态系统的健康和人类的生存具有重要的影响。然而,由于人类活动和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发展,土壤污染问题变得日益严重,土壤污染不仅会对土壤质量和农作物产量产生负面影响,还会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构成威胁。基于此,本文分析了土壤修复材料的物理和化学特性,对常用土壤修复材料性能进行评价,以期更好地评估和选择适用的土壤修复材料,推动土壤修复技术的可持续发展。

番茄种植及病虫害防治方法刍议 下载:101 浏览:2131

李昊 《中国农业》 2024年4期

摘要:
为促进番茄高产稳产,保障种植户的经济收益,研究番茄的栽培技术要点以及病虫害防治方法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从番茄种植的主要技术要点出发,根据具体的种植情况,提出一系列防治病虫害的方法,从种植防治、生物天敌治理、农药防治、物理防治等方面进行具体实践,以期能帮助关注该方面的人们一个新方向,进一步为种植户在种植番茄方面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降低某硫化矿选厂重选丢尾锡品位试验研究与工业实践 下载:97 浏览:1024

赵燕 李昊楠 《国际科技论坛》 2024年11期

摘要:
某硫化矿总丢尾中,锡石浮选尾矿及二段尾矿锡丢尾偏高,10um以上的粒级锡金属的损失较高。通过对现场工艺流程及相关技术参数进行优化后,某硫化矿锡总尾矿年均累计品位下降0.026%。有效降低了锡丢尾总品位,减少锡金属损失,有效提高锡金属回收率。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