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信息科技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的应用分析与探讨 下载:19 浏览:196

唐川1.2 李若男2 《中国科学研究》 2020年12期

摘要:
2019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暴发,疫情防控阻击战随之打响,信息科技协助疫情防控纷纷付诸实践。本文通过调查分析人工智能、机器人、大数据、区块链等信息科技在我国疫情防控中的创新应用,探讨以美国、加拿大、韩国、以色列为代表的国际社会应用信息科技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相应举措,鼓励各方利用信息科技,全面支撑疫情预警、监测、防治和社会治理等工作。针对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如下建议:加强疫情预警技术应用;建立高效、多向的信息交换与共享体系;客观认识信息科技效用;加快发展协作型机器人技术及深化信息科技应用。

全球氢能产业发展战略与技术布局分析 下载:24 浏览:171

孙玉玲1.2 胡智慧1 秦阿宁1 滕飞1.3 林汉辰4 《中国科学研究》 2020年11期

摘要:
随着全球气候压力增大以及能源转型加速,氢能以其清洁、灵活高效和应用场景丰富的优势受到全球瞩目。2000年以来,日本、美国、欧洲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纷纷将氢能上升到能源战略高度,通过战略布局、项目开发以及示范应用,在氢能产业发展上取得了实质性进展。本文梳理和分析了各主要国家氢能产业战略重点、目标和发展水平,从文献计量角度对比分析了中国与氢能先行国家的基础研究和技术储备。研究表明,全球新一轮氢经济浪潮已经拉开序幕,各主要国家正在加速布局氢经济;与氢能先行国家相比,中国氢能在顶层设计、产业技术掌控以及产业发展水平上有一定差距。建议中国进一步加强战略引导;产学研结合提高关键材料和设备的国产化水平;发挥资源优势,积极布局绿色氢经济;同时重视氢能下游多元化利用。

深度学习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进展述评 下载:21 浏览:212

朱冬亮2 文奕1 陶欣3 《中国科学研究》 2020年11期

摘要:
随着机器学习技术的广泛应用,深度学习作为一个新兴分支,由于其自动特征学习与函数模拟构建方面的优势,在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等领域取得了不菲成绩。为了解深度学习在生物医学领域的研究进展,本文通过文献调研的方法,对深度学习在该方向相关成果进行研究分析。研究发现,深度学习在该领域的应用主要集中在生物信息学、医学图像识别、病症预测、临床辅助决策和药物开发等方面,已有研究通过将该领域的文字、图像、信号等记录信息进行多维量化,利用深度学习开发多种模型进行数据特征学习、信息挖掘、状态模拟,完成了识别、评价、预测等功能。深度学习凭借其复杂模拟算法的优势,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实践取得了优于传统算法的成果,并且在疾病自动编码、多数据源整合分析、公共卫生领域等方面的应用实践值得进一步探索。

基础前沿交叉领域2019年进展与趋势 下载:19 浏览:168

刘小平2 吕凤先1 《中国科学研究》 2020年9期

摘要:
基础前沿研究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受到美欧等世界主要国家的重视。在数学及其交叉﹑物理及其交叉﹑化学及其交叉、纳米科技方面,世界主要国家部署战略﹑计划,对基础前沿交叉领域的发展进行顶层设计。对2019年基础前沿交叉领域重要进展进行分析发现,在数学研究中,黎曼假设的证明、欧拉方程的失效条件、极大数字乘法算法等取得重要进展;在标准模型研究中,反物质波粒二象性﹑电荷-宇称对称性破坏﹑五夸克态﹑中微子质量等研究取得重要进展;在对黑洞探索过程中,多国联合观测增加了人类认识宇宙的能力,2019年人类首次绘制出黑洞照片,多国科学家联合发现最大质量恒星级黑洞;在拓扑物态领域,科学家首次在块状材料中发现三维量子霍尔效应,在自然材料中筛选出大量可能具有拓扑结构的材料,改变了拓扑量子材料的研究范式;在化学合成领域,围绕预测结构与特定功能的化学合成取得重要进展;在纳米科技领域,纳米医药、碳纳米管芯片、纳米机器人、纳米器件取得重大突破。基础前沿交叉领域的进展表现出了向微观深入﹑向宏观拓展﹑绿色化﹑融合发展等特点。

基础前沿交叉领域2019年进展与趋势 下载:17 浏览:209

刘小平2 吕凤先1 《中国科学研究》 2020年8期

摘要:
基础前沿研究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受到美欧等世界主要国家的重视。在数学及其交叉﹑物理及其交叉﹑化学及其交叉、纳米科技方面,世界主要国家部署战略﹑计划,对基础前沿交叉领域的发展进行顶层设计。对2019年基础前沿交叉领域重要进展进行分析发现,在数学研究中,黎曼假设的证明、欧拉方程的失效条件、极大数字乘法算法等取得重要进展;在标准模型研究中,反物质波粒二象性﹑电荷-宇称对称性破坏﹑五夸克态﹑中微子质量等研究取得重要进展;在对黑洞探索过程中,多国联合观测增加了人类认识宇宙的能力,2019年人类首次绘制出黑洞照片,多国科学家联合发现最大质量恒星级黑洞;在拓扑物态领域,科学家首次在块状材料中发现三维量子霍尔效应,在自然材料中筛选出大量可能具有拓扑结构的材料,改变了拓扑量子材料的研究范式;在化学合成领域,围绕预测结构与特定功能的化学合成取得重要进展;在纳米科技领域,纳米医药、碳纳米管芯片、纳米机器人、纳米器件取得重大突破。基础前沿交叉领域的进展表现出了向微观深入﹑向宏观拓展﹑绿色化﹑融合发展等特点。

中国粮食安全问题的国际观点综述 下载:18 浏览:166

谢华玲1 杨艳萍2 《中国科学研究》 2020年8期

摘要:
本文分析了当前有关粮食安全问题的研究重点,进一步说明世界粮食安全内涵演变情况;同时结合重要国际组织和科研机构、重要智库、跨国农业企业以及权威学者等发布的研究报告,重点梳理归纳了国际社会对于中国粮食安全的主要观点、国际社会认为中国粮食安全仍存在问题与挑战以及国际社会对中国粮食安全的发展建议三个方面的内容。研究发现:当前全球粮食安全问题研究的热点主题主要有气候变化、可持续发展、营养和健康四大类;其中气候变化是最重要的研究主题,相关文献量最多。中国的粮食安全问题受到国际社会高度关注;国际社会对中国的粮食是否安全、对世界粮食安全是否存在威胁等所秉持的观点已从过去的负面和片面向当前的相对正面和全面的方向转变;虽然我国已经实现了粮食的数量安全,但在营养安全和环境可持续发展方面,仍存在短板和不足,未来应在相关方面加强规划与布局,早日实现全方位的粮食安全。本文的相关研究结果对从不同角度全面深刻认识和理解中国当前和未来所面临的粮食安全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和启示作用,也有利于更积极且科学地应对中国粮食安全所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开放科学环境下的欧盟研究数据开放共享研究 下载:17 浏览:212

姜恩波1.2 李娜1.2 《中国科学研究》 2020年7期

摘要:
研究数据开放共享是开放科学的重要特征,也是欧盟加强一体化建设,推动成员国均衡发展的一项重要措施。它能够将欧盟海量数据的能量释放出来,促进"欧洲研究区"的建设,服务科研人员,帮助降低欧债危机以及英国脱欧带来的负面影响。文章从协同制定开放数据共享国际规范、参与研究数据联盟建立、发布研究数据管理政策以及积极推进研究数据建设项目等四个方面介绍了欧盟为此而作的努力。通过推动研究数据的开放共享,欧盟又一次站在了开放科学运动的前沿。欧盟为推动开放获取和研究数据而制定的一系列政策及其成果,将会对欧洲乃至世界范围内开放科学带来极大的影响,同时也对我国研究数据共享以及研究数据中心的建设提供鲜活的借鉴。文章以此为基础,介绍了我国在研究数据管理、开放共享方面的政策和措施,指出了目前我国在政策体系制定、数据发布数量与质量以及开放科学环境构建上存在的问题,并给出了相应建议。

巴西生物安全法和监管体系建设及对我国的启示 下载:18 浏览:193

郑颖2 陈方1 《中国科学研究》 2020年6期

摘要:
巴西是世界第二大转基因作物国家,其生物技术在农业领域已应用十分广泛。巴西于2005年颁布实施了新版《生物安全法》,以定义巴西科技研发和生产过程中生物技术安全应用的指导准则。本文追溯了巴西生物安全立法过程,总结了该法的内容要点,并梳理了该法令颁布后为适应生物技术发展而颁布的相关新法令和规范,描述了巴西生物安全监管、教育和信息体系的主要构成,较完整地展现了巴西生物安全法律体系和实践经验。巴西生物安全立法为其生物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分工明确的生物安全监管体系为科研提供了支撑作用;巴西所实施的保障公众参与权和知情权以及实施生物安全普法教育等重要举措,都能为我国制定生物安全及相关法律法规提供有益参考。

吉利德科学公司Remdesivir专利分析及启示 下载:16 浏览:181

张娴1 朱月仙1 李姝影2 许轶1 《中国科学研究》 2020年5期

摘要:
美国吉利德科学公司(Gilead Sciences,Inc.)在研药物瑞德西韦(Remdesivir)在针对美国首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确诊病例的试验性治疗中迅速表现出临床症状缓解效果。吉利德公司旋即声明提供Remdesivir用于试验性治疗,以支持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暴发。2020年4月29日,中美三个临床试验研究团队同时发布了不同的研究结论,再度引发全球热议。本文检索了吉利德科学公司Remdesivir专利,对其专利市场布局概况及主要技术内容进行了分析,重点研究了其中国专利保护情况。结果表明,吉利德科学公司相关专利技术保护严密、市场布局主动、运营潜力巨大,值得国内新药研发企业借鉴。

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及其启示 下载:21 浏览:252

任娇菡2 任真1 徐进3 《中国科学研究》 2020年3期

摘要:
作为世界知名的理工大学之一,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拥有21位诺贝尔奖得主,在经费保障、国际化教学、师徒传承、课程设置、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培养、学术评价机制、产学研合作等方面独具特色。本文采用网络调研、文献调研、案例分析等方式对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的教学与科研模式进行剖析,最终将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归纳为"三要素"模式,即为学者提供教学基本保障、创新文化土壤及学术生态环境的人才培养模式,并参考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为我国的创新型人才培养重点提出了有关经费支持、思维培养、学术评价机制的三方面建议,以期为我国创新型人才培养工作提供启示和借鉴。

科技强国面向未来的科技战略布局特点分析 下载:24 浏览:267

陈云伟1 曹玲静2 陶诚3 张志强2 《中国科学研究》 2020年2期

摘要:
通过梳理美国、英国、德国、法国、日本等科技强国,欧盟以及在某些特定领域领先的其他科技发达国家近年来发布的重大科技战略布局,归纳出科技强国面向未来的科技战略布局趋势与特点,包括:长期战略部署稳定支持基础研究;重点战略部署量子科技、人工智能、先进计算、网络空间与安全科技、未来信息通信、健康与生命科学、现代农业与食品科技、纳米科技与新材料新制造、空间科技、科学与技术大数据等前沿科技领域;重视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领域的科技创新;培养与造就适应未来科技创新需求的人才队伍。最后,提出了4点建议,即:长期稳定支持基础科学研究,夯实创新根基;创新组织方式,加强引领性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前瞻规划部署未来重大引领性科技创新领域;营造良好创新生态,培养一流创新人才等,以期促进我国从科技大国走向科技强国。

国际量子计算战略布局比较分析 下载:27 浏览:191

田倩飞1 唐川2 王立娜1 《中国科学研究》 2020年2期

摘要:
本文首先定性调研了美国、欧盟、英国、日本等主要国家和地区的量子计算相关战略与路线图,比较分析了各国/地区的代表性战略与路线图目标,以及获资项目的研发重点等。接着,总结各国/地区针对量子计算发展的政策措施特点,如:成立新机构以高度统筹研发活动与管理协调工作;建立研究中心并强调跨学科研究与长期基础研究支持;制定路线图目标与时限,持续监测进展并评估成效;培养面向未来的专业量子从业人员;推进国际合作,并重视国家安全维护等。最后,从制定国家量子计算技术战略、成立新机构以统筹管理和开展评估、培养跨学科的量子计算技术人才等多方面,为我国量子计算发展提出启示建议。

未来芯片技术发展态势分析 下载:24 浏览:252

王立娜1 唐川1 徐婧2 《中国科学研究》 2020年2期

摘要:
半导体集成电路是现代信息产业的基石,但主导其发展的摩尔定律正遭遇物理学和经济学双重限制,致使传统的硅基电子技术临近发展极限,亟需采用新型芯片技术推动未来信息产业持续蓬勃发展。各国政企积极布局一系列未来芯片技术,抢占国际半导体技术战略制高点。本文梳理了一批主要未来芯片技术,剖析了这些芯片技术的当前发展现状、所处的成熟度阶段和市场应用前景。最后,对我国未来芯片技术的发展提出了建议,以期为我国相关研究工作提供参考。具体建议包括制定未来芯片技术发展规划,打破国外垄断格局;梯次推进未来芯片技术发展,平衡新技术发展面临的机遇与风险;重点推动存内计算技术研发和商业化,缓解我国芯片技术卡脖子问题。

美国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未来网络安全研发趋势分析 下载:27 浏览:221

徐婧1.唐川1.2 房俊民1.2 《中国科学研究》 2020年2期

摘要:
美国在网络空间中占据着绝对的优势地位,美国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Defense Advanced Research Projects Agency,DARPA)始终引领着世界前沿性、颠覆性创新技术发展潮流,为美国成长为网络强国做出了突出贡献。本文通过分析DARPA近年来推出的网络安全相关项目及2020财年网络安全项目预算方案,总结出DARPA在网络安全研发上的三点趋势,即:人工智能技术融入网络安全研究;网络攻击取证归因技术不断受到重视;物联网嵌入式系统安全风险凸显,相关研发投入增长迅速。

基于DEA-RF-Tobit的我国省际技术转移效率及影响因素研究 下载:47 浏览:305

肖国华1.2 韩晔1.2 朱一真 1.3 《中国科学研究》 2020年1期

摘要:
文章旨在测度我国省际技术转移效率并探究不同主体、环境等因素对地区技术转移效率的影响,为各地制定科技成果转化政策提供参考。以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为研究对象,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DEA)比较各省市自治区2011—2018年技术转移相对效率,利用随机森林(RandomForest,RF)和Tobit模型回归,探究影响技术转移效率的主要因素。实证结果表明,产业现代化程度、企业资金投入以及政府支持力度对效率影响显著,未来需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提高企业、政府研究与开发(Research and Development,R&D)资金利用效率,完善技术市场配置,促进经济发展。

专利密集型产业评价研究进展述评 下载:40 浏览:270

张娴1 许轶1 苏娜平2 李姝影1 许海云1 朱月仙1 《中国科学研究》 2019年12期

摘要:
专利密集型产业比一般产业投入了更多的科研资本与人才资源,对经济和贸易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客观准确地评价专利密集型产业发展水平,对于科学配置创新资源、优化产业投入、提升产业结构至关重要,已受到世界各国和国际组织的关注。本文系统梳理了当前国内外专利密集型产业评价的相关研究进展,包括专利密集型产业的内涵及界定标准、专利技术分类与产业分类关联、产业密集度测算方法、专利密集型产业评价等;重点对比了美国、欧盟、中国开展的专利密集型产业评价研究,分析了其各自在评价指标体系设计、评价值采集与处理方面的特点及优劣;最后,提出了关于我国专利密集型产业评价研究的几点思考。

澳大利亚国家科技基础设施路线图制定及启示 下载:31 浏览:246

樊潇潇2 李泽霞3.4 曾钢5 郭世杰3.4 吕琨6 宋伟1 《中国科学研究》 2019年11期

摘要:
科技基础设施兼具科学、技术与工程性,因此路线图的规划方法对其非常适用且行之有效。本文通过分析澳大利亚2016年路线图的制定方法、过程和内容,深入研究了澳大利亚发展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规划的思路和做法,并剖析了澳大利亚设施路线图的重要制定原则、组织模式、项目遴选程序、重要管理观点以及政府对于路线图的响应等多个方面,最后提出针对我国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发展规划制定工作的几点启示。

基于文献计量的脑科学国际竞争态势分析 下载:48 浏览:260

郑颖1 杨明3 欧阳峥峥1 卿立燕1 陈云伟2 张志强1 陶诚3 张月鸿3 《中国科学研究》 2019年11期

摘要:
为了正确认识我国在脑科学领域的科研与竞争力水平,进而为我国和中国科学院部署脑科学研究计划、推动脑科学快速发展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和建议,本文在重点分析脑科学领域国际研发竞争态势的基础上,选取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伦敦大学脑科学学院和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大脑与心智研究所等三所重要科研单元开展比较分析,包括科研产出和影响力,以及科研团队合作情况等多个指标。研究发现,我国在脑科学领域的研究发展十分迅速,研究质量和影响力也在稳步增长;与国际重要科研单元相比,中科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已逐渐成为我国和全球脑科学研究的重要力量之一。

基于信息技术促进档案文化资源建设的探索 下载:67 浏览:375

孟祥蕊 《国际科技论坛》 2020年5期

摘要: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为档案文化资源的建设带来了巨大的推动力,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挑战。如何在信息时代,更好地利用信息技术促进档案文化资源建设,成为了当下必须要思考的问题。本文通过简述信息技术背景下档案文化资源建设的意义,讨论在此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并给出相应的解决方法,从而利用信息技术,促进档案文化资源的建设。

新时期事业单位档案管理的创新思路与方法探思 下载:44 浏览:385

王之亮 《中国新闻传播》 2020年10期

摘要:
部分事业单位在进行档案管理工作期间,为了能够保障事业单位员工的合法权益,会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档案管理团队,从而推动公共服务发展。伴随时代的逐步变革与发展,许多事业单位开始更加关注于档案管理工作,而拥有一个优秀的档案管理部门将会促进整个事业单位的持续健康发展。因为档案管理部门涉及的内容非常多,在社会经济迅猛发展的今天,事业单位如果想要长远发展,就必须要努力创新思路与方法,提升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效率。
[1/20]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