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盆底康复训练在初产妇产后恢复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下载:33 浏览:1689

杨韵梅 方丽钦 曾莉 《生物学报》 2025年2期

摘要:
目的:研究在初产妇产后恢复中应用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盆底康复训练取得成效结果。方法:选择2021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的初产妇70例计入研究,分组应用抽签法设为为实验组、比对组,其中比对组(35例/组,盆底康复训练),实验组(,35例/组,基于以上内容进行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分析治疗成效结果、盆底功能障碍监测值,不良情况评值、满意度测评值,产后5天和6个月盆底肌力恢复情况。结果:①总有效率项目上对比,实验组成效更优,高于比对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 实验组盆底肌疲劳度,阴道最大动态压力值所获值低于比对组,弹力所获值高于比对组,组间对比(P<0.05);③实验组总不良反应率测评获值更低,优于比对组,p<0.05;④实验组满意度测评值更高,均优于比对组,组间对比(p<0.05)。⑤产后5天两组产妇盆底肌力恢复较差,数据差异不大(p>0.05);产后6个月,实验组Ⅰ类,Ⅱ类肌纤维恢复更为理想,高于比对组,组间具备差异(p<0.05)。结论:临床上针对收治的初产妇在开展产后恢复的过程中实施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盆底康复训练,盆底肌功能恢复良好,盆底肌张力恢复,降低出现尿失禁、子宫脱垂、阴道松弛,进而提升产妇,家属满意率,值得普及和应用。

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仪联合综合护理对子宫肌瘤患者围手术期睡眠质量的影响 下载:036 浏览:1664

付华艳1 饶囡1 吴丽萍2 《生物学报》 2025年2期

摘要:
目的:分析子宫肌瘤患者围术期开展综合护理联合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仪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文临床观察对象为子宫肌瘤患者82例,依据护理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各组41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基础护理、饮食护理、环境护理等),观察组开展综合护理联合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仪的干预措施。观察两组患者的疼痛程度、睡眠质量、不良情绪、并发症发生率、盆底肌功能。结果: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PSQI评分、VAS评分、SDS评分、SAS评分均明显更低(P<0.05),盆底肌功能等级更高(P<0.05)。结论:针对子宫肌瘤患者在围术期开展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仪联合综合护理干预,有利于改善患者不良情绪和睡眠质量,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更低,疼痛程度更低,盆底肌功能恢复更好,值得进一步研究。

中医穴位按摩联合拉玛泽呼吸法与导乐分娩对提高自然分娩率的临床意义 下载:26 浏览:447

钟兵华 黄晶 郭珍 《当代中医药》 2025年2期

摘要:
目的:分析中医穴位按摩联合拉玛泽呼吸法与导乐分娩在提高产妇自然分娩率中的效果。方法:本文所选研究对象为产妇72例,予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6例)。对照组采用拉玛泽呼吸法与导乐分娩进行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中医穴位按摩干预。观察两组产妇的自然分娩率、母婴结局、产时疼痛程度、不同产程时间、负面情绪、自我效能感以及分娩控制感等。结果:两组产妇护理前各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与对照组产妇相比,观察组产妇产时疼痛程度、SDS评分、SDS评分、新生儿窒息率、脐带感染率、产后出血率、剖宫产率均显著更低(P<0.05),观察组产妇自然分娩率、自我效能感评分以及分娩控制感评分均显著更高(P<0.05),观察组产妇不同产程时间均更短(P<0.05)。结论:在产妇分娩过程中予以中医穴位按摩联合拉玛泽呼吸法与导乐分娩干预,有利于提高产妇自然分娩率,改善母婴结局,缓解产妇不良情绪,减轻分娩疼痛感,效果较好,值得进一步推广。

足底反射联合专职化护理对高龄股骨粗隆骨折患者术后下肢DVT发生率的影响研究 下载:56 浏览:563

杨碧花 彭怡芳 钟路路 《国际护理学》 2025年1期

摘要:
目的:研讨病发股骨粗隆骨折的高龄患者在手术治疗阶段,同时进行足底反射、专职化护理联合干预的价值。方法:对高龄罹患股骨粗隆骨折患者70例开展观察研究,接收时间在2021年2月—2023年1月,以随机规范化的分组模式,针对3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针对35例观察组实施足底反射联合专职化护理研究。结果:经对观察组进行并发症的评定,DVT发生率5.71%,对照组22.86%,前者低于后者(P<0.05);在护理工作实施前,经对两组的各项功能结果评定,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经对SF-36量表评分、康复结果、疼痛结局展开测定,相比较于对照组,观察组呈现更明显优化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足底反射联合专职化护理应用于高龄股骨粗隆骨折中,可降低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下肢DVT发生率,提高其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

全程身心照护式护理模式在产妇产房分娩过程中的效果研究 下载:51 浏览:555

饶囡 付华艳 方丽钦 《国际护理学》 2025年1期

摘要:
目的:分析产妇产房分娩过程中实施全程身心照护式护理模式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文研究共有临床观察对象分娩产妇66例参与。将所有患者依据不同护理方法分为两组(各组3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全程身心照护式护理模式。观察两组产妇的产后出血量、产程时间、分娩方式、疼痛程度、子宫恢复时间、新生儿Apgar评分、护理满意率、初乳时间以及不良情绪。结果:与对照组产妇相比,观察组产妇产后出血量、VAS评分、SDS评分以及SAS评分更低,各产程时间、子宫恢复时间以及初乳时间均更短,自然分娩率、护理满意率以及新生儿Apgar评分均更高(P<0.05)。结论:在产妇产房分娩期间开展全程身心照护式护理模式,有利于缩短产妇分娩时间,稳定其不良情绪,降低疼痛感,且有利于缩短子宫恢复时间,改善妊娠结局,值得推广。

新课程标准下小学语文教学渗透德育的措施研究 下载:322 浏览:1305

​刘丽华 《课程教育研究》 2023年10期

摘要:
目前,我国教育界指导思想的转变性较大,对于各学科教师来说,应对学科知识教学予以高度重视,将学科知识的德育优势充分展现出来,加强德育理念的积极渗透,以此来不断改善和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为推动高素质人才培育目标的实现奠定良好的根基。针对于小学语文,与各科目的学习有着密切的联系,而且与学生品德、人格的提升也是息息相关的。针对于小学阶段的德育,对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所以教师应注重教学质量的提升,对教材、教学方法进行深度挖掘出来,将语文教学与渗透德育紧密结合,发挥出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推动作用,从而与当前德育的发展要求相符。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