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定向沉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间接法测试土壤中有效硫 下载:86 浏览:490

李仓伟 《中国土壤》 2020年8期

摘要:
通过试验建立了一种定向沉淀技术结合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测定土壤样品中有效硫的分析方法。实验对共存干扰离子的消除、共存干扰离子的最大允许含量、方法的检出限、检测范围、精密度和加标回收率进行了研究,确定了土壤有效硫的检测条件。在最佳仪器工作条件下,采用过氧化剂氧化浸提液中的有机质、盐酸分解碳酸根离子、铝盐络合溶液中氟离子、计算中扣除铬等方法,消除了测定过程中的干扰。实验结果表明:本方法测定土壤中有效硫的结果相对标准偏差(RSD)在1.72%~3.31%之间,样品加标回收率为90%~115%。应用本方法对土壤有效态成分标准物质GBW07412a、GBW07413a、GBW07414a、GBW07415a、GBW07416a进行了分析,测定值与认定值吻合较好,偏差范围满足国标要求。与传统的国标比浊方法相比,本实验方法操作更为简便快速,减少了重金属氯化钡的用量,污染小,准确度和精密度高,可用于批量农田土壤和森林土壤样品2.37~1538 mg kg-1有效硫的测定,检出限为0.79 mg kg-1。

城镇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工程设计探讨——以辽宁地区两座污水处理厂为例 下载:62 浏览:368

张福波1 孔德勇2 张庆军1 陶翠翠1 《中国环境保护》 2020年11期

摘要:
在某两座城镇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工程中,将SBR等工艺改变为An/O和MBBR运行模式,强化了二级生物处理效果,使二级出水COD、BOD5、NH3-N和TN稳定达到一级A标准。同时,针对不同水质特点,选择不同的混凝沉淀和过滤形式进行深度处理,保证了SS和TP的稳定达标。

单原子催化剂合成方法 下载:35 浏览:308

吴文浩 雷文 王丽琼 王森 张海军 《应用化学学报》 2020年3期

摘要:
单原子催化剂作为一种原子尺度的催化剂,在制氢、CO氧化及光催化等领域均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大量实验结果和理论计算证实了金属单原子和载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及由两者之间电荷转移引起的电子结构改变是单原子催化剂具有高的选择性和催化活性的主要原因。本文着重综述了近年来共沉淀法、化学还原法及浸渍法所制备单原子催化剂的催化性能,并进行展望。

循环系统锥形罐不淘罐技术简析 下载:37 浏览:339

张增年 李韬 《中国设备》 2020年3期

摘要:
从装备配置、工艺技术方面研究不淘罐方式,提高工作效率,减少泥浆浪费,降低劳动强度,从而达到一开、二开完钻后锥形罐不淘罐的目的且无沉淀固相。

时效温度对Cu沉淀强化超高强海工钢力学性能的影响 下载:80 浏览:409

李振团 柴锋 罗小兵 张正延 杨才福 苏航 《新材料》 2020年11期

摘要:
采用Thermo-Calc软件、SEM和HRTEM等分析技术研究了时效温度对低碳超高强海工钢中Cu的析出行为及其对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400~550℃时效,由于Cu的时效沉淀析出,Ni-Cr-Mo-Cu钢的时效硬度显著高于Ni-Cr-Mo钢,最高时效峰值硬度达到386HV。525℃时效,Cu粒子具有较低的粗化速率,Cu粒子析出的平均半径为5. 2 nm,强化机制为切过机制,产生的强化增量约为100 MPa。时效温度升高至550~575℃,Cu粒子粗化,强化机制转变为绕过机制,强化增量小于50 MPa。Ni-Cr-Mo-Cu钢525℃时效可以获得良好的强韧性,屈服强度达到1 120 MPa,-80℃低温V型冲击功为76 J,与Ni-Cr-Mo钢相比,添加Cu使其屈服强度、-80℃冲击功分别提高9%和15%。

老字号沉淀价值的失效、激活与实现分析——基于沉淀投入动态模型 下载:68 浏览:471

薛平平1 高觉民2 《经济与管理学报》 2019年7期

摘要:
鉴于老字号价值优势的主要来源是其长期的历史沉淀,构建了沉淀投入动态模型对老字号价值失效、激活与实现过程进行分析,并通过南京冠生园案例和2005—2016年30家老字号上市企业的样本数据分别进行创新资本投入对老字号价值影响的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有形与无形沉淀赋予老字号人文、历史意涵,成为其独有的价值优势;"沉淀"的两面性需要老字号注重它的合理与有效利用,避免成为老字号价值激活的阻碍;激活"沉淀"的创新资本投入可成为企业承继核心能力的重要手段,并有效促进老字号价值恢复与实现。据此,老字号应积极搭乘"一带一路"之车,加强自身本土化与现代化建设,提高企业创新驱动能力,并呼吁政府实施"激活"老字号战略,以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轻质氧化镁的制备,表征与活性研究 下载:25 浏览:261

姜双诚1 周元芬2 龙飞1 赵安婷1 《化学研究前沿》 2019年1期

摘要:
选用不同可溶性镁盐(MgCl2·6H2O和MgSO4·7H2O)和沉淀剂(NH3·H2O、NaHCO3、NH4HCO3和K2CO3)为原料,采用水热法制备氧化镁前驱体,之后经过600℃煅烧获得微纳米级活性氧化镁,通过改变物料比例制备系列氧化镁。产品采用FI-IR,XRD和SEM进行表征,并对活性进行检测。结果表明:氧化镁主要呈片状晶体,适当比例硫酸镁和氯化镁与氨水及碳酸氢钠可以制备出活性和产率都较高的微纳米级活性氧化镁,当MgCl2·6H2O和NaHCO3摩尔比为1:1时,制得的氧化镁具有更好活性,对应柠檬酸法中酚酞变红时间为15sec。

海阳核电海水淡化技术分析 下载:96 浏览:20

杲家胜 《电力技术学报》 2018年1期

摘要:
随着国内各新建滨海核电厂陆续建设和投产海水淡化项目,海水淡化已成为各核电厂重要淡水来源,结合海阳核电海水淡化工程,介绍了海阳核电海水淡化系统设计、预处理工艺、反渗透和能量回收技术、关键设备原理和功能,并根据海阳核电海水淡化技术建造和应用的经验,提出了部分工艺改进建议,为后续核电站海水淡化项目提供相应的借鉴。

不同组织材料中还原性糖的比较 下载:70 浏览:422

朱侠 《教育实践与创新》 2018年4期

摘要:
还原糖鉴定实验是高中阶段非常重要的生物实验,即通过采用不同的实验材料进行实验以测定其是否含有还原糖。通过实验探索瓜类、萝卜和薯类中哪个更适宜作为还原糖鉴定实验的实验材料,最终证明冬瓜最适宜。

高灵敏度纳米PZT水声换能器机电参数研究 下载:59 浏览:500

蔡晓红1 王德石2 许跃彩1 《纳米技术研究》 2022年6期

摘要:
为获得性能优良的水声换能器材料,满足水声换能器的工作需要,深入系统地研究了化学沉淀法制备锆钛酸铅(PZT)超微细粉,合成了一次颗粒小于10 nm、平均粒径40~50 nm的PZT超微细粉.检测结果表明,化学共沉淀法是制备高性能PZT超微细粉体的方法,粉体颗粒细小、活性好、尺寸分布范围窄,适合制备高性能的PZT压电陶瓷.

纳米燃烧催化剂Pb(Zr53Ti47)O3的共沉淀法制备及结构表征 下载:91 浏览:505

严启龙1 杜慧玲2 李笑江1 郭俊刚2 聂丽华2 《纳米技术研究》 2023年2期

摘要: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锆钛酸铅(PZT)纳米粉体,在三种不同的共沉淀反应温度(0℃,25℃和55℃)下得到不同粒径的共沉淀前驱体,然后在不同的温度分别450℃和550℃下预合成反应2小时,650和750℃下反应2.5小时,最后得到粒度分布均匀的PZT纳米粉体.通过SEM、XRD、TEM以及激光粒度分析,得出在0℃共沉淀反应体系中得到的前驱体在650和750℃下反应2.5小时预合成的PZT纳米粉体粒度分布最均匀,粒径最小,平均粒径为200nm,没有团聚现象.得到的PZT粉体以前多被用于压电陶瓷原材料,现通过实验证实可以用作固体火箭推进剂的燃烧催化剂,可以稳定燃烧过程,具体研究成果将后续报道。

高灵敏度纳米PZT水声换能器机电参数研究 下载:96 浏览:501

蔡晓红1 王德石2 许跃彩1 《纳米技术研究》 2023年1期

摘要:
为获得性能优良的水声换能器材料,满足水声换能器的工作需要,深入系统地研究了化学沉淀法制备锆钛酸铅(PZT)超微细粉,合成了一次颗粒小于10 nm、平均粒径40~50 nm的PZT超微细粉.检测结果表明,化学共沉淀法是制备高性能PZT超微细粉体的方法,粉体颗粒细小、活性好、尺寸分布范围窄,适合制备高性能的PZT压电陶瓷。

水处理工艺流程分析及水质优化处理对策 下载:350 浏览:3752

李海峰 霍倩 《水资源科学研究》 2022年8期

摘要:
社会经济水平快速提高的同时,原水的污染程度也在加剧,为了确保城市供水的安全性,需要做好充分的水处理工作。自然沉淀是借助颗粒悬浮物自重,使其在静置时可以进行自行沉降。过滤是借助物理吸附或化学吸附的方法,将水体内杂质过滤掉的方法。消毒是在水池内添原水消毒剂,以灭除水体内细菌、病毒,提高饮用的安全等级。通过选择相应的水处理工艺进行水质优化处理,对于提高生活用水标准,提升居民饮水安全性有着积极的意义。

试论水处理工艺流程及优化措施 下载:426 浏览:3893

卢长荣 《水资源科学研究》 2021年12期

摘要:
社会经济水平快速提高的同时,原水的污染程度也在加剧,为了确保城市供水的安全性,需要做好充分的水处理工作。自然沉淀是借助颗粒悬浮物自重,使其在静置时可以进行自行沉降。过滤是借助物理吸附或化学吸附的方法,将水体内杂质过滤掉的方法。消毒是在水池内添原水消毒剂,以灭除水体内细菌、病毒,提高饮用的安全等级。通过选择相应的水处理工艺进行水质优化处理,对于提高生活用水标准,提升居民饮水安全性有着积极的意义。

化学沉淀反应在化工工业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下载:254 浏览:2485

吴丹娥 《应用化学学报》 2023年1期

摘要:
化学工业的发展为国内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近年来,污水排放激增,沿河流域饮用水污染必然加重。处理化工废水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否则会产生氮、磷等污染物导致化工废水过度污染,对农业和居民使用水产生严重的影响。故本文分别针对含有不同化学成分的工业废水,分析与研究化学沉淀反应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效果。

添加材料、工艺条件对聚偏氟乙烯中空纤维超滤膜结构及性能的影响与分析 下载:218 浏览:2346

杨树明 《材料科学研究》 2022年7期

摘要:
用侵入沉淀相转化法制备聚偏氟乙烯中空纤维超滤膜,讨论了所添加材料:聚维酮(PVP)、聚乙二醇(PEG)、聚偏氟乙烯(PVDF)、氧化石墨烯,以及工艺条件:干程、凝胶浴、芯液、后处理等对PVDF超滤膜的结构及性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结构方面主要包括超滤膜致密层的厚度、过滤孔径尺寸、指状孔结构、海绵状结构,以及与结构相关的性能,包括膜通量、机械性能、过滤孔径、亲水性能等。通过将添加材料与工艺条件相结合进行更为全面研究分析,更好地掌握制膜理论与技能,能够制备出符合预期目标的PVDF超滤膜,满足不同使用领域要求。

金刚藤中药废水混凝沉淀及铁碳微电解法脱色实验研究 下载:161 浏览:1282

刘浩楠 《当代中医药》 2024年6期

摘要:
本文研究了金刚藤中药废水混凝沉淀及铁碳微电解法脱色的实验过程和效果,探讨了不同条件对脱色效果的影响。本研究可为金刚藤中药药液生产废水的脱色预处理提供理论支持和工艺优化指导。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