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海工结构复合材料包覆隔离防腐技术研究 下载:40 浏览:283

郑传祥1 朱军2 苏小芳2 闫春波1 林娇1 《装备技术研究》 2020年11期

摘要:
引发海工结构承载基础腐蚀的因素众多,除了海水化学腐蚀以外,还受到洋流、海浪的冲击和生物腐蚀影响,因此腐蚀问题一直是影响海工结构使用寿命的主要因素。针对海上风电承载基础结构的受力特点和海水环境,提出了一种海洋防腐新技术,采用耐腐蚀的纤维增强树脂复合材料将海水腐蚀最严重的海水飞溅区的承载基础包覆隔离,避免其被海水腐蚀,并设置监测装置监测包覆隔离的有效性,对防护层破损情况定位进行监测以便及时维护。而承载基础的其余区域采用耐腐蚀涂层,该设计提高了整个海洋承载基础最易腐蚀区域的耐腐蚀性能,也大大提高了海洋承载基础的整体耐腐性,延长了整个结构的使用寿命。

现代城市与疾病的共生关系:一个历史唯物主义分析 下载:56 浏览:401

包大为 《哲学研究进展》 2020年12期

摘要:
在前现代与启蒙政治哲学中,城市与疾病的共生关系或是被视为"他者"造成的道德危机,或是成为浪漫主义思乡愁绪和拒斥现代性的主题。在资本主义治理技艺的发展过程中,城市中频发的流行病成为了规训机制获得合理性的契机,并且塑造了当代自由主义阐释权力与自由、主体与公共之矛盾的基本范式。作为一种历史科学,历史唯物主义试图揭开笼罩在城市与疾病的共生关系之上的意识形态,从而将人与自然界共同定义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剥削对象。作为一种历史现象,城市与疾病的共生关系的本质是阶级社会及其生产过剩"社会瘟疫"在健康维度的必然结果。在世界性交往的当代,应对新冠肺炎疫情过程中出现的身份政治、"他者"机制和舆论乱象再一次证明,符合人类根本利益的是人与自然和解的生命共同体,其根本前提是对新自由主义话语下的治理技艺的扬弃,以及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积极建构。

一种新的哲学批判何以可能?——拉康与胡塞尔 下载:60 浏览:385

马迎辉 《哲学研究进展》 2020年6期

摘要:
胡塞尔将超越论的建构刻画为从本质现象学到意向心理学的建基生成,并将此建构的基础具身化为零位身体从原区分、相互压抑到意向融合的构造,而拉康则对此作出了两个关键性的突破:首先,在镜像阶段理论中揭示出意向融合的本质是误认和异化;其次,以根基于客体小a的存在的拓扑构型改写了纯粹意识的流形结构。胡塞尔以母婴间身体性的融合关联为基础建构零位存在,但拉康认为,零位存在最终建基于在先于前摄的"将来"相位上永恒涌动的客体小a,正是通过对这种特殊客体具有的新的本质化和时间化的揭示,我们在拓展现象学的直观与存在范围的同时,也获得了一种新的哲学批判的可能。

章太炎的《左传》训诂及相关问题续探——读《春秋左传读》札记 下载:24 浏览:107

王诚 郝瑞卿 《国学研究》 2020 年6期

摘要:
章太炎在杭州诂经精舍师从俞樾期间所撰《春秋左传读》,以读书札记的形式考订、诠释《左传》的古字古词、典章名物和微言大义。本文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着眼于经传训释和字词研究的角度,发掘和探讨章太炎的《左传》训诂及相关问题:承袭乾嘉传统,援据经师故训;博征周秦两汉经史诸子,使《左传》与群籍相互证发;训诂求其根源和统系,析疑辨难,剖解精密,反复推求,展转旁通。

元、明版佛经臆改释例 下载:38 浏览:233

真大成 《国学研究》 2019年6期

摘要:
古书在传世过程中被人为臆改乃是致误的重要原因之一。此类据臆妄改之事,历代多有①;元明之际,此风渐炽,内典亦浸染及之。其时所镌各版大藏经,均不乏臆改文字之处,以致异文纷出,徒乱经典本貌。今据佛经版本异文,从语言文字角度出发,对元明版佛经中的臆改现象略作论列,主要分为不辨原文、不辨异体、不辨通假、不明词义、不明常语、不明句式、不明虚词七个方面,讨论中注意结合实例,故云"释例"。本文所谓元、明版佛经主要指元代之普宁藏、明代之径山藏(嘉兴藏),此二藏从佛经版本谱系来讲,与宋代之崇宁藏、资福藏、宋元之碛砂藏同属江南系统,因此在校刊时往往以前代版本为依据,而所作臆改,大体上也就是改易宋代诸藏之文字。②

情绪启动条件下三种反刍思维类型的注意偏向 下载:32 浏览:239

杨宏飞 黎松 陈滋正 李慧中 《心理学研究》 2020年2期

摘要:
目的:探讨积极型、消极型和低型反刍思维者对不同情绪刺激的注意偏向。方法:采用积极和消极反刍思维量表区分三种反刍思维类型的大学生,以情绪面孔(高兴,中性,悲伤)图片为实验材料,采用"空间线索任务"实验范式,探讨不同反刍思维类型个体注意偏向特点。结果:无启动条件下,三种类型都未产生注意偏向。积极情绪启动条件下,积极型和低型产生对积极刺激的注意警觉,消极型产生对消极刺激的注意警觉和注意解脱困难。消极启动条件下,三种类型都产生对积极刺激的注意警觉,且积极型的警觉水平高于低型和消极型。结论:积极和消极启动对三种反刍思维类型注意偏向的影响不完全符合情绪一致性效应。

论域外词的研究立场与考察维度——以高丽朝鲜词为例 下载:50 浏览:250

陶然 《国学研究》 2019年4期

摘要:
域外词研究既需要立足于中国词史观察其对域外汉文学的影响,同时更需要以域外词本位立场进行探究。就高丽朝鲜词史文献而言,借助对宋代词作东传情况的考察,可以对宋代的域外影响获得更为深入的认识;利用东传词乐可以返观宋代词调词律中的若干重要问题;通过域外汉文词论文献则可以勾勒其词学观念的发展形态等。在研究立场和考察维度上,域外词可以提供重要的参证作用。

论域外词的研究立场与考察维度——以高丽朝鲜词为例 下载:53 浏览:251

陶然 《国学研究》 2019年4期

摘要:
域外词研究既需要立足于中国词史观察其对域外汉文学的影响,同时更需要以域外词本位立场进行探究。就高丽朝鲜词史文献而言,借助对宋代词作东传情况的考察,可以对宋代的域外影响获得更为深入的认识;利用东传词乐可以返观宋代词调词律中的若干重要问题;通过域外汉文词论文献则可以勾勒其词学观念的发展形态等。在研究立场和考察维度上,域外词可以提供重要的参证作用。

书画文献与明清别集的校理——以傅山诗集的整理为例 下载:65 浏览:425

孟国栋1.2 《国学研究》 2019年1期

摘要:
近年来,随着书画文献和一些稿抄本的大量刊布,使得明清别集甚至全集的整理日趋朝着完备性方向发展。但也不乏过度辑佚、失于考辨之作,《傅山全书》即是其中较为突出的一部。1991年初版的《傅山全书》曾根据傅山手迹误收了大量的李白、杜甫、韩愈、李商隐等人的诗作,2016年新版虽然较初版时有所修正,但误收和重出等问题仍较严重。充分利用新发表的书画资料进行明清别集的整理,至少应该做到以下几点:一、参照手迹,广为辑补;二、勾稽检核,去伪存真;三、集思广益,准确释文;四、详参诸本,备录异文。

压力管道典型结构的流固耦合数值仿真 下载:55 浏览:315

陈涛1 王武2 刘延雷1 汪宏1 《装备技术研究》 2018年2期

摘要:
针对管道内流体不稳定流动诱发的工业管道振动问题,通过工业管道系统振动源分析,从输送流体的特性出发,对特定的管路系统振动传递特性的分析方法进行研究,利用数值分析手段对管路系统振动特性进行振动仿真和预测。使用ADINA软件对T字型管道结构的振动特性进行了流固耦合数值模拟,得到了该管道结构的振动特性参数,为压力管道的流固耦合数值计算及振动特性预测提供参考。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的三重解释张力及其认知变化 下载:35 浏览:442

刘同舫 《哲学研究进展》 2019年11期

摘要:
新中国成立70年来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在整体上构成了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认识、解决理论与现实问题的学术传统。新时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深化面临着三重解释张力问题:事实性与规范性之间的解释张力,涉及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理论性质,反映了现实社会主义运动的实践矛盾,规范性议题将在经典文本的耕犁与社会现实的探寻中成为研究的生长点;批判性与建构性之间的解释张力,关乎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理论态度,要求哲学研究发挥"社会病理学"的解剖作用,并立足现实问题建构一种迈向"利益和价值共同体"的世界观;学术性与现实性之间的解释张力,关涉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如何切入现实的理论方法取向,要求对进入马克思主义学说本身的"条件"形成高度的认识自觉,建立理论体系与现实实践相互检验的中介环节,从而推动理论研究与社会实践的双向互动。重视和审思三重解释张力及其认知变化,有助于从总体上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问题域以及哲学与时代的关系。

空气支承式膜结构储煤场技术的应用研究 下载:69 浏览:418

张全斌1 周琼芳2 杨建国3 《中国环境保护》 2020年5期

摘要:
随着国家大气环境污染治理标准的不断提高,燃煤电厂露天条形储煤场的封闭化治理势在必行。与传统钢结构相比,封闭式储煤场采用空气支承式膜结构具有抑尘效果好、自重轻、地质条件适用性好、透光性好、耐腐蚀、耐候性强、自洁性能好,施工工期短且造价低等优点。通过工作原理分析,从膜结构的使用寿命、防火、防爆、安全性能以及工程造价等方面进行研究、论证,空气支承式膜结构能满足工程环保治理的要求。经工程实践验证,空气支承式膜结构储煤场满足技术要求,结果符合预期,具有工程推广价值。

全球贫困及其中国方案——为建构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一个全球共享平台 下载:65 浏览:391

伏佳佳1 张鑫焱2 张国清3 《中国社会科学学报》 2020年5期

摘要:
贫困是一个世界难题。解决贫困存在三个伦理原则:生存权原则、充分满足原则和公平原则。解决全球贫困的现有方案大多是人道主义援助性质的,旨在解决生存性贫困,满足人的生存需要。也就是说,主要停留在第一个原则上,并且其援助对象是贫困国家和地区,忽视了富裕国家和相对发达国家的贫困问题。中国政府通过"一带一路"倡议,借助于中国崛起给世界贫困国家和地区提供摆脱贫困的机遇,开展互惠的、可持续的多边国际合作,尝试提供解决全球贫困难题的中国方案,为建构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一个全球共享的平台。这是一个全新的消除贫困战略,不仅将为贫困国家的贫困问题提供解决方案,而且将为富裕国家的贫困问题提供解决方案。

城市河泥与城市废炭结合资源化处理的探讨 下载:53 浏览:355

王忠强1 解萌萌1 吴良欢2 胡浩南2 《中国环境保护》 2019年8期

摘要:
清淤河泥是城市水体治理的重要内容,河泥急需合理资源化处理;而以厨余垃圾、工农业加工业有机废料和园林修剪物为主的城市废"炭"的处理也是城市管理的难题,将两者作为无机成分和有机成分结合的资源化处理用于城市生态建设,将有助于两大废物的就地解决和消减。文章综述了城市河泥和废炭资源化处理现状,就二者结合资源化利用的方式方法进行探讨。

数字PCR技术的发展及应用 下载:29 浏览:304

李慧调 潘建 章方群 《应用化学学报》 2020年9期

摘要:
数字PCR(Digital PCR, dPCR)是继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 qPCR)之后发展的高灵敏核酸绝对定量分析技术,通过把反应体系均分到大量独立的微反应单元中进行PCR扩增,并根据泊松分布和阳性比例来计算核酸拷贝数实现定量分析。与传统PCR技术相比,数字PCR技术不依赖于标准曲线,具有更高灵敏度、准确度及高耐受性,可实现对样品的绝对定量分析。近年来,随着微流控技术日臻成熟,基于微流控技术的数字PCR技术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在基因突变检测、拷贝数变异检测、病毒微生物检测、转基因食品检测以及测序等方面均得到广泛的应用。本文对数字PCR的原理、技术发展和应用进行了概述。

迷楼:穿越时间的空间——论王安忆《考工记》 下载:44 浏览:330

翟业军 ​ 《文学研究》 2020年2期

摘要:
《考工记》是一座纸面上的迷楼,上百年的时间以空间的形式被收纳其中。复活并串联起这些时间断片的,是作为"无"的阿陈。要从历史暗影里打捞出那些业已湮没的断片,叙事人必须拥有极大的善意,而王安忆的善意主要源于她的红色血缘中流淌着的"清丽的精神"。服膺于"清丽的精神",她就是一个纯良的人,试图写出一本纯良的书。

数字PCR技术的发展及应用 下载:29 浏览:293

李慧调 潘建 章方群 《应用化学学报》 2020年7期

摘要:
数字PCR(Digital PCR, dPCR)是继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 qPCR)之后发展的高灵敏核酸绝对定量分析技术,通过把反应体系均分到大量独立的微反应单元中进行PCR扩增,并根据泊松分布和阳性比例来计算核酸拷贝数实现定量分析。与传统PCR技术相比,数字PCR技术不依赖于标准曲线,具有更高灵敏度、准确度及高耐受性,可实现对样品的绝对定量分析。近年来,随着微流控技术日臻成熟,基于微流控技术的数字PCR技术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在基因突变检测、拷贝数变异检测、病毒微生物检测、转基因食品检测以及测序等方面均得到广泛的应用。本文对数字PCR的原理、技术发展和应用进行了概述。

论制度质量对煤炭生产安全的影响 下载:46 浏览:390

李杨 《中国社会科学学报》 2019年2期

摘要:
中国是世界上煤炭产量最大的国家,但煤炭生产中的死亡率却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煤炭矿难多发固然有生产设备水平、人员训练程度以及产权制度安排等因素,但追根寻源,腐败是导致矿难多发的最根本的原因。要降低矿难死亡率,不仅要改善安全设施,加强对私有产权的保护,还必须完善相关制度,大力整饬腐败,肃清官场风气。

“鉴定双轨制”下的法官自由裁量权之界限 下载:62 浏览:384

季若望 《中国社会科学学报》 2018年12期

摘要:
在医患关系紧张、"医闹案件"频现的局势下,"鉴定双轨制"下所暴露出的鉴定结论采纳规则不明、出庭质询制度不完善等问题都让法官的判决步履维艰,尤其体现在诸如"生存机会丧失"等新型医疗权利纠纷案件中。基于此,需要通过鉴定标准的统一、鉴定人实名制的建立、鉴定人异议意见保留、鉴定人出庭质询和专家辅助人等制度的完善手段来给法官的自由裁量权提供合理的行使空间,防止权力的滥用或架空,从而促进司法公正,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公平正义。

境况主义挑战与美德伦理 下载:65 浏览:396

陈玮 徐向东 《哲学研究进展》 2018年11期

摘要:
认知科学的发展在为伦理研究带来一系列重要机遇的同时,也为伦理学的传统研究和某些伦理观点带来了挑战。自从上个世纪20年代以来,社会心理学和个性心理学中的境况主义实验就被认为消解了品格概念;最近20年,某些哲学家更试图利用认知科学的有关研究成果进一步表明,将品格作为核心基础的美德伦理学在经验上是不适当的。本文旨在表明,无论从经验研究还是哲学反思的角度看,这个主张都不是结论性的;并且,亚里士多德式的美德伦理学有思想资源回答境况主义者提出的挑战。本文也试图以此为案例来探究一个重要问题:究竟应该如何理解经验科学和哲学反思之间的关系?
[1/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