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全球生物科技发展态势及对我国的启示 下载:40 浏览:215

丁陈君 陈方 郑颖 吴晓燕 宋琪 《中国科学研究》 2020年4期

摘要:
2019年,世界主要经济体加强生物科技领域战略布局,尤其是在生物经济方面提出国家级规划与路线图,在项目部署方面重视前沿颠覆性技术。本文首先梳理了美国、加拿大、欧盟、英国等国家和地区发布的生物经济战略、实施路线图和相关的项目部署。随后对全球生物科技领域的重要进展进行总结,重点关注研发现状和生物技术与其他技术之间交叉融合的大趋势。研究发现,全球生物科技发展呈现以下五点趋势:生物多样性保护形势严峻;生物资源挖掘利用更加深入;新兴技术与工具的快速发展推动生物科学与技术向纵深发展;人类修饰生命创造生命的能力不断提升促进工程生物学应用的不断扩展;全球科技交叉融合日益凸显。最后,基于政策和研发趋势,本文提出了制定国家生物经济发展战略、调整和优化学科布局、支持核心技术研发、制定和完善产业扶持政策等建议,以促进我国生物科技领域的创新发展。

生物科技领域国际进展与趋势分析 下载:71 浏览:332

陈方丁 陈君 吴晓燕 陈云伟 郑颖 《中国科学研究》 2019年2期

摘要:
2016—2017年,世界主要经济体加强在生物资源、合成生物学、微生物组研发、生物基产品与产业等方面的重要战略规划和政策布局,积极促进生物产业新发展,培育生物经济新动能。全球生物科技领域蓬勃发展,生物资源挖掘利用研究更加深入,创新性方法技术突破不断进步,人工设计操作生物体能力增强,生物催化转化能力持续提升。合成生物学、基因组编辑技术、计算机辅助设计、人工智能和仿生制造等前沿交叉技术创新不断涌现,新技术的发展将在未来几年内极大地推动生物科技领域的快速进步。

拉萨根培乌孜山阴阳坡维管束植物区系组成及特征比较 下载:52 浏览:492

明升平1 钟杨2 许敏3 扎西次仁4 拉琼1 《中国科学研究》 2018年2期

摘要:
根培乌孜山位于拉萨市西北角,属于拉萨河谷典型的高山山地,拥有独特的高山带植物群落。为系统研究根培乌孜山维管束植物区系组成特点,沿其南北坡海拔梯度对维管束植物进行样方调查。结果发现:根培乌孜山共有维管束植物57科,183属,377种;坡向对其植物区系组成有一定影响,阳坡在科、属、种的组成上高于阴坡;科的优势现象明显,阴阳坡优势科保持一致,属的优势现象不明显,种分布分散,单种属丰富,种的优势现象明显,稀有种丰富;全山蕨类植物科、属分布型单一,科以泛热带为主,属以世界分布为主;种子植物分布型丰富,科以世界分布为主,属以温带分布为主,东亚成分次之,热带成分、地中海成分和中亚成分鲜有掺入;植物生活型以草本为主,从乔木、灌木到草本,物种丰富度依次递增,阳坡在群落演替中具有滞后性;阴阳坡在种的组成上差异大,但科、属的亲缘关系很近。

蕉园土壤养分和酶活性周年动态变化及对植被覆盖的响应 下载:76 浏览:493

王攀磊1 徐胜涛1 何翔1,2 王永芬3 王美存3 杨佩文1 俞艳春3 郑泗军1,4 《中国土壤》 2020年1期

摘要:
本文拟研究了植被覆盖对香蕉土壤养分含量和土壤酶活性的影响,以期为覆盖植物对香蕉生产可持续发展性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在亚热带干热河谷蕉园内,设置无覆盖、自然杂草和豆科覆盖3种植被覆盖方式,通过不同季节(春、夏、秋、冬)、不同土壤区域(种植区和覆盖区)的土壤养分含量和酶活性测定结果,分析植被覆盖对蕉园土壤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蕉园土壤的理化性质和酶活性变化呈明显的周年动态特征,从秋季至翌年夏季,土壤pH值和有机质含量显著降低,土壤脲酶、蔗糖酶、过氧化氢酶、磷酸酶活性增加。(2)覆盖区土壤的养分含量和酶活性与种植区明显不同,前者土壤pH值、磷酸酶、过氧化氢酶活性相对较高而土壤养分和含量、有机质含量、蔗糖酶、脲酶活性相对较低,后者反之。(3)植被覆盖可显著改变蕉园土壤理化性质及酶活性;与无覆盖处理相比,豆科覆盖提升了覆盖区土壤的有效磷含量、过氧化氢酶、蔗糖酶、脲酶活性以及种植区土壤有机质和氮、磷含量;自然杂草区降低了土壤的pH值、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降低,尤其在种植区,而相应增加了土壤的磷酸酶活性升高。总体而言,蕉园豆科植物覆盖可显著提高土壤有机质、养分含量及酶活性,可作为改善蕉园土壤质量的有效方式。

沈阳市重要生态功能区评价 下载:57 浏览:373

刘智 《中国环境保护》 2019年12期

摘要:
以沈阳市为例,为进一步在空间上识别沈阳市重要生态功能区域,明确生态环境保护的目标与重点,确保生态保护红线划定范围的科学准确,依据《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指南》等技术规范要求,运用GIS空间分析与遥感影像解译技术结合沈阳市生态环境现状调查结果,对沈阳市不同生态功能类型区域进行了评价及等级、区域划分工作。结果表明,沈阳市自然生态系统生态功能以水源涵养功能、生物多样性维护功能、防风固沙功能为主,生态功能极重要区域3 652 km2,占沈阳市国土总面积的28.4%。

浅谈生态型农田排水沟的设计与试验研究 下载:34 浏览:341

谈祥 张佳蕊 杨珊珊 《水资源科学研究》 2020年9期

摘要:
农田面源污染治理属于综合性治理,生态排水沟是其中一项重要的工程措施。本文介绍了一种新型的农田生态排水沟型式,并详细阐述了设计思路和设计方案。研究人员在上海青浦某基地建造了长度110m的新型生态排水沟进行现场试验。本文根据试验成果,分析了该新型生态排水沟对氨氮、总磷的削减效果,并同时考察了排水沟的生态效果。本次研究成果可为农田面源污染防控研究提供一定参考。

微生物型育苗垫片对水稻根围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下载:83 浏览:487

李晶1 胡基华1 王峥鉴2 陈静宇1 刘宇帅1 姜威1 曹旭1 孟利强1 张淑梅1 《生物技术研究》 2019年7期

摘要:
分析微生物型育苗垫片对水稻根围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和群落组成的影响,为微生物型育苗垫片的示范应用提供科学参考。[方法]采用水稻秧盘育苗试验,基于常规微生物培养和高通量测序技术测定微生物型垫片育苗对水稻根围土壤微生物种群数量、多样性及群落组成变化。[结果]与普通壮秧剂育苗相比,微生物型垫片育苗的水稻根围土壤细菌数量在出苗后第7 d增加了36. 59%,第14 d和第21 d时降低但差异不显著;放线菌数量分别显著增加了271. 11%、702. 48%和100%;真菌数量在第7 d和第14 d分别降低了127. 05%和740%,第21 d时明显增加了160. 98%。在水稻幼苗根围微生物群落组成中,变形菌门、放线菌门、酸杆菌门和螺旋体菌门为优势细菌,子囊菌门、担子菌门、接合菌门和壶菌门为优势真菌;与对照相比,微生物型育苗垫片组中变形菌门增加,螺旋体菌门和酸杆菌门减少,其中高丰度的假单胞菌属、根瘤菌属、节杆菌属、克雷伯氏菌属等根围促生菌均为水稻幼苗根围优势菌;真菌的子囊菌门增加,担子菌门、接合菌门和壶菌门减少,后期子囊菌门成为单一优势菌,该门的腐质霉属、假裸囊菌属和接合菌门的被孢霉属菌为优势菌。[结论]微生物型垫片育苗在水稻幼苗前期可提高土壤细菌的丰富度,后期降低土壤真菌的丰富度和多样性,具有改善水稻幼苗根围微生态环境的作用。

连作年限对设施百合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下载:53 浏览:87

李晶晶1 续勇波2 《土壤研究》 2020年12期

摘要:
为探究不同年限连续栽培百合的设施土壤细菌和真菌群落组成变化及其与环境因子间的关系,采用Mi 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对连作4年(C4)、连作5年(C5)和连作7年(C7)设施百合红壤中细菌和真菌群落组成和多样性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所有样品测序后获得细菌和真菌有效序列分别是249003和451044个,细菌和真菌OTUs总数分别是906和298个。Alpha多样性分析显示,随连作年限延长设施百合红壤中细菌香农指数和辛普森指数显著升高,真菌香农指数和辛普森指数显著下降。在物种组成分析中,属于细菌优势菌种的有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放线菌门(Actinomycetes)、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绿弯菌门(Chloroflexi),且C4、C5和C7处理土壤中优势菌种占细菌总数比例分别是85.17%、81.04%和81.64%;而真菌菌门中,只有子囊菌门(Ascomycota)一个优势菌种,并且C4、C5和C7处理土壤中优势菌种占真菌总数比例分别93.69%、92.20%、84.31%。不同连作年限土壤中,子囊菌门镰刀菌属(Fusarium)丰度比例达44.02%~58.83%。相关性分析显示,p H值、有机碳、总氮与变形菌门、放线菌门、酸杆菌门丰度显著相关;p H与青霉属(Penicillium)显著正相关,与镰刀菌属显著负相关。由此可以认为,连作后土壤细菌微生物群落多样性指数显著上升,真菌微生物多样性显著下降,同时土壤中细菌的优势菌种有变形菌门、放线菌门、酸杆菌门、绿弯菌门,在真菌群落组成中子囊菌门占主导,连作后子囊菌门中占主导地位的镰刀菌属数量的增长可能是引起设施百合红壤连作障碍的主要原因之一。

添加葡萄糖和胞外多糖条件下土壤细菌多样性与青枯病病原菌入侵关系研究 下载:72 浏览:485

谷益安1,2,3 孙晨1,2,3 陈嘉欣1,2,3 刘雪1,2,3 董珂1,2,3 《土壤研究》 2020年5期

摘要:
微生物多样性、病原菌入侵及微生物群落物质利用的关系尚未系统阐明。本研究通过土壤悬液梯度稀释并外源添加方法构建不同多样性的微生物群落,借以研究土壤微生物多样性与青枯病病原菌(青枯菌)入侵的关系,并通过添加低分子量葡萄糖和高分子量胞外多糖探索物质添加对土壤微生物多样性与病原菌入侵关系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悬液梯度稀释并外源添加方法能有效构建不同多样性的微生物群落。随着森林和菜地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上升,青枯菌入侵成功率均逐渐降低。此外,添加葡萄糖至不同微生物多样性土壤中均能显著促进青枯菌的生长,而胞外多糖仅在土壤微生物多样性较高时(即竞争较为激烈时)可体现对青枯菌生长的促进作用。综上,土壤微生物多样性与病原菌入侵成功率呈负相关关系,这一关系受土壤微生物群落来源影响较小,物质添加能降低微生物多样性对病原菌入侵的抑制能力,但是该效应与碳源的性质有关。

添加葡萄糖和胞外多糖条件下土壤细菌多样性与青枯病病原菌入侵关系研究 下载:55 浏览:242

谷益安1,2,3 孙晨1,2,3 陈嘉欣1,2,3 刘雪1,2,3 董珂1,2,3 《土壤研究》 2020年4期

摘要:
微生物多样性、病原菌入侵及微生物群落物质利用的关系尚未系统阐明。本研究通过土壤悬液梯度稀释并外源添加方法构建不同多样性的微生物群落,借以研究土壤微生物多样性与青枯病病原菌(青枯菌)入侵的关系,并通过添加低分子量葡萄糖和高分子量胞外多糖探索物质添加对土壤微生物多样性与病原菌入侵关系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悬液梯度稀释并外源添加方法能有效构建不同多样性的微生物群落。随着森林和菜地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上升,青枯菌入侵成功率均逐渐降低。此外,添加葡萄糖至不同微生物多样性土壤中均能显著促进青枯菌的生长,而胞外多糖仅在土壤微生物多样性较高时(即竞争较为激烈时)可体现对青枯菌生长的促进作用。综上,土壤微生物多样性与病原菌入侵成功率呈负相关关系,这一关系受土壤微生物群落来源影响较小,物质添加能降低微生物多样性对病原菌入侵的抑制能力,但是该效应与碳源的性质有关。

赤霉素及萌发密度对戟叶酸模种子萌发的影响 下载:71 浏览:488

朱璧如 李雨桐 孙成 《生物学报》 2020年4期

摘要:
利用种子萌发获得子代样品确定子代基因型以衡量适合度时,需要最大程度地提高种子萌发率,降低早期近交衰退对适合度估计的影响。以戟叶酸模(Rumex hastatus D. Don)种子为研究对象,设置3种萌发密度和有、无赤霉素处理的全交互实验,采用广义线性模型和双因素方差分析研究赤霉素和萌发密度对种子萌发率、出土子叶长度、首粒种子萌发时间和半数种子萌发时间4个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这4个指标在不同萌发密度情况下均无显著差异;赤霉素处理并未影响种子萌发率和首粒种子萌发时间,但经赤霉素处理后,出土子叶长度显著增大,半数种子萌发时间显著推迟。

轮作与连作对烟田土壤微生物区系及多样性的影响 下载:85 浏览:343

张笑宇1 段宏群2 王闷灵2 李红丽1 芦阿虔1 王岩1 《土壤研究》 2018年2期

摘要:
为探讨轮作与连作对烟田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采用实验室微生物培养联合微生物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了玉米-烤烟轮作和烟叶连作对烟株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群落结构及其多样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轮作烟田根际土壤中可培养细菌和放线菌数量均高于连作烟田根际土壤,但真菌数量低于连作烟田。土壤高通量测序结果表明,轮作烟田根际土壤真菌和细菌群落多样性均高于连作烟田;在烟株的生长过程中,轮作和连作烟田在旺长期和成熟期微生物群落相似度降低。相较于黑胫病/根腐病/根结线虫发病率较高(36. 67%)的连作烟田来说,轮作烟田发病率较低(0%),进一步分析真菌和细菌群落结构发现,轮作烟田根际土壤中拮抗菌如Sphingomonas (鞘脂单胞菌属)、Pseudomonas (假单胞菌属)、Aspergillus (曲霉属)等相对丰度均高于连作烟田,而连作烟田根腐病病菌Pythium (腐霉属)丰度较高。

基于生物完整性指数的把边江河流生态健康评价 下载:50 浏览:420

陈昌明 黄晓霞 和克俭 《地理研究进展》 2020年5期

摘要:
把边江流经区域生境条件复杂,生物多样性丰富,其水生态系统健康对于云南和下游国家越南意义重大。基于生物完整性指数的把边江河流生态健康评价,可为流域的水生态保护和生物多样性研究提供重要数据支撑。在水生态调查的基础上,本文选取生物完整性指数中的大型底栖动物完整性指数(Benthic-index of biotic integrity,B-IBI指数)作为评价方法,通过指标数值范围分析、判别能力分析与冗余分析,从27个备选指标中筛选出EPT分类单元数、改进的Shannon多样性指数、Margalef丰富度指数、最优势分类单元个体百分比、敏感类群分类单元数、敏感类群个体百分比、刮食者个体百分比、BMWP指数共8个指标作为核心指标体系,用比值法计算得出各采样点B-IBI分值,根据分位值法确定把边江流域的B-IBI评价等级。评价结果显示:(1)把边江流域的整体健康状况相对较好,37个采样点中健康等级占5.41%,亚健康等级占比29.73%,一般等级占24.32%,差为21.62%,极差占18.92%;(2)从空间分布看,源头和中段(源头—把边乡)河流状况较好,把边乡以下河段健康状况整体变差。支流整体优于干流,非城镇周围优于城镇周围。(3)运用B-IBI指数对把边江河流生态健康的整体评价,参照点普遍优于干扰点,结果有较好的区分度和适用性,对河流水生态的分区分段保护与管理有一定参考价值。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总目标下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对策 下载:55 浏览:463

张风春 《可持续发展与创新》 2020年10期

摘要: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把我国制度优势更好地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全面提升国家治理能力提出了总体目标。这一目标为我国各行各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生态环境保护、生态改善和生物多样性保护也不例外。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决定的第十部分内容均是与生物多样性紧密相关的目标,其中提出了坚持和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实行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全面建立资源高效利用制度,健全生态保护和修复制度。为推动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可持续利用领域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我们必须转变观念,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构建本领域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本文提出了推进生物多样性领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支持对策,包括转变观念,认识生物多样性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用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解决生物多样性与发展之间的问题,推动大数据和云计算在生物多样性领域的应用,加强生物多样性相关制度建设,开展能力建设,建立公众参与生物多样性管理的机制,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双赢等。

大伙房国家湿地公园生物多样性及保护对策 下载:59 浏览:380

孙丽娜 《林业研究》 2019年12期

摘要:
本文阐述了大伙房国家湿地公园湿地生物多样性现状,并分析了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和存在的问题,提出大伙房国家湿地公园生物多样性保护对策。

姜堰区底栖动物群落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识别 下载:65 浏览:397

龙艺晴1 朱亮1,2 刘畅1 《环境科学研究》 2020年2期

摘要:
为探究江淮平原底栖动物的群落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采用生物多样性指数法、聚类分析方法等,以姜堰区为例分析33个调查样点的底栖动物群落组成及多样性。结果表明:(1)姜堰区发现的20属底栖动物大多较常见且为中度耐污种,软体动物最丰富,姜堰区水环境较好;(2)物种多样性大小淮河水系下河地区>江淮过渡区>长江水系上河地区;(3)姜堰区底栖动物组成与分布的主要影响因素为水体状况、底质成分、生境差异;(4)应从治理生活垃圾与水体污染、发展生态护岸方面保护姜堰区底栖动物。

长白泥粒河国家湿地公园鸟类资源调查 下载:57 浏览:372

唐桂财 李佳 庄贤良 张黎荠 杨刚 《林业研究》 2019年1期

摘要:
2017年,采用样线法和样点法相结合的方法对长白泥粒河国际湿地公园内的鸟类资源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共记录到鸟类58种408只个体,分别隶属于15目31科。其中,国家I级重点保护动物1种,国家II级重点保护动物7种。

吉林向海自然保护区秋季水鸟群落特征 下载:51 浏览:360

郑振河1,2 李义3 王彩红3 吴景才1,2 李伟东1,2 《林业研究》 2018年9期

摘要:
为研究向海自然保护区秋季水鸟群落特征,采用定点观察法进行鸟类群落调查。共监测到鸟类8目、11科、25种,主要栖息环境为农田、稀树带、明水面和芦苇沼泽。保护区内水鸟在不同生境下多样性指数依次为农田>芦苇沼泽>明水面>稀树带,均匀度指数依次为农田>芦苇沼泽>稀树带≈明水面,丰富度指数依次为芦苇沼泽>农田>明水面>稀树带。保护区内受保护物种占40%。

吉林向海自然保护区秋季水鸟群落特征 下载:55 浏览:364

郑振河1,2 李义3 王彩红3 吴景才1,2 李伟东1,2 《林业研究》 2018年8期

摘要:
为研究向海自然保护区秋季水鸟群落特征,采用定点观察法进行鸟类群落调查。共监测到鸟类8目、11科、25种,主要栖息环境为农田、稀树带、明水面和芦苇沼泽。保护区内水鸟在不同生境下多样性指数依次为农田>芦苇沼泽>明水面>稀树带,均匀度指数依次为农田>芦苇沼泽>稀树带≈明水面,丰富度指数依次为芦苇沼泽>农田>明水面>稀树带。保护区内受保护物种占40%。

生物多样性相关传统知识的防御性保护探究 下载:45 浏览:343

汪肇东 《可持续发展与创新》 2019年1期

摘要:
世界的沟通和交流日益加深,越来越多的类似"生物剽窃"的事件发生,生物多样性相关传统知识的保护已经是迫在眉睫的问题。关于生物多样性相关传统知识既有积极的保护,也有防御性保护。由于传统知识的特殊性,仅靠积极保护并不能完全地应对现实的一些问题。从生物多样性相关传统知识的定性和防御性保护的原理出发,对传统知识的防御性保护的现实层面和法律层面进行论述,通过防御性保护的功效与积极的保护一道,来更好地保护和合理地利用生物多样性相关的传统知识。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