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全球生物科技发展态势及对我国的启示 下载:40 浏览:215

丁陈君 陈方 郑颖 吴晓燕 宋琪 《中国科学研究》 2020年4期

摘要:
2019年,世界主要经济体加强生物科技领域战略布局,尤其是在生物经济方面提出国家级规划与路线图,在项目部署方面重视前沿颠覆性技术。本文首先梳理了美国、加拿大、欧盟、英国等国家和地区发布的生物经济战略、实施路线图和相关的项目部署。随后对全球生物科技领域的重要进展进行总结,重点关注研发现状和生物技术与其他技术之间交叉融合的大趋势。研究发现,全球生物科技发展呈现以下五点趋势:生物多样性保护形势严峻;生物资源挖掘利用更加深入;新兴技术与工具的快速发展推动生物科学与技术向纵深发展;人类修饰生命创造生命的能力不断提升促进工程生物学应用的不断扩展;全球科技交叉融合日益凸显。最后,基于政策和研发趋势,本文提出了制定国家生物经济发展战略、调整和优化学科布局、支持核心技术研发、制定和完善产业扶持政策等建议,以促进我国生物科技领域的创新发展。

基于专利分析的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全球发展趋势研究 下载:22 浏览:237

郭伟1 陈丽娜2 刘雅辉3 《中国科学研究》 2020年4期

摘要:
基于Innography平台,本文对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全球专利进行检索和统计分析,从专利权人和国家地区分布、专利质量分析和专利文本聚类分析以及专利侵权风险等角度进行深入解读。分析结果表明,全球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研究总体呈上升趋势,专利申请主要集中在美国、日本、德国、中国,美国综合实力最强,高价值专利量最多,最大的两家公司-罗氏和雅培各有一个庞大的专利家族对自己的核心技术进行保护。文本聚类的结果揭示:1)肿瘤标志物、心脏标志物的检测是热点应用领域; 2)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磁性微粒、固相载体等技术是近年来的热点技术。最后对中国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生物科技领域国际进展与趋势分析 下载:71 浏览:332

陈方丁 陈君 吴晓燕 陈云伟 郑颖 《中国科学研究》 2019年2期

摘要:
2016—2017年,世界主要经济体加强在生物资源、合成生物学、微生物组研发、生物基产品与产业等方面的重要战略规划和政策布局,积极促进生物产业新发展,培育生物经济新动能。全球生物科技领域蓬勃发展,生物资源挖掘利用研究更加深入,创新性方法技术突破不断进步,人工设计操作生物体能力增强,生物催化转化能力持续提升。合成生物学、基因组编辑技术、计算机辅助设计、人工智能和仿生制造等前沿交叉技术创新不断涌现,新技术的发展将在未来几年内极大地推动生物科技领域的快速进步。

酶促超声提取大蒜中大蒜油及其抗氧化性能的研究 下载:32 浏览:236

张轩 《中国食品与营养》 2019年10期

摘要:
以蒜氨酸酶相关的酶促反应机制为前提,优化大蒜内源蒜氨酸酶生成大蒜油的酶促反应条件,而后采取超声辅助乙醇提取大蒜中的大蒜油,并对其抗氧化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以30 g蒜泥(精确到0.1 g)计,加入2 mmol/L磷酸吡哆醛溶液、15 mmol/L氯化锰溶液、10 mmol/L甘油、10 mmol/L氯化镁溶液各5 mL,在35℃、p H6.5条件下酶解60 min后再超声萃取,大蒜油的提取率可达0.449%。抗氧化性实验表明:随着大蒜油添加量增大,其抗氧化活性也随之提高,添加量0.01%的柠檬酸与0.04%的大蒜油混合后,其协同抗氧化作用同0.01%添加量的没食子酸丙酯相当。优化的大蒜油提取工艺合理可行,所得大蒜油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

二维MoS2纳米材料及其复合物在水处理中的应用 下载:30 浏览:317

刘阳1 张新波1 赵樱灿2,3 《应用化学学报》 2020年8期

摘要:
纳米材料和纳米技术的快速发展为水处理及资源化技术的开发带来了全新的发展机遇,作为一种典型的类石墨烯结构的二硫化钼以其层状结构和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能在众多纳米材料中受到重点关注。本文梳理和归纳了二维二硫化钼纳米材料及其复合物在水处理中吸附、膜分离、催化、抗菌和检测等方面的应用,重点介绍了其在吸附和膜分离方面的研究进展,以实现对水中各种离子、染料、抗生素、致病菌等多种环境污染物的高效去除。最后,对二硫化钼及其复合物在水处理中的应用作出了评价,探讨其未来发展方向以及面临的挑战,以期为解决水环境污染和水资源紧缺等问题提供一种新型的材料和技术手段。

二维MoS2纳米材料及其复合物在水处理中的应用 下载:33 浏览:328

刘阳1 张新波1 赵樱灿2,3 《应用化学学报》 2020年6期

摘要:
纳米材料和纳米技术的快速发展为水处理及资源化技术的开发带来了全新的发展机遇,作为一种典型的类石墨烯结构的二硫化钼以其层状结构和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能在众多纳米材料中受到重点关注。本文梳理和归纳了二维二硫化钼纳米材料及其复合物在水处理中吸附、膜分离、催化、抗菌和检测等方面的应用,重点介绍了其在吸附和膜分离方面的研究进展,以实现对水中各种离子、染料、抗生素、致病菌等多种环境污染物的高效去除。最后,对二硫化钼及其复合物在水处理中的应用作出了评价,探讨其未来发展方向以及面临的挑战,以期为解决水环境污染和水资源紧缺等问题提供一种新型的材料和技术手段。

IMSA技术快速检测沙门氏菌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下载:72 浏览:490

乐振窍1 陈东才2 张细玲1 杨钦鹏2 庄黾1 张庆发2 王琪3 《生物技术研究》 2020年8期

摘要:
建立和评价一种快速、准确地检测食品中沙门氏菌的检测方法,对食品安全控制具有重要意义。[方法]应用等温多自配引发扩增技术(Isothermal Multiple Self-matching-initiated Amplification,IMSA),设计筛选出沙门氏菌的特异性基因inv A基因的IMSA引物,并建立检测沙门氏菌的IMSA法。对建立的方法进行特异性和灵敏度试验;确定人工污染样本能被该方法检出的最短增菌时间和最低检测灵敏度;利用IMSA法和培养法对13份食品样本进行检测,评价两者的一致性。[结果]该方法仅对沙门氏菌特异性扩增,灵敏度达3.02×10~2CFU/m L;人工污染样本最短培养6 h可被IMSA法检出,检出限为3.17CFU/25 g; 13份食品样本的IMSA法与培养法结果一致性为100%。[结论]IMSA技术检测沙门氏菌的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结果准确,可在7h内完成食品中沙门氏菌的检测,适合用于食品中沙门氏菌的快速检测。

灵芝属多糖对肾上腺酮诱导神经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 下载:67 浏览:471

赵爽1 许松琛1,2 马传贵3 宋爽1 苏哲1 刘宇1 《生物技术研究》 2020年7期

摘要:
筛选和评价灵芝属多糖对肾上腺酮(CORT)诱导神经损伤的保护作用,为灵芝在抗抑郁功能方面的开发奠定基础。[方法]以CORT诱发神经细胞发生损伤后给予灵芝属多糖提取物,分别通过MTT法、乳酸脱氢酶(LDH)胞外释放法、总DNA定量分析法以及荧光标记法确定细胞毒性以及对损伤细胞的保护作用。[结果]结果显示灵芝属多糖在低作用浓度下对PC12细胞不具有毒性,在100μg/mL的作用浓度下灵芝孢子粉多糖(PGL)可以显著提高损伤细胞存活率的比例为22%,减少LDH的释放比例为11.08%,增加胞内总DNA含量14.65%,是所有待测多糖中作用最佳的。[结论]PGL对细胞具有低毒的特点,显著改善CORT对细胞的损伤作用,具有明显的神经保护作用,可作为抗抑郁药物进行研究和开发。

迷迭香结合气调包装对牛肉肉色稳定性的影响 下载:95 浏览:484

李兆亭1 申基雪2 李舒婷1 孙志昶1 《中国食品与营养》 2018年2期

摘要:
生鲜肉在冷藏过程中肌红蛋白会发生氧化导致肉色变暗,迷迭香酸提取物和一氧化碳气调包装(CO-MAP)均可降低肌红蛋白氧化程度,使牛肉保持良好的色泽。研究主要探讨迷迭香提取物结合CO-MAP对冷鲜牛肉肉色稳定性的影响,利用动力学方程筛选迷迭香提取物的最佳添加浓度。结果发现,CO-MAP可显著抑制冷鲜牛肉储藏过程中OMb和MMb的生成,0.4%CO+30%CO2+69.6%N2对MMb抑制效果好。添加迷迭香提取物能更好稳定肉色,其中0.015%CAP20对MMb的抑制最为显著(p<0.05),a*显著提高,b*显著降低(p<0.05)。研究表明,迷迭香提取物结合CO-MAP可降低肌红蛋白氧化程度,使牛肉保持良好的色泽,这为日后研究天然抗氧化剂对肉色稳定性的影响提供了理论依据。

乳酸克鲁维酵母乳糖酶的可溶性表达及优化 下载:73 浏览:478

成静1 朱智睿2 杨江科1 《生物技术研究》 2020年3期

摘要:
实现乳酸克鲁维酵母乳糖酶的可溶性表达,并初步研究其酶学性质。[方法]首先克隆了来源于乳酸克鲁维酵母的乳糖酶基因KLLAC,构建pET-KLLAC重组表达载体,并采用蛋白质复性及与pKJE7、pG-KJE8、pGro7、pG-Tf2和p Tf-16伴侣蛋白共表达等方式拟提高其可溶性表达;并优化产酶条件,进一步提高其可溶性;采用ONPG法测定其酶学性质。[结果]在5种伴侣蛋白中pGro7与KLLAC共表达时可溶性最高;产酶最优条件为:阿拉伯糖浓度0. 5 mg/m L,IPTG浓度0. 1 mmol/L,诱导温度20℃;在最优条件下,重组KLLAC与伴侣蛋白p Gro7共表达时,表达量及酶活最高;经纯化后,乳糖酶KLLAC比酶活最高为102. 36 U/mg。该酶的最适温度30℃,最适p H 7. 0。[结论]KLLAC与伴侣蛋白的共表达以及诱导条件的优化,有效提高了该酶的可溶性表达水平、酶活性及稳定性。

响应面法优化鲟鱼皮胶原蛋白多肽的酶解工艺 下载:96 浏览:504

廖涛1 黄晨曦2 江洪有1 鉏晓艳1 饶丹华1 季飞3 白婵1 熊光权1 《中国食品与营养》 2018年1期

摘要:
为了解决胶原蛋白多肽制备得率低的问题,以鲟鱼-甲骨板皮胶原蛋白多肽得率为主要指标,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进一步利用响应面模型试验确定加酶量、提取时间、液料比3个因素的最优条件,并建立了关系模型。试验结果表明:影响鲟鱼鱼皮胶原蛋白多肽得率的3个因素主次顺序为:液料比>酶解时间>加酶量,最优提取工艺为:0.5 mol/L的乙酸与原料之间的液料比为14.02,加酶量为1.69%,提取时间为8.51 h。在此条件下胶原蛋白多肽得率为78.86%,且产物主要为小分子胶原蛋白,峰值分子量为3719 u。

人乳头瘤病毒52型病毒样颗粒制备及其生物活性 下载:76 浏览:488

郭晶1 刘伟2 董雪1孙博3 吴丛梅1 殷玉和1 《生物技术研究》 2019年6期

摘要:
利用大肠杆菌系统表达人乳头瘤病毒52型(HPV52) L1蛋白,并获得HPV52病毒样颗粒(VLPs)。[方法]优化并合成HPV52L1基因,构建p ET-30a-52L1表达载体粒,转化大肠杆菌E. coli BL21 StarTM(DE3)。经IPTG诱导表达,阳离子交换层析纯化,SDS-PAGE和Western Blotting鉴定,BALB/c小鼠免疫2次,初次后4w检测免疫血清中HPV52中和抗体滴度。[结果]获得纯度90%的HPV52L1蛋白,将获得的HPV52L1蛋白进行解组装和重组装形成VLPs,动态光散射观察到粒径约为70nm,透射电镜观察到50~60nm的均一VLPs,中和抗体滴度达25600。[结论]大肠杆菌系统表达人乳头瘤病毒52型(HPV52) L1蛋白,并经过一步柱层析纯化获得纯度达90%的L1蛋白,经解组装重组装获得粒径大小为50~60nm的VLPs,具有良好免疫原性。

海藻多糖生物转化菌种的筛选 下载:78 浏览:477

周林1 赵林1 李昆仑2 岳秋林1 《生物技术研究》 2019年4期

摘要:
利用生物转化法制备海藻多糖,并筛选得到生物转化海藻多糖抗氧化能力最佳的菌株。[方法]采用复合酶解和微生物转化的方法,以ABTS自由基清除率检测为评价指标,对不同菌株生物转化后的海藻多糖进行比较,结合高效液相色谱仪(HPLC)检测微生物转化前后海藻多糖的变化。[结果]复合酶解后的水溶性海藻提取物经单一真菌菌株、单一细菌菌株、混合菌株发酵后,检测对ABTS自由基清除率,结果表明,经植物乳杆菌酵母菌混合菌株发酵后,对ABTS自由基的清除率最高,高达87. 5%。[结论]植物乳杆菌、酵母菌复合菌株转化后的海藻多糖对ABTS自由基清除率最高,与转化前海藻多糖相比清除率提高51. 2%,HPLC检测发现,其海藻多糖的成分增加,其保留时间为6. 186、8. 014、9. 365 min。

球磨-CTAB法提取嗜酸乳杆菌基因组DNA条件优化 下载:82 浏览:485

臧凯丽1 王泳1 赵林森2 闫亚丽1 崔文静2 马新颖2 赵培1 陈庆森1 《生物技术研究》 2018年10期

摘要:
以嗜酸乳杆菌(Lactobacillus acidophilus)为试验菌株,寻找一种高质量、高稳定性的细菌基因组DNA的提取方法。[方法]采用球磨-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etyltrimethyl ammonium bromide,CTAB)法提取细菌基因组DNA,通过调整研磨珠直径、菌体量、破碎时间三因素对DNA提取效果进行正交优化。[结果]确定最佳优化条件为破碎时间3.5 min、菌体量9×10~8CFU/m L、研磨珠直径0.1 mm。[结论]经条件优化后的球磨-CTAB法短时间内可获得高质量的细菌DNA产品,处理量大、方便快捷。

微生物原位净化城市河道黑臭水体应用研究 下载:73 浏览:414

宗绪成1 李广2 《水资源科学研究》 2019年1期

摘要:
本文基于安徽省颍上县八里沟河道黑臭水体治理工程,详细解析了微生物原位净化法的应用实例。运用微生物原位净化和生态修复方法对八里沟河道黑臭水体实施60天的治理后,该河道水质由劣Ⅴ类提升至Ⅴ类,实现水体不黑不臭,自然生态系统得以恢复。该方法可为其他治水工程提供技术参考,以期解决更多水污染问题。

牛蒡根酶解物对番茄生长、品质及土壤生物特性的影响 下载:17 浏览:319

寇娟妮1 辛寒晓2 刘丽英1 孙中涛1 《土壤研究》 2019年4期

摘要:
为明确将牛蒡根酶解物用作水溶性有机肥的可行性及其肥效,采用叶面喷施和灌根施肥两种方式,研究了其对番茄生长、品质及土壤生物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空白对照相比,叶面喷施和灌施牛蒡根酶解物均可显著提高番茄的株高和茎粗,叶片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等抗氧化酶的活力提高,丙二醛(MDA)含量降低;番茄中可溶性糖、维生素C和番茄红素含量提高,有机酸含量降低;根际土壤中细菌和放线菌数量增加,过氧化氢酶、磷酸酶、脲酶和蔗糖酶等酶活力显著提高。牛蒡根酶解物的肥效与其施用浓度有关,与低浓度牛蒡根酶解物叶面喷施和灌根施肥相比,高浓度牛蒡根酶解物叶面喷施和灌根施肥处理的株高增长量分别提高了17.06%和6.20%,茎粗增长量分别提高了12.20%和7.91%,叶片MDA含量分别降低了17.75%和17.79%,APX、CAT、POD、SOD等叶片抗氧化酶活力和过氧化氢酶、磷酸酶、脲酶和蔗糖酶等土壤酶活力提高,根际土壤中细菌和放线菌数量增加,番茄品质提高。牛蒡根酶解物水溶性好,且具有普通有机肥的肥效特征,是一种优质的水溶性有机肥料。综合利用牛蒡根废弃物制备水溶性有机肥对解决因其废弃堆积而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不同种类木屑对真姬菇栽培的影响 下载:65 浏览:443

姚松涛 赵静 张引芳 周敏 郭文静 《中国农业》 2018年6期

摘要:
木屑是真姬菇栽培的重要原材料,但近年来,常用的杨木、枫木木屑的采购成本越来越高,因此,急需寻找一些易采购、成本低、可替代的树种木屑。基于此,选取8种树种制成的木屑作为真姬菇栽培原料,研究真姬菇的菌丝生长情况和栽培单产,筛选出适合真姬菇工厂化生产的木屑种类。结果表明:杨木和枫木木屑仍然是最适合用于真姬菇生产栽培;株木、桦木、松木、杉木木屑表现稍差,但单产和品质下降程度不明显,可替代杨木、枫木使用;泡桐、檫木木屑表现最差,且子实体品质较差,不适合作为真姬菇栽培木屑使用。

古田红曲酒厂工业旅游营销对策研究——以屏湖红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为例 下载:86 浏览:492

钟玉婷 罗铱涵 范明钰 步会敏 《农业研究进展》 2019年5期

摘要:
本文以古田县屏湖红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为例,通过对屏湖红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实地调研,全面的研究总结了工业旅游的概念、特点、现状以及所存在的问题,最后详细论述了对该企业发展工业旅游营销的主要对策研究。

羊水样本卵磷脂和鞘磷脂检测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下载:91 浏览:516

曹正1 刘京瑞1 谢鑫1 刘一林2 董莹1 唐国栋1 翟燕红1 《国际检验医学》 2020年10期

摘要:
目的建立检测羊水中卵磷脂和鞘磷脂(L/S)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方法,以便准确、高效地预测胎儿肺成熟度。方法收集孕32~39周孕妇分娩时的羊水样本23份。依据新生儿Apgar评分标准,有3例胎儿胎肺未成熟、20例胎儿胎肺成熟。另收集孕18周孕妇羊水样本7份作为基线对照,建立检测羊水中卵磷脂和鞘磷脂水平的UPLC-MS/MS方法,计算卵磷脂/鞘磷脂(L/S)比值,同时采用板层小体计数(LBC)法检测板层小体(LB),评价2种方法在预测胎肺成熟度中的价值。结果建立的检测羊水中卵磷脂和鞘磷脂的UPLC-MS/MS方法精密度良好,离子峰强度和保留时间均在可检测范围内,主成分分析(PCA)显示6个质控样本聚类良好。以L/S比值=10作为判断胎肺成熟度与不成熟的临界值,UPLC-MS/MS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为100%。以LB=50×10~9/L作为判断胎肺成熟度与不成熟的临界值,LBC法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0%和95%。结论建立了检测羊水中卵磷脂和鞘磷脂水平的UPLC-MS/MS方法,其结果可靠,可以准确、高效地预测胎肺成熟度。

羊水样本卵磷脂和鞘磷脂检测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下载:86 浏览:510

曹正1 刘京瑞1 谢鑫1 刘一林2 董莹1 唐国栋1 翟燕红1 《国际检验医学》 2020年10期

摘要:
目的建立检测羊水中卵磷脂和鞘磷脂(L/S)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方法,以便准确、高效地预测胎儿肺成熟度。方法收集孕32~39周孕妇分娩时的羊水样本23份。依据新生儿Apgar评分标准,有3例胎儿胎肺未成熟、20例胎儿胎肺成熟。另收集孕18周孕妇羊水样本7份作为基线对照,建立检测羊水中卵磷脂和鞘磷脂水平的UPLC-MS/MS方法,计算卵磷脂/鞘磷脂(L/S)比值,同时采用板层小体计数(LBC)法检测板层小体(LB),评价2种方法在预测胎肺成熟度中的价值。结果建立的检测羊水中卵磷脂和鞘磷脂的UPLC-MS/MS方法精密度良好,离子峰强度和保留时间均在可检测范围内,主成分分析(PCA)显示6个质控样本聚类良好。以L/S比值=10作为判断胎肺成熟度与不成熟的临界值,UPLC-MS/MS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为100%。以LB=50×10~9/L作为判断胎肺成熟度与不成熟的临界值,LBC法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0%和95%。结论建立了检测羊水中卵磷脂和鞘磷脂水平的UPLC-MS/MS方法,其结果可靠,可以准确、高效地预测胎肺成熟度。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