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5G时代下地质灾害监测技术的应用——以云南兰坪县为例 下载:67 浏览:410

黄茜蕊 杨舒然 徐俊 程先锋 《国际科技论坛》 2020年2期

摘要:
目前,地质灾害监测依托监测仪器,对变形、位移、裂缝等各种灾前现象进行监测,还涉及降水、气温等气象要素的监测,过去依赖人工简易监测的方法已经逐步被仪器监测替代,现在更多是在卫星遥感的辅助下,针对地面、地下、水面、水下直接观测与仪器台网监测,其未来发展趋势是更为丰富的监测内容,更高的监测能力,更好的信息处理分析以及更迅速的预警能力。当前5G时代的逐步推进,物联网的未来发展必将给地质灾害监测提供新的机遇与挑战。

浅谈宁夏“互联网+水文”的创新和实践 下载:64 浏览:530

马永刚1 杜历1 李玉奎2 《水资源研究进展》 2020年10期

摘要:
2017—2018年宁夏开展了基于"互联网+水文"的研究实践,并建设完成了宁夏水文监测与资料整编系统。针对传统水文工作方式中存在的需人工计算数据、校核审核费工耗时、资料重复录入、整编时效差、信息共享不及时等问题,本文提出了三级分块研发设计理念,充分应用云架构和B/S结构,构建了数据智能关联和多种算法内置的异构系统的创新服务解决方案。经实践,该系统能够对水文原始资料录入时效性、资料数据修改进行严格控制,水文资料的准确性和真实性得到了保证,有效地提升了水文监测和资料整编工作的时效性和可靠性。

地面稠密观测资料在强对流天气监测预警中的研究进展 下载:56 浏览:467

李佩芝1 周长春2,3 华维1 《地理研究进展》 2020年1期

摘要:
综述国内外数篇论文,从强对流天气监测、预报预警、模式同化3个方面总结分析了近年来地面稠密观测资料的应用与优劣之处。综述表明:地面加密自动站、风廓线雷达、地基GPS、雨滴谱仪等多种观测仪器组成的地面稠密观测网具有时间尺度密集、覆盖面积广泛、能捕捉较多细微变化的优势,通过该观测网所得数据总结出的一系列指示性指标在强对流监测预警中具有重要的指示意义。但因中国地形天气情况复杂多变、数据缺失、仪器造价昂贵等问题,导致该观测网所得指示性指标不能适用于中国全境,应根据该观测网数据分析总结适应本地的预报指标。

基于ARM和GPRS的微光安全监测预警系统的设计 下载:12 浏览:427

张丽萍 《传感器研究》 2018年2期

摘要:
对电气设备表面局部放电闪络产生的紫外光辐射进行在线监测,可以有效地预防电力系统的事故发生,对电力系统、电厂以及中低压开关柜等的稳定可靠运行提供了重要保障。设计了一种微光安全监测预警系统,该系统主要包括传感器模块、信号采集模块、数据传输与存储模块、上位机软件等。在强电磁干扰环境下提取局部放电微光信号,利用光电转换信号放大模块转为电信号,通过ARM9以及GPRS模块把采集的数据上送至手机端或上位机软件,实现实时在线监测预警的功能。

采场边坡次生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系统研究 下载:76 浏览:444

吕刚 刘晓蕊 许雁超 《矿山工程与技术》 2018年2期

摘要:
概述了采场边坡地质灾害类型,从承压水预警系统、边坡位移预警系统两个方面介绍综合监测预警系统。阐述了综合监测预警系统在某铁矿的实践应用,并介绍了综合监测预警系统指标体系。

农业气象灾害风险评估研究进展 下载:54 浏览:501

甄熙1 宋海清2 郑凤杰1 王丽1 张峰1 刘朋涛2 《农业学报》 2018年9期

摘要:
文章对目前农业气象灾害风险评估的一些研究成果和基本理论进行了综合论述,主要侧重于对气象灾害风险评估的基本内容和技术方法进行了较为详尽的阐述。总结了农业气象灾害风险评估的研究进展,指出了未来研究的热点方向,旨在为气象灾害风险评估体系的建立提供一定的理论。

西吉县秋覆膜期间主要降水天气形势分析 下载:79 浏览:522

陈迪1,2,3 李娜1,2,3 赵斯文1,2,3 孙俊1,4 王亚婷1,4 《农业学报》 2018年5期

摘要:
利用地面和高空观测MICAPS资料,对2015年10月22日和2016年10月9日西吉县出现的两次有效降水(5 mm)进行分析。结果表明:500 hPa中高纬欧亚大陆以纬向环流为主,不断有波动从槽底沿平直西风气流影响西吉,提供动力抬升条件,从500~700 hPa均有明显的湿舌存在,整层湿度条件较好。水汽条件和动力条件能够得到满足,有利于降水发生。进一步分析2002—2014年固原地区的降水形势,发现在出现新疆高压脊型、乌拉尔山阻塞高压型、里海高压脊型、贝加尔湖阻塞高压型、蒙古高压脊型、乌山阻塞高压脊型、贝湖冷低压型西吉县容易出现有效降水;当500 hPa高空图高原上暖高压加强东移,贝湖高压,中亚有冷低压发展,500 hPa或700 hPa高空图上西北低压槽、切变线东南移时极易造成西吉县出现有效降水。

分析广播电视无线发射台站故障监测预警的智能化管理 下载:85 浏览:860

马雷 《信号处理与图像分析》 2024年7期

摘要:
随着无线发射台站技术的发展,故障发生的类型以及原因,也趋于复杂化。传统的无线发射台站管理以难以适应需求,因此,需将人工智能技术引入无线发射台站的管理,提升台站运行效率和稳定性,从而实现与时俱进。本文无线发射台站故障监测预警为研究的切入点,首先,就广播电视无线发射台站故障管理概念进行论述,其次,从故障检测、故障定位、故障恢复等方面进行无线发射台站故障管理核心功能解析,再次,对智能无线发射台站系统进行分析,最后,通过事件知识库提升故障处理准确性。期望通过分析广播电视无线发射台站故障监测,对广播电视行业的发展有所助益。

高压电力电缆监测预警系统研究 下载:225 浏览:2341

刘波 《电力研究》 2023年4期

摘要:
在当前的高压电力输送环节中,电缆故障是影响电能传输质量的主要因素。在实际应用期间极易受到洪水、塌方、盗窃、施工等自然或人为因素的影响,导致电缆损坏,降低电网的实际输电成效。基于此,本文从高压电力电缆故障分析及原因入手,分析高压电力电缆故障监测及预警系统构成,并对具体的功能单元进行深入研究,以期保证高压电力电缆监测预警系统的有效运行,减少不必要的能源损耗。

自适应山洪监测预警系统设计与实现 下载:382 浏览:3002

何茂宾 《天然气进展》 2021年3期

摘要:
山洪灾害防治工作重点在于山洪的监测。由于山洪发生地点环境的限制,山洪监测系统的数据通讯一直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难题。现在的监测系统基本都采用无线方式,但无线方式存在一个不稳定的劣势。本文通过嵌入GPRS/GSM、无线数传电台、卫星三种通讯方式,开发了一个根据环境情况进行自适应的山洪监测系统,大大提高了数据传输的稳定性。系统为山洪灾害的监测预警提供了一种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可有效应用于山洪灾害的实时监测、预警及数据分析,为防灾治灾服务。

开展特色品牌气象科普工作的新途径探究 下载:126 浏览:1376

​闫小娟1 贾煦2 王美丽3 《气候变化研究》 2023年12期

摘要: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要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提高全民科学素养。气象科普宣传不仅能激发公众对气象科学的兴趣和热情,同时还能加深公众对气象服务内容的理解,使公众从被动接受气象科普知识逐渐转变为主动获取。树立大科普理念,让科普工作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各环节,剖析了当前存在的问题,提出开展特色品牌气象科普工作的新途径。

宣传科普品牌塑造研究—以风云气象卫星为例 下载:147 浏览:1552

​闫小娟1 贾煦2 王美丽3 《气候变化研究》 2023年12期

摘要:
以风云气象卫星为例,探索创造关于宣传科普品牌塑造的路径。本文分析了气象科普品牌塑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阐述了气象部门在风云气象卫星宣传科普品牌建设方面的尝试和成果,以期为宣传科普品牌塑造提供一定参考,进一步推动风云气象卫星宣传科普工作高质量发展。

基于气象技术的农业气象监测预警及服务平台构建 下载:127 浏览:1421

程李 裴兴云 司维 《气候变化研究》 2023年1期

摘要:
农业信息化是国民经济信息化的重要部分,完善的农业信息化服务是加快农业信息化建设的基础。随着农业生产对气象服务部门能力要求的提高,如何建设具有多种服务方式的农业气象服务信息系统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针对目前农业气象技术监测中存在准确率低问题,分析我国农业气象服务现状,表明极端气象可以进行定量灾害研究。基于气象技术构建农业气象监测预警服务平台,可以为农业日常耕种提供信息指导。

环境监测预警在重污染天气应对中的有效运用探讨 下载:174 浏览:1973

​严伟君 刘锐 《中国环境保护》 2022年8期

摘要:
在我国环境污染问题逐渐严重且愈发受到社会关注和重视的背景下,环境监测预警工作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重污染天气是我国当前普遍出现的一类污染问题现象,重污染天气一旦发生,将会给环境以及人体健康带来严重的危害,因此必须要对重污染天气进行应对和治理。环境监测预警在重污染天气的预防与应对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文章对环境监测预警在重污染天气应对中的有效运用进行分析探究,从而提出相关建议,推动重污染天气治理工作开展。

矿山地质灾害监测预警技术的应用研究 下载:215 浏览:2153

李萍 《矿山工程与技术》 2023年6期

摘要:
矿山地质灾害对矿山生产和人员安全构成严重威胁。矿山地质灾害监测预警技术的应用研究成为确保矿山安全的重要手段。本文以矿山地质灾害监测预警技术为研究对象,对其应用进行了深入研究和探讨。通过分析现有技术,总结了矿山地质灾害监测预警技术的关键要素和方法,并提出了改进和发展方向。研究表明,矿山地质灾害监测预警技术在实践中具有重要意义和广泛应用前景,可以提高矿山安全管理水平,减少事故发生率,保障矿山生产和人员安全。

电力设备火灾危险性分析与防控技术 下载:161 浏览:1686

刘红彬 《电力技术学报》 2022年11期

摘要:
为研究电网及电力设备火灾危险性以及电力设备防火灭火技术,梳理归纳典型电力设备火灾机理与特性以及电力设备火灾风险、火灾相关的多灾种风险评估研究现状,介绍目前先进的电力设备火灾监控技术及典型电力设备防火灭火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并对电力设备火灾风险评估及防控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需进一步定量化和系统化进行风险分析与评估研究,智能化与全方位进行电力火灾监控,提高并完善灭火技术。研究结果可为电力设备火灾相关安全研究提供参考。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