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知识产权法与反不正当竞争法一般条款的关系——以图式的认知经济性为分析视角 下载:86 浏览:480

蒋舸 《中国法学研究》 2019年4期

摘要:
在非典型信息成果和非传统利用方式大量出现的背景下,正确认识著作权法、专利法、商标法等具体知识产权部门法和以反不正当竞争法一般条款为代表的兜底规范之间的关系,具有重大意义。兜底规范被频繁用于调整新型创新活动的现象引发了顾虑,但停留在本体论层面的研究并不能为纠偏提供完善的指引。激励创新是高度复杂的认知任务,其完成离不开认识论层面的分析。具体知识产权部门法代表高效的图式化认知,能为解决细分创新领域的认知难题提供结构化经验,大幅提升认知效率。兜底规范则代表迫不得已的非图式化认知,所提供的经验在数量和质量方面都无法与具体知识产权部门法媲美。创新规则体系的发展方向是在谨慎对待信息产权扩张的前提下充分利用和发展图式,而非放任兜底规范的滥用。

当代中国语境下知识产权法价值构造的展开 下载:36 浏览:264

董涛 商文江 《社会科学研究进展》 2020年6期

摘要:
当代中国知识产权法存在一个较大问题是缺乏明确的、统领性的价值体系指引,从而对其合法性与凝聚力造成了伤害。这种背景下,深入研究"构成法律真正的内在语法"的知识产权法价值的构造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从找寻、评价、选择三个方面对知识产权法价值体系的构造进行研究,以期为已被瞬息万变的科学技术和纷繁复杂的社会关系折腾得疲于奔命的知识产权法提供相对稳定的神经中枢和有生命力的生长基础。

技术问题还是法律问题——智慧法院建设基本范式之检讨 下载:66 浏览:368

徐艳阳1,2 朱岳宁3 《争议解决研究》 2020年2期

摘要:
人工智能法律系统在理论和实际应用中有一些误区值得检讨,比如碎片化,"盲目化"和"童话化"。人工智能法律系统的典型应用主要有办公自动化;诉讼材料辅助生成;信息传输、搜索与分析;智能化在线纠纷解决平台;法律智能机器人等方面。从技术上讲,前四种应用技术已经比较成熟,基本能满足现实替代、覆盖传统办案模式的需要,但是人工智能所要求的确定性与无情性是很难达成对人的彻底模拟。法官裁判案件运用的逻辑既有形式逻辑,又有辩证逻辑。使用数理逻辑的人工智能与法律的形式逻辑性是契合的,但是,法律和司法还有着大量辩证逻辑的内容,这使得法律和司法呈现出巨大的模糊性。当人工智能发展到要尝试取代法官的时候,人工智能本身的技术问题已不难解决,难以解决的是法律问题要翻译为人工智能语言。案例大数据研究才是当下人工智能司法运用的真正空间。

反不正当竞争法在知识产权保护中适用边界的确定 下载:47 浏览:281

卢纯昕1,2 《法学学报》 2019年11期

摘要:
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规制特点弥补了知识产权专门法的固有局限,这决定了其在知识产权领域具有适用空间。为了防止其在知识产权领域的不当扩张,反不正当竞争法的扩展保护应有一定的限度。额外因素法明确了反不正当竞争法在知识产品保护中的适用边界,一方面肯定了反不正当竞争法的扩展保护,另一方面又将这种扩展保护限制于一个合理的限度之内。额外因素法的应用既要考虑知识产权法存留的空隙是立法政策的有意设置还是疏漏,又要考虑反不正当竞争法在填补这些空隙时是否具有额外规制目标、市场供给不足等特殊的正当理由。

知识产权法的形式理性 下载:23 浏览:410

胡波 《社会科学研究进展》 2018年2期

摘要:
知识产权法的形式理性命题基于法律之内的教义学视角,着眼于法的安定性价值,强调合逻辑性的约束。形式理性化程度较低为知识产权法比较于传统民法的主要差距所在。实现知识产权法的形式理性化,路径在于法典化、回归民法和单行法的结构合理化。

浅析知识产权法总论 下载:87 浏览:961

高小晶 《争议解决研究》 2024年8期

摘要:
知识产权法与人类社会生活密切相关,具有巨大的价值,作为法学的一个分支,它不仅具有普通法律的共同价值,也具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具有尊重智力劳动及自由,鼓励创新,维护竞争秩序,维护无形资产公平合理分配的社会价值。本文从知识产权法的起源、价值、问题和在民法体系中建立的方面浅析。

企业知识产权法律风险与防控措施 下载:83 浏览:117

张梅1 刘子钰2 《争议解决研究》 2024年6期

摘要:
企业是一个商业组织,所以无论哪一行业最终的目的都是追求利润。在这一过程中,便涉及到多项法律活动,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知识产权。知识产权是一种无形资产,具有很强的财产属性,企业在经营活动中,往往需要借助他人的智力成果来实现自己的商业目的,因而,就会不可避免地涉及到知识产权法律风险的相关问题。基于此,本文对企业知识产权法律风险与防范措施分别进行了简要研究。

将人工智能引入高校知识产权法律保护的挑战 下载:82 浏览:1056

杨洋 《争议解决研究》 2024年4期

摘要: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工智能技术已成为社会实际发展的一部分,可以对社会发展起到良性的促进作用,而人工智能创造的作品也引发一系列知识产权法律保护问题,带来一定的挑战,因此有必要进行详细的分析,制定科学合理的对策,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全面促进社会生产发展效率的提高。高校作为知识产权的重要发源地,应该在新时代引领世界一线的研究课题,互联网+和人工智能发展必须要成为高校知识产权研究、教学和取得成果保护的核心。

习近平法治思想中的创新驱动发展知识产权法学教育策略 下载:119 浏览:1528

王翀 《中国法学研究》 2023年10期

摘要:
创新是推动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促进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目前创新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创新驱动发展知识产权法学教育,将创新理念和创新体系逐渐融入到人们日常生产、生活、工作和学习当中。所以需要提高对创新驱动的理解,促进创新战略的有效落实,提高知识和科技创新力度。

权益冲突视野下知识产权法的重要价值 下载:185 浏览:2074

鲍杰 《哲学研究进展》 2021年5期

摘要:
构建和谐社会对于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来说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是重要目标,所以要秉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合理协调社会各行业各方面的相关利益。知识产权和权利间有冲突,但是可以彼此相互完善,所以要深入研究分析知识产权和权益冲突的平衡。

企业知识产权法律维权管理完善研究 下载:47 浏览:539

赵宝英 《法学学报》 2025年1期

摘要:
知识产权是企业在长期发展过程中通过不断努力和创新所得到的发展成果,这也是企业的发展核心和关键,但随着互联网的日益发展,知识产权的安全性能似乎并没有那么高,时常会被不法企业和商家窃取,给相关企业带来了-定的经济损失,甚至严重侵害了企业的知识产权,对企业的发展造成不必要的影响。这就决定了通过法律维权管理, 为企业的知识产权保护提供强有力的法律保障,是当下必须重视的一项工作任务。

知识产权法保护人工智能系统及其算法的途径研究 下载:277 浏览:2703

王伟斌 《人工智能研究》 2022年10期

摘要:
人工智能(AI)应用程序正在改变社会,有望帮助人们做出更好、更明智的决定,从而促进更高的生产力、提高效率和提高总体福祉。然而,这引起了严重的道德和法律问题。其中一个重要问题是,这些算法模型目前在欧盟吸引什么类型的知识产权(IP)保护。此外,为了行业和整个社会的利益,他们应该吸引什么保护。

中国知识产权法律变迁的基本面向 下载:147 浏览:2015

李海洋 《法学学报》 2024年2期

摘要:
中国知识产权法律的变迁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法治建设的一部分,经历了从移植、引进到自立、创新的演变过程。本文通过对中国知识产权法律变迁的基本面向进行深入研究,包括知识产权法律本土化问题和其在法律现代化和一体化方面的表现。文章认为,中国在法律变迁过程中通过法治和发展的运行机制,成功实现了知识产权法律本土化,并在全球知识产权治理体系中崭露头角。

人工智能对知识产权法律保护的挑战及对策 下载:154 浏览:2026

李海洋 《法学学报》 2024年1期

摘要:
随着我们国家的经济和发展,人工智能技术也在快速地发展起来,并被应用到了现实的社会发展中,能够为社会发展的效率带来积极的推动作用。而且,由于人工智能而产生的一些作品,也会带来一些关于知识产权的法律保护问题,这给其带来了一些新的问题。所以,这就要求我们有必要认真地进行深入的剖析和研究,并制订出一套科学、合理的对策。以智能化为手段,全方位促进社会生产和发展的效能。

如何运用知识产权法律制度保护设计成果 下载:476 浏览:2702

张薇薇 《法学学报》 2022年12期

摘要:
为了持续激发人们的创造热情,这些年我们国家在制度层面、保护机制建设等方面,不断加大对设计成果的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我国对创新设计的重视程度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现行的法律保护制度紧跟经济转型的时代步伐,通过制度创新保障产业创新发展。本文从三个方面论述了如何运用知识产权法律制度保护设计成果。

浅谈知识产权法学教育的发展 下载:674 浏览:3770

周志浩 许子轩 高森林 《法学学报》 2021年12期

摘要:
中国事业的发展离不开知识产权事业的支撑,中国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的完善需要良好的知识产权教育事业的发展,加强知识产权法教学成为我们当前急需关注的问题。在当前激烈的知识经济背景下,必须加大投入对知识产权法学教育的支持,促进知识产权法学教育的进步和良性发展。

公民知识产权法律意识培育的研究与展望 下载:785 浏览:3956

李诗洋 《法学学报》 2021年6期

摘要:
当前科学技术在不断的发展,国家的综合实力在逐渐提升,加强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的完善,要增强公民对知识产权的法律意识。因此,本文阐述知识产权法律意识的相关研究概念,分析当前公民知识产权法律意识培育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比如部分人员没有对知识产权形成正确的认知,法律意识较为淡薄,知识产权普及教育较为落后等,要加强公民知识产权法律意识的养成,提出有效的策略。要推动知识产权相关教育基地的打造,形成对知识产权法律意识的重视,同时,对知识产权队伍进行合理建设。最为关键的是要对知识产权教育进行普及,明确普及的对象,深化教育的层次,丰富教育的内容,进一步推动人们形成对知识产权的正确认知。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