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他莫昔芬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子宫肌瘤的疗效观察及安全性分析 下载:72 浏览:276

魏永勤 《诊断医学》 2019年6期

摘要:
目的研究他莫昔芬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子宫肌瘤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1月收治的围绝经期子宫肌瘤患者78例,采用数字随机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参照组各39例。参照组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治疗,试验组采用他莫昔芬联合米非司酮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子宫与子宫肌瘤体积变化、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患者的子宫与子宫肌瘤体积、血清性激素水平改善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他莫昔芬联合米非司酮可有效改善围绝经期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症状,有利于患者恢复健康,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且安全性高。

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观察安全性分析 下载:54 浏览:174

韩云清 《诊断医学》 2018年12期

摘要:
目的探讨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观察及安全性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0月2015年2月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126例。随机分为大司酮组和小司酮组各63例。大司酮组患者给予25mg米非司酮口服治疗,小司酮组患者给予12.5mg米非司酮口服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小司酮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大司酮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疗效肯定,安全性更好。

米非司酮联合依沙吖啶用于瘢痕子宫中期妊娠引产的观察及护理 下载:56 浏览:507

翟翔隽 高珊珊 高海莹 《护理研究杂志》 2020年8期

摘要:
对10例瘢痕子宫中期妊娠采用米非司酮联合依沙吖啶引产患者在分娩过程中给予分娩镇痛。严密观察产程进展及宫缩情况,警惕子宫破裂的发生;给予产妇个体化的舒适护理,有效缓解患者产痛,降低瘢痕子宫中期妊娠引产的风险。

亮丙瑞林对比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评价 下载:87 浏览:420

林娟 陈鸿 《医学研究前沿》 2018年12期

摘要:
目的:探讨子宫肌瘤应用亮丙瑞林对比米非司酮的临床效果。方法:于2016年1月-2018年3月从笔者所在医院选取100例子宫肌瘤患者进行探讨分析,随机分组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组50例:将亮丙瑞林应用到对照组中,将米非司酮应用到观察组中,比较治疗前后子宫肌瘤体积、子宫体积和血清激素水平。结果:治疗完成后,两组患者的子宫肌瘤和子宫体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治疗后对照组的子宫肌瘤体积与子宫体积分别为(50.8±7.1)cm3、(235.2±26.3)cm3,观察者分别为(50.3±6.9)cm3、(234.1±26.9)cm3;接受治疗前,观察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在E2、FSH、LH、P等血清激素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接受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在E2、FSH、LH、P等血清激素水平方面均有所改善,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子宫肌瘤患者中应用米非司酮的效果显著,在有效降低子宫肌瘤体积的同时改善了患者的血清激素水平,可进行临床推广应用。

用不同剂量的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疗效对比 下载:218 浏览:2486

赵炳琴 《医学研究杂志》 2021年10期

摘要:
目的:探析米非司酮应用在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治疗中的价值。方法:研究于2020年2月至2021年4月开展,并纳取58例本院收治的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2组,29例/组。对照组和观察分别以6.25mg、12.5mg米非司酮药物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子宫内膜厚度、激素水平、止血时间及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治疗前子宫内膜厚度较对照组比无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子宫内膜厚度(6.12±0.35)mm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止血时间(31.32±3.52)h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前激素水平较对照组比无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FSH(5.62±0.87)U/L、LH(5.12±0.56)U/L、P(3.24±0.65)nmol/L及E2(94.32±13.45)pmol/L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复发人数为1例,占比为3.45%;对照组复发人数为7例,占比为24.14%;比对X2值=5.220,P值=0.022。两组并发症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大剂量米非司酮药物治疗围绝经期功血可缩短止血时间,患者子宫内膜厚度变薄,其激素水平也明显改善,避免患者病情复发,临床上可借鉴及推广。

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在异位妊娠中的应用研究 下载:31 浏览:332

周媛媛 《中国医学研究》 2018年1期

摘要:
目的探究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在异位妊娠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5月至2017年5月本院妇产科收治的150例异位妊娠患者,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甲氨蝶呤肌肉注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米非司酮口服治疗。比较分析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疗效、异位妊娠包块直径变化程度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包块直径小于治疗前及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较单纯应用甲氨蝶呤,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总有效率更高,异位妊娠包块直径显著缩小,且不会增加临床不良反应发生率。

分娩后胎盘植入保守治疗的临床研究 下载:258 浏览:2781

牛月彩 《现代康复医学》 2021年6期

摘要:
目的:探讨对分娩后胎盘植入的患者,应用保守治疗方式治疗疾病的效果。方法:纳入1年间收治的分娩后出现胎盘植入的80例患者,随机分组,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的患者使用肌注甲氨蝶呤联合口服米非司酮的治疗方式,观察组则采取经子宫动脉灌注甲氨蝶呤配合口服米非司酮的治疗方式,观察组患者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患者在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转阴时间、胎盘排出时间、月经恢复时间上均是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分娩后胎盘植入治疗者,给予经子宫动脉灌注甲氨蝶呤及配合米非司酮的保守治疗方式,可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探论米非司酮联合中药治疗胎盘粘连的临床效果 下载:459 浏览:1519

邵艳丽 《中医研究杂志》 2023年7期

摘要: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与中药对于治疗胎盘粘连的影响。方法:从我院2022年5月至2023年5月之间接收的胎盘粘连患者中抽选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个研究小组,并分别命名为对照组以及实验组。在实验过程中,为两组患者进行差异化的治疗干预工作,其中对照组应用米非司酮进行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应用中药进行治疗干预。从治疗有效率等多个方面进行组间对比,进一步得到米非司酮联合中药疗法的干预效果。结果:首先从B超影像结果方面进行分析,主要观察两组患者在子宫复旧评分、宫腔内异常回声等方面的表现差异性,根据数据对比结果可知,实验组在这两方面的表现均优于对照组(P<0.05)。其次,对比两组患者在卵巢功能方面的水平,主要观察FSH、LH以及E2等指标水平的差异性,治疗前,两组患者的指标水平并无较大差别(P>0.05),治疗后,实验组的指标水平显然好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实验组与对照组在IL-6、TNF-a以及CRP的指标水平并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指标水平均有所改善,但是实验组的改善表现更为突出(P<0.05)。从治疗有效率的角度进行对比,实验组的有效率水平远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米非司酮与中药联合治疗胎盘粘连的成效显著,有助于加速子宫恢复,提升卵巢的功能,减少炎症的发生,因此在临床上具有很大的推广价值。

中药联合米非司酮在异位妊娠保守治疗中效果分析 下载:323 浏览:3312

张贝贝 《中国中医药》 2021年8期

摘要:
探讨中药汤剂杀胚散结汤联合米非司酮在异位妊娠保守治疗中效果研究。方法:本研究以2021年1月~2021年5月在本院受孕的18名病人作为受试者,其中9名为观察组,另有9名为对照组。对照组采用米非司酮加甲氨蝶呤,观察组应用中药杀胚散结汤加米非司酮,比较两组的疗效及副作用。结果:观察组显效率55.55%(5/9)、有效率44.44%(4/9)、无效率11.11%(1/9)、总有效率88.88%(8/9);对照组显效率33.33%(3/9)、有效率44.44%(4/9)、无效率33.33%(3/9)、总有效率77.77%(7/9),两组总有效率相比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出现药物性肝损0例,白细胞数下降1例,脱皮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20.00%;对照组性肝损1例,白细胞数下降2例,脱皮1例,口腔溃疡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50.00%,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应用杀胚散结汤与米非司酮联合应用于异位妊娠的保守治疗,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桂枝茯苓方联合米非司酮对子宫肌瘤患者血液流变学影响的meta分析 下载:54 浏览:593

唐梦琪1 王琪2 《医学研究杂志》 2024年6期

摘要:
系统评价桂枝茯苓方联合米非司酮对子宫肌瘤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检索VIP数据库,从建库至2024年4月28日发表的相关文献。由两名研究员独立筛选文献、提取数据并评估偏倚风险。RevMan5.4软件进行Meta分析,Stata17软件检测发表偏倚。结果:与单纯使用米非司酮相比,桂枝茯苓方联合米非司酮可有效降低子宫肌瘤患者血浆黏度,能显著缩小肌瘤体积,提高总有效率。结论:当前证据表明,桂枝茯苓方联合米非司酮改善子宫肌瘤患者血液流变学的疗效优于单纯使用米非司酮。需更多高质量研究进一步验证。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