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Akt抑制剂MK-2206清除衰老神经母细胞瘤细胞的实验研究 下载:55 浏览:398

李芬1 周琦1 丁丽丽2 刘爱国1 杨燕1 《肿瘤研究》 2020年12期

摘要:
[目的]探讨Akt抑制剂MK-2206清除衰老神经母细胞瘤细胞IMR-32的效果及可能机制。[方法]极光激酶A抑制剂MLN8237处理神经母细胞瘤细胞系IMR-32,利用衰老相关β半乳糖苷酶(SA-β-gal)染色检测细胞状态、免疫荧光法检测组蛋白磷酸化和甲基化情况评估细胞衰老状况。CCK-8检测不同浓度MK-2206及MK-2206与MLN8237联合对IMR-32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状况。Western blot法检测MK-2206与MLN8237联合用药对IMR-32细胞Akt、pAkt、STAT3和N-Myc表达的影响。[结果] MLN8237作用IMR-32细胞后,细胞核体积明显增大,细胞呈现大而扁平的衰老状态,细胞蓝染数显著增多;组氨酸H3 Ser10磷酸化水平和组氨酸H3 K9甲基化水平显著性升高。Western blot显示衰老IMR-32细胞内磷酸化Akt和STAT3蛋白显著性上调。10μmol/L MK-2206干预衰老细胞72h和96h后细胞存活率分别为(80.13±5.30)%、(74.29±4.06)%,较不干预衰老细胞组显著性下降。在MK-2206与MLN8237联合作用下细胞出现明显凋亡,凋亡率为(15.70±0.97)%,而不干预衰老细胞组细胞凋亡率为(8.81±1.33)%。同时两药联合组胞内pAkt、STAT3和N-Myc蛋白显著性下调。[结论] MK-2206可能通过抑制衰老神经母细胞瘤细胞内pAkt,下调STAT3和N-Myc蛋白的机制,诱导细胞凋亡,从而达到清除MLN8237诱导的衰老细胞目的。

粉防己碱通过NF-κB通路抑制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分泌IL-8阻断肺腺癌细胞的侵袭转移 下载:25 浏览:299

万海军 邱水玮 陈霖 于进江 吕定量 《肿瘤研究》 2020年12期

摘要:
[目的]研究粉防己碱(tetrandrine,Tet)通过调控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CAF)旁分泌因子的表达抑制肺腺癌细胞侵袭转移的作用效应,探讨NF-κB通路在Tet抑制CAF分泌IL-8促进肺腺癌细胞侵袭转移中的重要作用。[方法]采用条件培养基(CM)刺激胚肺成纤维细胞MRC5建立CAF模型,Western blot实验分析Tet作用前后NF-κB通路蛋白IKK、IκB和p65表达和磷酸化水平,ELISA实验检测Tet作用前后CAF分泌IL-8情况,以及Tet对CAF诱导肺腺癌细胞H1975侵袭转移的影响。抗体封闭培养基中游离的IL-8,分析CAF诱导H1975细胞侵袭转移能力的变化,验证IL-8是否Tet调控CAF旁分泌因子的表达抑制H1975细胞侵袭转移的关键因子。[结果] Tet作用24h,CAF中NF-κB通路蛋白IKK、IκB和p65蛋白的磷酸化水平显著性下降;Tet组培养基上清液中IL-8含量为(151.7±24.8)pg/ml,显著性低于模型组的(384.7±39.5)pg/ml(P<0.001);模型组诱导H1975细胞迁移的数量为141.7±21.5,Tet组为41.3±11.9(P<0.01);模型组诱导H1975细胞侵袭的数量为129.7±25.1,Tet组为56.7±14.5(P<0.05)。模型组诱导H1975细胞迁移的数量为152.3±25.5,IL-8封闭(aIL-8)组为61.7±15.5(P<0.01);模型组诱导H1975细胞侵袭的数量为136.3±14.5,aIL-8组为73.3±12.7(P<0.01)。[结论] Tet具有抑制CAF诱导肺腺癌细胞侵袭转移的作用效应,其机制与抑制NF-κB通路的活性和CAF分泌IL-8有关。

CD147在乳腺癌细胞中的表达及对癌细胞增殖及TGF-β信号通路的影响 下载:33 浏览:247

唐小乔 桑剑锋 张寅 史先彪 苏磊 《肿瘤研究》 2020年12期

摘要:
[目的]观察细胞外基质金属蛋白酶诱导因子(CD147)在乳腺癌细胞表达及对癌细胞增殖及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收集2018年4月至2019年2月我院诊治的50例乳腺癌患者的乳腺癌和癌旁组织样本,CD147表达采用免疫组化检测。采用Western blot检测不同乳腺癌细胞中CD147蛋白表达,乳腺癌细胞HCC1806中转染siRNA后检测乳腺癌细胞增殖能力和TGF-β信号通路蛋白表达。[结果]与癌旁组织相比,乳腺癌组织中CD147蛋白表达明显上调(χ2=54.958,P<0.001)。与正常乳腺上皮细胞MCF-10A相比,乳腺癌细胞中CD147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上调(F=10.841,P<0.001)。与对照组相比,转染CD147-siRNA后第2d和3d细胞增殖能力明显下降(t=5.029和5.316,P=0.007和0.006),同时TGF-β、磷酸化SMAD家族成员3(p-Smad3)和转录因子E2F(E2F4)蛋白水平明显升高(t=7.934,10.427和9.985,P=0.001,<0.001和0.001),而Myc家族蛋白c(c-Myc)蛋白水平明显下降(t=10.137,P=0.001)。[结论]乳腺癌中CD147表达明显上调,CD147可能通过抑制TGF-β/Smad3信号通路来促进乳腺癌细胞增殖。乳腺癌中CD147表达在乳腺癌诊断和治疗中具有一定临床意义。

miR-145靶向Glut1调节Akt通路对乳腺癌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影响 下载:40 浏览:220

王敬1 邢惠海2 徐书方3 白雪3 荆娇3 贾丽丽3 张玉清3 《肿瘤研究》 2020年12期

摘要:
[目的]探讨微小RNA-145(miR-145)对葡萄糖转运蛋白1(Glut1)表达和丝苏氨酸激酶(Akt)信号通路的调节作用,以及其对乳腺癌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影响。[方法] 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20例乳腺癌样本及其癌旁组织样本进行Glut1的免疫组化染色,同时采用荧光定量PCR对组织样本中Glut1和miR-145基因表达水平进行检测。采用蛋白免疫印迹实验检测不同乳腺癌细胞株中Glut1蛋白的表达,选择Glut1表达量较高的MDA-MB-231细胞用于后续实验。采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验证miR-145对Glut1的转录调控,采用磺酰罗丹明B(SRB)实验和细胞迁移侵袭(Transwell)实验验证miR-145对乳腺癌细胞增殖和迁移能力的影响,采用Western blot实验验证Akt信号通路蛋白的表达。[结果]与癌旁组织相比,乳腺癌组织中Glut1蛋白和基因表达明显提高(t=7.230,P=0.002),而乳腺癌组织中miR-145表达明显下降(t=4.246,P=0.013)。乳腺癌细胞中转染miR-145后Glut1表达明显下降(t=7.664,P=0.002),并且miR-145对Glut1基因转录具有一定抑制作用,并且抑制效应依赖于Glut1基因的3′-UTR区域。乳腺癌细胞中转染miR-145后细胞在3d和4d的增殖能力(t=7.746和8.086,P=0.001和0.001)以及迁移能力明显下降(t=4.960,P=0.008),并且Akt蛋白的磷酸化水平明显下降(t=5.406,P=0.006)。[结论]在乳腺癌中Glut1表达和Akt信号通路的活化能够被miR-145所抑制,并且miR-145能够抑制乳腺癌细胞增殖和迁移。

细胞焦亡在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下载:72 浏览:424

曾琬琴1 殷霞2 傅小龙1 《肿瘤研究》 2020年11期

摘要:
细胞焦亡是一种程序性细胞死亡方式,在机体固有免疫反应中起重要作用。其机制以炎性小体组装、Gasdermin蛋白家族在质膜上形成孔道、炎性介质通过孔道释放为特征。根据是否依赖Caspase-1,细胞焦亡可分为经典途径和非经典途径。细胞焦亡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及治疗反应有关,可能为癌症防治提供新思路和新方法。全文对细胞焦亡的相关机制和细胞焦亡在肿瘤研究中的进展作一综述。

分离格栅视觉诱发电位联合HD-OCT对早期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诊断效能研究 下载:62 浏览:404

张恒丽 唐广贤 李凡 闫晓伟 马丽华 耿玉磊 李兴茹 《中国眼科杂志》 2020年9期

摘要:
目的应用分离格栅视觉诱发电位(IC-VEP)和高清度相干光层析成像术(HD-OCT)分析、评估早期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OAG)功能和结构变化,为POAG的早期诊断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7年3月至2019年4月在我院就诊的POAG患者(观察组) 31例(31只眼),平均年龄(43. 11±5. 34)岁(24~56岁);正常对照者(对照组) 30例(30只眼),平均年龄(42. 88±5. 15)岁(27~59岁)。所有受试者均行视野、HD-OCT及IC-VEP检测,统计分析两组受试者基线资料,评估各参数的诊断效能。结果两组受试者的性别、年龄、最佳矫正视力、屈光度、中央角膜厚度均无统计学差异(P﹥0. 05),视野平均缺损比较P﹤0. 01。早期POAG患者IC-VEP及HD-OCT检查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3. 87%和90%,80. 64%和86. 67%,两者敏感性及特异性比较均P﹥0. 05。IC-VEP检测早期POAG的ROC曲线下面积(AUCs)为0. 901,和黄斑区不同部位节细胞内丛状层(GCIPL)的AUCs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 05),两者的一致性检测率为65. 57%。结论 IC-VEP联合HD-OCT对早期POAG诊断的效能较高,快捷、简便,能够提高POAG早期诊断率,降低青光眼致盲率。

11例中枢神经细胞瘤影像学和病理学特征分析 下载:45 浏览:333

王湘连1 刘伟1 杜敏1 叶媱1 高洪波1 郑向鹏1 周道安2 《肿瘤研究》 2020年10期

摘要:
[目的]探讨中枢神经细胞瘤(CNC)的影像学和病理学特征,为临床诊断和鉴别诊断提供借鉴。[方法]回顾性分析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2012年2月至2018年2月收治的中枢神经细胞瘤患者11例,其中男性6例,女性5例,中位年龄26岁。术前均行磁共振平扫及增强检查,术后行病理学镜下观察及免疫组化检测。11例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6例给予术后放疗,肿瘤剂量50~59.4Gy。[结果] 11例患者磁共振检查T1均为等或低信号,T2高信号,增强后不均匀强化,8例伴有钙化,10例伴囊变,7例伴血管留空影。全组患者ADC均值为603.27×10-6±175.69×10-6mm2/s(范围319×10-6~923×10-6mm2/s)。其中6例患者被误诊,原因是其发病部位、T1WI及T2WI信号特点与室管膜瘤、脉络丛乳头状瘤等疾病相似,因此需结合发病年龄、强化特点、钙化、囊变和ADC值,以及病理特点进行鉴别。11例患者组织学表现为神经毡样结构,间质血管丰富,核周空晕("煎蛋样外观"),免疫组化Syn阳性9例,NSE阳性8例,NeuN阳性11例,10例患者Ki-67为1%~5%,1例为10%。随访23~95个月,6例手术全切,5例次全切。全组2年无进展生存期(PFS)为90.0%,5年PFS为77.1%,中位复发时间45个月。[结论] CNC在术前易与室管膜瘤、脉络丛乳头状瘤,以及少突胶质细胞瘤等疾病混淆。磁共振特征为肿瘤多伴有出血钙化、囊变、弥散受限。依靠磁共振基本可以明确诊断,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病理学特征为镜下核周空晕和神经毡样结构。免疫组化标志物Syn和NSE在准确诊断中起着重要作用。

闭角型青光眼对角膜内皮细胞及中央角膜厚度的影响 下载:65 浏览:423

孔维鑫 赵润博 方严 《中国眼科杂志》 2020年8期

摘要:
目的比较急性闭角型青光眼(AACG)与慢性闭角型青光眼(CACG)患者角膜内皮细胞密度(CD)、平均细胞面积(AVE)、六角形细胞的百分数(6A)、中央角膜厚度(CCT)的差异。方法选取在我院住院的AACG患者117例,CACG患者51例,其中AACG发作眼为A1组,其对侧临床前期眼为A2组,CACG为B组。测量以上病例的CD、AVE、6A及CCT,收集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A1、A2组CD、AVE、6A及CCT均具有显著性差异(t=-10. 284,P <0. 01、t=-8. 031,P <0. 01、t=7. 795,P <0. 01、t=-5. 056,P <0. 01),B、A2组CD、AVE、6A及CCT均无显著性差异(t=-0. 045,P=0. 964、t=-0. 224,P=0. 823、t=1. 915,P=0. 059、t=-1. 757,P=0. 081)。B、A1组CD、AVE、6A具有显著性差异(t=6. 378,P <0. 01、t=-5. 379,P <0. 01、t=2. 843,P <0. 01),但CCT无显著性差异(t=1. 090,P=0. 277)。结论眼压的急剧升高是导致AACG角膜内皮损伤的首要原因,而长期稳定的高眼压对角膜内皮的损伤有限,临床上应更加注重对AACG角膜内皮的保护。同时也应注意不同类型青光眼的CCT造成的眼压测量误差,必要时予以矫正。

肝细胞癌患者血清miR-4686表达及意义 下载:38 浏览:449

王小洁 李丽燕 《肿瘤研究》 2020年9期

摘要:
[目的]探讨miR-4686在肝细胞癌(HCC)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收集57例肝细胞癌患者血清,同时收集慢性乙肝患者32例、健康体检者30例为对照组,RT-qPCR法检测血清中miR-4686的相对表达量,分析miR-4686在HCC、慢性乙肝与正常对照者间的差异;分析miR-4686表达与HC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mi R-4686在HCC组、慢性乙肝组、正常对照组的表达量分别为3.72±1.03、1.59±0.44、1.37±0.38,HCC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慢性乙肝组与正常对照组(P=0.015、0.011),慢性乙肝组与正常对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73)。miR-4686表达水平与HCC患者分化程度、血管侵犯、TMN分期及APF水平有关(P均<0.05)。[结论] miR-4686在HCC患者血清的表达水平上升,可判断HCC的恶性程度。

miR-802在原发性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下载:31 浏览:271

李婷秀 冯玉瑰 刘从香 周超 《肿瘤研究》 2020年8期

摘要:
[目的]检测微小RNA(miR)-802在原发性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组织与细胞中的表达水平,分析miR-802在HCC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qRT-PCR检测HCC癌组织与癌旁组织中mi R-802的表达水平,及Hep3B、HCCLM3与HL-7702细胞的表达水平。分析miR-802表达水平与HCC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采用Kaplan-Meier方法计算生存曲线,以Log-rank检验评估miR-802表达水平与HCC预后的关系。通过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评估HCC的预后指标。[结果] HCC癌组织中miR-802的表达水平显著低于癌旁组织(P<0.05),且Hep3B、HCCLM3细胞中mi R-802的表达水平亦显著低于HL-7702细胞(P<0.05)。Ⅲ+Ⅳ期癌组织中miR-802的表达水平低于Ⅰ+Ⅱ期癌组织(P<0.05),血管转移患者癌组织中miR-802的表达水平低于非血管转移患者癌组织(P<0.05)。mi R-802低表达组患者的5年生存率显著低于高表达组(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低表达mi R-802、高TNM分期及阳性血管转移是HCC患者预后不良的预测指标(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低表达miR-802是HCC患者预后不良的唯一独立预测指标(P<0.05)。[结论] HCC组织和细胞中miR-802表达下调,低表达miR-802是HCC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预测指标。

SOX2在胰腺癌干细胞干性和化疗耐药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下载:44 浏览:353

董云益1 黄健2 吕根生3 《肿瘤研究》 2020年8期

摘要:
[目的]探究性别决定相关基因簇2(SOX2)对胰腺癌干细胞干性与化疗耐药性的影响及影响机制。[方法]将培养至指数生长期胰腺癌干细胞随机分为SOX2抑制组、空白对照组与SOX2组,其中SOX2抑制组细胞与SOX2组细胞分别给予SOX2基因敲除与SOX2基因高表达处理,检测各组细胞SOX2 mRNA、八聚体结合转录因子4(OCT4)mRNA与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3(GPX3)mRNA表达水平;观察各组细胞增殖、侵袭及各组细胞对顺铂的耐药程度及在不同浓度顺铂处理下的凋亡情况。[结果] SOX2组细胞SOX2 mRNA与OCT4 mRNA表达水平明显高于SOX2抑制组与空白对照组细胞(P均=0.001);SOX2抑制组细胞增殖率与侵袭率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与SOX组(P<0.001);空白对照组细胞增殖率与侵袭率明显低于SOX2组(P<0.001);SOX2组细胞SOX2顺铂半数抑制浓度明显高于SOX2抑制组与空白对照组细胞(P<0.001);各浓度顺铂处理下的SOX2组细胞凋亡率均明显小于SOX2抑制组与空白对照组(P<0.001);SOX2组细胞GPX3 mRNA表达水平明显高于SOX2抑制组与空白对照组细胞(P<0.001)。[结论] SOX2能促进OCT4与GPX3表达,上调胰腺癌干细胞干性与化疗耐药性。

长链非编码RNA调控肝癌干细胞的作用 下载:25 浏览:348

马睿玲1 王新斌1 张秋菊2 伊琳1 《肿瘤研究》 2020年7期

摘要:
目前常规疗法对晚期、转移或复发肝癌患者疗效差。肝癌干细胞(LCSCs)参与肝癌的发展、侵袭、转移和耐药,与不良预后密切相关,被认为是肝癌治疗的重要靶点。长链非编码RNA(LncRNA)在肝癌中异常表达。最近的研究表明,lncRNAs可能在调控LCSCs的生物学功能中发挥重要作用。全文总结lncRNA调控LCSCs作用的研究现状。

血清鳞状细胞癌抗原在宫颈鳞状细胞癌临床管理中的进展 下载:63 浏览:489

张雨馨1 吴诗妍1 楼寒梅2 《肿瘤研究》 2020年7期

摘要:
血清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g)是宫颈鳞状细胞癌(CSCC)最常用的肿瘤标志物,是CSCC的预后预测指标;SCC-Ag与早期CSCC的术后临床病理高危因素相关,与术后辅助治疗风险相关,SCC-Ag的补充有助于建立更完善的危险因素预测模型,指导术后辅助治疗;SCC-Ag水平在宫颈癌治疗过程中下降,逐渐正常化,可以籍以判断疗效、预测复发;在随访过程中,SCC-Ag的升高先于临床复发,结合PET-CT检查可有效地评估病情、判断复发。SCCAg在CSCC的全程管理中发挥重要作用,可以作为个体化和精细化风险预评估的指标。

宫颈癌组织中YB-1、miR-29a、Nek2的表达与细胞增殖、侵袭基因的相关性 下载:43 浏览:348

周园1 杜丽辉2 张娟1 《肿瘤研究》 2020年6期

摘要:
[目的]评价宫颈癌组织中YB-1、miR-29a、Nek2表达与细胞增殖、侵袭基因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宫颈癌患者60例,取宫颈癌患者手术切除癌组织及癌旁组织标本,检测癌组织、癌旁组织中YB-1、miR-29a、Nek2、细胞增殖基因和细胞侵袭基因表达情况。[结果]癌组织中YB-1 mRNA、Nek2 mRNA表达量为(1.52±0.36、1.96±0.35)高于癌旁组织(1.00±0.10、1.00±0.13),miR-29a mRNA表达量为(0.98±0.10)低于癌旁组织(1.06±0.23)(P均<0.05)。癌组织细胞增殖基因YAP1 mRNA、Piwil2 mRNA、EZH2 mRNA、PKCεmRNA表达量高于癌旁组织(P均<0.05)。癌组织细胞侵袭基因Rab11 mRNA、TUG1 mRNA、Gli1 mRNA、FoxM1m RNA表达量高于癌旁组织(P均<0.05)。[结论] YB-1、Nek2在宫颈癌组织中高表达,miR-29a在宫颈癌组织中低表达,且与癌细胞增殖、侵袭基因相关,其表达异常可促进细胞增殖、侵袭。

NDV-HN致人肺腺癌A549细胞凋亡的实验研究 下载:73 浏览:440

田雯钰 林宇宁 梁莹 黄娟娟 李瑞 樊晓晖 《肿瘤研究》 2020年6期

摘要:
[目的]探讨NDV-HN诱导人肺腺癌A549细胞凋亡的相关机制。[方法](1)构建包含绿色荧光素蛋白(GFP)及NDV-HN的慢病毒sfGFP-HN载体,用293V细胞包装慢病毒LvsfGFP-HN,用293V细胞进行空载质粒转染组(空载组)慢病毒包装,命名为Lv-sfGFP;(2)以空载组A549-sfGFP细胞和空白组A549为对照,用慢病毒转染方法建立稳定表达NDV-HN蛋白的A549细胞株,即A549-sfGFP-HN细胞株,RT-PCR、Western blot检测A549细胞NDVHN蛋白的表达;(3)分别在A549-sfGFP-HN和A549两组细胞中加入顺铂,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4)在基因水平和蛋白水平上分别用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细胞凋亡相关蛋白Bcl-2的表达。[结果](1)Lv-sfGFP-HN和Lv-sfGFP慢病毒分别转染A549细胞后,只在转染组A549-sfGFP-HN细胞检测到NDV-HN蛋白。(2)转染组A549-sfGFP-HN细胞凋亡率明显高于空白组A549细胞(P<0.01),转染组A549-sfGFP-HN细胞加入顺铂后,其细胞凋亡率明显增加。(3)转染组A549-sfGFP-HN细胞与空载质粒转染组A549细胞和空白组A549细胞相比,凋亡相关蛋白Bcl-2表达量明显下调(P<0.01)。[结论]慢病毒转染NDV-HN到A549细胞后导致A549-sfGFP-HN细胞出现凋亡,且与Bcl-2下调有关。转染NDV-HN的肺癌细胞联合使用抗癌药物顺铂,增加了肺癌细胞凋亡率。

冰片逆转小细胞肺癌顺铂耐药的研究 下载:47 浏览:360

姜志明 王增 覃晶 李成辉 卢红阳 《肿瘤研究》 2020年6期

摘要:
[目的]评价冰片对小细胞肺癌(SCLC)顺铂(DDP)耐药的逆转作用及其对P糖蛋白(P-glycoprotein,P-gp)和小凹蛋白-1 (Caveolin-1)表达的影响。[方法]利用前期建立的SCLC DDP耐药细胞株LTEP-P/DDP,四甲基偶氮唑盐微量酶反应比色法(MTT)检测冰片和/或DDP的抗肿瘤活性,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和凋亡率,Western blotting检测P-gp和Caveolin-1的表达。[结果]冰片联合DDP对LTEP-P/DDP-0.75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较单用DDP显著性增加(P<0.05),耐药逆转指数为2.246。LTEP-P/DDP-0.75细胞经冰片联合DDP处理细胞后,较单用DDP处理组的G0/G1期和S期降低,G2/M期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冰片和DDP联合处理后,LTEP-P/DDP-0.75细胞凋亡显著性上升(P<0.05),LTEP-P/DDP-0.75细胞Caveolin-1相比LTEP-P细胞显著性上升(P<0.05),冰片或DDP单独用药组Caveolin-1显著性变化,冰片联合联合DDP组相比对照组能显著性降低LTEP-P/DDP-0.75细胞Caveolin-1表达(P<0.05),而对P-gp无显著性抑制作用。[结论]冰片能在一定程度上逆转LTEP-P/DDP-0.75对DDP的耐药,其作用可能与抑制Caveolin-1表达有关。 还原

Pannexin1通道对乳腺癌细胞MCF-7细胞增殖和侵袭迁移的影响及可能机制 下载:51 浏览:255

宋炬东1 丁云贞1 张超1 孙远远2 刘号峰3 《肿瘤研究》 2020年6期

摘要:
[目的]探究Pannexin1对乳腺癌细胞MCF-7增殖、侵袭迁移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MTT法检测0、12.5、25、50、100、200μmol/L甘珀酸(CBX)对乳腺癌细胞MCF-7增殖能力的影响;集落克隆检测CBX对乳腺癌细胞MCF-7增殖能力的影响;采用实时荧光法检测细胞间荧光传递能力;化学发光法检测细胞外ATP浓度。使用100μmol/LCBX处理乳腺癌细胞MCF-7后,Transwell法检测MCF-7细胞的侵袭迁移能力;Western印迹法检测乳腺癌细胞中相关蛋白p-ERK1/2、ERK1/2、Vimentin、MMP-9蛋白的表达。[结果] MTT实验结果表明,200μmol/L CBX可显著性抑制MCF-7细胞增殖能力(P<0.05),而100μmol/L CBX对MCF-7细胞增殖能力无显著性抑制作用(P>0.05)。集落克隆实验结果表明,200μmol/L CBX可显著性抑制MCF-7细胞增殖能力(P<0.05)。实时荧光法和化学发光法实验结果表明,100μmol/L和200μmol/L CBX显著性抑制Pannexin1通道功能(P<0.05);Transwell实验和划痕实验结果表明,100μmol/L CBX显著性抑制乳腺癌MCF-7细胞侵袭迁移能力(P<0.05);Western印迹法结果表明,CBX抑制Pannexin1后,乳腺癌细胞MCF-7中ERK1/2、p-ERK1/2、MMP-9和Vimentin蛋白表达量下降(P<0.05)。[结论] 200μmol/L CBX抑制Pannexin1通道后,乳腺癌MCF-7细胞活性和增殖能力减弱,而100μmol/L CBX可降低乳腺癌MCF-7细胞侵袭迁移能力,其机制可能与ERK1/2表达量下降有关。

基于CBCT影像组学与常规CT影像组学分析早期肺癌SBRT早期反应的一致性 下载:35 浏览:333

侯利桥1 周超1 许韵宇2 王微1 汤幸妮1 孟胤男1 贾海健1 于长辉1 杨海华1 《肿瘤研究》 2020年4期

摘要:
[目的]评价计划CT(pCT)和锥形术CT(CBCT)提取的影像组学特征的一致性。[方法]30例早期肺癌并接受了立体定向放射治疗(SBRT)的患者,每次治疗之前都进行了CBCT扫描配对。平均每日肿瘤缩减率定义为主要终点。从pCT、第一次CBCT(CBCT1)、最后一次CBCT(CBCT last)中提取影像组学特征。基于R语言计算特征间相关系数及利用LASSO算法筛选特征。[结果]每例患者各图像分别提取222个影像组学特征,特征间相关系数大于0.7及LASSO算法筛选特征后,对于pCT、CBCT1及CBCTlast各筛选了5、4、5个特征。pCT及CBCT1中存在2个相同特征,pCT与CBCTlast存在3个相同特征,有2个特征在三种图像中都得到。[结论]某些特征在p CT及CBCT中具有一致性。

多参数流式细胞术免疫表型分析在多发性骨髓瘤诊疗中的应用 下载:44 浏览:398

林阳1 万岁桂2 《肿瘤研究》 2020年3期

摘要:
随着多发性骨髓治疗方法快速发展,对于该病的诊断、微小残留病灶监测及预后的判断有了越来越多的方式及方法,多参数流式细胞术免疫表型分析,通过细胞免疫表型的异质性及胞内轻链的克隆性,能够准确、客观的鉴别出良性及恶性浆细胞比例以及抗原表达水平,不仅为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诊断提供依据,同时能够追踪患者的微小残留病灶,这对预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预后密切相关,全文将对多参数流式细胞术免疫表型分析在多发性骨髓瘤诊断、微小残留病灶监测及预后方面进行综述。

嵌合抗原受体修饰T细胞在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中的应用及其研究进展 下载:64 浏览:386

陈瑞 杨丽 张小茜 周洋媚 王雅丽 丁燕鹏 张孟贤 《肿瘤研究》 2020年2期

摘要:
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glioblastoma multiforme,GBM)是成人最常见也是恶性程度最高的颅内原发肿瘤,其侵袭性强、进展迅速。尽管现已有标准的手术加放化疗综合治疗策略,但其预后效果仍然不佳。近年来,随着肿瘤免疫治疗的不断探索,越来越多的免疫治疗方法有望应用到胶质瘤患者中。全文将对现兴起的GBM疗法——嵌合抗原受体修饰T细胞(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engineered T cells,CAR-T)疗法进行详解,并对其应用到临床GBM患者存在的问题作一总结。
[1/24]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