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粉防己碱通过NF-κB通路抑制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分泌IL-8阻断肺腺癌细胞的侵袭转移 下载:25 浏览:299

万海军 邱水玮 陈霖 于进江 吕定量 《肿瘤研究》 2020年12期

摘要:
[目的]研究粉防己碱(tetrandrine,Tet)通过调控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CAF)旁分泌因子的表达抑制肺腺癌细胞侵袭转移的作用效应,探讨NF-κB通路在Tet抑制CAF分泌IL-8促进肺腺癌细胞侵袭转移中的重要作用。[方法]采用条件培养基(CM)刺激胚肺成纤维细胞MRC5建立CAF模型,Western blot实验分析Tet作用前后NF-κB通路蛋白IKK、IκB和p65表达和磷酸化水平,ELISA实验检测Tet作用前后CAF分泌IL-8情况,以及Tet对CAF诱导肺腺癌细胞H1975侵袭转移的影响。抗体封闭培养基中游离的IL-8,分析CAF诱导H1975细胞侵袭转移能力的变化,验证IL-8是否Tet调控CAF旁分泌因子的表达抑制H1975细胞侵袭转移的关键因子。[结果] Tet作用24h,CAF中NF-κB通路蛋白IKK、IκB和p65蛋白的磷酸化水平显著性下降;Tet组培养基上清液中IL-8含量为(151.7±24.8)pg/ml,显著性低于模型组的(384.7±39.5)pg/ml(P<0.001);模型组诱导H1975细胞迁移的数量为141.7±21.5,Tet组为41.3±11.9(P<0.01);模型组诱导H1975细胞侵袭的数量为129.7±25.1,Tet组为56.7±14.5(P<0.05)。模型组诱导H1975细胞迁移的数量为152.3±25.5,IL-8封闭(aIL-8)组为61.7±15.5(P<0.01);模型组诱导H1975细胞侵袭的数量为136.3±14.5,aIL-8组为73.3±12.7(P<0.01)。[结论] Tet具有抑制CAF诱导肺腺癌细胞侵袭转移的作用效应,其机制与抑制NF-κB通路的活性和CAF分泌IL-8有关。

NDV-HN致人肺腺癌A549细胞凋亡的实验研究 下载:73 浏览:440

田雯钰 林宇宁 梁莹 黄娟娟 李瑞 樊晓晖 《肿瘤研究》 2020年6期

摘要:
[目的]探讨NDV-HN诱导人肺腺癌A549细胞凋亡的相关机制。[方法](1)构建包含绿色荧光素蛋白(GFP)及NDV-HN的慢病毒sfGFP-HN载体,用293V细胞包装慢病毒LvsfGFP-HN,用293V细胞进行空载质粒转染组(空载组)慢病毒包装,命名为Lv-sfGFP;(2)以空载组A549-sfGFP细胞和空白组A549为对照,用慢病毒转染方法建立稳定表达NDV-HN蛋白的A549细胞株,即A549-sfGFP-HN细胞株,RT-PCR、Western blot检测A549细胞NDVHN蛋白的表达;(3)分别在A549-sfGFP-HN和A549两组细胞中加入顺铂,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4)在基因水平和蛋白水平上分别用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细胞凋亡相关蛋白Bcl-2的表达。[结果](1)Lv-sfGFP-HN和Lv-sfGFP慢病毒分别转染A549细胞后,只在转染组A549-sfGFP-HN细胞检测到NDV-HN蛋白。(2)转染组A549-sfGFP-HN细胞凋亡率明显高于空白组A549细胞(P<0.01),转染组A549-sfGFP-HN细胞加入顺铂后,其细胞凋亡率明显增加。(3)转染组A549-sfGFP-HN细胞与空载质粒转染组A549细胞和空白组A549细胞相比,凋亡相关蛋白Bcl-2表达量明显下调(P<0.01)。[结论]慢病毒转染NDV-HN到A549细胞后导致A549-sfGFP-HN细胞出现凋亡,且与Bcl-2下调有关。转染NDV-HN的肺癌细胞联合使用抗癌药物顺铂,增加了肺癌细胞凋亡率。

肺纯磨玻璃结节CT定量分析研究进展 下载:55 浏览:318

范恒鑫 樊树峰 《肿瘤研究》 2019年7期

摘要:
随着多层螺旋CT的不断发展及临床肺癌CT筛查的逐渐普及,肺内磨玻璃密度结节的检出率显著增加,且大部分被证实与早期肺腺癌密切相关,因此肺内磨玻璃密度结节不断受到国内外学者关注。磨玻璃密度结节的浸润程度与是否手术或手术方法的选择密切相关。因此,对于术前肺内磨玻璃结节CT表现特征与不同病理分型的对照研究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全文就目前有关肺纯磨玻璃结节CT定量分析与病理对照研究情况予以综述。

谷氨酰胺对肺腺癌A549细胞增殖、迁移及TNF-α和NF-κB表达的影响 下载:36 浏览:343

赖彦1 邓述恺2 《肿瘤研究》 2018年9期

摘要:
[目的]探讨谷氨酰胺(glutamine,Gln)对肺腺癌A549细胞增殖、迁移及TNF-α、NF-κB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肺腺癌A549细胞株,CCK-8法检测不同浓度Gln(2、4、8、16、32、64mmol/L)对A549细胞的增殖影响,筛选适宜浓度。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ELISA法和Western Bolt法分别检测TNF-α、NF-κB p65蛋白表达。[结果 ](1)Gln对A549细胞的作用与干预浓度有关,缺乏Gln时细胞生长受限;低浓度Gln(2、4、8mmol/L)对细胞增殖无明显抑制作用;高浓度Gln(16、32、64mmol/L)作用下抑制作用明显(P<0.01)并呈时间依赖性,且32mmol/L和64mmol/L两组作用无明显差异(P>0.05)。(2)与对照组相比,Gln组明显降低A549细胞迁移数;高浓度Gln组明显降低TNF-α、NF-κB p65蛋白的表达(P<0.01),但32mmol/L和64mmol/L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TNF-α分别为14.671±0.842pg/ml、14.867±1.21pg/ml,NF-κB p65分别为0.548±0.042、0.474±0.077)(P>0.05)。[结论 ]Gln对肺腺癌A549细胞的作用与浓度有关,32mmol/L可能为最适抑制浓度。Gln可能通过下调TNF-α和NF-κB p65蛋白表达并抑制A549细胞的迁移发挥抗肺腺癌作用。

吉非替尼对EGFR敏感突变肺腺癌脑转移患者的预后影响 下载:31 浏览:230

赵峰 苗怡然 曹生亚 《肿瘤研究》 2018年8期

摘要:
[目的]了解吉非替尼在EGFR敏感突变肺腺癌脑转移患者中的生存情况,进一步分析临床、影像及药物动力学等因素对预后有无影响。[方法]37例初治EGFR敏感突变肺腺癌脑转移患者口服吉非替尼250mg/d,服用吉非替尼一月后检测血药及脑脊液药物浓度,病情进展后联合化疗或全脑放疗。[结果]8例患者病情稳定,29例肿瘤进展;无进展生存期为2.1~16月,中位无进展生存期6.2月;总生存期为2.1~21.9月,中位生存期8.7月。吉非替尼血药浓度、脑脊液浓度及脑脊液通透率与无进展生存期、总生存期均有正相关性,其中脑脊液浓度的相关性最大。在多种预后因素中,颅内病灶能否控制对无进展生存期及总生存期的影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吉非替尼明显改善了EGFR敏感突变肺腺癌脑转移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及总生存期,颅内病灶有效控制是改善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

神经系统副肿瘤综合征的临床特征(附1例报告) 下载:82 浏览:506

​孙伟 叶世菲 《神经科学研究》 2020年5期

摘要:
探讨神经系统副肿瘤综合征(PNS)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临床表现为头痛的神经系统PNS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例患者表现为反复头痛发作3年。腰穿CSF检查示细胞数正常,蛋白轻度升高;头颅MRI示双侧丘脑异常信号,增强示双侧丘脑低信号。胸部CT示左肺上叶少许胸膜下肺大泡;PET-CT示左肺上叶(主动脉后方)高代谢结节。肿瘤标志物CA19-9、CA242、癌胚抗原水平升高。病理检查确诊为肺腺癌。本研究回顾性总结PNS相关文献报道,其常见临床表现为眩晕、复视、共济失调、斜视性眼阵挛-肌阵挛及脊髓炎。结论 PNS常见表现为眩晕、复视、共济失调、斜视性眼阵挛-肌阵挛及脊髓炎,以反复头痛为临床表现少见,可疑患者应行全身检查排除PNS。

ORC1通过调控肺腺癌靶基因SLC7A1L的表达而促进病程发展的研究 下载:34 浏览:431

郝文波 明林林 戴杰飞 王禹 《肿瘤研究》 2025年3期

摘要:
研究ORC1如何调控肺腺癌靶基因SLC7A1L的表达及其对疾病进程的影响。ORC1在细胞周期启动和DNA复制中至关重要,而SLC7A1L在肺腺癌的多个生物学过程中扮演角色。研究指出,ORC1通过转录和翻译后修饰来控制SLC7A1L的表达,影响肿瘤细胞的增殖、凋亡、侵袭和转移。未来研究应深入探讨转录因子、表观遗传修饰、翻译后修饰的作用以及临床应用,以期为肺腺癌治疗提供新的靶点和策略。

基于CT靶扫描成像预测混合磨玻璃样肺腺癌浸润程度的价值 下载:97 浏览:910

朱浩雨 《肿瘤研究》 2024年9期

摘要:
目的 探讨基于CT靶扫描成像预测混合磨玻璃样肺腺癌浸润程度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77例的肺腺癌病例,CT表现均为混合磨玻璃结节(mGGN),其中男性25例,女性52例,平均年龄(56.88±11.71)岁。所有病例依据病理类型分成微浸润腺癌(MIA)43例和浸润性腺癌(IAC)34例两组。采用x2检验或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各变量的差异;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建立模型,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估模型的诊断效能。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MIA与IAC两组间年龄、直径、平均CT值、血管集束征II型、血管交通征、支气管扭曲扩张、空泡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上述变量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中,结果显示直径、平均CT值为预测混合磨玻璃样肺腺癌浸润程度的独立预测因子(logistic回归分析),将上述两个参数建立CT预测模型,该模型曲线下面积(AUC)为0.895。结论 基于CT靶扫描成像术前预测混合磨玻璃样肺腺癌浸润程度具有一定临床价值。

以肺空洞为临床表现的肺腺癌1例 下载:96 浏览:879

王晓东 梁立杰 喻昌利 《肿瘤研究》 2024年5期

摘要:
肺癌是一种较为致命的疾病,5年存活率不到15%,肺腺癌(LUAD)是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一种较为常见亚型 [1]。肺空洞是指肺组织坏死后,在肺泡中形成的空腔[2]。有相关研究表明,以肺空洞为临床表现的空洞型肺癌在肺癌中发生率较低,仅为10%[3],且在少见的癌性空洞中,鳞癌性空洞多于肺腺癌 [4]。本文现以肺腺癌性空洞患者为例进行报道,对可以引起肺空洞性病变的相关疾病进行鉴别,以提升疾病诊断的精确性,避免错过诊治的最佳时期。

吉非替尼与奥西替尼在EGFR+肺腺癌治疗中影像学改变对比 下载:238 浏览:2255

胡斌 《肿瘤研究》 2022年9期

摘要:
目的:对比分析吉非替尼与奥西替尼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肺腺癌治疗中影像学改变。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2月-2020年2月收治的EGFR+肺腺癌患者共30例,对照组14例采用吉非替尼治疗,研究组16例采用奥西替尼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治疗后6个月的肿瘤大小变化。结果:治疗前,两组肿瘤大小无差异,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以及治疗6个月对比,研究组肿瘤大小缩减幅度大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GFR+肺腺癌治疗中采用吉非替尼与奥西替尼治疗,奥西替尼治疗效果更好,疗效更为显著,值得推广。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