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高效液相色谱在多肽分离分析中的应用 下载:62 浏览:371

李文龙1 张慧1 汤琦1 高利龙1 丛海林1,2 于冰1,2 《中国仪器》 2018年1期

摘要:
多肽的高生物活性和低毒副作用使其成为近来国内外生命科学研究的热点,因此多肽的分离与分析也愈发的关键。高效液相色谱(HPLC)以其极高的分离效率和良好的选择性已经成为实验室和工业分离分析生物大分子最常用和有效的方法。本文主要介绍了HPLC以及一些新型色谱在多肽分析分离中的应用。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房水和血浆β-内啡肽的研究 下载:51 浏览:393

冯旭1 孙红2 《中国眼科杂志》 2020年8期

摘要:
目的研究正常人眼内各组织β-内啡肽含量的变化,并比较分析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ACG)患者高眼压状态时房水和血浆β-内啡肽含量与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是否有区别,从而探讨人眼房水、血浆β-内啡肽含量与PACG的关系。方法应用放射免疫技术测定16只正常新鲜离体人眼球的虹膜、睫状体、脉络膜、玻璃体、视网膜中β-内啡肽的含量。同时测定了10例(10只眼)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10例PACG急性发作期患者房水及血浆中β-内啡肽的含量,房水β-内啡肽含量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β-内啡肽含量采用酶联免疫技术测定。结果 (1)正常新鲜离体人眼的虹膜、睫状体、脉络膜、玻璃体、视网膜中β-内啡肽的含量分别为(143.33±21.12)、(81.37±13.05)、(84.36±12.64)、(36.67±6.42)、(87.35±16.34)pg/ml。(2)房水β-内啡肽含量:白内障组为(173.20±21.31)pg/ml,PACG组为(106.69±14.07)pg/ml,PACG组明显低于白内障组(t=2.254,P<0.05);血浆中β-内啡肽的含量:白内障组为(14.98±4.02)ng/ml,PACG组为(10.22±3.20)ng/ml,白内障组明显高于PACG组(t=-2.271,P<0.05)。结论正常人眼内葡萄膜、玻璃体及视网膜组织中均含有β-内啡肽。高眼压状态下PACG患者血浆和房水β-内啡肽浓度较正常人、白内障人群低,说明β-内啡肽可能是青光眼发病机制和眼压调控机制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血清ProGRP、NSE和MMP-9在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下载:20 浏览:186

夏彦东 赵天源 张颖根 常延河 《肿瘤研究》 2020年4期

摘要:
[目的]探讨血清肿瘤标志物胃泌素释放肽前体(ProGRP)、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在肺癌诊断中的价值及意义。[方法]采用电化学发光法和ELISA法检测50例小细胞肺癌(SCLC)患者、70例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和40例肺良性病变者血清中Pro GRP、NSE及MMP-9水平。[结果] SCLC组和NSCLC组血清ProGRP、NSE及MMP-9水平显著性高于肺良性病变组(P<0.05)。在SCLC组中,ProGRP、NSE和MMP-9在广泛期和有淋巴结转移者高于局限期和无淋巴结转移者(P<0.05);NSCLC组患者中,ProGRP、NSE和MMP-9在肿瘤TNM分期Ⅲ~Ⅳ期和淋巴结转移者显著性高于肿瘤TNM分期Ⅰ~Ⅱ期和无淋巴结转移者(P<0.05)。ProGRP、NSE、 MMP-9诊断肺癌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973 (95%CI:0.953-0.994),0.890 (95%CI:0.840~0.940),0.830 (95%CI:0.769~0.891)。[结论]检测ProGRP、NSE、MMP-9能够提高肺癌的诊断水平,血清ProGRP、NSE和MMP-9可作为肺癌诊断标志物。

调中饮对儿童厌食症脾虚肝旺证临床疗效及胃电图、血清锌和血管活性肠肽的影响 下载:39 浏览:351

连俊兰1 王海云2 詹璐3 邵征洋3 《中国儿科杂志》 2020年2期

摘要:
目的观察调中饮对儿童厌食症脾虚肝旺证临床疗效及胃电图、血清锌和血管活性肠肽(VIP)的影响。方法将80例厌食症脾虚肝旺证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予葡萄糖酸锌颗粒口服,治疗组予调中饮口服,2组均4周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统计疗效。结果治疗前,2组食欲、食量、肝旺症状(急躁易怒、好动多啼、咬齿磨牙等)积分和总积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后,2组食欲、食量、肝旺症状积分和总积分均显著下降,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下降更显著(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为77.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胃电图正常和紊乱例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后,2组胃电图恢复正常例数均明显增加,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且治疗组恢复正常更明显(P<0.05)。结论调中饮治疗儿童厌食症脾虚肝旺证,不仅能明显改善患儿的症状积分,还能改善胃电节律,升高血清锌水平,降低VIP,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双酶法制备薏米多肽工艺及其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 下载:47 浏览:340

林栋1,2 李习美1 周玛丽1 田丹1 张丽芳1 《中国食品与营养》 2019年11期

摘要:
以薏米蛋白液为原料,采用双酶协同酶解的方法制备薏米多肽。以水解度为评价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运用正交试验设计优化薏米多肽的制备工艺;利用DPPH自由基、ABTS自由基、羟基自由基(OH·)清除率和铁氰化钾还原法评价了薏米多肽的抗氧化性。结果表明:薏米多肽的最佳制备条件为:选用胰蛋白酶与碱性蛋白酶双酶协同酶解(酶活比6:4),酶解时间3 h、酶解温度50℃、酶解pH9.0、底物浓度3%、加酶量1000 U/g,在此条件下,薏米蛋白液的水解度为18.05%。薏米多肽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随着质量浓度的增大,其对DPPH自由基、ABTS自由基、羟基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和还原能力均显著增加,呈现出明显的剂量依赖效应。薏米多肽对3种自由基清除活性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8.39、0.22 mg/mL和3.33 mg/mL。

胰高血糖素样肽-1融合蛋白在原核系统中的表达 下载:73 浏览:486

桑延霞 张军军 《生物技术研究》 2020年11期

摘要:
构建点突变的GLP-1Gly8,并与人血清白蛋白(HSA)结构域Ⅰ融合,延长GLP-1的半衰期。[方法]采用常规PCR扩增白蛋白结构域Ⅰ片段,利用SOE-PCR扩GLP-1Gly8基因并将两个基因拼接,得到的HSA-GLP-1Gly8融合基因经Bam HⅠ和XhoⅠ双酶切后连接到p ET30a表达载体,重组质粒p ET30a-HSA-GLP-1Gly8转入E.coli BL21(DE3)宿主菌中进行IPTG诱导表达。[结果]PCR扩增分别获得140 bp的GLP-1Gly8基因499 bp的HSA的片段及经融合后的HSA-GLP-1Gly8基因。表达载体p ET30a-HSA-GLP-1Gly8在E.coli BL21(DE3)宿主菌中经IPTG诱导,过表达了分子量约为22 k Da的融合蛋白。[结论]成功构建了p ET30a-HSA-GLP-1Gly8原核表达载体,融合蛋白在BL21(DE3)菌中以包涵体的形式过表达。

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酵母产品中的还原型谷胱甘肽 下载:25 浏览:262

刘皓1 韦淑毅2 吕春晖1 《中国食品与营养》 2020年4期

摘要:
还原型谷胱甘肽是重要的抗氧化剂,也是所有酵母产品共有的、最重要的活性物质之一。文章建立适合于各类酵母产品中还原型谷胱甘肽检测的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法,采用稀酸提取法提取样品中的谷胱甘肽,邻苯二甲醛柱前衍生,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分离,荧光法检测。检出限为(S/N=3)6.7μg/L,定量限为(S/N=10)22.5μg/L。在5~100 mg/L范围内,待测物浓度与荧光信号值的线性关系良好(r=0.9993)。回收率在92.11%~101.35%,方法相对标准偏差<1.6%。市售富硒酵母及硒营养补充剂中还原型谷胱甘肽的含量为(0.120±0.000)~(1.315±0.027)mg/g。市售高活性面包酵母中还原型谷胱甘肽的含量为(9.805±0.516)mg/g。所建立的方法快速(可在1.5 h内完成全部检测过程)、经济、可靠,可用于各类酵母产品中还原型谷胱甘肽的定量检测。

韭菜不同极性部位抗氧化活性研究 下载:79 浏览:482

李莎莉1,2 徐帅1 聂进卓1 苏莹1 李燕1 刘阳1,2 《中国食品与营养》 2019年3期

摘要:
目的:测定韭菜不同极性部位的体外抗氧化能力。方法:用Vc作为阳性对照品,以普鲁士蓝法、邻二氮菲-Fe2+氧化法、邻苯三酚自氧化法、DPPH·法、ABTS+·法分别测定韭菜不同极性部位的抗氧化能力。结果:乙醇相、乙酸乙酯相和正丁醇相对O2—·、DPPH·、ABTS+·这3种自由基的清除能力相当且较强,清除率可达到50%以上。乙醇相和乙酸乙酯相对·OH的清除率超过了阳性对照Vc达到67%以上。而石油醚相对O2—·的清除能力较强,达到了82.9%,但其总还原能力、对DPPH·和ABTS+·的清除能力相对较弱。水相显示了较强的总还原能力。结论:韭菜不同极性部位均具有一定体外抗氧化能力。

玉米低聚肽硒螯合物的体外抗氧化作用 下载:80 浏览:478

秦修远 曹珂璐 王雨辰 王雨晴 崔欣悦 谷瑞增 鲁军 刘文颖 《中国食品与营养》 2019年3期

摘要:
以玉米低聚肽和亚硒酸钠为原料经螯合工艺制得玉米低聚肽硒螯合物,对其水分、粗蛋白、酸溶蛋白、分子量分布情况进行了考察,然后从DPPH自由基、OH自由基清除能力和还原能力3方面对螯合原料和螯合物进行抗氧化功能对比与评价。结果表明,螯合得率为53.02%±0.17%,水分含量为7.46%±0.07%,酸溶蛋白占粗蛋白的比例为77.38%,分子量分布在1000u以下的比例超过85%。螯合原料中亚硒酸钠仅对OH自由基有较强清除能力;玉米低聚肽对DPPH自由基、OH自由基均有一定清除能力,且具有一定还原性;螯合物清除DPPH自由基、OH自由基能力及还原能力均比玉米低聚肽强,且具有剂量依赖。

负载白藜芦醇自组装多肽水凝胶的抗菌性能研究 下载:70 浏览:484

赵晨辰 杨睿陶 苏皖 许娜 周俊 《生物技术研究》 2020年9期

摘要:
制备一种负载白藜芦醇的自组装多肽水凝胶并探讨其抗菌性能。[方法]通过自组装制备多肽(FmocFFGGRGD)水凝胶和载有白藜芦醇的多肽水凝胶(Pep/RES);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水凝胶的形貌和内部结构;通过流变仪检测水凝胶的流变性质;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检测Pep/RES的释放速率;通过细胞毒性试验研究该水凝胶的生物相容性;通过抑菌圈实验和活死细菌染色研究Pep/RES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性能。[结果]多肽溶液可在30 min内自组装形成稳定的水凝胶,水凝胶内部的三维结构密度随多肽浓度的增加而增加,2.0wt%浓度的多肽水凝胶稳定效果最好。白藜芦醇从Pep/RES水凝胶中缓慢释放7 d释放量达到50%,Pep/RES浸泡液对NIH/3T3细胞表现出良好的生物相容性。Pep/RES水凝胶中负载的白藜芦醇浓度为512μg/m L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圈直径即可达到5.41±0.18 mm,但即使白藜芦醇浓度达到1 024μg/m L,对大肠杆菌的抑菌圈直径仅为4.27±0.22 nm。[结论]Pep/RES结构稳定,安全无毒,能缓释白藜芦醇,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显著抑制作用。

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在活性肽富集中的应用 下载:33 浏览:305

宁鹏 程云辉 许宙 丁利 陈茂龙 《应用化学学报》 2020年3期

摘要:
生物活性肽在整个生理系统当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对于生物活性肽的精确分析将有助于进一步开发其功效,然而当前对复杂生物系统中肽的分析依然存在相当大的难度,这是由于肽通常与高浓度蛋白质共存这一特质所造成的,严重降低了色谱中肽的分离效率,并在质谱中抑制肽的峰信号。鉴于此,人们引入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对活性肽进行富集分析。金属-有机框架(MOFs),是由金属离子或团簇和有机配体,通过配位键自行组装形成的具有多孔结构的有机-无机杂化材料。由于它们具有框架结构可调、高孔隙率、化学稳定性良好、可再生性、合成过程简单等优点而广泛应用于活性肽富集、气体吸附与分离、传感器、药物缓释与催化反应等领域。本文系统梳理了近年来MOFs材料用于磷酸肽、糖肽和内源肽等活性肽富集的研究进展,在此基础上总结了当前MOFs材料在该领域中存在的局限,并对研究新趋向提出了展望。

脱氢氨基酸的合成及其在药物研发中的应用 下载:26 浏览:304

王童 赵文姣 李良春 郑仁林 孙德群 《应用化学学报》 2020年2期

摘要:
传统多肽所具有的容易被酶解、细胞膜通透性差以及构象容易发生变化等缺点,限制了它作为药物在疾病治疗领域的应用。将脱氢氨基酸引入多肽,对其进行构象限制,能够有效改善它的代谢稳定性和生物利用度。本文主要综述了α,β-脱氢-α-氨基酸、β,γ-脱氢-α-氨基酸、α-脱氢-β-氨基酸、α,β-脱氢-β-氨基酸四种脱氢氨基酸的合成方法以及近几年来在药物设计中的应用,希望为相关的研究提供参考。

胸腺肽对口腔扁平苔藓相关细胞因子的影响 下载:60 浏览:232

张青 《诊断医学》 2020年9期

摘要:
目的分析胸腺肽对口腔扁平苔藓相关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收治的口腔扁平苔藓患者53例,均采用胸腺肽肠溶片治疗,观察临床疗效并比较治疗前后血清细胞因子变化。结果 53例患者中显效23例、有效24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88.7%; IL-1β治疗前后水平分别为0.22±0.03pg/ml和0.20±0.03pg/ml、IL-6为146.33±28.65pg/ml和143.52±26.85pg/ml、IL-8为1.03±0.05pg/ml和0.46±0.03pg/ml,IFN-γ为13.85±1.65pg/ml和14.62±1.98pg/ml,IL-10为15.65±1.86pg/ml和18.56±2.13pg/ml,各指标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腺肽在口腔扁平苔藓治疗中具有一定的临床疗效,且能够有效改善血清细胞因子水平。

含胍基抗菌聚合物的合成及应用 下载:91 浏览:414

张浩1,2 刘静1,2 崔崑1 姜涛2 马志1 《应用化学学报》 2019年8期

摘要:
开发能与细菌非特异性结合的新型抗菌剂是解决细菌感染难题的方法之一。本文首先介绍了一种具有持久广谱高效抗菌性、无真核细胞毒性和细菌很难产生耐药性的含胍基抗菌聚合物;接着详细介绍了含胍基抗菌聚合物与细菌非特异性静电结合的抗菌机理;然后重点评述了主链含胍基抗菌聚合物、侧链含胍基抗菌聚合物以及表面接枝含胍基抗菌聚合物的设计理念、合成方法和抗菌性能;最后对新型含胍基抗菌聚合物的可控合成策略及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响应面法优化鲟鱼皮胶原蛋白多肽的酶解工艺 下载:96 浏览:504

廖涛1 黄晨曦2 江洪有1 鉏晓艳1 饶丹华1 季飞3 白婵1 熊光权1 《中国食品与营养》 2018年1期

摘要:
为了解决胶原蛋白多肽制备得率低的问题,以鲟鱼-甲骨板皮胶原蛋白多肽得率为主要指标,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进一步利用响应面模型试验确定加酶量、提取时间、液料比3个因素的最优条件,并建立了关系模型。试验结果表明:影响鲟鱼鱼皮胶原蛋白多肽得率的3个因素主次顺序为:液料比>酶解时间>加酶量,最优提取工艺为:0.5 mol/L的乙酸与原料之间的液料比为14.02,加酶量为1.69%,提取时间为8.51 h。在此条件下胶原蛋白多肽得率为78.86%,且产物主要为小分子胶原蛋白,峰值分子量为3719 u。

二苯丙氨酸二肽组装体的光学性质及潜在应用 下载:55 浏览:411

费进波1 李琦1,2 赵洁1 李峻柏1,2 《应用化学学报》 2019年4期

摘要:
二苯丙氨酸二肽是导致阿尔兹海默症的β-淀粉样蛋白的关键识别序列。因其结构简单、组装性能优异,日益成为分子组装领域构筑功能材料的"明星"基元。目前,围绕二苯丙氨酸二肽及其衍生物的可控组装,人们已经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包括分子设计、结构调控和功能应用等。本课题组利用分子组装技术,通过调节分子间相互作用,实现了二苯丙氨酸二肽组装体的可控制备,并探索了它们的光学性质以及潜在应用。本文归纳分析了二苯丙氨酸二肽组装体的光功能化方法,详细介绍了这些短肽基光功能材料在光波导、光学成像、光动力治疗、光学制造和光催化等领域的应用,并初步提出了今后可能的发展方向。

刺激响应型肽自组装及其应用 下载:58 浏览:407

郭家田 卢玉超 毕晨 樊佳婷 许国贺 马晶军 《应用化学学报》 2019年3期

摘要:
肽自组装体由于具有结构稳定、易调控、生物相容性好、可生物降解等优点,在构筑新型材料及生物医药领域表现出了巨大潜力。本文介绍了肽自组装的概念、机理和应用,详细归纳了刺激响应型肽自组装的研究进展;按照刺激源的不同将刺激响应型肽自组装分为pH响应型肽自组装、温度响应型肽自组装、溶剂响应型肽自组装、光响应型肽自组装、超声波响应型肽自组装以及离子响应型肽自组装;列举了肽自组装在药物控释、脊髓损伤修复、仿酶催化、生物模板等领域的应用。最后,基于目前肽自组装存在的一些问题(如影响肽自组装结构的外界因素不易精准把控、自组装的研究与生命科学领域的交叉程度低等)对肽自组装的发展做了展望。

消食健脾合剂辅助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脾虚型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胃动素、神经肽、5-羟色胺的影响 下载:25 浏览:258

张惠玲 《中国儿科杂志》 2019年2期

摘要:
目的观察消食健脾合剂辅助治疗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FD)脾虚型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胃动素(MOT)、神经肽(NPY)、5-羟色胺(5-HT)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FD脾虚型患儿84例,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复方阿嗪米特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联合消食健脾合剂治疗,1月后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清MOT、NPY、5-HT的水平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1.4%,治疗组为95.2%,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MOT、NPY、5-HT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后2组MOT、NPY水平明显升高,5-HT水平明显下降,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升高或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2组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消食健脾合剂辅助治疗小儿FD脾虚型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儿MOT、NPY、5-HT水平,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抗菌肽Cec4的结构改造及抗菌活性研究 下载:71 浏览:477

彭建1,2,3 赵行行2 吴兆颖2 王涛3 尚小丽1,2 国果3,4 《生物技术研究》 2019年12期

摘要:
对抗菌肽Cec4进行结构改造,并评估优化小肽的稳定性及溶血性。[方法]采用序列截短、氨基酸替换的方式来改造Cec4。采用微量稀释法,检测改造后的Cec4对各类鲍曼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绘制时间-杀菌曲线,并评估不同因素对抗菌肽抑菌活性的影响,最后通过溶血实验检测其安全性。[结果]①截短后的Cec4失去抑菌效果。②Cec4氨基酸替换后的Cec4-1、Cec4-2未能提升抑菌能力。Cec4-4的MIC值为Cec4的50%。③在24h,时间-杀菌曲线显示,Cec4-4的抑菌活性较Cec4高30%。④血清会影响抗菌肽活性,并且高浓度胰蛋白酶(1. 0 mg/m L)会抑制Cec4-4抗菌活性。⑤溶血实验表明Cec4-4在1 mg/m L浓度下无溶血反应。[结论]截短使Cec4失去抑菌活性,氨基酸替换后的Cec4-4对各测试菌的抑菌活性较母肽提升了1倍,且抗菌肽在1mg/m L浓度下对人体无溶血反应。

缓激肽生物合成及其对心肌细胞缺氧复氧保护作用 下载:84 浏览:472

张美娴1,2 张梦3 方佳炜2 戴毅2 陈淑漫2 杨静2 朱焘2 王中山1,2 《生物技术研究》 2019年12期

摘要:
获得有活性的缓激肽药物,探讨缓激肽在心肌细胞缺氧复氧过程中的保护作用。[方法]利用PCR方法构建p Waldo-BK质粒,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表达菌株,优化诱导剂IPTG浓度和表达温度;利用镍柱亲和层析和分子筛纯化缓激肽融合蛋白质,利用GFP荧光In-gel检测蛋白质的表达情况;构建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模型,检测缓激肽对细胞的保护作用。[结果]成功构建p Waldo-BK表达载体,0. 2 mmol/L IPTG于25℃诱导培养20 h,能够获得高表达的目标蛋白质; In-gel荧光检测证实,融合蛋白GFP能够发出绿色荧光;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模型证实缓激肽能够有效保护心肌细胞。[结论]0. 2 mmol/L IPTG、25℃诱导表达20 h,得到散发绿色荧光的融合蛋白,每1L BL21(DE3)细胞培养基能够获得缓激肽约0. 55 mg,且最终获得的缓激肽能够有效保护心肌细胞对抗缺氧复氧刺激。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