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超声引导定位行臂丛神经阻滞在上肢手术患者中的麻醉效果探讨 下载:13 浏览:160

吕工音 《神经科学研究》 2025年3期

摘要:
目的:探究超声引导定位行臂丛神经阻滞在上肢手术患者中的麻醉效果。方法:将2021年11月至2023年3月我院收治的80例上肢手术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即观察组(n=40例)和对照组(n=40例)。对照组实施神经刺激定位臂丛神经阻滞麻醉。观察组实施超声引导定位行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结果:在两组患者的镇痛满意度比较方面,观察组镇痛满意度为95.00%,对照组镇痛满意度为75.00%,观察组镇痛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方面,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00%,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00%,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两组患者的术后VAS评分比较方面,观察组术后12h、术后24h以及术后48hVAS评分分别为(5.06±0.94)、(4.23±1.00)、(1.29±0.55),对照组术后12h、术后24h以及术后48hVAS评分分别为(6.09±1.11)、(5.16±1.13)、(2.45±0.69),观察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两组患者神经阻滞效果比较方面,观察组感觉神经阻滞起效时间、运动神经阻滞起效时间、感觉神经阻滞持续时间以及运动神经阻滞持续时间分别为(5.51±2.34)、(9.62±2.89)、(496.69±57.71)、(401.42±50.47),对照组感觉神经阻滞起效时间、运动神经阻滞起效时间、感觉神经阻滞持续时间以及运动神经阻滞持续时间分别为(8.31±3.46)、(15.29±3.11)、(437.44±49.77)、(349.57±51.82),观察组神经阻滞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超声引导定位行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在行上肢手术患者的麻醉中,患者的麻醉效果得到提升,不良反应发生率降低,手术安全性更高,术后生活水平有所保证,VAS评分显著降低,神经阻滞效果更好,值得参考。

观察臂丛神经阻滞联合七氟醚吸入麻醉在上肢骨折术中的应用效果 下载:96 浏览:978

陈开淳 《神经科学研究》 2024年3期

摘要:
目的 对臂丛神经阻滞联合七氟醚吸入麻醉在上肢骨折术中的应用效果进行探讨。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65例于我院接受上肢骨折手术治疗的患者,将其按麻醉方案的不同分组,为常规组(32例,氯胺酮复合咪达唑仑麻醉)与观察组(33例,臂丛神经阻滞联合七氟醚吸入麻醉)。对两组麻醉诱导、运动神经阻滞及感觉神经阻滞时间进行观察,记录苏醒时间与术后4h Ramsay评分,统计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麻醉诱导、运动神经阻滞及感觉神经阻滞时间较常规组短(P<0.05);观察组苏醒时间早于常规组,术后4h Ramsay评分低于常规组(P<0.05);在不良反应比较上,观察组低于常规组(6.06%vs31.25%,P<0.05)。结论 予以上肢骨折患者臂丛神经阻滞联合七氟醚吸入麻醉起效较快,且有助于术后早期苏醒及恢复,且不良反应发生风险较低。

右美托咪定联合罗哌卡因用于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的麻醉效果分析 下载:300 浏览:3093

​邵明星 《神经科学研究》 2021年11期

摘要:
分析在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中,将罗哌卡因与右美托咪定进行联合应用的效果。方法:择取我院2018年3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62例上肢手术患者为对象,将其随机均匀分成对照组(31例)和研究组(31例),两组对象均接受超声引导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对照组麻醉药物为罗哌卡因,研究组则接受罗哌卡因与右美托咪定联合应用,对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进行分析。结果:研究组对象的各项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数据进行分析后差异存在(P<0.05)。结论:针对接受超声引导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患者,将罗哌卡因与右美托咪定联合使用的效果较好,值得推广。

B超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的麻醉临床效果观察 下载:316 浏览:3186

李琼 《神经科学研究》 2021年9期

摘要:
目的:探讨B超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的麻醉临床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2019.8-2020.8月在我院收治的80例上肢手术患者,分组方式为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0例)与观察组(40例),前者采取传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麻醉,后者采取B超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比较两组麻醉相关指标。结果:观察组操作时间、麻醉药物起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镇痛维持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麻醉用药剂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上肢手术患者采取B超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的麻醉效果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超声引导下在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中应用盐酸右美托咪定的价值分析 下载:273 浏览:3292

乔长青 《神经科学研究》 2021年2期

摘要: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在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中应用盐酸右美托咪定的价值。方法:择取2017年6月~2019年6月期间收治的行手术患者4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的形式分为实验组(n=23)和对照组(n=23)。对照组超声引导下在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中应用罗哌卡因麻醉,实验组超声引导下在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中应用盐酸右美托咪定,记录两组临床结果。结果:实验组感觉神经阻滞起效用时短于对照组,实验组感觉和运动阻滞维持用时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运动阻滞起效时间对比,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Ramsay 3分和4分比例高于对照组,1分和2分比例低于对照组。结论:证实超声引导下在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中应用盐酸右美托咪定,具有较佳的麻醉效果,同时镇痛作用更为明确。

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效果观察 下载:117 浏览:1176

唐转钧 《医学研究杂志》 2023年2期

摘要:
目的:探究针对上肢骨折患者的最佳麻醉方案。方法:从我院近三年收治的所有上肢骨折患者中筛选出124人进行研究,将所有患者均分为两组(实验组、参照组),两组患者所使用的麻醉药物一致,但需要分别接受两种不同的定位技术(超声引导、体表异感)进行神经阻滞。记录患者围术期间的各项临床指标,并根据观察所得指标来评价两种麻醉方式的麻醉效果。结果:第一两种麻醉手术所花费的时间间有明显差异,第二试验组患者在手术开始20min、手术结束、拔管后10min这四个时间段内的MAP变化以及RP变化情况都较参照组患者而言更加平稳;第三在术后试验组患者2h、6h、12h以及24h这四个时间点的VAS测评结果均要明显低于参照组;第四试验组患者在术中使用舒芬太尼的含量以及术后镇痛泵按压次数均要明显少于参照组;第五试验组患者在麻醉期间发生的不良症状人次要明显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利用超声引导对上肢骨折患者实施臂丛神经阻滞,不仅可以有效稳定患者术中的血流动力学,还能够减少麻醉药物的使用量以及术后镇痛泵使用量,提升患者舒适感,镇痛时间更加持久,有利于促进患者尽早恢复健康,值得推广运用。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