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英语播音与发声》课程网络教授的实践与思考 下载:49 浏览:363

徐路阳 《中国新闻传播》 2020年4期

摘要:
新冠肺炎疫情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影响。面对疫情,各大高校纷纷出台相关政策,将线下课程转变为线上课程。《英语播音与发声》作为播音与主持艺术(英播)专业学生的专业基础课,其较高的师生互动性要求教师使用直播课形式展开教学。本文主要从课程授课平台的选择、课程结构的升级、网络授课的难点及课程改善的措施等角度出发,总结分析该门课程的网络教学效果,提出对网络教学方式的思考。

基于网络教学平台的高职翻译作坊教学模式研究 下载:25 浏览:303

翁洁静 《中国职业教育》 2020年3期

摘要:
21世纪的翻译工作坊教学需与信息化媒介相结合。文章探讨了基于网络教学平台的高职翻译工作坊的总体构建,从课前研讨和协同式翻译、课中成果交流、课后项目总结和经验分享等三个教学阶段,介绍了具体实施方案,并辅以相应的案例教学。实践表明,坚持师生双方的角色和作用,注重翻译实践与理论知识的紧密融合,做好对学生的过程化监控,能最大程度地发挥信息化翻译工作坊教学效果。

构建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商务英语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下载:87 浏览:501

李晶 付爱玲 李淑芳 《中国职业教育》 2018年11期

摘要: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以及世界经济新格局的逐渐形成,职业能力越来越显著地成为人才竞争的绝对优势。商务英语人才作为我国外向型经济发展的桥梁,其职业能力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结合美国德州州立大学以职业能力培养为特色的实践教学机制,提出商务英语专业应立足于国情、行情、校情、学情,强化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以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为主线,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构建模块化、分层递进、全方位的实践教学体系,为国家和社会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

神经机器翻译中英语单词及其大小写联合预测模型 下载:42 浏览:356

张楠1 李响2,3 靳晓宁1 陈伟4 《当代中文学刊》 2019年9期

摘要:
英文中单词有大小写之分,如果使用不规范,会降低语句的可读性,甚至造成语义上的根本变化。当前的机器翻译处理流程一般先翻译生成小写的英文译文,再采用独立的大小写恢复工具进行还原,这种方式步骤繁琐且没有考虑上下文信息。另一种方式是抽取包含大小写的词表,但这种方式扩大了词表,增加了模型参数。该文提出了一种在神经机器翻译训练中联合预测英语单词及其大小写属性的方法,在同一个解码器输出层分别预测单词及其大小写属性,预测大小写时充分考虑源端语料和目标端语料上下文信息。该方法不仅减小了词表的大小和模型参数,译文的质量也得到提升。在WMT 2017汉英新闻翻译任务测试集上,相比基线方法,该方法在大小写敏感和大小写不敏感两个评价指标上分别提高0.97BLEU和1.01BLEU,改善了神经机器翻译模型的性能。

物质主义价值观研究的理论、方法与缓解干预策略 下载:70 浏览:412

王静1 张心怡1 任凤芹2 霍涌泉1 《心理学研究》 2019年3期

摘要:
物质主义价值观是聚焦于拥有物质财富的重要性,过多追求物质需求,关注物质利益的一种观念和生活方式。心理学范畴的物质主义价值观研究,将物质主义价值观作为一种日常生活的生存智慧,对于人类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有着重要意义。当前对物质主义价值观研究取得了许多重要进展,无论在理论探讨和实证方法方面都有创新。但是,在如何克服物质主义价值观的消极影响,树立理性的物质主义与精神超越相结合的价值观,显然是心理学价值观研究中必须关注的问题。

事件与文学的边界 下载:23 浏览:369

王晓路1 刘岩2 《社会科学研究进展》 2018年8期

摘要:
本文以对话方式讨论文学与事件之间的互动关系:一方面,社会、政治、历史和文化事件往往影响到文学的书写与接受方式,致使文学的边界产生蔓延;另一方面,人们在"事件"的语境中对于"何谓文学"的理解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以事件为切入点审视文学书写、传播和阅读,有利于从不同侧面看待文学现象,把握技术、观念、文化和文学生产之间的联系,从而对于文学的生成机制和流变线索有所洞察。

全国高考英语试题的城乡项目功能差异分析 下载:44 浏览:345

关丹丹 乔辉 陈康 韩奕帆 《心理学研究》 2019年1期

摘要:
本研究主要目的是针对高考英语成绩存在的城乡差异,检验这种差异是否来源于试题在城乡上的项目功能差异。如果两个能力本来相同的考生群体在某一试题得分上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差异,该试题就存在项目功能差异。研究采用试题标准化分数差法,利用STDIF软件逐一分析了2016年三套全国高考英语卷的客观题是否存在城乡上的项目功能差异,在确定客观题没有项目功能差异后,以客观题成绩为匹配变量,采用条件得分图法对书面表达题是否存在城乡上的项目功能差异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显示,高考英语全国I、II、III卷均未发现城乡上的项目功能差异试题,即可以认为高考英语全国卷对城乡不同户籍考生都非常公平、公正,城乡考生在英语成绩上的差异并非题目的公平性所致。

中国现代文学的英语书写——《卢特利奇中国现代文学指南》总论 下载:488 浏览:495

顾明栋1,2 《文学研究》 2018年2期

摘要:
西方有关中国现代文学概览的英语书写已有数本,《卢特利奇现代中国文学指南》旨在通过宏观1910-2017年期间的中国文学,并对其中一些名篇佳作做深入研究,以满足英语为母语的西方读者、学生以及学者对中国文学专业知识的一般需求。该书对文学概览的写法问题另辟蹊径,根据文学发展的内在逻辑,提出文学史书写的"模糊重叠说",将一个世纪的中国文学分成相互独立而又相互重叠的四个阶段:"早期现代文学"、"中期现代文学"、"晚期现代文学"和"后现代文学",并以其为基础构建全书的理论框架,.兼顾文学研究对广度和深度的双重关注,将纪年、主题、比较和文本分析的方法融为一炉,在世界文学的大语境中对过去一个世纪以来现当代中国文学的发展与现状进行概述,重新定义现代文学现有的研究领域,突出现代文学新兴的领域,并为将来的研究项目提供新的见解与启示。总论对该书的编写理念、主要内容、理论框架、组织结构、编写方法、文献体例,以及使全书保持统一的主题等问题予以较为详细的阐述。

异域和他者眼中的郭沫若:《郭沫若在英语世界的传播与接受研究》引起的思考 下载:56 浏览:436

何俊 《当代中文学刊》 2018年3期

摘要:
郭沫若与外国文学之间存在着不可分割的紧密关联,其作品也受到英语、日语、德语、俄语、法语等学术区域的关注。杨玉英教授的新版著作《郭沫若在英语世界的传播与接受研究》是对英语世界郭沫若各类体裁作品的翻译和研究态势的全景呈现,对海内外作为整体的中国现代文学的研究有着积极启示作用,为相关平行研究提供了有益借鉴,推动了作为国际郭沫若学重要组成部分的海外郭沫若研究的进展。

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河北商务英语人才面临的机遇及挑战 下载:70 浏览:466

高洁 徐宁 张敏 《现代经济研究进展》 2018年9期

摘要: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已经上升到国家层面的战略高度,河北省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过程中具有极大优势,而商务英语人才在经济尤其是服务贸易领域扮演着不可缺少的角色。本文在阐述商务英语作为跨学科交际的典型学科代表的基础上,探讨了河北省商务英语人才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面临的发展机遇及挑战,并提出河北省应抓住机遇,迎接挑战,高度重视商务英语人才的培养,提高其综合素质及能力,推动河北省经济的发展。

大专英语写作教学有效性提高的方法探讨 下载:58 浏览:409

康建宏 《当代市场营销》 2019年4期

摘要:
随着国际经济与贸易合作的不断加强,各国交往的日益密切,英语已经成为重要的沟通渠道和手段。英语在教育教学领域是重要学科,大专英语教学致力于培养读写能力兼备的人才,很多大专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尚可,但是写作能力较为欠缺,尤其是对英文翻译、对外贸易等专业学生影响更大,这对于学生今后的工作会有一定影响,必须重视和加强写作教学,提升写作教学的有效性。文章对大专英语写作教学存在的问题概述,并分析如何提高大专英语写作教学有效性,希望大专生的读写水平都能稳步提升,使我国的英语整体水平上升到新的高度。

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乐器运用分析 下载:175 浏览:654

魏林娜 《当代音乐研究》 2024年6期

摘要:
音乐教育是小学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的综合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当重视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让学生认识到音乐学习对于自身发展的重要性,从而调动其学习音乐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当注重将乐器运用到音乐课堂教学中,有效提高音乐课堂教学的效率,使学生可以更好地参与到音乐课堂当中,培养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从而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达到理想的教育目的。

教师发展视角下外语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优化路径研究 下载:78 浏览:473

李少忠 褚天琦 《中国教育研究》 2020年1期

摘要:
文章分析大学英语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运用教学反思与行动研究理论、合作学习理论,从教师发展的视角,提出基于团队合作丰富教学环节评价维度、提升外语教师评价素养以促进学生有效学习、依托互动式教师发展模式提升教师专业素质、从教师这个课程源头提升教学质量等优化解决方案。

需求导向视域下英语课程设置的问题审视与优化进路 下载:37 浏览:433

任竹青 《中国教育研究》 2019年11期

摘要:
构建以学生需求为中心、教师需求与社会需求相补充的大学英语课程,契合各方期待,但在实践中困难重重。坚持优化课程结构、分层次分阶段设置英语课程,鼓励特色课程、减少英语教师开课数量,坚持问题导向、实现课程类型多元性选择,探索产学结合、增强校内外英语实践等,有助于满足学生、教师和社会的需求,优化英语教学效果。

新课标背景下借助“新闻速递”提升小学生英语口语交际能力的实践研究 下载:42 浏览:492

李美慧 孙起超 《中国新闻传播》 2025年1期

摘要:
“新闻速递”是从网络、纸质媒体中登载的国内外社会新闻,或近期亲历的见闻中筛选内容,进行整合、播报、评述的一种口语交际方式。在新课标的大背景下,小学英语教育不再满足于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而是向着更为实用和创新的方向发展。对于小学生而言,拥有流利、准确的英语口语交际能力至关重要。本文以“新闻速递”为切入点,找到提升小学生英语口语交际能力的实践策略。

多模态视角下的英语词源文化研究及应用探析 下载:68 浏览:385

张朝强 《中国教育学报》 2025年4期

摘要:
本研究采用多模态视角深化探究英语词源文化及其价值。从理论方面,指出将视觉、听觉、触觉等感知方式与语言理论相结合,以全面、深入地揭示语言和文化的联系。在探讨词源文化的认知研究中,通过对英语词源的系统化研究,通过多模态视角分析词源所包含的深层文化信息,并发现词源文化是一种有效的跨文化交际方式。在语言学习中,对词源的明了理解可以更好地应对英语的词汇挑战,来获得更深入的语言理解。此外,多模态视角为细化和扩展词源研究提供了全新的理论视域。应用方面,研究结合理论与实践,对多模态视角下词源文化的教学模式进行探索,并在实践中提供具体案例进行验证,如:运用多模态视角教学模式提高学生英语词汇学习效率的案例。研究发现,多模态视角能够丰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率,帮助学生建立起英语词源的系统理解,从而提升语言掌握程度。总的来说,本研究以新颖的多模态视角切入,对英语词源文化的研究和应用进行了具体深入的探讨。在词源认知和英语教学应用方面得出一些新颖的理论成果,同时对多模态视角下的词源文化研究方向提出了展望。研究结果不仅丰富了词源研究,而且有很高的理论应用价值,可为今后相关教育工作及研究落地提供有力的参考和指导。

教育语言学视域下商务英语专业产教融合的教学路径研究 下载:59 浏览:307

肖晓 《中国教育学报》 2025年2期

摘要:
职业教育的发展与建设教育强国、人力资源强国和技能型社会有着密切的关系,近年来,国家出台相关政策和法律法规来推进产教融合战略落地,引领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商务英语专业是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培养对外贸易人才的重要力量,但其在建设高质量产教融合育人的过程中步履维艰。本研究旨在探索如何在专业课程教学层面深化商务英语专业产教融合,在教育语言学的视角下优化教学设计、教学过程,从教学设计、教学方法和评价考核机制方面切实提升产教融合育人的效果,培养以语言和商务技能为核心,具备良好职业素养的高素质外贸人才。

试论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的创新策略 下载:48 浏览:307

殷红梅 《中国教育学报》 2025年2期

摘要: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教育部门和学生家长对于英语教学提出了更高要求。英语教学要提高教学质量,构建高效和谐轻松的英语课堂。本文提出了一些初中英语教学创新策略,希望可以对广大同行有所助益。

网络环境下小学英语教与学方式转变研究 下载:45 浏览:322

徐凌曦 《中国教育学报》 2025年1期

摘要:
网络环境下的小学英语教学以更加开放的教学眼光和教学视域来适应新的教育教学需要,这就要求老师们不断去转变自己以往传统的教学观念,采取一些积极有效的方式方法来摒弃那些不适应当前新课程教学的教学模式,以推进小学英语实现一个质的飞跃。因此,在日常的小学英语教学过程中,老师更要学会以新的教学要求和教学模式来不断要求自己,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通过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来让学生真真切切地感受到英语学习的乐趣所在,不断增强他们自觉的英语学习意识,这才是当前推进小学英语教与学策略转变过程中我们应该关注的重点问题。

教育学视角下“中国式英语”教材研究 下载:47 浏览:455

余德英 罗文萍 《中国教育研究》 2019年2期

摘要:
"中国式英语"教材是近年来学术界关注的重要课题。从教育学的视角对"中国式英语"教材的编撰背景、刊行概况、编撰目的、内容特征、编撰方式和学习方法进行研究,可以为当前英语教育提供积极的借鉴意义。
[1/63]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