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犊牛大肠杆菌病的诊断要点与防治措施 下载:216 浏览:2173

李莹 《当代畜牧兽医》 2022年2期

摘要:
对于犊牛大肠杆菌病,在诊断上应认真与其他类似疾病相区别。在防治方面,要重点放在预防上,坚持以预防为主,治疗为辅的指导原则。

血液检验对小儿贫血诊断与鉴别诊断的价值分析 下载:111 浏览:1049

边蜀强 常媛媛 《诊断医学》 2024年12期

摘要:
小儿贫血是小儿常患的疾病之一,也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综合征。该病是指患儿体内单位容积外周血中红细胞数及患儿体内血红蛋白量低于正常。小儿贫血通常分为两种,一种是缺铁性贫血,另一种是地中海贫血。缺铁性贫血的主要表现通常是患儿的皮肤黏膜突然变得苍白、苍黄,尤其表现在患儿的口腔与口唇黏膜上,因此患儿就会表现出烦躁不安,食欲下降等。地中海贫血的主要表现是患儿行动发育比较迟缓,肝脾肿大,也包括食欲下降,精神不佳等情况。后者的主要表现包括食欲不佳、面色苍白、发育迟缓、肝脾肿大等,不管是缺铁性贫血还是地中海贫血都会给患儿的健康生活带来严重的影响。此外,缺铁性贫血和地中海贫血在临床血液检查中从它们的结果来看,两者相似性非常高,所以鉴别的难度非常大。有研究表明,作为目前主要的临床诊断依据,血液检验被广泛应用于各大基层医院。本研究旨在分析小儿贫血鉴别中血液检验的价值。

64层螺旋CT在肺部良性病变诊断与鉴别方面的应用价值 下载:207 浏览:1561

陈小翠 王金宝 郑华英 《诊断医学》 2024年2期

摘要:
目的:研究分析64层螺旋CT在肺部良性病变诊断与鉴别方面的应用与价值。方法:纳入我院2016年1月至2019年8月期间收治的肺部良性病变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对本组患者开展64层螺旋CT检查,以每位患者经皮穿刺活检或病理检测结果为参考,CT检查结果的评价。结果:CT检查的准确率为95%,与病理活检结果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64层螺旋CT在肺部良性病变诊断与鉴别方面的准确率较高,应用价值突出。

急性颅脑损伤的CT、MRI诊断与鉴别诊断效果观察 下载:268 浏览:2632

任镜成 《诊断医学》 2023年10期

摘要:
目的:对急性颅脑损伤的CT、MRI诊断与鉴别诊断效果进行观察。方法:开展本次研究所应用的研究对象为58例急性颅脑损伤患者,入院时间最早是2018年5月,最晚是2019年5月,对其CT、MRI的影像学表现进行分析。结果:急性颅脑损伤患者的损伤类型主要可以包括软组织损伤、颅骨骨折、原发性出血、原发性神经损伤以及继发性损伤。结论:对于急性颅脑损伤患者使用CT、MRI进行临床诊断,可将CT作为对患者进行初始评估的首要方式,并且最为适宜的检查方式是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以及神经状态稳定性选择CT、MRI或是二者结合的方式,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若患者的CT扫描结果显示正常但是GCS评分相对较低,则应立即为患者实施MRI检查。

血常规检验在地中海贫血和缺铁性贫血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下载:293 浏览:2878

鲍林春 《诊断医学》 2022年11期

摘要:
目的:分析探究应用血常规检验地中海贫血及缺铁性贫血诊断及鉴别诊断结果的准确率及应用价值。方法:择取的102例临床血常规检验资料为本院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期间收治的需行血常规检验的地中海贫血患者51例(地中海贫血组)和缺铁性贫血患者51例(缺铁性贫血组)。观察分析行血常规检验后两患者诊断结果情况。结果:经对比分析诊断结果,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及细胞平均体积对比,地中海贫血组患者均低于缺铁性贫血组,而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对比则高于缺铁性贫血组,两组间观察指标对比存在明显统计学差异,即P<0.05;两组患者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量对比,不存在明显统计学差异,即P>0.05。结论:应用血常规检验地中海贫血及缺铁性贫血,其诊断与鉴别诊断结果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且该种诊断方式具有所需时间短,结果准确率高等优点,为作为后续进一步治疗的的参考依据,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观察血液检验在贫血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下载:312 浏览:2992

唐燕 《诊断医学》 2022年6期

摘要:
目的:探析血液检验在贫血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于2018年01月~2019年06月收治的60例贫血,根据其贫血类型差异平均分为地中海贫血组(22例)与缺铁性贫血组(38例),再选取同期收治的40例健康人员作为健康组。对比分析三组人员的血常规指标检验结果。结果:缺铁性贫血组的MCV、RDW水平优于地中海贫血组;缺铁性贫血组的Hb、MCH水平低于地中海贫血组;健康组的Hb、MCV、MCH水平显著优于缺铁性贫血组与地中海贫血组,以上结果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检验应用到贫血诊断与鉴别诊断的临床效果显著,尤其运用到区分缺铁性贫血与地中海贫血的精确性较高,可作为定位贫血类型的一线辅助手段。

CT检查对原发性肾上腺肿瘤的诊断与鉴别价值 下载:421 浏览:3263

陆燕 《诊断医学》 2021年11期

摘要:
目的:探讨CT检查对原发性肾上腺肿瘤的诊断与鉴别价值。方法:择取本科室2016年1月-2018年12月时段内诊疗的原发性肾上腺肿瘤(均经病理证实)患者共58例,通过回顾性分析的方式,评估不同肿瘤下CT特征,再测量平扫、增强扫描时CT值。结果:①皮脂腺瘤患者,均为单侧发病,左侧发病占比88.46%;嗜铬细胞瘤患者,左侧发病占比53.33%;节细胞神经瘤患者,左侧发病占比30.00%;髓样脂肪瘤患者均为右侧发病。②皮脂腺瘤表现为轻中度均匀强化;嗜铬细胞瘤为不均匀强化,但强化程度较为明显;节细胞神经瘤7例表现为轻度不均匀强化,3例表现为无明显强化;皮脂腺癌均为不均匀性强化,且强化程度明显。结论:针对原发性肾上腺肿瘤患者,不同肿瘤类型决定其CT征象的差别,而这也在组织成分不同的情况下影响CT值、肿块密度和强化度,以便更好起到原发性肾上腺肿瘤鉴别的效果。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