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因素管理在发热门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下载:332 浏览:3460
摘要: 目的:探究在发热门诊护理工作中,风险因素管理的应用效果。方法:实验日期为2021年9月—2022年2月,将150例患者及科室32例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展开常规管理(对照组)与风险因素管理(研究组)的两组,各组75例患者和20例护理人员,就两组管理情况展开观察比较。结果:研究组护理人员安全知识掌握度、预判能力、安全理智感、自身安全意识评分为(93.48±3.65)分、(91.27±4.14)分、(92.86±3.87)分、(93.86±3.59)分,高于对照组(83.48±4.87)分、(80.54±5.02)分、(84.66±4.69)分、(83.85±4.82)分,P<0.05;管理后,护理人员专业技能水平、基础理论知识、风险因素识别能力评分分别为(96.28±3.44)分、(95.87±3.63)分、(92.59±4.06)分,高于对照组(87.81±5.19)分、(88.04±5.03)分、(84.12±5.87)分,P<0.05;研究组风险事件发生率为5.33%(4/75),低于对照组18.67%(14/75),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为97.33%(73/75),高于对照组85.33%(64/75),P<0.05。结论:在发热门诊护理工作中采取风险因素管理模式可促进护理人员综合素养提升,强化其安全意识,做好各项风险事件管控,从而减少不良情况发生,值得推荐引用。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前急诊护理中实施个性化护理的临床效果 下载:321 浏览:3698
摘要: 目的:探究实施个性化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前急诊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1年1月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90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在院前急诊护理中实施常规院前急诊护理,观察组行个性化护理。比较2组患者急救时间、出诊反应时间、急救成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对照组患者急救时间、出诊反应时间均长于观察组(P<0.05);对照组患者转运成功率为88.89%、急救成功率为86.67%,分别低于观察组的100.00%、95.56%(P<0.05);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92.31%,低于观察组的100.00%(P<0.05)。结论: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前急诊护理中实施个性化护理可有效减少患者急救时间,提高急救成功率和护理满意度,改善患者预后,具有推广价值。
基于家庭为中心的儿科护理在过敏性紫癜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下载:322 浏览:3466
摘要: 目的:探讨基于家庭为中心的儿科护理在小儿过敏性紫癜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20年1月至2022年4月本院儿科80例过敏性紫癜患儿进行研究纳入研究,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施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施行以家庭为中心的儿科护理,比较两组患儿的症状缓解时间、冠脉损害发生率、再住院率、按时复诊率,并比较两组家长的心理状态评分、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儿发热、皮疹、关节痛等症状缓解时间分别为(3.10±1.02)d、(2.41±0.76)d、(3.60±1.18)d,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关节损害发生率、再住院率分别为3.33%、0%,均低于对照组的20.00%、13.33%(P<0.05),观察组患儿按时复诊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73.33%(P<0.05)。护理后,观察组家长SAS和SDS评分分别为(40.74±4.93)分、(42.16±5.07)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家长护理总满意率为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0%(P<0.05)。结论:以家庭为中心的儿科护理可促使小儿过敏性紫癜患儿家长按时带患儿复诊,有利于促使患儿症状尽快缓解,降低关节损害和再住院风险,还可改善家长心理状态,提高患儿生活质量,使其更加满意于儿科护理服务。
舒适护理在PICU重症肺炎患儿中的应用效果 下载:275 浏览:2379
摘要: 目的:观察舒适护理在儿童重症监护病房(PICU)重症肺炎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3月至2021年3月收治的80例重症肺炎患儿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舒适护理,比较两组哭闹情况、雾化吸入时舒适度[FLACC行为量表]评分、鼻面部皮肤压疮发生率和临床症状改善时间,以及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后试验组哭闹分级高于对照组,对照组的FLACC行为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湿啰音、咳嗽和血气指标、体温等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护理满意度为98.50%,高于对照组的7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研究基于特殊的舒适护理模式不仅可以改善我科重症肺炎患儿舒适度、提高家属护理满意度,改善临床症状,避免患儿哭闹,该效果优于单纯常规护理。
基于目标导向性护理干预对脓毒血症患儿抑郁焦虑的影响 下载:328 浏览:2759
摘要: 目的:探讨目标导向性护理对脓毒血症患儿的心理情况及预后的影响。方法: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PICU接诊的60例脓毒血症患儿进行研究,按照信封抽取为试验组(n=32)和对照组(n=28)。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目标导向性护理干预。干预前后两组脓毒血症患儿心理情况,2组脓毒血症患儿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干预前,两组患儿的SAS焦虑评分和SDS抑郁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干预后2组患者的SAS焦虑评分和SDS抑郁评分水平均下降,对照组高于试验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为7.9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8.2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目标导向性护理改善脓毒血症患儿心理情况,并发症发生率低,预后效果好,值得临床应用。
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机械通气期间人工气道的护理 下载:183 浏览:2589
摘要: 目的:在针对术后需要接受机械通气干预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进行护理的过程中,探讨人工气道护理的相关措施。方法:选择2022年3月至2023年2月接诊的接受手术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82例为研究对象,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需要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之上配合应用综合护理的方法。结果: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机械通气以及住院的时间均相对更短,患者出现并发症的概率整体更低。结论:在实际护理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患者机械通气期间人工气道的过程之中,相比常规护理方式来说,综合护理干预的方法能收到更为显著的护理效果,不仅能缩短患者机械通气的时间以及患者的住院时间,对于降低两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概率也有十分积极的现实价值。
![]() |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
![]() |
联系电话::400-188-5008 |
![]() |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
![]() |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