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中小企业转型升级导向的电动晾衣机系列产品设计 下载:44 浏览:343

缪珂 《设计研究》 2020年6期

摘要:
以电动晾衣机系列产品开发设计全流程中设计所扮演角色与设计价值构建的实践过程为例,探索传统中小企业转型升级过程中设计参与并发挥价值的路径与方法。配合典型设计实践案例,分别从设计介入企业战略与产品决策、设计合作机制、产品规划与定义、产品开发设计实践这四个方面对设计助推传统中小企业转型升级相关路径进行总结归纳。以家庭阳台场景为切入点,通过产品规划与定义、细分用户市场、功能整合、产品品牌造型基因塑造等方式设计了一系列电动晾衣机产品,帮助合作企业升级转型,并在商业市场领域得到一定验证。围绕产品开发流程多环节发挥设计价值,通过塑造系列有创新与竞争力的产品进而逐步塑造品牌是设计助推中小企业升级转型的重要路径之一。

流通业对区域经济转型作用机制的实证研究 下载:23 浏览:220

阮彩灵 《中国经济》 2020年8期

摘要:
电子商务、物流业的快速发展促进了流通业多元化发展,流通业在经济循环系统中占据重要地位,其对区域经济转型的促进作用受到各界关注。基于此,文章从理论层面分析了流通业对区域经济转型的作用机制,并采用OLS回归分析法和面板数据模型对其进行实证分析,最后依据实证结果归纳出流通业对区域经济增长、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机理。

流通技术进步对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空间影响研究 下载:32 浏览:310

刘玉萍 彭丽 李晓宁 《中国经济》 2020年1期

摘要:
从全国层面上看,流通技术进步对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显著积极效应,在采用两阶段最小二乘法后,也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内生性的影响。同时,本文发现流通技术进步对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拉动作用存在空间异质性,东部地区效果最强,其次是中部地区,但西部地区的拉动作用不明显。西部地区应当加快流通体系建设以及公共交通、信息设施、流通体制等方面建设,加大流通产业扶持力度,重视流通产业并努力发挥其对新型城镇化建设和产业转型升级的作用。

传统零售行业转型升级影响因素定量分析 下载:26 浏览:226

郝军荣 《中国经济》 2020年1期

摘要:
本文通过构建零售行业转型升级的概念模型,对传统零售行业转型升级影响因素进行定量分析。结论如下:市场环境对零售行业转型升级路径系数为0.445,对零售行业获取短期收益路径系数为0.451,对零售行业可持续发展路径系数为0.463;企业竞争力对零售行业转型升级路径系数为0.494,对零售行业获取短期收益路径系数为0.482,对零售行业可持续发展路径系数为0.442;企业精神对零售行业转型升级路径系数为0.501,对零售行业获取短期收益路径系数为0.507,对零售行业可持续发展路径系数为0.569;发展模式对零售行业转型升级路径系数为0.549,对零售行业获取短期收益路径系数为0.552,对零售行业可持续发展路径系数为0.445;消费者理念对企业转型升级路径系数为0.453,对零售行业获取短期收益路径系数为0.461,对零售行业可持续发展路径系数为0.427。

商贸流通业转型升级的消费传导机制分析 下载:52 浏览:215

邱雪林1 刘豪2 《中国经济》 2019年7期

摘要:
新常态背景下市场对商贸流通业增长方式转型提出了新的现实要求。文章采用2005-2016年间我国31个省级面板数据对消费与商贸流通业转型升级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消费总量与消费升级对商贸流通业的转型升级均具有显著促进作用,消费升级的积极效应更为突出,并且消费升级能够显著影响消费总量与商贸流通业发展关系的变化。此外,产业水平、城市化水平与居民收入对商贸流通业的转型升级也具有重要影响作用。因此,要进一步完善居民收入分配结构,拓宽居民收入渠道,促进居民消费结构的不断优化,稳步推动商贸流通业的转型升级。

基于“新零售”的我国传统零售企业转型探讨 下载:21 浏览:197

闫宁宁1 李涛2 《中国经济》 2019年5期

摘要:
传统的零售企业如何应对市场的变化和消费者对新经济形势下的消费需求变化,如何利用多媒体、"互联网+"等技术手段实现传统零售业的新突破,成为学界研究的新课题。本文从传统零售企业面临的经营困难分析入手,阐释我国传统零售企业转型升级的必要性,概述"新零售"的定义、模式及运营流程,开展"新零售"模式下我国传统零售企业的转型性分析研究,并从我国传统零售企业未来转型路径选择分析方面探究了传统零售企业转型升级的目标,最后就如何实现新的商业运行模式作出总结,以期为"新零售"背景下我国传统零售企业转型升级提出解决方案。

互联互通蓝图下中国产业转型升级与经济中高速增长竞争优势研究 下载:61 浏览:442

陈姗姗 张向前 《中国科学与管理》 2019年12期

摘要:
在互联互通蓝图下,依据修正的波特"钻石模型"分析我国产业的转型发展和竞争优势,对互联互通蓝图下我国产业转型升级与经济中高速增长提出以政府继续发挥主导作用为前提,构建良性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的产业体系、完善产业升级发展的法律法规、密切与国际关联产业的交流等对策,以实现我国产业转型升级。

国防科技工业转型升级的内涵、障碍及对策 下载:58 浏览:398

旷毓君 纪建强 董晓辉 《中国科学与管理》 2019年8期

摘要:
新时代国防科技工业转型升级就是把原来适应机械化战争的工业体系转变为适应信息化战争的工业体系,同时满足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时代要求,实现结构组织效率质量效益的全面转型升级。受制于资源禀赋要素水平不高、利益格局调整阻力大、计划经济思维根深蒂固、政策制度变迁难等因素影响,新时代国防科技工业转型升级难度较大。需要在共同发挥政府和市场机制作用,放开军品市场,调整军工企业组织结构,改革军品定价和装备采购机制,加大要素投入等方面进行深化改革。

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是否推动了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下载:62 浏览:423

陈凡1 周民良2 《中国社会科学学报》 2020年3期

摘要:
中国为了实现国内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促进国民经济高质量增长,自2010年开始在中西部省区设立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定量分析结果表明,示范区促进了产业结构合理化,但抑制了产业结构高级化。相较于西部示范区,中部示范区对产业结构高级化抑制作用更大,对产业结构合理化促进作用更小;相较于无禀赋优势示范区,有禀赋优势示范区对产业结构高级化的抑制作用更小,对产业结构合理化促进更大。为了更好地发挥示范区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中的带动作用,当地政府应加大力度培育示范区创新能力,大力发挥人力资源的关键作用,通过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给予更多的资源和禀赋支持,带动示范区产业结构更加良性发展。

传统产业向新兴产业转型升级的创新驱动机制与保障策略研究 下载:66 浏览:424

吴言动1 彭凯平1,2 《中国科学与管理》 2018年7期

摘要:
在广义"新兴"语境下,探索传统产业向新兴产业转型升级的3个阶段,明细每一阶段的主要内容,并从原有产品(业务)品质改进、新产品(业务)开拓、创新商业模式与构建合作网络、制度规制、低成本创新等多个角度论述转型升级的创新驱动机制。最后,从制度设计层面提出保障转型升级的相应措施。

互联互通蓝图下中国现代农业转型升级与经济中高速增长研究 下载:60 浏览:332

陈姗姗 张向前 《中国科学与管理》 2020年1期

摘要:
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面临着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环境,互联互通蓝图下,基础设施、资金、政策和人才的互联互通,使区域合作对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呈现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局面。通过分析我国农业发展形成的资源依赖型、设备精良型、集聚效应型和"互联网+现代农业" 4种农业模式,及存在居民对农产品消费需求和农业供给之间、农业生产与环境保护之间、农业投入与产出之间、农产品市场融合度与农业竞争力之间以及农业结构优化与农民持续增收之间的矛盾,提出在农业相关产业链的创新发展和农业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和调整过程中,我国政府、社会、企业和农民各方的合作与努力,最终构建市场调节引导、国家综合调控、产业融合发展、企业创新发展和农民优质参与的现代农业转型升级发展机制,并提升我国农业的国际竞争力,以促进我国现代农业转型升级和经济的中高速增长。

基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背景下的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研究——以东莞市为例 下载:61 浏览:328

陈标新1 徐元俊2 罗明1 《中国科学与管理》 2020年1期

摘要:
科技创新人才是推动经济发展的第一资源。基于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发展背景及其现实条件,分析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对产业转型升级的作用,并指出东莞市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的不足。提出建立科技创新人才体系、建设现代产业人才队伍与现代服务业科技创新人才队伍,推进制造业与科技创新人才队伍深度融合的政策建议。

中小外贸企业跨境电子商务转型的影响因子研究——以珠海中小企业为例 下载:51 浏览:358

赵莉 刘毕贝 《电子商务进展》 2019年9期

摘要:
近年来,中国的出口增速逐渐趋缓,与此同时,中国跨境电商交易额却呈现出井喷式增长,已经成为拉动我国外贸增长的重要推动力,是我国中小外贸企业转型升级的重要突破口。然而中小外贸企业在跨境电商转型过程中面临多重制约因素,本文通过总结现有的研究成果,分析构建了中小外贸企业跨境电商转型的影响因子模型,并选择了15个具体指标,采用因子分析法,基于珠海中小外贸企业跨境电商发展状况的调研数据,对模型进行实证研究,并针对性的提出了推动中小外贸企业跨境电商转型的建议。

福建中小企业外贸转型升级研究之跨境电商路径选择 下载:57 浏览:361

张巧 玲何焰 《电子商务进展》 2018年11期

摘要:
自2015年4月福建自贸区正式挂牌成立以来,优越的区位条件、良好的宏观经济环境和贸易模式的大胆创新促使福建省成为我国发展出口跨境最快的省份之一。本文基于中小型企业的现状及福建跨境电商的发展概况,分析跨境电商发展对福建中小企业外贸转型的重要性,有针对性地提出中小企业外贸转型升级路径。

价值链曲线视角下中国新能源汽车电池产业转型升级策略研究 下载:52 浏览:433

陈云香1 孙华平2 张茜2 刘宏笪3 《现代经济研究进展》 2019年12期

摘要:
基于价值链曲线理论,本文总结分析了新能源汽车电池上下游产业在研发、制造和销售等环节的具体分布情况,并梳理了我国新能源汽车电池产业的价值链曲线特征,在此基础上,提出该产业价值链转型升级与竞争力提升的相应策略。研究表明,我国新能源汽车电池行业应当向"研发设计"与"销售品牌"两端攀升,抢抓研发高地、推动行业集群式发展、建立人才联盟并培育电池回收服务体系将有效引导产业向价值链中高端迈进,促进我国新能源汽车电池产业动态升级与可持续发展。

民营经济转型升级的财税对策建议 下载:57 浏览:430

余丽生 《现代经济研究进展》 2019年11期

摘要:
民营经济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民营经济的发展对创造社会财富、增加社会就业、提高财政收入、方便群众生活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要进一步发挥民营经济的作用和加快民营经济的发展,民营经济必须加快转型升级,以增强竞争力和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而作为政府调控经济发展重要手段的财税政策对民营经济的转型升级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民营经济练好"内功"的同时,必须发挥好财税政策作用,加快财税改革,创造公平的竞争环境,发挥好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推动民营经济转型升级,加快民营经济发展。

积极扩大进口与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 下载:69 浏览:444

罗立彬1 陆晔翎2 张箫箫2 《现代经济研究进展》 2019年10期

摘要:
本文从短期和长期两个维度论述在全球化产品内分工背景下,考虑到中国的国情,最终消费品进口壁垒的下降对中国品牌与中国制造可能产生的有利影响。我们认为,由于中国制造业同时具备仍然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的劳动力成本、全球最完备产业链所带来的外部规模经济效应、全球领先的消费品市场规模三大优势,而且中国制造业规模巨大很难找到转移的承接方,机器替代人的可能性提升,使积极扩大进口不但不会对中国制造业的品牌和生产产生负面影响,反而会产生非常有利的影响。中国"人均中等,总量第二"的基本国情使中国可以同时兼得在品牌培育和制造两个领域的优势。

数字经济发展推动电信运营商转型升级 下载:42 浏览:430

何霞1 张芳纯2 《信息通信与技术》 2020年1期

摘要:
随着5G、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的规模商用,各行各业加快了数字化转型和高质量发展的步伐,数字经济的发展也对电信运营商升级转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章在分析数字经济发展及电信运营商数字化转型现状后,归纳总结了数字经济发展对电信运营商的要求及转型路径,结合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转型方案,运用探索性研究法提出了包括物联网平台、车联网及工业互联网等在内的运营商转型方向。最后对电信运营商转型提供了三条发展建议。

产能过剩与企业创新——来自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下载:32 浏览:368

颜恩点 李上智 《管理与科学》 2020年10期

摘要:
基于经济转型的制度背景,针对产能过剩这一重大课题,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2009—2015年公布的各地区分行业淘汰落后和过剩产能企业名单,构造产能过剩变量,考察了上市公司产能过剩对公司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发现,和非产能过剩公司相比,产能过剩公司的创新能力更低。进一步的分析显示,产能过剩与企业创新能力的负相关关系在国有企业、管理层持股比例低、分析师关注度低的企业中更加显著。在稳健性部分,检验了产能过剩的作用路径,产能过剩对企业创新的影响主要源于盈利能力下降、融资约束加强、转型升级困难和政府救济增加等渠道,替换了解释变量和被解释变量指标,研究结论依然稳健。研究不仅对理解我国经济"新常态"下的企业创新难题和探讨制约企业创新的机制具有现实意义,而且为推动政府去产能、供给侧改革和经济转型提供了政策支持和理论依据。

小城镇传统产业集聚区转型升级的困境与路径探讨——以湖州市织里镇童装产业为例 下载:70 浏览:395

杨淼1 朱青2 杨冬雪3 《城镇建设与科学》 2020年8期

摘要:
产业转型升级是现今的热门话题,特别是在由中小企业组成的传统产业集聚区,其转型升级面临着众多的困境。本文以中国童装名镇——浙江省湖州市织里镇为例,通过对中小企业主及外来务工者的访谈与问卷调查,讨论其转型升级的困境与路径。研究认为:现阶段,织里镇面临着比较优势"断档"、产业空心化、人才吸引难等问题,以及由此带来的各种社会问题。完成织里镇童装产业的转型升级需要积极应对挑战,在政策引导、加强规划建设、良好氛围的营造、配套设施建设、人才吸引等方面做出努力,走出困境。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