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基于极限学习机利用可见-近红外光谱数据判别土壤类型的方法研究 下载:86 浏览:485

董伟 李雷 《中国土壤》 2020年6期

摘要:
为了实现土壤类型的快速无损识别,提出了一种利用可见-近红外光谱、基于极限学习机的土壤类型鉴别方法。首先,获取4种不同类型土壤的320个样本波长在325~1075 nm范围内的可见-近红外光谱数据;其次,用主成分分析的数学方法对数据进行降维处理,最终提取了三个主成分来代表原光谱数据;再次,将320个样本的数据随机分为测试集和预测集两个部分,建立极限学习机模型,利用该模型对土壤类型进行识别。实验结果表明,将极限学习机应用于土壤类型的识别精度可达100%,其训练速度和泛化性优于BP神经网络和支持向量机,能够快速、准确、无损鉴别土壤类型,使用方便,具有推广价值。

基于近红外光谱的水泥生料成分建模研究 下载:168 浏览:790

杨佳惠 陈玲桂 廖佳健 《建模与系统仿真》 2024年6期

摘要:
水泥工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原材料工业之一,对于国民生产生活是至关重要的,我国水泥工业在能耗、物耗和污染物排放等方面仍有一定差距,加快推进水泥工业智能制造对实现制造强国具有重要意义。本论文将基于堆密度和原材料对水泥生料近红外光谱建模影响,修正检测模型提高检测的精准度,基于近红外光谱的水泥生料成分建模研究。

近红外光谱的原理及应用 下载:547 浏览:3564

陈心怡 《光电子进展》 2021年9期

摘要:
本文主要讲述了近红外光谱的原理及应用,随着近红外技术和理论的发展越来越成熟,又由于红外光谱分析有着快速、操作方便、无污染破坏的特点。红外光谱分析的应用已经深入到我们的生活中,在农业、食品、化工、医药、烟草和化妆品等领域众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红外光谱技术在地理标志食品检测中的应用 下载:584 浏览:3608

崔超 《光电子进展》 2021年6期

摘要:
随着光谱技术的发展,作为一种新型的检验技术,红外光谱技术在地理标志食品检验中的地位日益增长。文中简要阐述了地理标志食品及其在我国远大的前景及不断更迭的要求。在此原则上,文中还介绍了近红外光谱在地理标志视频检测上的具体应用,以期对以后的科研工作提供基础性依据。

关于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在油品分析中的应用研究 下载:79 浏览:1588

何婧 《中国科学研究》 2022年9期

摘要:
在成品油炼制调和过程中,通常需要对其蕴含的关键物质及其含量进行分析检测,如汽油需要检测研究法辛烷值、烯烃、芳烃含量,柴油则需要测试其标准密度、运动粘度、十六烷值、多环芳烃,十六烷值改进剂定性分析等重要指标,但是传统的检测方式不仅依托与远距离检测实验室送检,检测及时性难以保证,同时需要耗费的人工成本、物料成本也相对较高,检测效果也并不是十分的理想。因此,需研发新的检测方法,能够在各类场景现场进行检测以提高检测效率、降低检测成本。随着近几年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的发展,其已经逐渐替代了传统的油品分析技术,逐渐应用于石油行业之中。本文主要阐述了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研究了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在油品分析工作之中的应用情况,在此基础上展开讨论。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研究出更加合理的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在油品分析工作之中的运用形式,为油品分析工作提供保障,促使油品分析工作的准确性以及完整性更上一层楼。

用于近红外光谱分析的化学计量学方法研究与应用进展 下载:84 浏览:981

贾宝珠 张博 《化学研究前沿》 2024年3期

摘要:
本文主要简单介绍了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和化学计量学的相关内容,探讨了用于近红外光谱分析的化学计量学方法,旨在充分发挥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的作用,进一步创新化学计量方法,保障分析结果的准确性。通过对近红外光谱分析化学计量学方法的研究,有利于提高化学计量水平,需有效应用现代化科学技术,人工智能、大数据和云计算等技术给化学计量学方法提供了新的思路。

近红外光谱技术在食品微生物检测中的应用分析 下载:1147 浏览:2262

杨丽娜 《生物学报》 2021年8期

摘要:
随着我国微生物检测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各种各样的检测技术也开始出现,并且获得了比较好的成果。因此,为了保证食品微生物检测工作能够更加高效的开展,获得更加准确、科学、客观的检测结果,当前有必要在了解近红外光谱技术具体内容的基础上,对近红外光谱技术在实际食品微生物检测中的应用进行分析和研究。以此保证能够更好的发挥出该项技术优势,为更加高效、高质量的开展食品微生物检测工作提供一定支持。

现代近红外光谱分析在食品检测中的运用 下载:365 浏览:3295

肖雪 赵佳 《中国食品与营养》 2021年3期

摘要:
现代近红外光谱分析是一种普遍应用于食品检测中的关键技术,该技术的主要特点是检测速度快,准确率高,符合新时期海关对食品安全管理工作的基本需求。不过,实际上该技术的原理比较复杂,需要检测人员能够掌握该技术的具体操作技巧,并应当根据不同食品种类在成分上的不同组成情况,确定检测工作的侧重点。在此基础上,科学优化近红外光谱检测流程,以便于有效解决食品检测工作的难题,为人们的饮食健康提供基本的保障。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