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产品外观同质化背景下传统意象造型的应用及实践研究 下载:32 浏览:366

韦艳丽 王磊 孙虹 王松琴 《设计研究》 2019年12期

摘要:
在产品外观同质化背景下,为产品外观设计寻找新的设计方向和思路。从传统意象造型中提炼"元素"、经过解构、设计对象的选择、重构和再现,服务于现代产品外观设计。提出传统意象造型的应用原则,并进行实践。通过对传统意象造型元素的提炼,并与现代设计方法和理念结合,设计出符合现代审美观念和蕴含传统文化气息的产品,为产品外观设计领域开拓新的方向。

基于眼动追踪的无人机造型特征识别研究 下载:70 浏览:484

杨瑞婷 《设计研究》 2019年10期

摘要:
从消费者行为的角度对航拍无人机造型的认知特征和品牌的识别模式进行研究,总结消费者的认知规律,提取产品的品牌基因。以眼动实验为主要方式,感性评价为辅助,对两个品牌的航拍无人机产品进行了造型特征和品牌的识别研究。结合眼动实验和感性评价结果,得出了消费者对无人机产品的认知行为特征,和对不同品牌感性特征的评价,有助于为相关产品设计过程中明确品牌形象提供思路。

基于形态分析法的地铁车辆外观造型的地域性设计研究 下载:19 浏览:218

黄佳智 董石羽 《中国设计》 2020年10期

摘要:
研究如何运用形态分析法将地域中多个文化元素应用到现代地铁车辆外观造型设计中。以深圳地铁车辆为例,结合形态分析法原理,将不同的文化元素通过一定的设计方法应用到地铁车辆造型设计中。通过形态分析法可以将多个地域文化元素应用在地铁车辆外观造型设计中,形成具有地域性的外观造型方案。通过设计实践,提出了一种基于形态分析法的现代地铁车辆外观造型的地域性设计的新方法。

高速列车美学基因的组成因子与作用特点分析 下载:36 浏览:244

席思远 戴端 《设计研究》 2019年3期

摘要:
以传承高速列车设计美学,建立较高美学识别的高速列车外型为目的。从器物、行为、观念等审美互动的三个层次出发,用系统性的研究方法分析高速列车美学基因的组成因子与作用特点。着重强调了组成美学基因的造型因子、功能因子与品牌因子在高速列车外形设计中的具体内容。在此基础上,讨论了美学基因与意象美、技术美和形式美的对应关系,分析了美学基因组成因子在不同层级审美互动中的作用特点,以期为中国高速列车外形设计的美学研究提供一种系统性的方法参考。

论感官通感与产品造型设计的关系 下载:36 浏览:239

吴英杰 岳涵 《设计研究》 2018年9期

摘要:
感觉是人对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直接反映,虽是一种初步的、感性的认识,却为一切高级的认识和复杂的心理活动提供了材料和基础。本文从各感觉器官、感觉和通感的新型角度出发,研究感觉器官、通感、联想、产品造型设计之间的联系,并对造型设计方法进行总结概括,介绍设计师通过产品造型设计,和用户进行交流的模式流程,通过一系列研究和总结,表明通感在造型设计中的作用。

茶具中的传统文化符号意蕴与创新设计 下载:42 浏览:339

董婉 刘晓斌 《设计研究》 2018年6期

摘要:
琴棋书画诗酒茶,中国茶文化源远流长,而茶文化几千年传承的主要物质载体便是茶具,茶具的形式美体现出浓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是中国优秀文化和民族精神的一种象征。文章通过浅析中国传统文化符号的内涵,传承我国优秀茶文化,并以给予使用者人文关怀为目的,对茶具造型设计和装饰设计的形式美进行深入细致的探究,从深层次挖掘能够体现浓厚的历史积淀的形式美法则,得出传统文化符号在茶具设计中的借鉴意义和现代茶具设计发展的启示。

美学规律在汽车中控台造型设计中的体现 下载:30 浏览:463

许小侠 许牧云 《设计研究》 2018年4期

摘要:
随着科技的进步,汽车中控台的设计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物理按键到现在的触摸按键。很明显,这些变化带给了我们很多便利,但是,同质化的中控台液晶屏,一般都是方正的平板,很难带给人们美感。文章主要提出了美学规律在汽车中控台造型设计当中的应用,以具有代表性的汽车中控台造型为例,研究了美学规律在汽车中控台造型中的应用,探讨了美学规律在汽车中控台造型设计中的特殊意义和未来发展趋势。

“少即是多”设计理念应用于汽车造型设计的研究 下载:65 浏览:360

田金 《中国设计》 2019年2期

摘要:
随着人们购买力和审美水平的提高,汽车的外观和内饰设计已经成为消费者选购汽车考虑的主要因素之一。由米斯·凡德罗在20世纪二十年代提出的"少即是多"设计理念,不仅在建筑设计上应用广泛,在汽车的造型设计上也得以彰显。文章以当今流行的汽车造型设计元素和汽车品牌为例,分析了"少即是多"设计理念在汽车造型设计上的体现和应用。总结出造型设计对一款汽车的重要性,从而为自主汽车品牌的造型设计提供一些参考。

有机现代主义座椅的意象美感研究 下载:65 浏览:272

丛扬帆 《中国设计》 2019年2期

摘要:
比较联系中西方设计思想,其中前者为中国传统的意象美学哲学思想,后者是关于以座椅设计为代表的有机现代主义风格思想。采用对比分析的方法进行深入剖析,包括对其"形"、"意"、"神"的探讨与研究。汲取到了具有象征、情感、文化价值的养料,对座椅的造型设计提出有关于意象美学的要求。将意象美学与有机设计有机结合,可以对现代座椅设计与应用提供参考,并希望引起设计者对于追求可以传递情感意境的优秀设计作品的更多关注和思考。

宋代建盏造型设计及其文化内涵 下载:45 浏览:454

涂静如 《中国设计》 2018年9期

摘要:
建盏作为宋代名瓷之一,外形不如其他瓷器精致,颜色亦不够淡雅,却能够在宋代大放异彩。究其缘由,建盏独特的造型设计在美学上符合宋代思想文化的要求,在实用性上符合宋代斗茶活动的需要,可以说是美学与实用的完美结合。文章即从这两方面出发,分析宋代建盏造型设计的独到之处与其具体文化内涵。

古滇青铜器中舞蹈造型的空间形态研究 下载:24 浏览:297

王馨曼 《中国艺术研究》 2020年6期

摘要:
古滇国青铜器相较于中原青铜器,有着更为浓郁的民族部落特征,其中,其舞蹈造型为云南民族舞蹈文化的雏形之一。古滇人按照"器以藏礼""天圆地方""大象其生"等造物观念,以青铜器记录的形式营构出一个缩微的、理想的器物空间,从而发挥以图叙事的语言功能。从空间形态的角度考察古滇青铜器中的舞蹈造型,从视觉空间、图像空间、物理空间对研究对象展开分析,可将古滇青铜器舞蹈造型划分为情节型造型、连贯型造型、偶像型造型、距离型造型等类型。

中国傩面具的凸目造型与太阳神崇拜——从三星堆青铜纵目像看中国傩面具的主要特征与文化内涵 下载:91 浏览:503

曾志巩 《中国艺术研究》 2018年8期

摘要:
四川广汉三星堆出土的100余件凸目(立眼、纵目)青铜人像与现今流传于西南各省区和湖南、江西西部及东北部凸目(鼓目、突珠)面具惊人相似,是中国傩面具的一大类型。而陕西固城出土的商代青铜脸壳和江西新干出土的商代青铜双面人神器(镂空眼球),则与江西以东及其他省区流传的鼓眼(镂空眼球或眼白)面具也很相似,是中国傩面具另一类造型。这两类傩面具的盔帽冠饰的葵花纹、龙凤纹、鸟尾纹、兽面纹等也可在三星堆出土的青铜玉石人面像的兽首冠、高冠和太阳纹、鸟纹、回字纹等装饰中以及古籍文献中找到它们的源头。将大量的凸目傩面具和三星堆出土的纵目人像进行比对研究,有理由相信,商周时期的傩,无论是宫廷傩或民间傩,凸目(纵目)形象应是其傩面具中的一种主要类型和重要特征,而太阳神崇拜则是中国傩面具凸目造型的文化内涵,也是中国傩文化的重要文化内涵之一。

客车车身造型设计的探讨 下载:67 浏览:378

柴黎明 《国际科技论坛》 2019年5期

摘要:
客车是我国重要的交通运输工具,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便利。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越来越注重客车的车身造型设计。设计师通过不断完善客车车身造型设计,使得客车更加符合人们的审美需求。客车的车身造型设计经历了一个发展过程,由最初的引进国外设计理念到如今的自主创新设计。未来的客车车身造型设计会呈现更多的形式,以满足人们的需求。客车车身造型设计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精力,值得人们不断挖掘创新。传统的客车车身造型设计大多数都是手工设计,因此最终的设计会出现较大的误差,客车的美感不足。本文将介绍客车的整体设计和局部设计,客车的局部设计是对客车前后围和左右侧面的设计。

从长安到西安——浅析电视剧《长安十二时辰》中的城市文化建构 下载:59 浏览:349

赵雯 《中国新闻传播》 2020年6期

摘要:
热播电视剧《长安十二时辰》以其精美的服饰造型、结合史实的细致刻画,描绘出一幅盛唐景象,营造出唐长安城的美学风貌。一经推出获得了观众喜爱和追捧,随即刮起一股长安风潮,吸引四面八方的游客来到西安,体验和感受古都的文化魅力。

舞蹈人才类型的历史迁化 下载:73 浏览:302

吕艺生 《当代艺术》 2019年10期

摘要:
舞蹈人才经历了双向型(H型)、单一专业型,再到复合型和通识型等历史演变过程。从创造型人才培养的视角来看,单一专业型人才是过了时的人才观所致,不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要求。因此,舞蹈教育的培养方向,应当以通识型人才、创造型人才为主要培养目标,培养新型教育人才,改进舞蹈教育,以满足国家崛起的需要。

徐州市地下管线三维建模关键技术研究 下载:79 浏览:465

罗娇 梁苗 《测绘科学与技术》 2020年6期

摘要:
城市地下管网作为重要的市政基础设施,是城市运行的基本保障和"生命线",采用GIS技术进行"三维可视化"是解决复杂管网数据科学管理的有效途径。基于StampGIS三维大数据管理平台,以徐州市主城区近6 615 km的综合地下管网三维模型生产工作为例,就二三维一体化、自动精细化建模、数据管理、局部快速更新和地上地下一体化高效显示等关键技术提出了一些新方法与思路,针对性解决了三维管线模型构建过程中的普遍问题,具有重要的实际应用与指导价值。经项目实践证明,管网自动耦合造型法可大幅缩减城市地下

制造型企业的全流程成本内控管理研究 下载:54 浏览:421

张孙琴 《财会研究杂志》 2020年12期

摘要:
本篇文章首先对制造型企业全流程成本内控管理的意义进行阐述,从管理意识问题、核算方式问题、成本投放问题三个方面,对制造型企业全流程成本内控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解析,并以此为依据,提出制造型企业全流程成本内控管理的优化建议。

建筑,消融于环境——基于消融性的建筑造型设计手法探析 下载:89 浏览:491

胡望社 辛建 成温澄 周冲 《环境科学研究》 2018年2期

摘要:
站在环境美学的角度,从建筑造型形态入手,研究建筑如何实现与环境的相互消融。在明确消融性意义的基础上,通过实例论证和分析总结的方法,从地形消融和元素消融等两方面进行具体阐明,在建筑与环境的矛盾日益突出的情况下,以期为二者的融合找到契合点,进而创造环境的建筑,实现环境美并为建筑造型的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园艺花卉中菊花栽培及造型修剪探讨 下载:65 浏览:436

李贤 《中国农业》 2018年11期

摘要:
在目前的园艺花卉中,菊花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青睐,故而在当代园艺设计中,菊花的栽培数量越来越多。基于对菊花生长习性和生长过程的研究,提出了园艺花卉中菊花的栽培技术,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造型修剪中要注意的事项,让菊花能够更好地生长,为园艺栽培提出指导性建议。

桃树盆景造型技术要点 下载:69 浏览:426

尤江南 谢鹏 文伟 邱兰星 欧雪洁 《中国农业》 2018年10期

摘要: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开始重视精神追求,传统的盆景艺术成为人们的重要选择,而果树盆景作为其中的一大特色,一直以来都深受青睐。桃树枝条柔软,易于造型,果实的观赏价值和食用价值都比较高,是非常适合作为盆景的树种。基于此,分析了桃树盆景造型技术要点,包括桃树造型原则、桃树盆景的造型分解、桃树盆景制作和桃树盆景养护。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