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比例方向阀的压力精确控制技术 下载:57 浏览:397

易静姝 《中国设备》 2019年12期

摘要:
压力机的改造,通过采用比例方向阀、压力传感器及直线光栅尺的闭环控制技术,达到压力和位移的精确控制,用比较小的代价使设备达到改造要求。

专利授权模式下OEM与再制造商的博弈决策:基于OEM的绿色创新视角 下载:67 浏览:329

赵晓敏 孟潇潇 朱贺 《当代管理》 2020年11期

摘要:
构建专利授权模式下原产品生产商(OEM)和再制造商之间的Stackelberg博弈模型,探讨OEM的绿色创新努力对决策双方以及供应链系统的影响。针对分散决策下的效率损失问题,设计固定费用T的协调机制,分析不同消费者认可度下的利益协调效果。研究发现,在分散和集中决策下,再制造业务的开展都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而OEM的绿色创新努力有助于降低再制造的启动条件。当满足再制造启动条件时,OEM的绿色创新努力能使再制造商获得更多利润,但OEM自身的利润与绿色创新之间却呈现较为复杂的关系,这种关系使得利益协调机制并不总是成立。具体而言,当消费者认可度低时,OEM和再制造商之间难以达成利益协调,再制造业务的开展受到限制;当消费者认可度较高时,OEM和再制造商可以签订固定费用T的契约合同来保障双方获益,并且随着绿色创新程度的提高,协调契约的效果越显著。

消费者环保意识对零售商负责回收闭环供应链的影响 下载:52 浏览:454

宋明珍1 谢家平1 袁晓冬2 《管理与科学》 2019年3期

摘要:
研究了消费者具有环保意识情形下零售商负责回收的闭环供应链模型,将消费者具有环保意识与无回收再制造、消费者无环保意识下,产品定价和回收比例及制造商和零售商的最优利润进行了比较。研究发现:消费者具有环保意识有利于提高产品的回收比例、提高制造商利润;批发价格和零售价格及制造商和零售商的利润随消费者环保意识的增强而增加,且环保意识越强,对定价策略和各方利润的影响也越大;相对于无回收再制造和消费者无环保意识情形,环保意识对批发价格和零售价格的影响取决于再制造节约成本和回收成本参数,制造商和零售商不会片面地迎合消费者的环保心理,会综合考虑再制造节约成本和回收成本参数进行价格决策。

基于模型预测的三电平PWM变流器直接功率控制 下载:21 浏览:224

李慧敏 李慧 范新桥 《发电技术与研究》 2019年6期

摘要:
为了满足脉宽调制型变流器功率响应速度快以及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开关频率恒定等要求,提出了基于模型预测的直接功率控制策略用于三电平PWM变流器。该控制策略采用电压外环、功率内环的双闭环控制,外环省略了锁相环环节,简化了控制系统结构;内环无需PI调节器,参数设计简单,响应速度快。利用MATLAB/SIMULINK仿真平台搭建了三电平中性点箝位型PWM变流器模型,对比分析了提出的控制策略与传统PI控制的效果。仿真结果表明,新的控制策略有效降低了交流侧电流总谐波失真率,提高了交流侧功率因数,具有良好的动态和稳态性能。

人民币国际化后续推进策略再思考 下载:38 浏览:429

刘建丰 潘英丽 《管理与科学》 2018年8期

摘要:
基于对人民币国际化的可行性、推进目标、平稳有序推进路径及相关经验教训等理论与实践问题的系统性澄清,本文认为,对人民币国际化后续推进策略,我国应营造出一个既能增进国内外实体经济健康发展,又能便利人民币跨境自由使用的市场机制和政策环境。为此,提出以下基本思路:调整跨境贸易人民币计价和结算的现有措施;强化人民币境外直接投融资的管理;坚持适度的外汇管制及实施对资本账户的有限和定向开放;培育与建成"离岸人民币产业园区"与在岸国债市场跨境人民币交易闭环;实施离岸金融市场人民币谨慎投放政策,建立内生稳定型的人民币回流机制等。

双电机驱动同步控制系统的研究进展与关键技术 下载:79 浏览:97

易静姝 《能源学报》 2019年2期

摘要:
在介绍了双电机同步控制系统相关的重要概念和控制原理的基础之上,总结了现有同步控制结构和补偿算法,分析了国内外最新的研究进展和领域内的关键技术,为双电机同步控制系统进一步的研究和开发提供了全面的信息。提出了一种基于交叉耦合的双闭环同步控制结构,实现了对负载运动状态的精确控制,同步性能好。

信息化助力成都市大气污染防治闭环管理 下载:43 浏览:421

周佳 彭理谦 闫文生 陆楠 张一珂 李晶 隆仕军 朱旻 《可持续发展与创新》 2020年7期

摘要:
从大气环境质量问题出发,基于"现状、科研、对策、执行、评估"五步业务闭环管理工作法,建设成都市数智环境系统—大气大数据应用。在对数据量化分析、科学预测的基础上提出改善环境质量目标和量化措施,同时落实监管责任,实现市县乡三级调度和精细化网格监管全覆盖,变被动善后为主动预防,从而实现科技治霾和精准管控,切实决策大气环境质量问题。

闭环反馈式宽带磁通门设计 下载:10 浏览:409

崔智军1,2 《传感器研究》 2018年8期

摘要:
针对数字磁通门响应速度慢的缺点,在深入研究模拟磁通门的基础上,通过采用模拟电路和提高磁通门激励信号频率等方法提高了磁通门带宽。同时,采用硬件及软件补偿方法避免了模拟电路温度性能差的影响,研制了一款宽带磁通门传感器。详细介绍了该磁通门系统的硬件结构、软件设计和实验结果。测试结果显示:在±6.7×104nT测量范围内的非线性误差为0.02%,分辨率小于2 nT,信号处理电路带宽为620 Hz,数字信号输出带宽为330 Hz,在-20~80℃范围内,被测量磁场相对误差不超过±0.32%。

基于Rényi散度最大化的多特征闭环检测 下载:56 浏览:446

王小龙 彭国华 《人工智能研究》 2018年10期

摘要:
相比单特征,多图像特征的组合提供更多的场景判别信息,可以提高检测精度,但需要设计合适的组合准则.文中提出多特征组合的加权方法,把特征组合的闭环检测精度表示为正确匹配和错误匹配的图像对在特征空间中距离分布的Rényi散度,最优特征组合为最大化Rényi散度.分析验证Rényi散度的参数与对应最优特征组合的闭环检测性能之间的关系.实验表明,文中方法可以提高闭环检测精度.当Rényi散度的参数取0.75~1时,最优特征组合性能最佳.

基于阻抗模型闭环极点的双馈风电系统次同步振荡稳定性分析 下载:89 浏览:494

唐冰婕 迟永宁 田新首 李琰 《电网技术研究》 2020年9期

摘要:
近年来,电网的运行中发生了多起由风电并网引发的新型次同步振荡事故,其机理和振荡的影响因素错综复杂。基于频域阻抗模型的阻抗分析法是研究该问题的有效方法,基于考虑电力电子变换器和锁相环动态过程的双馈风电机组阻抗模型,提出了适用于系统次同步振荡稳定性分析的闭环极点稳定性判据,与目前广泛使用的等效电路阻尼稳定性判据进行对比。并将所提判据与灵敏度分析相结合,建立了闭环极点相对灵敏度,研究了关键参数对于系统次同步振荡特性的影响。最后通过时域仿真验证了所提判据与灵敏度在系统次同步振荡分析中的有效性与准确性。

基于非线性扰动观测器的光伏并网逆变器直流侧母线电压控制 下载:73 浏览:440

刘鑫蕊 高超 王智良 《电网技术研究》 2020年8期

摘要:
光伏并网发电系统中,当光伏板输出功率突变时,直流侧母线电压波动幅度较大,若控制不当,将直接影响系统的正常工作。为提高母线电压的控制性能,提出一种基于非线性扰动观测器的直接功率控制方法。该方法无需增加额外的传感器,利用扰动观测器,对光伏板输出功率进行实时观测,并将其作为前馈量加入到功率内环,使功率内环给定含有输入功率信息。针对功率内环,重新定义了控制输入量,省去了同步旋转坐标变换环节。详细介绍了观测器及功率内环的设计过程,并给出内外环参数整定方法。最后通过仿真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基于自适应反推控制的无传感器PMSG闭环I/f控制 下载:56 浏览:455

畅达1,2 余洋1,2 米增强1,2 郑晓明1,2 孙辰军3 《建模与系统仿真》 2019年8期

摘要:
针对机械弹性储能系统动力源扭矩变化特性,提出一种无传感器永磁同步发电机(PMSG)闭环I/f反推自适应控制策略。建立机械弹性储能系统的数学模型和定子电流矢量定向下的PMSG数学模型,在分析PMSG开环I/f控制不足的基础上,提出基于自适应反推控制的I/f闭环控制方法,通过转速和电流闭环使定子电流定向的dq轴和以电机转子定向的dq轴之间的转角恒定。仿真结果表明,能够抑制转速波动,I/f控制的"转角-自平衡"特性使系统无须加装速度传感器,能够防止启动阶段过流,构建的定子电阻和电感自适应律可以准确辨识PMSG定子电阻和电感,提高了控制的鲁棒性。

最小方差自适应的视觉导盲诱导控制方法研究 下载:75 浏览:457

魏彤 龙琛 《动力技术研究》 2019年7期

摘要:
准确诱导盲人跟踪给定路径行走是穿戴式导盲系统安全导盲的重要基础和前提.为了实现盲人的安全出行,对盲人的行走动力学模型以及自适应控制算法进行了研究.针对不同使用者在实际行走过程中,心理生理的差异以及与环境的交互作用,导致自身模型参数发生了变化,要求控制器具有一定的自适应性,提出了一种基于最小方差自校正控制算法的诱导方法,首先运用增广最小二乘法对被控对象的模型参数进行估计,然后在线求解Diophantine方程得到控制器的参数,最后根据最小方差控制律求得控制器的输出.仿真结果表明最小方差自校正控制算法在参数辨识完毕后能够很好地跟踪圆轨迹,实验结果表明多名实验者的平均行走轨迹误差范围为(-0.5957m,0.4811m),验证了该方法的准确性和适应性.

PLC在双吊点液压启闭机同步控制中的应用 下载:12 浏览:341

杨絮飞 滕军 何云轩 《低碳研究》 2018年8期

摘要:
传统的双吊点液压启闭机的同步控制完全靠液压元件(如同步阀、节流阀等)自身精度来实现同步,这种开环控制方式稳定性差,不能满足对同步要求较高的场合。无锡市某节制闸通过PLC控制电液比例调速阀,实现双吊点液压启闭机的同步控制,满足工程运行的要求。

二进制式电源阶调逆变器调压技术的仿真 下载:55 浏览:484

刘喜梅 李潇 孙庆乐 《建模与系统仿真》 2018年9期

摘要:
利用脉宽调制技术分别控制独立的二进制式电源的投运,并与阶梯波合成调制技术相结合应用在逆变器领域,PI控制器通过改变PWM占空比实现对输出电压闭环控制,逆变器的输出电压可以通过设定值进行自动调节,使之可以利用在电力系统和中大功率电机调速系统中。研究了阶调式逆变器的拓扑结构及31电平逆变器的设计方法。验证了研制阶调式逆变器的可行性,该阶调逆变器具有电路结构简单,控制方式灵活,所需电力电子器件少,输出波形特性好等特点。

NICU母乳喂养闭环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开发及应用 下载:11 浏览:452

魏丽1 朱凤1 黄晨2 林迦密1 王婷婷1 潘红英2 2019年11期

摘要:
运用母乳喂养闭环信息化管理理念对NICU母乳喂养进行闭环管理,保障患儿喂养安全,提高护理工作效率。方法成立多学科合作管理小组,分析原母乳喂养管理流程中存在的问题,构建母乳喂养闭环信息化管理方案,开发母乳喂养闭环信息化管理系统,实现护理信息系统与医嘱信息系统共享,母乳喂养医嘱与配方奶医嘱科学结合。结果 2016年1月—12月实施母乳喂养闭环信息化管理前,因母乳喂养信息核对环节错误发生意外事件1例,近似错误2例。2017年1月—12月实施母乳喂养闭环信息化管理后,未发生母乳喂养相关的意外事件及近似错误。实施母乳喂养闭环信息化管理前,需人工统计母乳收集量、抄写喂养单、录入喂养医嘱执行情况,每日工作时数为2 h,母乳喂养率统计每月工作时数为8 h。实施母乳喂养闭环信息化管理后,系统自动生成以上数据,无需人工统计。结论应用母乳喂养信息化闭环管理能够确保母乳喂养安全,减轻护理人员工作负荷。

LIS功能升级和流程改进在危急值闭环管理中的应用 下载:85 浏览:503

章伟帅 《国际检验医学》 2019年10期

摘要:
目的通过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LIS)功能升级和流程改进,实现危急值闭环管理。方法以LIS功能升级和流程改进前门诊标本危急值报告2 556例和住院标本危急值报告4 560例作为对照组,以进行LIS功能升级和流程改进后门诊标本危急值报告3 037例和住院标本危急值报告5 922例作为观察组,比较2组LIS功能升级和流程改进前后的差异。结果改进后的危急值报告及时率由改进前的86.1%升至97.6%,危急值通报率由改进前的98.3%升至100.0%,危急值回复及时率由改进前的84.0%升至99.4%。结论 LIS功能升级及流程改进能提高危急值的报告及时率、通报率、回复及时率,使临床第一时间获取危急值信息,及时采取措施。

全程式闭环管理模式在提高内分泌科护理管理质量中的作用 下载:265 浏览:3254

尹芳芳 《医学研究杂志》 2022年7期

摘要:
目的:探讨全程式闭环管理模式在提高内分泌科护理管理质量中的作用。方法: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内分泌科于2021年8月开始实施全程式闭环管理工作模式,将2021年3-7月设为实施前,将2021年8-12月设为实施后,此次研究共纳入17名护理人员。比较实施前后患者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患者的护理安全敏感指标及实施前后护理人员的护理工作质量。结果:实施后患者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评分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患者的身份识别准确率高于实施前,给药错误率和跌倒坠床发生率均低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护理人员的各个维度工作质量评分均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在内分泌科的护理工作中采取全程式闭环管理的策略,有助于提升护理工作的整体质量,改善患者的满意度,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风险及工作中的安全隐患。

基于云平台的闭环智能控制水产养殖投喂系统设计 下载:48 浏览:519

梁晓贤 翁铭隆 袁思涵 侯梦瑜 《水产研究进展》 2025年1期

摘要:
本文探索一种更高效的智能控制水产养殖投喂系统的实现方式,本文提出基于云平台的闭环智能控制水产养殖投喂系统设计,构建硬件+云平台+终端、移动端为主的智能水产养殖系统。提供基于物联网技术、信息技术的水产养殖智能生产管控和信息化管理的一体化解决方案。它具有多方位信息反馈、绿色节能、精准养殖等特点。

试论航空维修保障支持信息系统 下载:85 浏览:1128

张晓磊 《中国航空航天科学》 2024年2期

摘要:
航空航天事业发展中,十分重视维修保障工作,能够及时解决飞机故障问题,让飞机维持安全稳定的飞行。而维修保障支持信息系统,可以为各项维修工作提供可靠的数据信息,让相关工作的落实拥有合理依据,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为此,需重点分析航空维修保障支持信息系统内部的主要功能,了解不同功能模块发挥的实际作用,进而形成健全的航空维修体系,构建高效的维修管理模式,使各类资源得到科学配置,强化资源调配的合理性,为航空事业的长远稳定发展提供坚实基础。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