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初试无人机防治落叶松毛虫 下载:55 浏览:362

裴冬梅1 张宁2 鲁志辉3 《林业研究》 2020年3期

摘要:
在落叶松毛虫最佳防治时期,采用无人机超低容量喷雾和人工地面喷雾进行防治。对两种防治方法在用工、费用、防治效果方面进行对比,为今后开展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探索更有效办法。

麦蜘蛛药剂防治试验效果初探 下载:89 浏览:495

高应奇 《中国农业》 2019年11期

摘要:
通过田间药效试验,探讨在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彭阳地区大田条件下防治麦蜘蛛最佳药剂。结果表明,每667 m2用1.8%阿维菌素乳油50 mL或45%毒死蜱乳油30 mL或15%哒螨灵乳油45 mL或70%吡虫啉水分散剂3 g,药后3天、7天防效均在90%以上,三者差异不显著,但667 m2用1.8%阿维菌素乳油50 mL药后14天防效达91.9%,与其他处理差异显著,且对小麦植株生长安全,可采用此药剂对彭阳县麦蜘蛛进行有效防治。

荧光黏板对瓜实蝇的引诱作用及田间防治效果分析 下载:70 浏览:455

代必丽 孙芳查 廖建康 《中国农业》 2018年11期

摘要:
瓜实蝇是甜瓜、西瓜、丝瓜等葫芦科植物栽培中常见的一种害虫,在我国江南地区以及云贵地区均有分布。瓜实蝇在瓜类果实内产卵,幼虫以果实为食,造成瓜果腐烂硬化、脱落,给种植户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以往菜农和瓜农防治瓜实蝇以喷洒农药为主,但果实表面残留农药,会影响销售价格和食品安全,因此采用物理或生物方法,成为防治瓜实蝇的有效措施。2017年,岩泊渡镇农业技术推广站工作人员以荧光黏板为例,对其引诱和防治瓜实蝇效果展开了分析。

不同防控措施对芝麻青枯病的田间防治效果 下载:94 浏览:545

​李信申1 陈建1 吴淑秀2 李湘民1 黄瑞荣1 华菊玲1 《农业学报》 2020年7期

摘要:
青枯雷尔氏菌引起的芝麻青枯病是芝麻生产上重要的毁灭性土传病害。为了制定有效的防控方案,比较分析了抗病品种利用、土壤处理、合理轮作、生物/化学药剂防治等4项单项防治技术,以及综合防控技术对芝麻青枯病的防效。结果表明,4项单项防治技术均在不同程度上减轻了芝麻青枯病的发生,降低了产量损失。其中,综合防控技术的防病效果最好,防效达85.91%,比空白对照增产57.79%,投入收益比为1∶7.01。

迷向技术对梨小食心虫的防治效果 下载:89 浏览:514

赵丽君1 郑强2 王道勇2 马文斌3 《农业学报》 2018年3期

摘要:
为减轻梨小食心虫危害,乌海市首次引进了迷向技术,试验采用迷向丝在桃园进行梨小食心虫防治。结果表明,成虫迷向率可达94.8%,蛀果防效达85.3%,折梢防效达87.5%,减少农药使用次数3次,可增收10 350元/hm2,经济效益显著。

迷向丝对苹果蠹蛾的防治效果研究 下载:71 浏览:298

赵丽君1 郑强2 王道勇2 杨春霞3 《农业学报》 2019年2期

摘要:
为了减轻苹果蠹蛾的危害,采用迷向技术进行防治试验,结果表明:悬挂1次迷向丝防效达86.71%,增加收入11 353元/hm2,经济效益显著。悬挂2次迷向丝蛀果率仅为0.60%,迷向率高达94.86%,防效达95.83%。因此,悬挂2次迷向丝可以较好地控制苹果蠹蛾的危害,提高防效。

不同药剂浸种对马铃薯晚疫病防治效果和产量的影响 下载:85 浏览:399

周长艳1 王珊珊2,3 张向前4 路战远4 张德健5 程玉臣4 方静5 史功赋5 《农业学报》 2019年1期

摘要:
为明确不同化学药剂种类及用量在马铃薯种薯浸种条件下对马铃薯块茎晚疫病防治效果和商品薯产量的影响,试验以大西洋为供试品种,选用安克、克露和甲霜灵锰锌3种药剂的350倍、500倍2个浓度药液分别浸种,综合分析不同药剂种类及用量处理对马铃薯块茎晚疫病的防治效果、中薯和大薯的产量、马铃薯总产量以及贮存发病率影响的差异性。结果表明:50%安克可湿性粉剂350倍药液浸种处理的晚疫病防治效果最好,其发病率最低,为5.49%,比对照降低了20.32百分点,块茎产量最高,为29.57 t/hm2,贮藏期间烂薯率最低,为3.64%,比对照减少了13.97百分点。综合分析得出:马铃薯生产过程中以50%安克可湿性粉剂稀释350倍浓度处理较为适用。

农业植保无人机应用进程意义 下载:110 浏览:1133

马澄龙1 陈学文2 《农业研究进展》 2023年5期

摘要:
伴随现代农业的发展,农业使用信息技术与人工智能技术,让植物保护逐步变为智能化与机械化。传统农业生产过程中喷洒农药使用人工,不但劳动力和农药成本投入大,且工作效率和安全性低,防治效果和作物产量、质量都受影响。植保无人机的应用在农业生产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有效控制农药的剂量、提高农业机械水平、提高工作效率、操作方便等优势。基于此,本文主要从农业植保无人机的优势入手,对农业植保无人机应用进行全面阐述,以期为农业植保提供参考。

水土保持措施对水土流失防治效果影响分析 下载:48 浏览:540

王亮 《水土保持与应用》 2025年3期

摘要:
在全球气候变化及人类活动加剧的背景下,水土流失问题日趋严重,严重威胁着水资源与生态环境。水土保持措施在减少径流、减少径流、维护水土资源与生态平衡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研究表明,降雨强度与降雨强度是影响水土流失的主要因素,而径流作为衡量水土流失程度及水土保持成效的重要指标,因此,减少水土流失是水土保持的重要目标之一。降雨强度越大,土壤侵蚀风险越大,合理的水土保持措施可以减少降雨过程中的动能、冲击力,从而降低降雨对水土流失的影响。

森林病虫害防治中生物防治技术运用探究 下载:51 浏览:511

​王彩华 《生物技术研究》 2025年3期

摘要:
随着森林资源的日益减少和森林病虫害问题的加剧,生物防治技术在森林病虫害防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对生物防治技术在森林病虫害防治中的运用进行探究,分析了其在防治效果、环境友好性、可持续性等方面的优势,并提出了进一步完善生物防治技术在森林病虫害防治中应用的建议。

乡村公共空间水污染防治效果要点分析 下载:127 浏览:1411

刘金强 《水资源科学研究》 2024年11期

摘要:
水资源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基础条件,然则,最近几年乡村水体污染持续加剧,不仅干扰群众日常生活,而且产生一系列负面影响,譬如阻碍乡村经济发展,破坏生态体系平衡等,对此,要积极开展针对性污染防治工作。文章围绕乡村公共空间水污染防治效果要点进行探讨,旨在掌握科学有效的防治措施,确定水污染防治核心。首先,概括农村水环境污染防治状况,探明其中特点。之后,通过动态监测、终端修复等策略提高防治水平,优化治理成效。希望以下论述可以起到借鉴作用,为从业人员提供参考。

系统化护理干预对ICU气管切开患者肺部感染的防治效果分析 下载:103 浏览:1047

王园 《预防医学杂志》 2024年8期

摘要:
目的:分析研究系统化护理干预对ICU气管切开患者肺部感染的防治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为2021年1月到2022年12月期间到我院ICU气管切开患者,例数为80例,将所有患者应用电脑抽号法进行分组,以对照组、观察组作为分组命名,两组患者的例数分别为40例、40例。对对照组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对观察组患者实施系统化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接受不同护理措施后的护理满意度、并发症发生率、护理质量、生活质量、心理状态等指标评分。结果:观察组各项工作规范开展后开展后满意度数据显著较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各项工作规范实施后并发症数据显著较对照组更低,P<0.05。观察组各项工作规范实施后护理质量数据显著较对照组更高,P<0.05。观察组各项工作规范实施后心理状态数据显著较对照组更低,P<0.05。结论:系统化护理因其优势明显在临床中广泛使用,通过科学合理实施后具有缓解不良情绪、减少并发症、提高护理质量的效果,且ICU气管切开患者生活质量随之升高,对护理工作较为认可和满意度,对其护理水平提升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社区健康教育对糖尿病患者防治效果分析 下载:97 浏览:1044

韩永青 《预防医学杂志》 2024年7期

摘要:
目的:社区健康教育对糖尿病患者防治效果分析。方法:本次研究从南菜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22年5月-2023年5月收入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随机抽取88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了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对照组接受常规管理,观察组联合社区健康教育管理,对比管理结果。结果:对比综合依从率:对照组综合依从36例(81.82%),观察组综合依从42例(95.45%),观察组综合依从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病症知晓率:对照组知晓率38例(86.36%),观察组知晓率43例(97.73%),(p<0.05),观察组病症知晓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临床指标:干预后,观察组的血糖指标结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干预前无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并发症:对照组并发症8例(18.18%),观察组并发症2例(4.55%),观察组并发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区健康教育方式可以提升糖尿病患者的综合依从性、病症知晓率,改善患者的血糖水平,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价值显著,可推广。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