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的临床观察及视力恢复的预测因素分析 下载:53 浏览:372

施明慧 李寿玲 《中国眼科杂志》 2018年6期

摘要:
目的观察、评估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RVO)继发黄斑水肿的疗效和安全性,并探讨其视力恢复的相关因素。方法将确诊为RVO继发黄斑水肿的患者50例(50只眼)纳入研究,其中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CRVO)16例(16只眼),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BRVO)34例(34只眼)。采用康柏西普0.05 ml玻璃体腔注射治疗,每个月1次,随后根据患者病情判定是否继续注射,随访6个月。比较治疗前后最佳矫正视力(BCVA)、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CMT)的变化,并观察术后有无并发症的发生。将最终视力恢复值(FVG)分别从性别、年龄、病程、治疗前BCVA、CMT及有无系统疾病等方面分析以评价术后视力恢复的影响因素。结果 CRVO和BRVO患者治疗后平均BCVA、CMT较治疗前均明显好转(P<0.05),眼底观察示治疗后视网膜出血量较前明显减少,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示视网膜无明显渗漏。在所有151次注射中,发生术后局部球结膜下出血5次(5只眼),角膜上皮损伤2次(2只眼),未发生其他并发症。治疗前BCVA、病程与FVG呈正相关。结论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治疗RVO继发黄斑水肿安全有效。治疗前BCVA及病程是术后视力恢复的预测因素。

孤立性脑桥梗死急性期神经功能缺损进展的预测因素 下载:77 浏览:515

​罗颖1 张仲慧1 丁凤玲1 权力2 《神经科学研究》 2020年12期

摘要:
探讨孤立性脑桥梗死急性期神经功能缺损进展的预测因素。方法收集发病48 h内经DWI证实的138例孤立性脑桥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据卒中发生后病情最严重时NIHSS评分变化(NIHSS评分较入院增加≥2分或运动障碍评分增加≥1分)分为急性期神经功能缺损进展组(进展组)和非进展组。比较两组的危险因素、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检查特征,采用Logistics回归分析急性期神经功能缺损进展的预测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进展组空腹血糖、入院时NIHSS评分、出院时的mRS评分明显高于非进展组(P<0.05)。进展组累及脑桥腹侧表面梗死、梗死灶最大直径、重度脑室旁WMH及皮质下WMH明显高于非进展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累及脑桥腹侧表面梗死(OR=0.160,95%CI:0.052~0.493,P=0.001)、重度脑室旁WMH(OR=2.824,95%CI:1.206~6.614,P=0.017)及重度皮质下WMH(OR=3.460,95%CI:1.427~8.393,P=0.006)是孤立性脑桥梗死急性期神经功能缺损进展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累及脑桥腹侧表面梗死及重度WMH是孤立性脑桥梗死急性期神经功能缺损进展的预测因素。

近视青少年佩戴角膜塑形镜眼轴增长的预测因素研究 下载:136 浏览:1396

王琼 周仕萍 《中国眼科杂志》 2023年9期

摘要:
目的 研究角膜塑形镜控制近视青少年眼轴增长情况的预测因素。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6月至2021年3月在我院门诊就诊并验配同一品牌角膜塑形镜的109例近视患者的临床资料,佩戴12个月后眼轴增长≤0.2mm者(74例),眼轴增长≥0.4mm者35例。把眼轴增加≤0.2mm设为控制有效组,≥0.4mm为控制无效组,取右眼数据统计,收集戴镜者戴镜前的年龄,性别,父母高度近视情况以及眼部基本参数,分析影响角膜塑形镜控制近视青少年眼轴增长的单、多因素。 结果 随访12个月后:单因素分析显示:两组在年龄、基线等效屈光度方面存在明显差异(P<0.05);经二元 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戴镜年龄、基线等效球镜度为影响角膜塑形镜控制青少年
眼轴增长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 结论 近视青少年佩戴角膜塑形镜后,年龄越大、基线等效球镜度越高,眼轴增长越慢,近视控制效果越好。

脑损伤后气管切开患者成功拔管的预测因素研究进展 下载:93 浏览:1048

周土娣 江婉琪 陈翠玲 刘剑秀 《预防医学杂志》 2024年3期

摘要:
脑损伤后的气管切开拔管是患者康复过程中重要的里程碑,而预测患者成功拔管的因素对于康复护理和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本综述以文献回顾的方式进行,涵盖了与脑损伤后拔管成功相关的各种预测因素。吞咽功能、意识水平和呼吸功能被证实是重要的预测指标。然而,标准化评估工具的匮缺和研究间的差异仍是当前研究的主要挑战。未来的研究应致力于建立统一的评估体系,为临床实践提供更科学、准确的脑损伤患者拔管成功预测依据。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