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实验教学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初中教师需意识到趣味化教学的意义,积极应用该教学模式改变实验教学现状,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及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一、初中化学趣味化教学的应用意义
初中生处于成长的叛逆期,对新鲜事物保持浓郁的兴趣。趣味化化学实验符合学生成长特点,在教学过程中采取趣味化教学模式,学生学习积极性及主动性更强。传统化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对学生情绪关注度不高,在讲台上将化学知识传授给认真听讲的学生,这种情况无法实现因材施教,导致学困生逐渐丧失学习兴趣。随着时间不断延伸,学生对化学学科会产生厌学心理。趣味化化学实验能将学生生活知识与教材知识紧密结合,加深学生对实验现象的理解,通过化学知识学习也能让学生理解生活中的常识,解决生活中常见的小问题。趣味化实验教学有利于引发学生思考,提升学生思维能力及实践能力,对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二、初中化学趣味化教学策略的应用实践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教师结合电视情节让学生展开实验,比如,在战争电视剧中,情报员在传输信息时会通过一些化学试剂传递,这种密报形式他人无法发现,能达到隐藏信息的效果。初中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这种神奇的过程也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到知识探索中。教师在课堂上带领学生完成化学实验,让学生使用教师提供的试剂在纸张上写一段文字,结合另一种试剂让文字消失,学生感受化学知识的神奇时,教师通过试剂让文字再现。在实验过程中学生会对教师的操作进行思考,并思考这种让文字消失的试剂及原理是什么。针对学生存在的疑问,教师在实验过后对实验过程进行梳理,让学生认识到这种试剂与酚酞溶液存在关系,让学生分析酚酞溶液的化学性质,回顾之前学习过的化学知识及实验现象,让学生认识到产生这种实验现象的原因。教师在恰当时机引入分子与原子知识,让学生与学习过的知识形成链接,进一步提升初中化学教学质量。
(二)优化实验课堂
趣味化化学实验种类较多,多数学校实验设备无法满足教学需求,除了特定设备外,化学教师个人能力不足也会导致课堂教学质量降低,无法达到提升教学质量的目标,学生积极性无法提升对学生个性化发展造成不利影响。因此,为充分发挥趣味化实验价值,教师还需不断提升化学实验教学质量,制定趣味化教学方案。学校也应当加强重视,认识到趣味化教学对学生的意义,改造化学实验室,完善实验室设备,并引入素质较高的专业教师队伍,定期对化学教师展开培训,提升教师职业素质及教学水平。化学实验室设备不断完善,教师才能设计更加有趣的课堂实验,提升学生课堂参与度,凸显学生主体地位,促进学生化学思维发展。
(三)结合生活情景教学
化学知识与学生日常生活具有直接联系,生活中的现象及物品均含有丰富的化学知识,因此,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教师将化学实验与学生实际生活联系,达到趣味化教学目标的同时,也能使学生理解化学知识的生活化应用,让学生对化学学习产生兴趣。教师通过化学实验解决生活问题,让学生学习生活中的小妙招,比如,在化学课堂环境中,教师准备一个充满水垢的水壶,学生会发现水壶内部存在很多白色物质,教师拿出一瓶溶液,在水壶中倒入溶液,摇晃一段时间后,水垢会被清除。学生在趣味化课堂环境中会感受到化学知识的神奇,也会引发思考:“水垢消失的原因是什么?”教师为学生解惑,水垢作为一种碱性物质,与酸性物质会发生中和反应,教师让学生闻溶液的味道,学生会发现这种溶液便是生活中常见的醋。
(四)课外实验教学
为发挥趣味化教学效果,教师可思考课外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课外实践中掌握化学知识,提升学生课堂参与度,让学生对化学学习充满期望。比如,学习燃烧和灭火知识的过程中,教师组织灭火器实验,在晴天时带领学生找一片空地,在空地上摆放各种燃烧材料,教师在实验前解释灭火器的使用方式,让学生认识到灭火器的工作原理,并认识到每种灭火器对燃烧材料的作用。在点燃燃烧材料后,让学生使用对应的灭火器灭火,在实验过后教师进行总结,让学生在脑海中形成对知识的印象,深化学生对知识的记忆。一般情况下,化学实验过程具有动态化的特点,趣味化化学实验借助动态化特点,提升学生探究意识,提升初中化学教学质量,也能让学生不断汲取化学知识。化学知识是生活中随处可见的知识,单纯利用教科书教学容易限制学生思维,学习化学知识的目的不只是为了考试,也要让学生将学习的知识应用于生活中,让学生感受到化学学习的乐趣,教师在课外教学过程中,应当强化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让学生在出现危险事件时能通过应用化学知识化险为夷,增强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结语
初中化学作为初中阶段的重要学科,传统的教学模式无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通过趣味化教学方式,初中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明显提升,也能在课堂学习时集中注意力。趣味化教学策略优化实验结构,有利于提升教师职业能力,让教师掌握先进的教育模式,提升化学教学质量的同时,也能提升学生的探究能力,趣味化教学应用在初中课堂中,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意愿,也能促进学生个人能力提升,达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目标。
参考文献:
[1]赵菊敏.初中起点的幼师培养中化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J].化学教育(中英文),2020,41(08):73-76.
[2]徐芝兰.交互式学程包与初中化学课程融合的实践研究——以《构成物质的微粒》为例[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20(08):68-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