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是全球女性中最高发病率的恶性肿瘤,对广大女性生命健康的威胁严重不可忽视。药物和手术在某种程度上制约了乳腺癌的威胁,但病情造成的生理与心理疲劳,往往削弱了治疗效果,使女性的生活质量降低。为此,寻找合适又有效的心理护理方式,增进女性在疾病面前的应对方法、心理适应度以及生活质量,显得至关重要。叙事护理方案作为新兴护理理念,通过解读患者过往历程和人生经历,改变对病情的认知,不断提升心理适应力,最后改善患者的疾病应对和适应病态生活[1-3]。然而,目前对于叙事护理在乳腺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尚未有明确的研究结果出现。因此,本研究选取了我院乳腺癌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探讨叙事护理对乳腺癌患者应对方式及疾病适应水平的影响,以期为临床护理实践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的对象来自2023年全年间施行乳腺癌手术的60位患者。这60位被研究者,以随机数表法被划归为两组,每组30人。在对照组中,参与者年龄跨度为32至56岁,平均年龄走势在42.89±5.14岁,患病时间从1年延伸至5年,平均患病时间为2.87±1.03年。这些人中,处于疾病I期的有5人,II期的有14人,III期的有11人。在观察组则有着差不多的情况,患者年龄分布在33至57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3.01±5.28岁,患病时间介于1至4年,平均2.89±1.01年。病情分期同样为I至III期,II期患者13人,III期患者11人。
两组病患的信息,在包含年龄、病程、临床病症阶段等各项指标对比之下,均未见统计学上的巨大偏差(P>0.05),因此在基础特质上,二者具备一定的可比性。研究阶段中,各组受试者皆接受规范化疗程,一组以常规护理为主,另一组基于常规护理之上,加入了叙事护理的调整。
为了分明昭示叙事护理对乳腺肿瘤病患敌对思维和疾病应对水平的影响程度,参考安全度与功效两个方向,仔细解析了各组治疗效果。这些效果的测定标准,涵盖乳腺肿瘤引发的疲惫感、心理状态以及生活质量等多维度因素。
隐含着精确性及合法性,运用科学并且实用的数据统计追求其研究之真实韧性及参考的有价值性。挑选原则主要针对:被诊断为乳腺癌的成年女性患者,理智清醒且能够清楚表达,能积极配合完成叙事护理的全过程以及相关的评价问卷。这些患者应在治疗期或结束治疗后的一年内,出现如焦虑、沮丧、社交上的不便等问题,并且未经历过其它专门心理干预的疗法。被排除的情况包括:有其它严重的身体疾病或精神疾病,无法完成叙事护理或评估问卷,以及那些正处在接受其它心理干预治疗的人。通过严谨的选择与排除,可确保真实性和可信度,为了解基于叙事护理对乳腺癌患者的影响,以及疾病的适应程度提供科学的根据。
1.2 方法
将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人。对照组的患者接受了常规护理,具体来说,这包括了收到诊断后的疾病教育,专业医护人员指导的心理调适训练,以及定期进行的复查和追踪。在这一过程中,患者的身心反应和身体状态等进行详细记录和分析。
观察组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额外接受了叙事护理的干预。这种护理干预的具体方法包括,专业的护理人员通过建立良好的沟通环境,鼓励患者述说自己的病程经历,引导患者对疾病及治疗过程的理解和接纳,也让患者能够对未来的生活有更积极的期待和规划。叙事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并不直接给出建议,而是通过引导和反馈,帮助患者自我解构和重建病程经历,从而帮助患者找到适应疾病的新方式。
叙事护理的过程是一种贯穿始终的互动,针对患者的情绪、认知以及行为三个层面的反应进行调适,还综合考虑患者的家庭、工作和社交等生活环境因素。护理人员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定期进行叙事互动,每次持续大约30分钟。
所有患者在接受干预前后,都会评估自身的躯体疲乏、情感疲乏、认知疲乏、焦虑症状、抑郁症状以及生活质量等多个指标,以便对干预效果进行评价。
该方案的实施周期为六个月。期望通过这种方法,可以帮助乳腺癌患者更好地应对疾病带来的影响,提高疾病的适应水平,从而提高生活质量。
1.3 评价指标及判定标准
在乳腺癌患者的治疗过程中,评估其应对方式和适应性水平的依据包含多个方面。对比两组乳腺癌患者的躯体疲乏、情感疲乏及认知疲乏状况。使用了评分机制进行量化,该评分在干预前后进行,以追踪病程的进展。评分中,每个疲劳类型的分数越高,代表该疲乏情况越严重。对两组患者进行总分的对比,总分越高,表明患者的全面疲劳状况越严重。
对比两组乳腺癌患者的心理状态。使用焦虑自评量表(SAS)以及抑郁自评量表(SDS)在干预前后进行评分,每个量表包含20个条目,每个条目的分值在1-4之间,倘若评分越高,则代表患者焦虑或抑郁症状越严重。
对比两组乳腺癌患者的生活质量也是评估患者应对方式和适应性水平的重要指标。主要从社会功能、生理功能、总体健康、生命活力、生理职能、情感职能、心理健康以及躯体疼痛八个方面进行评价。在各个方面,分值越高,代表在该方面的生活质量越好。
以上各项评价指标提供了全面的角度来观察和评估乳腺癌患者的应对方式和疾病适应水平。比较两组的数据,还可以对比出叙事护理对乳腺癌患者的具体影响。
1.4 统计学方法
主要使用SPSS2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工作。在处理计量资料的过程中,主要使用t检验进行两组间的比较,以及采用“`x±s”方式对数据进行描述。对于计数资料则采用卡方检验,利用百分比进行展示。研究中,P<0.05考虑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癌因性疲乏的对比分析
从对照组与观察组的癌因性疲乏干预前后的对比中,可以看出,观察组在躯体疲乏、情感疲乏和认知疲乏上的改善程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说明,叙事护理的引入对乳腺癌患者的癌因性疲乏有显著的缓解效果。详见表1.
表1 癌因性疲乏对比(分)
2.2 心理状态的对比分析
观察组患者在干预后的SAS与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心理状态状况得到显著改善,表明叙事护理能够有效地提高乳腺癌患者的心理适应能力,减轻心理压力,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心理状态对比(分)
2.3 生存质量的对比分析
经过对照组和观察组进行对比分析,发现观察组在社会功能、生理功能、总体健康、生命活力、生理职能、情感职能、心理健康以及躯体疼痛等方面的得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叙事护理对乳腺癌患者的生存质量有显著提升作用。详见表3.
表3 生存质量对比(分)
3 讨论
乳腺癌患者在面临病痛之苦的需要进行持续并艰难的抗癌治疗,过程中的疲乏和情绪负担对患者的疾病应对方式和生活质量构成了严重的挑战。叙事护理作为一种以患者故事为核心的护理方式,以其独特的人性关怀和情感关注,有望成为改善患者应对和生活质量的有效手段。对叙事护理效果的定量评估却很少见。为此,研究把乳腺癌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叙事护理。通过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在护理干预前后的心理状态,探讨叙事护理对乳腺癌患者应对方式和疾病适应水平的影响。
根据表1,可以清楚地看到,叙事护理对于癌因性疲乏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包括躯体疲乏、情感疲乏以及认知疲乏。具体来说,在接受叙事护理后,观察组乳腺癌患者的躯体疲乏程度、情感疲乏程度和认知疲乏程度均大幅度下降。这意味着经叙事护理干预后,乳腺癌患者不仅身体疲劳感减轻,而且情绪和认知负担也得到了明显缓解。换句话说,这些病人的生活质量已明显提高。相比之下,对照组的患者虽然也有所改善,但改善的幅度远不及观察组。
受癌症困扰的乳腺癌患者都面临着巨大的心理压力,这种压力既来自于对疾病的担忧,也来自于康复过程中的困难和痛苦。表2显示接受叙事护理的患者在心理状态方面,在干预后得到了显著的改善。无论是焦虑症自评量表(SAS)还是抑郁症自评量表(SDS)的评分,叙事护理组的分数都显著低于对照组。这暗示叙事护理能够帮助乳腺癌患者有效管理和缓解自身的焦虑和抑郁症状,在精神心理层面得到舒缓和恢复,这无疑也提高了他们的生活质量[4-7]。
表3总体显示接受叙事护理的乳腺癌患者在生存质量方面有显著的提高,包括社会功能、生理功能、总体健康、生命活力、生理职能、情感职能、心理健康和躯体疼痛等多个方面。这为提供了有力的实证证据,证明叙事护理在提高乳腺癌患者生活质量方面具有显著效果[8-10]。
总而言之,叙事护理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护理方式,可以显著改善乳腺癌患者的癌因性疲乏、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这可能是因为叙事护理强调患者的个体经验和情感需求,更加人性化和全面,能够从多维度支持患者应对疾病和提高生活质量。这一发现为临床工作提供了宝贵的参考,可能推动叙事护理在未来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参考文献
[1]高学云,姚廷敬,王万霞,等.基于叙事疗法的护理干预在乳腺癌化疗病人复发恐惧中的应用[J].全科护理,2022,20(11):1498-1501.
[2]刘林华.叙事护理对乳腺癌患者癌因性疲乏、创伤后成长及心理状态的影响[J].当代护士(上旬刊),2022,29(09):62-65.
[3]廖芳,蔺波,李萍.叙事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患者疾病适应及应对方式的影响[J].护理管理杂志,2023,23(03):163-167+194.
[4]谢玲玲,王静蓉,魏冬华.叙事护理对乳腺癌患者癌因性疲乏及心理状态的影响[J].当代护士(下旬刊),2022,29(08):69-72.
[5]林亚来,龚妹,施如月,等.分析叙事护理联合心理护理对乳腺癌患者的疾病应对方式和睡眠质量的影响[J].世界睡眠医学杂志,2023,10(11):2656-2659.
[6]王若婵.规范化叙事护理在乳腺癌术后辅助化疗期患者中的应用与效果研究[J].中国标准化,2023,(18):280-283.
[7]孔建峰,王韫琦.叙事护理在乳腺癌患者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临床医学工程,2022,29(09):1267-1268.
[8]王细春.叙事护理联合肌肉放松训练对乳腺癌化疗患者疾病不确定感及癌因性疲乏的影响[J].中国医药指南,2024,22(10):155-157.
[9]彭艳.叙事护理对乳腺癌化疗患者心理痛苦、躯体症状及心理社会适应能力的影响[J].婚育与健康,2023,29(19):106-108.
[10]马坤,周菲菲,杨婷婷.叙事医学指导下共情护理结合认知行为干预对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应对方式、情绪状态的影响[J].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2024,5(03):68-71.
作者简介:叶梅慧(1990—),女,江西赣州人,汉 ,本科,护师
研究方向为乳腺护理